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繼續被針對,中國還是「最大贏家」?

2020-12-24 瀟湘晨報

直新聞:美國總統周日發推揚言,要否決明年的新國防授權法案,因為中國是所謂「最大贏家」,管先生,你對此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管姚:這是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一個提法,美聯社電稿導語今天就反諷說,這是川普的a new rationale,所謂「新理據」。這更是讓中國人深感氣憤的霸道邏輯。「不講武德」現在是網絡熱詞,那麼作為不到40天就將離開白宮的看守總統,川普在美國選舉結果確認前後的一系列言行作派,實在是「不講武德」的奇葩極品。

看看現在美國權力交接亂到什麼地步,疫情應對崩潰到何種程度,鬧了「否決推」這一出,跛腳鴨總統又快和他本黨的國會山大佬們打起來了,連被批對川普毫無立場與底氣的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這次也硬氣了一回,強硬回擊如川普否決,將打破國會連續60年通過法案紀錄,但兩院將攜2/3多數通過優勢強啟法案。

國委兼外長王毅上周在京盤點大國外交年度成績單,嚴正警告美國國內反華勢力的倒行逆施該收場了,揭批他們對華造謠抹黑、打壓制裁,甚至挑動意識形態對立,就是妄圖把世界推入「新冷戰」深淵。其實在我看來,國會山參眾兩院悍然通過的新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涉華條款,就是這所謂「新冷戰」行動拼圖之一,你看,共和黨眾議員蓋拉赫是眾院軍事委員會成員,他上周在投票前就公然發推鼓吹,the United States was at the beginning of a 「New Cold War」 with China,美國對華「新冷戰」業已打響,蓋拉赫吹噓新國防法案將採取重大措施,幫助美方應對挑戰,贏得競爭。

所以參院軍事委員會成員、民主黨參議員傑克·裡德也說,川普很明顯根本沒讀過法案兩院版本,也不知道裡面有什麼具體條文,他就是在為否決隨性找藉口。當然我也要強調,無論是美國國防授權法案旨在挑動「新冷戰」的涉華條文,抑或川普動輒拿中國說事拉仇恨的發推作派,都屬於王毅痛批該收場的倒行逆施,都是我們的譴責對象。

直新聞:如果否決也不影響法案通過執行,川普為何要在權力交接最後一刻鬧這一出?為什麼又要拿中國說事?

特約評論員 管姚:這是值得探究的好問題。被川普炒掉後兩人徹底撕破臉的前總統國安事務顧問博爾頓,昨天在《華盛頓郵報》撰文說,川普喊的是America First,可他心裡真正想的卻是Trump First,所謂「川普第一」,這是觀察川普白宮執政垃圾時段言行邏輯的一個很好角度。

很明顯,「川普第一」要落地,甚至在明年1月20日離開白宮後,還能爭「第一」實現政治利益政治影響最大化,川普必須要在掌權最後一刻,爭取對共和黨的最大掌控,爭取對核心支持者群體的最大粘性,而他的選項就是不放過任何政治博弈工具,從疫情應對到疫苗研製,乃至這所謂國防授權法案,一切皆可工具化。拿否決國防授權法案說事,川普其實是在發難所謂軍事基地更名及貌似支持社交媒體打擊網上虛假信息帖的「230條款」等,這些目標其實無關防務要旨,但卻是川普的「心頭恨」。

至於把中國作標靶,那就是要「加槓桿」放大工具效應,放大其眼中的博弈效果。此前CBS電視臺駐白宮著名華裔女記者姜維佳曾當面質疑川普,你動不動就說美國檢測能力領先全世界,但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更多病例,每天都有很多人失去生命,為什麼對你來說這竟像是一場全球競賽?被問到痛處的川普直接中斷記者會揚長而去,走前還拋出一個奇葩回答,「你去問中國」。

這一年戰疫下來,難道世界不是已看得一清二楚嗎,美國戰疫就是川普鼓吹美國第一乃至川普第一的又一個政治博弈工具。當然結果是全球第一大國付出慘重生命代價與社會成本,現在美國確診死亡數直逼30萬,川普敢說幾百萬人感染新冠很好,這代表好多人要有免疫力了,也是同樣的荒唐邏輯。

直新聞:美國首批疫苗注射最快將在周一啟用,川普上周六在西點軍校看海陸軍橄欖球決賽時放言,如果不是他當總統,美國五年內都不可能會有疫苗,你對此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管姚:川普的說話場景就很說明問題,他在西點軍校體育場看決賽,全場好幾千人,就他一人不戴口罩。當然,在美國疫情危機持續、各地醫院床位告急的緊急時刻,如此興師動眾搞賽事是否作死,抗疫專家有無意見評估,這是另一個問題。

從川普最新表態看,疫苗顯然也已成為川普的最新政治博弈工具。但他的吹噓攬功,業界並不買帳,上周他在白宮召開疫苗峰會,受邀疫苗企業,從輝瑞到Moderna無一出席捧場,就是不願為川普政治宣傳背書,當然這些疫苗公司也沒少受白宮各種擠壓窩囊氣。事實上,川普只知疫苗攬功,只想收穫疫苗政治利益,但對疫苗各種緊迫真問題,比如有關疫苗分配等,他卻選擇性無視乃至漠視。在《紐約時報》爆料後,川普剛剛發推宣布白宮人員首批打疫苗方案已被取消。如此操作從開始到取消,完全是一筆糊塗帳。

當然要警惕,川普一門心思爭取疫苗政治利益,恐怕也不會忘記打中國疫苗牌加中國輿情槓桿。就在昨天,巴林成為繼阿聯之後,第二個通過中國產疫苗的域外國家,我之前在節目中也曾評論,直指發展中國家疫苗用得上用得起最大痛點,中國疫苗大有可為,也體現作為公共產品的中國承諾與擔當。

但令人震驚的是,美國財經電視臺CNBC卻在前兩天刊出如此報導標題,Developing nations are first in line for China’s Covid vaccines. Analysts question Beijing’s intent,發展中國家率先排隊應用中國疫苗,分析家質疑北京意圖,真正該質疑的,難道不是美媒這種無視生命的誅心輿論嗎,這就是混淆是非造謠抹黑的倒行逆施。美方如果對華再打疫苗政治牌,這就是所謂輿論造勢先聲。

【來源:直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是最大贏家!我不籤!"
    ► 文 觀察者網 趙挪亞本月,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以壓倒性贊成,通過了所謂川普任內「對中國最為強硬」的7400億美元國防授權法案。但川普當地時間13日在推特上宣稱,這項法案「最大贏家」是中國,並威脅否決。
  • 二戰後的最大贏家是美國還是蘇聯?
    美國、蘇聯等強國一一崛起,成為了二戰中最大的贏家。為什麼說蘇聯成為最大贏家?首先,二戰後蘇聯領土得到了增加。二戰結束後,蘇聯收回了一戰割讓給德國的土地,瓜分了德國原來東普魯士的領土。可以說通過二戰蘇聯獲取了大量歐洲領土,領土更加接近歐洲中心區域。
  • 澳洲「退出」之後,60國看上中國市場,美國卻成最大贏家
    眾所周知,中國是目前人口最多的國家,由於經濟的提升,導致人們的消費能力也在加強,正是因為這樣,我國也擁有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正是因為他們退出我國市場之後,近60多國紛紛看上我國市場,在這些國家中美國卻成為了最大贏家。澳大利亞態度轉變近期,衛生難題的出現一些國家的態度也跟著發生了轉變,澳大利亞為了取悅美國,也接連做出了一些令人不解的舉動。
  • 美國要成「最大贏家」?鐵桿盟友向其伸出橄欖枝!果然劍指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亞洲國家也不消停,向中國釋放強烈信號。歐盟要"凌駕"於聯合國之上?據環球網消息,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西方國家提出相關世界秩序概念。知情人士稱,這是在小範圍中提出的,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制定規則,並沒有徵求聯合國意見。報導稱,這些國家正在試圖"抹殺"聯合國的權威,利用"私有化"手段搞"小動作"。
  • 川普稱要否決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國會是最大贏家,我不籤!
    13日,川普在推特發文聲稱要否決這份法案:「中國會是我們新國防法案的最大贏家!我要否決!」從內容上看,這份2021財年的法案中,涉及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條款近40項,該法案宣稱要從軍事、技術、學術、經貿等各個領域「反映中國所構成的全面挑戰」,並擬定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措施和規定,包括為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提供22億美元資金,協助美國盟友與合作夥伴對抗中國。
  • 中國新說唱:沒有沒有活死人和CSC,最大的贏家依然是MDSK
    作為去年最大的兩個派系MDSK眾所周知這是摩登天空旗下一個相當知名的說唱廠牌,和大多數以地域為代表的民間組織不同,MDSK具有非常成熟的商業體系,並且只針對已經成名或者有極大發展潛力的超新星拋出橄欖枝。
  • 中國新說唱:今年沒有活死人也沒有CSC,最大的贏家依然是MDSK
    作為去年最大的兩個派系,活死人廠牌和CSC地區選手可謂是紅極一時,其中大傻、劉聰、功夫胖均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MDSK 眾所周知這是摩登天空旗下一個相當知名的說唱廠牌,和大多數以地域為代表的民間組織不同,MDSK具有非常成熟的商業體系,並且只針對已經成名或者有極大發展潛力的超新星拋出橄欖枝。
  • 美國最新國防授權法案:針對中國本色不改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民智國際研究院(已獲得授權)中國會是我們新國防法案的最大贏家!我要否決!然而,交送白宮總統籤署這一關卻進行得不那麼順暢,12月13日,川普在推特發文聲稱要否決這份法案:「中國會是我們新國防法案的最大贏家!我要否決!」推特一出再次掀起驚濤駭浪,與此同時,這也不禁令人好奇,川普為何聲稱中國是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最大受益者」?美國國防法案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對華政策?有什麼值得我們警惕與重視的內容?
  • 澳洲被迫「退出」之後,60國看準中國市場,美國或成最大贏家
    眾所周知,中國目前是人口最多的國家。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能力也在增強。正是因為如此,我國也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隨著我國近些年來與許多國家都發展了合作,一些國家可以在中國市場上獲得很可觀的收益。但是,隨著健康問題的出現,他們的態度發生了轉變。澳大利亞就是其中之一。
  • 中國女星角逐奧斯卡影后,劉亦菲鞏俐同臺競爭,迪士尼成最大贏家
    中國女星角逐奧斯卡影后,劉亦菲鞏俐同臺競爭,迪士尼成最大贏家此次,迪士尼頒獎季官網公布多部影片的「申奧(奧斯卡)」計劃中,《花木蘭》真人版電影赫然是成為了最大贏家。到底最終《花木蘭》能否笑到最後不好說,但是至少目前來看迪士尼都或成最大贏家了。在去年電影《花木蘭》全球上映後,國外知名電影網站The Playlist曾大膽預測《花木蘭》可能會在2021年的奧斯卡頒獎季中大放異彩,其原因是:「因為疫情,它不同於以往的頒獎季」。
  • 本期《中國新歌聲》最大的贏家是張惠妹 周杰倫陳奕迅有眼光
    本期《中國新歌聲》淘汰賽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第一場只是熱身而這一期節目選手們漸入佳境,無論是學員的實力還是選歌都比上一場要好,但遺憾的是那英組奪冠大熱門葉炫清依舊沒有出場,粉絲們只能等到下一期了。那麼要說本場比賽誰是最大的贏家呢?其實她並不在場上,她是張惠妹。可能有人會問:「和張惠妹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大有關係。本場比賽第一組對陣是周杰倫和那英直接的對決,周杰倫戰隊用一首張惠妹的《藍天》完勝那英組,其實看過比賽的都知道周杰倫戰隊卓猷燕唱的並沒有多好,是一位標準的輸出全靠吼型的選手,能完勝對手只因歌選的好。
  • GOSH成《中國新說唱》最大贏家,楊和蘇衝動發言後果斷刪除
    前言:《中國新說唱》廠牌大戰,CSC、活死人接連團滅,GOSH成最大贏家。《中國新說唱2020》第二輪比賽已經錄製完成,選手人數直接砍掉了一半,最終只有21人晉級到下一輪。GOSH成最大贏家在第二輪比拼中,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各大廠牌都損兵折將,但是在這樣殘酷的比賽中,卻有一個廠牌保持著全員晉級的狀態,這個廠牌就是GOSH。
  • 中國新說唱2:福克斯確認決賽歸來,他果然是今年節目最大的贏家
    說起最近熱播的大型音樂節目《中國新說唱》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作為一檔以說唱音樂為主題的大型真人秀節目,《中國新說唱》從2017年首播以來就一直備受關注,毫不誇張的說正是因為新說唱的熱播,讓中文說唱在國內迎來了巨大的爆發,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樣一種音樂形式,也讓更多的說唱歌手有了收入來源。
  • 2019年國際投資市場最大的贏家
    2019年國際投資市場最大的贏家易憲容2019年國際投資市場風雲變幻,不確定性大增,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更是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不確定性。而美國股市上漲幅度這樣大,還是高科技股的貢獻最大。比如蘋果股票2019年全年上漲81%以上。澳大利亞標準普爾ASX 200指數升幅達18.38%,創自2009年大升30.85%後,10年來最大年度升市,也是亞太區股市表現位居前列僅差深圳股市及臺灣加權股票指數(2019年升23.33%)。
  • 《樂隊的夏天》決出TOP5,摩登天空成最大贏家!
    其中痛仰樂隊、刺蝟樂隊、新褲子樂隊均屬於摩登天空旗下簽約樂隊,好評如潮的《樂隊的夏天》已經帶來了中國樂隊文化的春天,也在不知不覺中讓摩登天空成了最大贏家。還記得摩登天空掌門人沈黎暉在第一期節目裡所說,誰是最後TOP5不重要,重要的是想看到這幫年輕樂隊把老樂隊都幹掉,但最後的結果顯然未能讓他如願。
  • 《新說唱》小青龍敗部復活,與jonyj同出一轍,他們才是最大贏家
    《新說唱》還是很火,那小青龍忘詞被淘汰已經成為定局,那就說明本年度《中國新說唱》冠軍已經和小青龍無緣了,近期比賽中,小青龍以人氣最好率先勝出成為首位敗部復活選手,也是蠻期待他會帶來什麼驚喜。不過,我們閒暇之餘也來對比一下節目的趣味性和不得不讓人猜測的黑幕,新小青龍本年度經經歷與17年度《中國有嘻哈》的選手jonyj是不是太相似了,節目組也是,居然連忘詞這個梗都沒變,也是蠻拼的啦。
  • 到底誰才是三檔說唱綜藝的最大贏家?是熱度頂滿的他們,還是加入新...
    在這個新的周末,西蒙就和大家聊聊今年夏天的「最大贏家」。三檔綜藝,不同的口碑不同的人氣還有不同風格的選手,那究竟誰才是今夏最火熱的哪一個呢?  評判標準:冠軍  三檔節目也誕生了三個不同風格的冠軍,其實倒也都符合各自節目的定義。
  • 最大贏家還是她
    最大贏家還是她!相信大家最近被各種各樣的投票刷屏了,不管是金鷹女神,還是最受觀眾喜愛的演員,好像排在前幾名的都是那幾位演員。金鷹女神最新排名譚松韻始終排在前三,金鷹獎最受觀眾喜愛的女演員也呆在前三。最大贏家還是她!
  • 《中國新說唱2020》冠軍誕生!誰會是最大贏家?
    以下是今年《中國新說唱》總決賽的排名。 李佳隆奪冠是出乎意料的,但本季《中國新說唱》的亞軍王齊銘才是最大贏家!
  • 任天堂真的是TGA2017的最大贏家嗎?
    2016年《守望先鋒》的一騎絕塵,讓不少人針對它是否"名副其實"而大打口水仗。今年TGA又納入了玩家投票環節,雖然這一切做法都更貼近玩家實際需求和"選擇",但更加親民的TGA因此而變的富有爭議性,倒成了整個獎項轉型後最耐人尋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