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親愛的客棧3》自開播以來就備受矚目,因前兩季「慢下來,去生活」的節目主旨受到了廣泛好評。然而新的一季一開播,觀眾小夥伴們就驚呆了,這哪裡是「慢」綜藝,這妥妥是職場生存競賽啊。
濤姐,電視劇演的好,歌唱的好,持家有道,溫柔賢惠,女神級別人物。《親愛的客棧3》裡搖身一變,成為負責經營客棧的老闆兼CEO。
「我需要做一個包青天,對於六位親人,我必須六親不認。」隨後,濤姐放出了終極大招:「20天創收10萬元的營業額目標,通過競爭產生終極合伙人!」
天吶!我發現了什麼?一檔「慢」綜藝變成了職場競爭勵志節目嗎?看著節目嘉賓們為業績而努力,職場或許殘酷,但也不要這麼讓我們直面吶吶吶吶吶。
幾位嘉賓表現因個性或閱歷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我們的三石弟弟年輕,有衝勁,想拿第一。在第五期,他和闞清子小姐姐因不同的銷售理念引起了很大爭議。
這一期節目的主題就是幾位管家(嘉賓)拿著錢各自尋找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產品,然後配上一瓶紅酒出售。雖然說是為了促進當地農產品的銷售,但最終的比拼還是要看業績,也就是誰賣得多。
闞清子小姐姐選擇了出門叫賣的方式,逮著客人就介紹這套酒,語速極其之快,氣勢如虹,讓客人應之不暇,不一會兒就賣出去了三套。
這一下很是興奮,趕忙和三石弟弟回店裡繼續拿酒,也就在這個時候二人出現了矛盾。因為在三石弟弟看來,他賣的是酒,還有葡萄贈品,不想讓人家看是明星才買酒,希望客人買了酒覺得值得。
闞清子小姐姐則認為這是一種銷售手段,而且時間上根本來不及,只有一個小時的銷售時間。只要是客人買了酒,就是認可她,她也完成了任務。畢竟這一期的節目主旨是各位管家互相競爭,誰賺的錢多誰就贏。之後三石弟弟表示一個人賣酒,他只推薦給對酒有興趣的人。雖然認真而仔細,但銷售額卻平平。
闞清子小姐姐熱情但是會給顧客一種壓力,有些不顧及顧客的感受。三石弟弟雖是尊重了客戶的意願,但銷售額還是沒有闞清子小姐姐高。你們覺得哪種銷售方式更好?
當然,我們大多數情況下是希望二者兼具的,即尊重了「客戶的需要」,又實現了「業績的提升。」但如何實現呢?
節目裡還有一位嘉賓張翰小哥哥,一開始就露出了「銷售冠軍」的潛質。在之前節目裡,張翰小哥哥做的客房推介PPT,讓客人覺得最走心,被打動了,其中有一句這樣的話「你的一切都在我眼裡。」
同時,張翰小哥哥也是第一個開出大單的銷售,他成功向客人推銷了價值高達600元/每位的包場晚餐。張翰小哥哥為啥具有這麼強的銷售能力呢?那是因為張翰小哥哥無形中運用了「顧問式銷售」的方式。
比如說到客房位置時「我當時選這個客房,就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是最好的,進出都方便」。果然客戶高興地說:「哇,走進走出好近呀」。
比如詢問顧客「有沒有想玩的地方呢?」,剛到客棧的客人,顯然很興奮,手舞足蹈地說道:「有,我們想要去玩那個黃河滑索」。張翰小哥哥很好地抓住了這個最佳推銷時機:「要不要把晚餐定在黃河邊上。我們有燭光晚餐。」美女客人們此時已經展開了浪漫的聯想:棧道、黃河邊上、小蠟燭一點、排排坐,爽快的接受了提議,就此2位客人單晚餐就貢獻了1200元的營收額。
看到這裡,小編懷疑我們張翰小哥哥是不是學過啥神秘課程,深諳「以客戶為中心」理念,張翰小哥哥都這麼努力了,我們做銷售的,怎麼能落後?
客戶需求是多維度的,要想引導客戶的購買意向,就要先了解客戶的購買目的。每個人或企業購買產品或服務的最終目的是「脫離痛苦、解決問題」或「追求快樂、獲得利益」。先診斷客戶需求再開處方,先了解客戶現狀及期望後再給建議,最後在客戶腦子裡展現一個理想願景。
如何引導客戶說出自己的需求,如何與客戶建立信任,達到雙方預期。運用信任五環--超級銷售拜訪技巧,問題迎刃而解。
信任五環公開班開班在即,趕快報名,成為銷售頂級高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