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藍
有時候,人很奇怪的,真正特別喜歡的人和事物,就不太輕易想提起,提起來也覺得沒什麼話好說。
仿佛說什麼都會顯得太淺了,太輕了;有一首老歌叫《漂洋過海來看你》,寫得特別好,「言語從來沒能將我的情誼表達千萬分之一」,就是這樣的心境。
01.星爺總是出人意料
柴靜在《看見》裡,對周星馳的採訪,他年少時的意氣風發,人到中年時的悲愴,曾經的喜劇天王,到如今的傷感滿懷。
不知道為什麼,自從星爺拍完《功夫》以後,每次在鏡頭前看見他,一頭銀髮,日漸蒼老的臉龐,和一雙失去光芒的眼睛裡,透露出來的疲憊感,他的滄桑,讓人莫名的心裡有一陣陣的痛。
星爺的孤獨不知是日久以來的習慣形成了的,還是原本就這樣。
他所有的精神力,都顯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就像星爺身處這個虛偽的社會卻絕不虛偽一樣。
前兩年他應香港大學社會系吳俊雄博士邀請,和哈佛大學訪問教授李歐梵對談。
難得倆人對話全程無稿,硬碰。而且大家清心直說,絕無虛言。
主持人吳博士說星爺:
「北大同學稱讚您的電影是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作!」
星爺絕不虛偽,回應:
「我完全不明白什麼叫後現代主義!」
一句話,道出了當今學術圈普及文化研究的一個最大的毛病:好用「標籤」和一些學術圈中人的用語,並且愛說高大上的話語。
其實文化締造者只管埋頭創作,他們的動機,通常只為生存。
並非是說什麼是為了對文化有貢獻,要締造出什麼文化作品出來而從事創作的。
對周星馳來說,他是以拍電影為生的電影人,不是為生存就是為興趣,所以才不吃他們的那一套說辭。
星爺不但不虛偽,他的很多做法異於常人。
比如星爺對戲的處理,也有自己的一套。
他認為觀眾很聰明,劇情的一般發展,早已滾瓜爛熟。
所以必須把戲的發展弄得出人意表,在觀眾意料之外,才能令看戲的人有驚喜。據說,星爺很注意漫畫書的情節處理,常常從中偷師,融入表演方法裡。
星爺是聰明的。
他懂得吸收最好的意見,自己想不出,就到處問人。
絕對不計較意見是誰提出的。只要意見用得著,馬上採納。
不像有些製作人,一旦概念不是自己的,就很抗拒。
香港「音樂鬼才」黃霑說星爺的觀察能力很強,判斷也很準,有次星爺說:「嗱!今晚,肥仔一定出現!」。
語音未了,那位青年編劇就在他們面前現身了!「是不是呢,你說!」星爺真是料事如神。
然後星爺笑聲震天花板!
他笑起來,眼神一路不停地閃出幽默的眼光,加上那個一笑就顯現的酒窩,黃霑看著看著,完全明白了他女兒為什麼會迷上周星馳。
他的一臉憂鬱,令你想過去婉言勸慰,為他解開心結。
而當他笑,這世界會到處泛起陽光,令你深受感染!這樣的人,焉能不迷?
02.少年不知詞中意,讀懂已是詞中人
相信很多觀眾初看周星馳的電影,都是在少年時節。
星爺把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個人遭遇,做成作品搬到舞臺上、熒幕上,就變成了喜劇。
正是這些可憐蟲的悲慘遭遇讓我們笑出了殺豬笑。
待我們長大後再回看星爺的經典,笑著笑著卻眼中帶淚。
在回味的過程中體會到,原來星爺的電影中常常見到的那些小人物的悲劇片段,劇中人的掙扎失落、悲歡離合、無奈妥協、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執著,分明就是我們的人生。
星爺的很多臺詞是值得我們細細去揣摩的,如果單單用眼睛去「看」電影,並不能很好的體會。
可當有一天,你有過類似的電影經歷後,並用內心去「感受」電影,你會發現,其實星爺的喜劇並非喜劇,裡面充滿了苦澀。
因為這根本不是無釐頭的幽默,在他的幽默裡往往摻和著小人物的自嘲和後悔,深涵人生的酸甜苦辣。
「看,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呀!」
這何嘗不是我們在生活中的那些卑躬屈膝、和生活妥協的時刻。
在和生活的鬥爭中,我們有時連最基本的人格尊嚴都沒有了。
我們在星爺塑造的一個個人物中,找到了不同的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卑微、苦楚、糾結和無望。
每一個小人物的出場,就是我們一段段不堪的人生經歷。
星爺的電影,不同年齡段的人看會有不同的深刻體會。
十年前的你、現在的你和未來的你去看同一部電影,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星爺的電影似乎有種魔力,你明明知道影片的下一分鐘的臺詞和劇情,可依然有看下去的欲望,絲毫不會覺得膩,覺得厭煩。
因為他的電影接地氣,講人話,讓人開懷大笑之餘又能引發深思。
來源於生活的題材貼近人心,不是那些假大空、高大上。真實地反映生活,認真地看待生活,無論怎麼樣都要努力地生活,這是星爺的電影給我們的勵志警醒。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電影,不是大家說好的電影才叫電影,而是真正觸及你內心深處的電影才是好的電影。
03.有些人有些事,錯過了便是一生
經歷過幾段感情的周星馳,一生最愛的女人是誰,答案早就藏在他的電影裡。
劉震雲說過這樣一件事情,1990年周星馳曾經很認真地說過想結婚。
劉震雲讓他不要急慢慢來,從時間上推測,周星馳想結婚的對象,應該是羅慧娟。
愛情和事業走到了分岔路口,在最無能為力的年紀,遇上最想保護的人,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折磨。
周星馳選擇了事業,他以為愛情會在原地等他,沒想到有些人一旦錯過,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喜劇之王》中那個一無所有的尹天仇,何嘗不想意氣風發地喊一聲:
「我養你啊!」
可他喊不出口,因為他連自己都養不起,拿什麼來養別人?
柳飄飄當然也懂,所以她回過頭,裝作不屑地嘲諷:
「你先養好你自己吧,傻瓜!」
然後坐上離開的計程車,哭得撕心裂肺。
周星馳的初戀是香港演員羅慧娟,倆人在1992年9月分手。
羅慧娟後來嫁給一位商人。
2012年,羅慧娟患胰臟癌去世,時年不過45歲。
周星馳黯然神傷,但無能為力,只能在她臨死前悄悄去醫院見上一面。
後來周星馳談及自己的感情,他一臉落寞地說,自己沒有機會了,如果時光能夠重來,他不會那麼忙。
我們可以看到,星爺在他的電影中,處處充滿了對逝去愛情的遺憾和懊悔。
人生便是這樣,你以為有些東西可以等待,但是很多東西,錯過,便是一生。
無論是親情、友情和愛情,不要說以後有機會,都是等不起的,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屏幕前的你,愛情錯過了就不再重來,如果你有心儀的對象不敢表白,記得好好把握,珍惜眼前人。
回顧星爺的一生,有時候我甚至想,星爺可能不屬於這個世界,似乎找不到一個能真正讀懂他,看透他的人。
但他還是憑藉自己的努力,頑強的從一個窮小子,做到了全世界唯一的周星馳。
周星馳這三字,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像是一種向世俗世界,發出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