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合一」選後,蔡當局在兩岸關係上就開始走偏鋒,不斷營造「反中仇中」的氣氛,隨選戰臨近,蔡當局的挑釁言論愈加「嗆辣」,行為更是令人瞠目。
4月16日,臺立法院三讀通過《著作權》修法,未來販賣或協助裝設違法機上盒,最高可罰50萬元新臺幣或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全面封殺「追劇神器」。表面上,這是為了智慧財產權,實際上是為了反制臺灣民眾使用所謂的安博盒子追電視劇,尤其是大陸電視劇。臺相關部門還發函愛奇藝香港商奇藝公司,要查愛奇藝是否在臺違法經營,因為這個平臺播出不少大陸電視劇,受到臺灣民眾喜愛。
4月9日,臺立法院通過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對未經許可赴臺投資的陸資最高罰款上限從新臺幣60萬元大幅提高到2500萬元,狂增近42倍,且可按次連續處罰到改善為止。處罰之重前所未有,充分顯露蔡當局堅拒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之心。
3月22日至28日,高雄市長韓國瑜訪問港、澳、深、廈四座城市,籤下52億新臺幣的農漁產品訂單,轟動島內。民進黨卻傾全黨之力攻擊其「賣臺」,「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更斥之「與禽獸無異」,又揚言要修法,限制臺灣縣市首長赴港澳。
3月28日,為防堵兩岸和平協議和大陸的兩制臺灣方案,臺行政院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規定兩岸協商政治議題協議須經雙審議及「公投」,程序複雜,門檻極高,為兩岸協商政治議題設下「三道鎖」,企圖從法律上卡死兩岸走向和平統一的機會。此前,該草案還明訂,曾任臺「防務」、「對外事務」、大陸事務或與「國安」相關機構的政務副首長以上、「中將」以上人員及情報機關首長等三類人員,自退離職起15年之內不可參與大陸政治活動,違反者最重可終身剝奪退休金或最高處新臺幣500萬元罰款。此草案若獲通過,初估受影響人數在一千人左右,特別是將於今年5.20解除管制的馬英九、吳敦義,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難有機會到訪大陸,完全被阻絕在兩岸交流之外。
蔡當局不僅嚴厲打壓、限制臺企和政治人物進行兩岸交流,對到大陸求學、工作的普通民眾也不放過。對申領大陸居住證的臺灣同胞,臺「陸委會」也提出要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限制他們參加立委等公職人員選舉,即使擔任公務員、公立學校教師等,也將受到管制;前不久,臺「內政部門」在對廈門擔任社區主任助理的兩名臺灣居民處以新臺幣10萬元的罰款之後,還要求另外一批與大陸企業籤訂了勞動合同的社區助理說明情況,聲稱臺灣民眾在大陸國企、事業單位就職「違法」,未來都可能被罰,引發許多在大陸工作檯胞的憂慮。
蔡當局如此密集地進行修法,對兩岸經濟、文化、人員交流等領域砌起高牆,限縮往來,「逢中必反」已到了毫無理性的程度。此舉除了為滿足鐵桿深綠「反中仇中」的心理,換取他們的選票外,更是擔心2020年民進黨政權不保,為阻擋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趨勢而趕工做業,完全是一幅「末日瘋狂」的景象。
蔡當局上演的這一出出「逢中必反」鬧劇,是企圖將其限制、阻撓兩岸交流合作的手段法律化、長期化,是「臺獨」的一項基礎工程,會對兩岸關係產生嚴重的影響,讓臺灣社會和人民付出沉重的代價。
僅以限制陸資為例。大陸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高速發展,陸企不斷壯大,不僅成為全球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走出去」進行跨國投資也比比皆是,與許多國際資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蔡當局對陸資赴臺設下高門檻和不成比例的罰則,只會嚇阻臺企招商引資,讓臺灣從國際資金中自我邊緣化,斷送掉臺灣許多企業的生機和民眾的生計。
更重要的是,蔡當局不斷在兩岸間挑釁,甚至喊打喊殺,製造戰爭氣氛,嚴重破壞了臺灣的投資環境,讓外資喪失信心,不敢來臺。蔡英文上臺三年來,經濟增長率差、民眾薪資低、青年看不到希望,大量出走,主要原因就是兩岸關係不佳,陸資不準,外資不來,島內資金不投。去年「九合一」選舉,臺灣人民已經用選票否決了蔡當局的兩岸政策,但蔡當局不但不反省,反而為了鞏固綠色選票,變本加厲。
多年來,臺灣一直流行一句話:「不到臺灣不知『文革』還在搞」。41年前,大陸結束了「文革」,靠改革開放一步一個腳印書寫中國大陸崛起的奇蹟。而曾經「錢淹腳目」的臺灣卻被一些政治勢力借民主之名,行分裂族群,政黨惡鬥之實。結果,僅深圳就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GDP總量遠超臺灣的國際科創中心,曾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的臺灣卻薪資倒退16年,居民人均所得被香港甩出去好幾條街。時至今日,民進黨還用「統獨意識」形態綁架臺灣民眾,為其政權續命。難怪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傷心失望,用腳投票。(文/王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