在光華學習和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學在光華,傾聽來自光華學子的聲音。
文 | 朱景琛 王天翼 買禕然
光華管理學院下分為七個系,分別是應用經濟學系、金融學系、組織與戰略管理系、商務統計與計量經濟系、管理科學與信息系統系、會計學系和市場營銷系。這七個系是從研究方向來劃分的科研子單位,和本科生的專業分流方向有所區別。教育是要循序漸進的,這些研究方向中有一些不適合本科一上來就開始學。為了幫助本科生打好技術基礎、知識基礎和思維基礎,學院設置了四個本科生分流方向:金融、金融經濟學、會計和市場營銷。在大二升大三之際,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分流方向,沒有任何限制。下面我們從四個分流方向開始,逐個講述各個專業方向到底是學習什麼,研究什麼的。
金融學
首先說金融方向。金融在近些年真的很熱,大多數到經濟管理方向的同學都是衝著金融去的,那麼到底金融是做什麼的呢?它為什麼這麼熱門呢?很多憤世嫉俗的業外人士(其中包括某些名牌大學的前副校長)總是批判,說現在的孩子都太浮躁,就都想去學金融掙大錢,不去做科研了。實則不然。金融從業者收入較高,並非是說這個行業的性質多麼充斥著銅臭味,相反更說明了現在的市場對於金融人才的高需求。
按照經濟學的思維框架去看這個問題,在無套利的市場均衡下,一個職位的薪資待遇高,正說明這個職位為社會所創造的價值高,也可以說是市場需求高。這種需求是哪裡來的?正是來自於各種實體產業。眾所周知,我們有人有現在用不著的存款,而也有企業家需要資金去進行探索,那麼如何讓現在不用的存款能充分地支持企業家的投資行為來促進經濟增長的效率,就是金融的功用。金融學所研究的就是資金如何進行跨時間的有效配置。在一級市場上,金融從業者要去分析各個實體項目,決定要為哪些項目投資能夠讓資金的利用率更高效;在二級市場上,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股票市場,金融人才也是要去進行交易,這種交易的結果同樣也是影響上市公司資金的配置。總而言之,一切金融活動的結果都是實體經濟的發展,更具體地說,都是科技創新、工業、服務業的實質性進步。
學習金融學,不僅能培養你觀察各種實體行業和宏觀經濟的思維能力,還能在這個過程中讓你掌握紮實的數據分析技術。除了從事金融行業之外,很多優秀的人才從光華金融系畢業後還從事金融學的科研工作。比如2010年四川省文科高考狀元向昊天,在光華金融系畢業後,就讀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用五年的時間完成博士學位,現在已經是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的助理教授。需要強調的是,向教授本科畢業那一年,沃頓在全世界只招了4個金融直博生。
金融經濟學
作為有志於科研工作的本科生,最適合的本科分流方向就是金融經濟學。有志於從事經濟學研究、管理學研究的同學一般本科都會去到這個分流方向,因為這個方向的培養方式是專門為了學術人才而設計的。
我們首先介紹金融經濟學方向的培養方式,至於經濟學、管理學研究什麼,我們稍後再說。首先,金融經濟學方向對於統計計量的要求很高,培養方案內包含兩門計量經濟學課程(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應用),前一學期的計量經濟學是由商務統計與計量經濟系的虞吉海教授講授的,著重計量理論基礎的培養;第二學期的計量經濟學應用由應用經濟系擅長實證經濟研究的林菀娟教授講授,手把手地帶領我們把計量理論和技巧應用到實際問題的研究當中,在此過程當中,諸如Stata或R這類統計語言同學們也在各種課程任務當中逐漸熟悉,可以說無論是計量理論、計量技術還是計量思想都有著充分的訓練,為我們進行實證研究的能力或是以後決定就業後用到的數據分析能力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其次,為了培養一個科學的思考方式,金融經濟學的必修和專業選修課程中還包括勞動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博弈論、產業分析、財政學、組織經濟學、行為經濟學、金融經濟學、城市與區域經濟學等課程,涵蓋了微觀研究的各個領域。
管理學一般可以算作經濟學的子學科,所以全面學習微觀經濟理論對於有志於做管理學研究的同學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每門課程當中,除了基礎理論的掌握之外,還會要求我們撰寫自己的研究計劃(research proposal)或小型的研究作品,老師會進行詳細的點評和指導,以此培養科學研究的思維;另外,每門課還會安排我們進行重要論文的報告,鍛鍊我們的文獻閱讀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除了基本能力和基礎理論的培養之外,我們還有很多引導同學來觀察現實社會的課程,比如「中國經濟」、「中國金融」、「中國社會」、「中國商務」這一系列選修課程,講授者均為大師級的教授,比如周黎安教授、劉俏院長等等,為我們未來的研究提供靈感。這不是一句虛言——做科研最大的困難正是想不出來好題目、沒有靈感、不知道研究什麼。這種感覺是極其痛苦的,如果用學弟學妹可以理解的比喻來說,研究沒有靈感就好像你面對著一個作文題然後完全沒有想法,那種痛苦有過之無不及。這一系列課程的深遠影響自不必說,就即時功效而言,在「公共財政理論與政策」這門理論課程中,我們要完成自己的課程論文,很多同學(包括我自己)的研究題目和靈感都是從中國經濟課程的講授內容中得到的。
總之,金融經濟學方向的課程設置既能全面傳授微觀理論,還能有效培養我們的文獻閱讀能力、實證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維和思考現實能力,是專門培養科研人才的一個專業方向。
朱景琛
■ 2018級金融學專業
(金融經濟方向)
會計學
提起會計專業,有人可能會把「會計」等同於「算帳」「記帳」,認為會計就是一些與財務數據打交道的簡單事務性工作;也有人或許會聯想到近年來頻頻見諸報章的上市公司財務欺詐、審計造假等事件,覺得學會計的人最後很可能分別走向兩條路,第一類人負責做假帳,第二類人負責把第一類人做的帳揪出來……事實上,這些對於會計專業的刻板印象,與光華會計專業同學們的學業與生活可謂是大相逕庭。其實目前光華各個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都並不希望把學院變成單純培養職業能力的「技校」,很注重不同專業背景的思維融合,因此,光華會計系的同學在前一年半的公共課程中,也會系統地接受經濟、金融、營銷、管理等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絕不會成為簡單的「做帳工具人」。
說到「會計系究竟學什麼」,我個人的一點淺顯的認識是,會計學科的核心在於對「會計信息」的理解。會計信息的運用範圍很廣,比如對於外部投資者而言,要判斷一家企業是否有良好的經營前景,是否值得投資,就需要綜合判斷該企業的收入、成本、資產、負債等各類財務數據,還要預測企業未來的財務發展狀況,然後才能合理地判斷投資該企業的預期風險和收益。同樣,對於企業內部管理者而言,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也非常依賴會計信息來編制財務預算,發現潛在增長點。會計系一個重要的特色是重視團隊合作,幾乎每一門專業課程都涉及小組合作完成項目或報告的環節,所以會計系也是一個家庭氛圍特別濃厚的地方,大家一起起早貪黑討論問題寫報告的時光,還有每年一度自己辦的新年晚會,也都是大學生活裡最鮮活、最難忘的記憶片段。
關於會計系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其實多樣性很強,並不局限於會計師事務所、企業財務部門這種人們印象中傳統的「會計」工作。以2019屆本科畢業生為例,35人裡國內讀研、境外讀研和就業人數分別為10人、11人、14人。其中就業去向包括券商、商業銀行、諮詢公司、網際網路企業、政府機關、教育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等多種行業;選擇讀研的同學也有會計碩士、金融碩士、管理碩士或從事會計學學術研究等多個方向。
王天翼
■ 2017級會計學專業本科生
市場營銷學
光華的市場營銷學專業培養學生培養學生具有國內國際營銷管理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具有市場營銷管理決策和實踐的能力,畢業生許多在公司和跨國公司中從事國內國際市場營銷、開發、管理、預測等領域工作。
選擇營銷專業的同學將在大二下學期開始選擇本專業的必修課和選修課,比較有代表性的課程比如《消費者行為學》、《營銷研究方法》、《新媒體營銷與精準廣告》等。個人認為,營銷專業與光華的其他專業相比,更加注重紮根於現實、社會、人文環境中,用專業的方法和工具,去處理根植於生活的問題。
營銷是一門兼具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學科,營銷科學工作者同時是講故事的人 、數據分析師 、品牌先鋒 、科學實驗人員 、體驗設計師 、技術專家 、變革推動者、系統的思考者。
買禕然
■ 2018級市場營銷學專業
以上是光華的同學們對光華各個專業的一些感受,當然,各個專業方向的魅力還遠不止這些。歡迎大家報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探索學院帶給你的別樣「驚喜」~
作者:光華管理學院本科生團隊
原標題:《光華管理學院專業方向介紹:萬物生長,各自高貴 | 學在光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