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晨媽收到了很多留言,說的都是孩子「上火」的事:
晨媽,最近我的孩子嘴角都爛了,是不是上火上的很嚴重啊!
我家寶寶眼周都是眼屎,怎麼才能去火啊?
我家孩子上火好嚴重啊,晨媽有什麼好的降火藥推薦?
各位寶媽先別急,咱們先來搞清楚這「上火」是怎麼一回事兒。
「上火」究竟是什麼?在醫學上並沒有「上火」這個詞,我們嘴裡所謂的「上火」其實是對炎症反應的一種描述。
那麼,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上火」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口舌起泡又叫口腔潰瘍,病因有很多,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當孩子遇到了這種情況,大部分家長的做法就是吃一些去火的藥。吃了幾天藥後症狀便有所緩解,其實很多情況下是因為傷口有一定的自愈功能。
如果孩子反覆、並且每次口腔潰瘍的周期性很長,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因為這不僅僅是靠自愈和多喝水就能好的。
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排除病因。
說到便秘,很多家長存在一個誤區,就是把孩子排便少也當成便秘。
便秘是指每次排便的過程不是那麼順暢,而排便少並不是便秘哦。
孩子便秘常常是飲食不當引起的,比如挑食、纖維攝入不足。
遇到流鼻血的情況,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孩子「上火」了。
流鼻血的主要原因是鼻腔內的毛細血管受到刺激時,就會產生破裂。
這些刺激可能來源於乾燥的空氣、大力的摳鼻子、玩耍時的撞擊等。
孩子比大人好動,因此便更加容易流鼻血。
這些原因看上去基本和「上火」沒什麼關係,所以孩子流鼻血的時候,也不要一味的給孩子「降火」了。
不管年齡大小,大人還是孩子,有眼屎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不過有些時候,孩子會有一些眼屎增多的情況,也會給人造成「上火」的假象。
如果孩子偶爾一兩次的眼屎增多,可能是異物進入,或者風吹導致眼淚增多,當眼淚乾了後自然也就形成了眼屎,家長不用太過緊張。孩子長時間的眼屎增多,那麼就要考慮是否感染了結膜炎或者淚管阻塞,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易踩的幾個「去火」誤區許多家長面對一些看似「上火」的症狀,經常會採取一些所謂的「去火」手段,那麼這些方法到底可不可取呢?
不管什麼情況,只要孩子身體出現了不適,大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喝水。
其實「多喝水」並不是萬能的,晨媽前面說了,「上火」只是一種炎症的反應,並不是真正的有火。
真正要做的是找到發炎的部位,然後對症下藥,而不是盲目的「多喝水」。
很多人都認為,涼茶是可以「去火」的,其實這種觀念是有偏差的。
涼茶中的大部分藥物都偏寒性,因此最好不要多食。
孩子的腸胃相對來說比較弱,便更不宜多食了。
水果確實能給人體補充水分,補充充足的維生素。
但是很多家長會把一些寒性的水果作為給孩子「去火」的妙方,這種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寒性的水果不僅不能幫孩子「去火」,還會讓孩子的脾胃受寒。
晨媽前面說了,「上火」只是一種炎症的反應,所以「去火」也就沒有必要了。
真正要做的是找到發炎的部位,然後對症下藥,而不是盲目的吃「去火藥」。
不要一見到孩子有些看似「上火」症狀,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家裡的口服液都拿出來給孩子灌下去。
關於一「上火」就吃去火藥、喝去火口服液,人民日報也發文反駁過。晨媽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就是「上火」並非真正的身體有火,而是身體的一種炎症反應。沒有「上火」自然也無需「去火」,需要做的是找到炎症的根源,然後對症下藥。孩子不舒服的時候,也不要一概歸結為「上火」,咱們該去醫院的去醫院,該治病的治病,當然,我還是希望每個寶貝都能健健康康的。這次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啦,如果你還有什麼關於「上火」的疑問,或者除了「上火」外的其他問題,都可以和晨媽留言互動哦~*本期內容由媽媽手冊原創,600萬媽媽關注的母嬰公眾號。主編:晨媽,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品質生活理念,陪千萬父母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