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葉之,你為什麼想到做個農場,那麼辛苦?其實,初衷很簡單,想有個呆著心自在的地方,人和人可以僅因為簡單的快樂而擁抱,緊挨;也可以對著晚霞,清風一個人發呆,不發一言,無人把你當個怪物,更不用躲進悶悶的房間。再有,就是有個自己看著舒服的園子,種點喜歡吃的安全菜。
沒想到,一折騰,三年,傷痛多多,收穫也多多。當然,傷痛,心裡藏,收穫,都展示給了大家。
即將進入第三年的秋季,田裡,水稻抽穗,菜園落籽,花生,地瓜挖起,園子裡,又一季的草色蒼茫,金光灑落。
初見這塊地,是建好庵裡的景觀後,有一位師兄,告訴我,他手裡有塊地,如中意,就給我。我想,肯定是菩薩看我找了那麼多地,都不是很合適,看我悶頭悶腦的,指引我一下得了。
於是大冬天的,我和cici就跑去看了。這裡,原是魚塘,低洼,但還是比較方正。園子裡,除了雞鴨隨地走,還有滿地的便便,田裡,三兩隨地栽的豌豆,大多荒蕪。
記得cici小朋友,當初,是在雞鴨的便便裡,跳來跳去,前行的。泥路,本就坑窪,加上跳躍的難度,走到一半左右,cici小朋友就逃回去了,我這不怕髒的,走了整個園子,都看了個遍。
一周後,挖機進場鬆土,再進好的田園種植土,把地勢填高。再是挖溝,開塘,建溫室。最後,把路修好,讓我們的cici姐姐可以不用跳躍著行走。
人養地,地養人,三年,農場收穫了健康的土地與食物.
前幾天,園子裡的長工阿姨還急著讓我給玉米打藥,我回:不用打。阿姨說:不行的,一定要打,村裡家家玉米長鬚前都要重重打藥,不然,結出的玉米棒子,都是蟲眼。我隨手剝了一個玉米給阿姨看,一個蟲眼都沒有,更沒有任何蟲子的蹤跡。阿姨很納悶,為何沒有蟲?
花色玉米口感最好,小型玉米在手指大小時,採摘下來,用來煮排骨湯,比市場賣的玉米筍,要好吃的多。香氣撲鼻,且鮮味十足。
我欣慰,三年來,農場裡栽了大量的鼠尾草,柳葉馬鞭草驅地下蟲;另外,不用任何除草劑,使用自有堆肥和菌肥,最大限度的保護土壤,提升土壤活力。還原土壤天然的自我保護能力。蟲害,少之又少。
很多花友常問,我的花園蟲害很多,怎麼辦啊?常年用化肥,大量打藥,沒有自然生態的良性循環,蟲害當然多。
農場初建時,菜園分了戶外菜園和溫室菜園兩個部分,戶外菜園,跟隨季節,種植當季蔬菜,大家如果留意蝸牛的微信,前段時間的文章裡,就能看到好長一頁的菜園播種清單;溫室菜園,更多用來種植雞毛菜類,西洋菜類在蟲子覺察之前,需要快速生長的綠葉菜;也種植生菜,韭菜,豇豆,當季番茄等。
種蔬菜,品種的選擇尤其重要,去年的花線紫茄子,就是個優良品種,軟,糯,纖維細膩。前幾日,播撒的本土胡蘿蔔,也是優秀的胡蘿蔔品種,嫩,軟,香。一些上好的品種,都用來自留種。
洋紅番茄,櫻桃小紅番茄,黑番茄,因不同的料理方式,都選擇不同量的種植。
一不小心,杭州小白菜的品種,在蝸牛菜園裡,竟然成了超級巨無霸版小白菜。那棵菜,分了3次,都沒吃完。
空心菜開了花,一點都不比喇叭花差,所以,常推薦大家種植空心菜,這東西,和日本番薯藤(下圖)一樣,種一次,長一年。且越割越旺。臺灣餐廳裡,常見番薯藤涼拌,我回家,也學著將番薯焯水,焯水時加點鹽。撈起控水後,加入上好的手工醬油,一點點糖,幾滴炒菜的油,拌一下即可食用,營養,清淡,好口感。
挖蘿蔔,拔蘿蔔,是冬日裡,最開心的事情。孩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樂於參與,拔的拔,挖的挖,一不小心,孩子大人都會一屁股坐在泥地裡,哈哈大笑。哪還有什麼塵世間的煩惱。所以,本土胡蘿蔔的打開方式是這樣的:
農場後面,有條大河,為了農場土壤的安全,圍繞農場外圍,一圈水塘,提高了小農場的土壤安全,每年也撒好些魚苗下去,吃著農場裡拔下的菜葉子,玉米糠,天然養成的魚,鮮肥,無任何激素成分。
鵝和鴨子,不知從哪裡來,也不知到哪裡去,反正傍晚,樹林子裡走走,總能撿到些蛋,所以,鵝蛋的打開方式,是這樣的:(是不是好大一個)
大棚後面,臨河,有一長條的荒地,原來,就當路和堆場用。這幾天,和蝸牛夥伴們丈量了一下,足足有600多平米,正好清理出來,開墾開墾,又是一大片的戶外菜園。
今年種些大白菜,竹管菜,捲心菜上去。
喜歡香草,是緣於九層塔炒蛋,還有三杯雞,後來,又學了點芳療,就迷上這東西。有了農場,就留了3百多平米,做了個小香草園,栽了60幾個品種,每年篩選掉一些,至今還留下大概四十幾個品種。
特別喜歡傍晚時分,給香草園澆水,香草這東西,葉脈上都是氣孔,一澆水,滿園香氣,恨不得立馬躺在地上,看看夕陽,陶醉得很。
洋甘菊,採摘新鮮的用來煮茶,那種清香,無與倫比。每每有朋友來,我都讓他們摘一大把回家,錯過了這一季,只能吃烘乾的了。口感就差了許多。
水果鼠尾草,料理裡常用的鼠尾草,曬乾後,燻蚊子也特別有效。花開很高,大概都有1米多,我將它種在香草園的圍欄邊,挺美。
香蜂草,蘋果薄荷,鳳梨薄荷,胡椒薄荷,甜牛至,羅勒,金盞菊,黃金艾蒿,留蘭香,百裡香,迷迭香,薰衣草,好多的品種,呆在這個小小的香草園裡,蝴蝶飛飛,好玩的很。
香草,三年來,逐漸感覺,可分為兩大類,一類適合鮮食(配合料理或煮茶),如檸檬香蜂草,薄荷,留蘭香等。
一類適合曬乾磨碎,如百裡香,鼠尾草等。明年,想著,把蔬菜和鮮食香草組合使用;把適合研磨的香草收集起來,裝進研磨瓶;羅勒類製成羅勒油;另外,鮮葉制一部分花水留著來年用。
農場裡,留了6畝地,建了個小葡萄園,栽了醉金香和夏黑,等明年空些,再補些玫瑰葡萄。葡萄是最需要伺候的農場植物了,每年5茬有機肥,冬季的修枝,早春的抹芽,掐頭,初夏的上網驅鳥,勤勞的小蜜蜂,才得收穫滿滿十幾棚的葡萄,只是近2年,農場的葡萄都被秒殺了,我們這些勤勞的蝸牛,都沒得吃了。
農場裡,四季都有著很多的昆蟲和小動物,生長在城市的孩子們,除了可憐的看看動物園的動物之外,鮮有滿世界亂跑,和這些小蟲子,小動物放肆玩耍的機會。
農場的存在,給了這些孩子安全而歡暢玩樂的機會。
所以,熊孩子們,都喜歡來農場玩兒,有時候,成人的邏輯,完全不能用在孩子身上,這些小朋友,拿個小網兜,撲蝴蝶可以一天;撈個小蝌蚪又是一天;田埂上滾個南瓜比賽,南瓜碎了,爬起來再戰;抓個螢火蟲,看著忽閃忽閃的螢火蟲,開心的跟什麼似的;一不小心,滾到稻田裡,也可以一腳穿著鞋,一腳光著腳丫哈哈笑;
有看過孩子比賽抓青蟲嗎?他們都是無所畏懼的,比我們這些成年人,勇敢的多。
放風箏,熊孩子們的保留節目之一,看父母陪伴著孩子,放著風箏,或挖著菜,說實話,那種溫暖祥和的親子關係,比什麼都讓人感覺幸福。
農場裡,收留了好幾隻被遺棄的小狗狗,慢慢長大,成了小屁孩們的好朋友。孩子們陪伴著狗狗說話,聊天,狗狗則屁顛屁顛的跟在孩子們身後。
一直想,找個時間,給熊孩子們,認認真真的拍點高級照片,可惜,我這人太懶,改天,找個好閨蜜來,在園子裡,為孩子們拍寫真,估計效果也不錯。
農場的快樂,除了孩子們的笑臉,還有老人如孩子般的愉悅。蝸牛農場,常公益性質接待很多老人,為這些老人做吃的,陪伴他們玩花,聞草,分享買菜的經驗,也陪他們在花間田間跳舞,拍照,老人快樂,我們也快樂。
鄉村農場,最美的,應該是光。晨起的光,純淨無暇。順著清涼的空氣,傾斜而下,春季的花香,秋季的稻穀香氣,隨著光,擁抱你的心靈。
午間的光,相對燦爛很多,夏末秋初,藍天,白雲,明媚照人。
最舒適的,還是晚霞起時的光,淺淺的金色,風吹起時,葉搖曳著,光也隨之深淺不一的靈動。難以表述傍晚的光,總是,有家的溫暖。
建這個小農場,希望以小小的農場,盡力做到自然,環保,良性循環的小氣候。未來,可能的話,逐步影響身邊的村民,減少對土壤,自然的傷害。所以,園路,用了枕木和砂礫為主路,舊寬磚幹鋪為輔路,即能自然排水,同時,利於人及小型機械通過。
其餘,都是自然田埂,保留了大田梗,小田埂,定期用割草機割草,溫暖季節,光腳踩在田埂上,感受大地的能量,柔柔的草,鑽進腳底,舒服。
我常說,能堅持農業的人,特別是自然農業的人,都值得尊敬。這並不是我自傲或自誇,只是因為,堅持農業,真心不易。除了資金上的投入,更多的,需要一份責任,對家人,對土地,對植物健康的責任心。
農業,是辛勞的,尊敬你腳下的每一寸土地,之後的產出,每一顆菜,每一個果,才是大地健康的回饋。而最終,反饋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與心靈。
為此,我們願意辛勞,願意流汗,願意離開舒適的現代辦公環境,重新撿拾老祖宗傳統農耕的經驗,與土地對話。
三年,三百萬,蝸牛這個小小的夥伴群,收穫了土地贈予我們的厚愛,讓我們得以飲食;收穫了家人之愛,讓我們得以寬厚與溫暖;收穫了很多花友之愛,不斷收到的禮物或好的建議,讓我們前行的腳步更加紮實。
歡迎加入蝸牛媽媽(葉之老師)園藝交流群,掃碼添加申請進群
一隻傻樂的蝸牛,潛心造園,與您分享心、家、自然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