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這部電視劇,斷斷續續加起來,我已經寫過很多篇文章了。單獨寫過梅長蘇、夏江、謝玉、豫津、高公公、梁帝、藺晨、夏冬霓凰、言侯爺、靜妃娘娘…突然想起我竟然忘了一個重要的人物——我們的大水牛靖王殿下。
梅長蘇是一位非常堅持自我的人物,其實景琰也是如此,甚至比梅長蘇更加有一顆赤子之心。
赤焰之案發生的時候,景琰出使東海。回來的時候,最親密的人被告知造反謀逆,幾乎都已經死了。
從很多人口中得知,景琰是不相信的,他應該和皇帝和夏冬他們都爭論過。只不過因為有皇子的身份,皇帝才沒有殺他。不然,也和祁王他們一樣早早上天堂去了。
正因為景琰一直堅信赤焰軍的忠心,這件案子也成為景琰和皇帝心目中最深的一根刺。景琰自己也知道,如果皇帝給了自己地位和權力,靖王就會是對皇帝有威脅的皇子。
所以這十幾年來,景琰一直被皇帝所厭棄冷落。就算打了勝仗,立下了汗馬功勞,皇帝也沒有賞,有時候還要冷嘲熱諷幾句,而立之年了,連一個親王之位都不是。
眾所周知,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人性是最現實的。你不被皇帝寵愛,甚至於經常被打壓,就算是皇子,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勢必也會跟著踩你幾腳,毫無顧忌。
想起蘇先生和郡主初次廊下談心那次,遇見庭生被一個太監打。太監還對庭生說別以為靖王寵愛你,就怎麼樣怎麼樣的。太監明明知道靖王寵愛庭生,但還是照打不誤。可見,真的沒有把靖王放在眼裡。
雖然劇裡只為我們展現了零星的幾點,但是那時候靖王備受冷漠,相似的事情一定發生過很多次。只不過,那次有梅長蘇和郡主解圍。
可景琰的日子就算如此難過,他依然堅持做自己,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初衷。都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其實只要靖王不頂撞皇上,對赤焰之案沒那麼堅決,他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但是他沒有,從始至終,他一直相信自己相信的。那寧折不彎的倔脾氣,在這點上,顯示出了他讓人敬佩的風骨。
劇裡,靖王做過很多讓人欽佩不已的事情。
比如捨命勇闖內宮,不惜違反規定,刀脅太子,拯救郡主。
比如明知道救衛崢是一個圈套,明知道自己做了就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仍然要救。就是因為衛崢是赤焰軍的,最重要的是衛崢是林殊的副將。
拯救衛崢那集,梅長蘇和靖王吵架,大雪紛飛,梅長蘇不惜重病也要去說服靖王。當時靖王說的話,一直讓我記憶猶新。
梅長蘇問:衛崢只是一個赤羽營的副將,這麼做值得嗎?
靖王:等我死後,見到赤羽營的主將林殊,如果他問我,為什麼不救他的副將,難道我能回答他說,不值得嗎?
聽到這句話的梅長蘇當時紅了眼,作為觀眾的我也被景琰感動到。記得當初看這部劇的時候,我一直對梅長蘇聰明絕頂的主角光環所著迷,但就是從這集開始,我被景琰的這顆赤子之心徹底圈粉了。
梅長蘇罵蕭景琰有情有義,但就是沒腦子。沒錯,在本劇中,比景琰聰明的人有很多,但是景琰的堅定意志,和那身正氣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的。
就像梅長蘇說的,大梁玩弄權術的皇帝很多,但是像景琰那樣明察忠奸,清明公允的好皇帝太少。只要是好皇帝,就算不是最聰明的,又有何妨。只要他身邊有聰明人輔佐就行了。
連本劇最大的反派夏江都稱讚過景琰:我今天之所以會坐在殿下面前,百般籌謀,就是因為蕭景琰這個人,他是不會變的。
是的,景琰確實沒變。正因為他始終如一,所以影響了兒子。兒子當皇帝後,也是一代明君,和庭生的關係也一直很好。這就是言傳身教最好的範本。
因此,如果你想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首先要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你要變成孩子的榜樣,才有說服力。
最後,喜歡景琰和林殊的相認,喜歡景琰和林殊兩人的鬥嘴撒嬌,很溫暖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