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屯事變時,鐵路沿途有重兵把守,張作霖的專列為何還被炸了?

2021-02-13 歷史聚合

很多小夥伴們都知道,「東北王」張作霖是在皇姑屯這個地方被炸身亡的。

《少帥》中的重傷張作霖

然而,事發具體地點到底在哪裡?可能不少人腦海中並沒有個具體概念, 「皇姑屯事件」發生地,是在皇姑屯到奉天之間的三洞橋處。這個地方其實距離當年張作霖專列的目的地——瀋陽站,才不過1500米。也就是說,張作霖是在家門口,馬上就要到家之時,被日本人給暗算了。嚴密防範了一路,臨了臨了,在家門口被人給陰了,這恐怕是張作霖怎麼也沒有料到的。

張作霖

作為東北王,東三省內舉足輕重的首腦人物,張作霖的出行安保工作,自然是奉軍上下沿途安排的重中之重。除了重兵把守之外,還有二十四小時列兵巡邏,力保萬無一失。可為何在這樣嚴密的安保之下,還是會發生如此嚴重的襲擊事件呢?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撥開歷史的迷霧,共同探看張作霖專列被炸的前因後果。

不願當賣國賊,惹惱了日本人

從綠林梟雄,到手控數十萬精兵的東北王,張作霖的一生可謂是非常傳奇。縱觀張作霖的發跡史,裡面除了其自身精於權謀數術之外,與日本人的傾力支持,密不可分。 但天下沒有白佔的便宜。為了支撐自己問鼎天下的野心,張作霖和日本方面私底下也商定了不少秘密協定。對於日方來講,費了這麼大勁,扶持張作霖,就是想讓他能夠聽自己的話,為日本在滿蒙之地,攫取最大的利益。

在直隸的奉軍

但手控重兵,羽翼漸豐的張作霖卻對日本代理人的這個角色並不滿意,他要做東北王,而不是一個聽命於東京方面的人偶。 特別是國家利益方面,民族大義感頗強的張作霖對之非常敏感。不當賣國賊,不被後人戳著脊梁骨,是他的為人、從政的一條底線。 一面是日方想要掠奪中國資源、利益的急不可耐,一面是軍閥混戰時期,奉軍需要日本列強支援的無奈現實,張作霖在艱難時局之間走鋼絲,對於日本人的無理要求,能拖就拖,能賴就賴。「二十一條」賣國條約中,東北相關的條款。對不起,我不承認。郭松齡反奉時期,張作霖找關東軍白川司令官求助,雙方籤訂的草約。哎呀,過去都過去了,還提這事兒幹嘛。

郭松齡

《滿蒙新五路協約》更是拖來拖去,也沒說不同意,但同意的很模糊,一個「閱」字,讓日本人跟下面人員之間踢皮球去吧。 這在日本人,特別是關東軍方面看來,張作霖,你也太過分了,還真以為我不敢動你。

致命的歸途

1927年6月18日,南下北京的張作霖在順承王府內,試穿了新制的青灰花達呢大帥服,並仿效孫中山的立像,拍了張全身照。

安國軍政府大元帥張作霖

下午,張作霖在宣仁堂就職安國軍政府大元帥,正式成為北洋政府的國家元首,此刻,沉湎在無限風光之下的張作霖沒有料到,一場聲勢浩大的暴風驟雨即將來臨。 1928年春,南京政府下令發起「第二次北伐」,以實現國內統一為名,調動蔣、馮、閆、桂所轄的第一、二、三、四集團軍,沿著京浦、京綏線北上,向張作霖所在的河南、天津地區進逼。

蔣介石

面對北伐軍咄咄逼人的態勢,奉軍節節失利,一看情況不對的日本方面,也害怕張作霖失敗之後,北伐軍趁機湧入關東,危及自己在東北的權益。日本便多次逼迫張作霖退回東北,同時趁火打劫,向張作霖提出更多苛刻的賣國要求。 1928年5月17日,日本公使芳澤謙吉深夜拜訪張作霖,希望張作霖儘快履行、籤訂之前「滿蒙懸案」之內的承諾和約定。面對日本公使的強勢逼迫,張作霖與對方越談越僵,兩人一直爭吵到第二天凌晨的三點多,最後,憤怒的張作霖從座位上跳起,將手中的菸斗摔得粉碎:

「我不能做叫我子孫們抬不起頭的事情,他媽拉巴子,我什麼也不怕,我這身臭皮囊早就不打算要了!」

6月2日,張作霖不理會日本的威脅和勸告,發表《出關通電》,聲稱:

「本為救國而來,今救國志願未償,決不忍窮兵黷武,爰整飭所部,退出京師。」

隨後,東北軍開始布置撤退事宜。 生性狡黠的張作霖雖然明面上喊著不怕日本人,但一點兒也沒有對日方掉以輕心。 他先是宣布6月1日啟程回奉天,後對外改為6月2日,但當天開出的火車上,坐的卻是他的五姨太壽夫人。

壽夫人

張作霖本人則選在6月3日夜間,悄悄登上戒備森嚴的火車,離開北平。 在登車離京之前,張作霖收到了奉天憲兵司令齊恩銘的一封密電,密電上稱:奉天附近南滿鐵路與京奉鐵路的交叉點老道口、三橋洞、皇姑屯一帶,日軍戒嚴,不許行人通過,希望張作霖回奉之時,加以戒備。對於這封密電,張作霖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為皇姑屯附近,距離奉天實在是太近了,一路上這麼多地方, 日方選擇在自己家門口鬧事,可能性不大。

劉尚清

因此,在關於張作霖沿途安保方面,奉天省省長劉尚清照慣例向鐵路沿線各縣發了一封密電:

「該管境內鐵路橋梁,仰督飭軍警,事先妥為警備,毋稍疏懈。」

當張作霖等人認為,此次北歸,安全問題不大之時。關東軍軍部之內,一個巨大的陰謀,正在徐徐展開,死亡的陷阱,正緊鑼密鼓地布置起來。

死亡陷阱

早在明治維新以來,獨霸滿蒙便成為了日本的最高國策,但如何實現卻在日本國內,產生了不小的分歧。 以田中首相為首的內閣方面,傾向於以武器、軍費全力支持張作霖登上「東北王」寶座,以開發滿洲,實現滿洲經濟化,從而和平攫取滿洲之地全部權益,這集中體現在「滿蒙新五條鐵路」計劃上面。

田中義一首相

在田中看來,控制住張作霖,利用他將滿蒙從中國分割出去,置於日本勢力之下,這一政治藍圖一旦實現,對日本百利而無一害。而對於激進的關東軍方面,他們急於全面佔領東北,因此認為,除了殺死張作霖,造成東北方面群龍無首,陷入混亂局面,沒有其他辦法能夠解決滿洲問題。 為此,關東軍司令官村岡長太郎指派參謀竹下義晴與駐華公使館武官建川美次聯繫,原準備在華北幹掉張作霖,後來考慮到其他列強可能藉機幹涉東北事務,最終作罷。

村岡長太郎

隨後,關東軍河本大作接手此任務,將目標定在了張作霖歸途的沿線。 剛開始日方傾向於巨流河鐵橋這個地點,但後來工兵偵察之後,發現該處奉軍警戒十分嚴密,而且沿途有奉軍警戒的地方,都不太好下手。於是,河本便將安置炸藥的地點,最終選在了南滿線與京奉線交叉處皇姑屯附近的三洞橋。

河本大作

三洞橋位於皇姑屯車站東部,俗稱老道口,是個上下通行的立交橋,橋上面是南北走向的南滿鐵路,由日軍方面負責警戒。 橋下三個涵洞,南面洞通向皇姑屯大道,北面兩個洞是鐵路,其中最北面的那條軌道,是張作霖專列所經的京奉鐵路,橋下由奉軍方面負責警戒。 從北京到奉天,三洞橋是必經之地,橋下的奉軍戒備森嚴,而橋上卻不是奉軍能夠插手的地方。

三洞橋草圖

奉軍戒備的盲點,正是河本大作需要的地方。 隨後,日方故意挑起守衛與橋下奉軍衝突,造成人員受傷,利用救護車的掩護,將近30多袋黃色炸藥運送到橋面上,成功騙過周邊所有人的耳目。然後,日軍龍山工兵20連隊隊長管野率領四五個工兵,趁夜將炸藥放置在三洞橋北側的兩個花崗巖的橋墩上,並拉出200米長的電線引管。 一切布置妥當之後,靜待張作霖專列的到來。

沿線警戒

隨著張作霖專列的開動,沿線所有負責警戒的奉軍立即緊張起來。 6月3日,東北憲兵司令齊恩銘、奉天全省警務處長陳奉璋,調集黑龍江省步兵第二團、憲兵司令部憲兵營、鐵路警察保安隊、警備隊、憲兵偵察隊、瀋陽警察馬隊等數千軍警兵力,從皇姑屯車站到奉天城大帥府,沿途布置了雙層警戒線。

齊恩銘

從6月3日午夜12時開始,所有軍警官兵進入警戒範圍,保持面朝外,預備放戰備狀態,同時各級嚴令,所在軍警,任何人不得有絲毫疏忽。 對於三洞橋方面,雖然日本人堅持自己獨立負責警戒,並保證負全責,但奉軍方面依然不敢掉以輕心。 在橋洞東西三百米地段內,奉軍布置了30名騎馬憲兵,同時數名稽查官和警察也加入其中,協防巡邏。 就在張作霖專列到達前,憲兵司令齊恩銘還親率兵士們,來到三洞橋處,再次壓了一遍道,確保萬無一失。齊恩銘是萬萬沒有料到,就在自己的頭頂,隱藏著上百磅的烈性炸藥,就是它們,最終要了自家大帥的命。

皇姑屯事變

列車在黑夜裡穿梭,6月3日早晨6點半,列車到達天津站,張作霖的日本顧問町野武馬藉故下車,作為一名跟隨張作霖九年的雙面間諜,町野武馬臨下車前對張作霖說: 「最好避開黑夜,在白天到達奉天。」 對於町野武馬的善意提醒,張作霖沒有聽出弦外之音,他點了點頭,沒做聲。

張作霖

其實不管張作霖如何改變行程,他的行程動向全部都在日方掌握之中。 張作霖的專列一啟程,北京方面的竹下義晴就立即發電告知河本方面,張作霖啟程的具體時間。隨後,河本大作又電令石野芳男到山海關、神田承之到新民屯監控張作霖專列動向,沿途更是廣布日本間諜,不時將張作霖專列動向告知河本這邊。 一場保衛專列和刺殺專列的行動,最終在皇姑屯東三洞橋交匯。 1928年6月4日凌晨,張作霖的專列離開皇姑屯站,向著奉天緩緩駛去,車窗之外,鐵路兩旁的士兵,荷槍實彈,面向外警戒肅立。火車緩緩駛向三洞橋處。 500米遠的高地處,日軍守備隊中隊長東宮鐵男全神貫注地數著進洞的車輛,張作霖的座車是10車廂,當它進入橋洞之後,東宮鐵男迅速按下了電流引爆裝置。

皇姑屯事變爆炸瞬間

一聲巨響,濃煙滾滾,三洞橋橋面被炸坍塌,鐵軌在爆炸中彎曲變形,專列車廂更是被炸得慘不忍睹。趕來的軍士們在車廂3丈遠處找到了重傷的張作霖,眾人七手八腳地將他抬到齊恩銘的車上,迅速拉回大帥府。回到帥府的張作霖傷勢沉重,他對盧夫人囑咐道:「我受傷太重,恐怕不行了,告訴小六子,以國家為重,好好幹吧。」 6月4日上午9時30分,張作霖重傷不治,此時的大帥府內危機還沒有完全散去。 日軍方面全軍戒嚴,準備製造事端,造成混亂,從而渾水摸魚,唯一擔憂的是張作霖不死,因此頻頻派人上門打探。為了穩定人心,防止日本人藉機尋釁,奉天方面對外密不發喪,對外宣稱座主所受微傷,精神尚好,讓日軍一時不敢輕易造次。

張學良

同時奉天省長劉尚清一方面電告張學良速歸,一方面宴請日本領事,發表親日言論,穩住日本方面,同時電告南京方面,表示願意服從南京方面,希望不要繼續對東北用兵。蔣介石方面隨即宣布北伐結束,外部沒有武力威脅,也使得日本人藉口北伐危機,出兵東北的希望最終落空。 6月17日張學良喬裝返回奉天,控制住東北局面,河本大作等人妄圖刺殺張作霖造成混亂的局面最終落空。

相關焦點

  • 皇姑屯事件中,張作霖為何在劫難逃?40年後,「真兇」道破真相
    皇姑屯事件的起因是因為張作霖得到了日本人。凌晨1時15分,張作霖專列正式開動。隨行人員有前國務總理靳雲鵬、國務總理潘復、參謀總長於國翰、教育總長劉哲等一大批高級官員,場面好不氣派。3日下午4時,專車抵達山海關,張作霖等人剛吃完晚餐,時任黑龍江督軍吳俊升就上車了,他是特地從奉天趕來的,陪同張作霖一起回家。兩人畢竟是拜把兄弟,上車之後,相談甚歡,此後還與常蔭槐等人玩起了麻將。
  • 張作霖被炸死,分析「內鬼」是誰?很可能是連環計
    1928年6月4日,東北王張作霖乘坐的專列火車在皇姑屯被炸,在張作霖去世之前,他清晰地透漏出兩個信息:一是此事與日本人有關;二是由張學良接管東北軍。日本人是如何準確掌握張作霖的行動路線以及時間的呢?這裡面一定有「內鬼」指引,那「內鬼」到底是誰呢?
  • 張作霖為何被暗殺?21年後,關東軍幕後元兇披露細節
    ,到達瀋陽郊區皇姑屯時,隨著一聲轟天巨響,壓道車被炸得粉碎,張作霖所坐列車頂蓋被炸飛,濃煙騰騰而起,大火熊熊燃燒,張作霖被炸成重傷,抬回瀋陽後不治身亡。1927年6月,張作霖在北京出任陸海軍大元帥,行使大總統職權。1928年,國民政府發動二次北伐,張作霖的奉軍大敗,全線潰退,6月2日,張作霖倉皇逃出北京,乘專列返回瀋陽,未到瀋陽,即被半路刺殺身亡。那麼,是誰刺殺了張作霖?這可從利益角度追索,張作霖退回東北,對誰最不利?
  • 清朝最後一位大內高手,距離十米子彈打不著,力保張作霖六年不死
    1922年,奉系軍閥張作霖派一名道士來請宮寶田出生。當時宮寶田考慮到,軍閥混戰在家可能也難得到安定的生活,最後他帶著兩名徒弟去見了張作霖。當張作霖第一眼看到宮寶田時,發現此人身材矮小,心中對其功夫質疑,於是決定試試他的功夫。
  • 90年前皇姑屯:軍閥張作霖的生命最後一站(下)
    早在1916年,張作霖還只是東北的一個師長的時候,日本人就鬧過一次分裂,那次的分裂主題是扶植誰來充當日本侵略者的馬前卒,一伙人比較認可張作霖,而另外一伙人,以川島浪速為首,看不上張作霖,結果川島浪速就擅自組織人馬對張作霖搞了一次暗殺。
  • 張作霖被害死後,7個拜把兄弟的結局是什麼?你知道嗎?
    為了保證自己回去路上的安全,張作霖放棄乘坐汽車而是乘坐火車,並且還讓張作相與吳俊升兩個人分別護送自己兩段路程保護自己的安全,一路上還安排了軍人保護自己。 做好一系列的保護之後,張作霖才決定乘坐專列回到瀋陽,在六月三號的凌晨,張作霖乘坐專列出發。
  • 張作霖為何被日軍暗殺?21年後幕後元兇披露細節,步步驚心
    在1928年6月4日凌晨5點30分,瀋陽皇姑屯的一聲巨大的爆炸震驚了世界,時任中華民國陸海空大元帥的張作霖被日本間諜在鐵路上所暗殺,其實早在1928年的五月末,奉軍內部就已經開始流傳日本間諜要暗殺張作霖的消息,而張作霖的手下也不止一次的提醒張作霖,但是張作霖在明知自己有可能被暗殺的情況下去,仍然選擇乘坐火車回瀋陽,為何如此精明的張作霖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 張作霖之死,「內鬼」是誰?
    而張作霖在任的時候,整軍經武,目的只是想利用日本人的力量,最終逐鹿中原,統一全國。1925年,奉軍進入上海,浙江督軍孫傳芳反奉。就在這個時期發生了郭松齡倒戈,張作霖腹背受敵,就和日本人籤下秘密協議,日本出兵幫助張作霖打敗了郭松齡。次年孫傳芳歸奉;1927年,張作霖以反對北伐軍和西北國民軍的姿態,又得到了日本人的幫助,終於圓夢成為了北洋政府海陸軍大元帥。
  • 張作霖被炸死後,天皇大發雷霆,首相陪葬,殺人兇手也流落街頭
    1928年6月4日,凌晨五點三十分,幾經選擇最終還是決定乘坐火車的張作霖帶領一眾隨從途徑皇姑屯,當列車走到京奉南滿鐵路的三孔橋時,發生了大規模爆炸
  • 張作霖數次更改出關時間,派重兵防衛還被炸死,是誰出賣了他
    1928年6月4日,一聲巨響中華民國名義上的元首、北方數省實際統治者奉系首領張作霖所乘坐的專列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救治無效身亡。勢力的壯大讓張作霖深深地認識到缺少清政府這張虎皮的保護是很難再次發展,因此導演了一場「宋江招安」的戲碼。招安不久日俄戰爭便在東北爆發,本著有奶便是娘的原則,誰給好處就幫誰張作霖勢力先後日俄效力。張作霖當上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後,日本人跟他往來更密切了,希望能藉助張作霖之手能夠完成對東北、進而對華北的控制。
  • 張作霖出事前一晚,相士看八字只說了一句話,果然一語成讖
    因為此次出關總瀰漫著不詳的氣氛,在大帥離京前,顧維鈞曾拿著張作霖的八字,請京城有名的術士給張大帥算命,那算命的術士看了大帥八字後嘆息說:「這個命貴是貴,可是正如黎明前的燈火,馬上就要熄滅了。」自己有誓死不吉言,算命術士有無力回天語,這些大概就是梟雄隕落的徵兆吧。
  • 張作霖為何不怕日本人?得知真相後,張學良都嚇了一跳
    張作霖年輕時候還略顯的弱小,但是張作霖的骨子裡就是有那種勁,那種剛烈的性子,雖出身綠林,也不識多少字,但這並不代表張作霖不識大局,特別是在民族大義這件事情上,張作霖表現的都非常的剛正不阿
  • 為何世界十大禁地之一「崑崙山」常年重兵把守?到底掩藏了什麼?
    為何世界十大禁地之一「崑崙山」常年重兵把守?到底掩藏了什麼?在中國的每一段歷史之中,崑崙山的存在一直都是十分神秘,他好像代表的並不只是一個山脈而已,崑崙山自古就是修仙成道的聖所,是眾多神話傳說的發源之地。
  • 張作霖被迫離京前曾2次更改行程,卻仍被炸身亡,內鬼到底是誰
    出發前,張作霖已經得到日方要對其不利的密報,三次改變行程日期,火車途徑各地均有軍警嚴密護衛。張作霖乘坐的專列共20節,張本人坐在第10節,列車前後均有親兵防護,張作霖為了保證此次回奉的安全可謂煞費苦心。專列到達山海關時,黑龍江督軍吳俊升特地在火車站等候,準備和張作霖一同返回瀋陽。
  • 慶餘年:慶帝早就不在太平別院住了,為何還用重兵把守?
    一個小小的院子,慶帝為何會如此重視,讓範閒永遠不要再來這裡呢?其實慶帝這麼做,自然有他的深意。因為在葉輕眉給範閒的心中,就描繪出來了太平別院並非一個普通的院子。 這就跟前面的劇情相銜接,為何慶帝離開太平別院後,那裡仍然在重兵把守?慶帝一定是知道這裡與眾不同的地方,但是一直搞不懂,於是才派兵把守不讓生人靠近。
  • 崑崙山為什麼有重兵把守?地獄門,天雷滾滾(自然異象)
    崑崙上在大多數人眼中是一個仙氣繚繞以及景色優美的地方,但是事實好像並非如此,據說崑崙山常年重兵把守,這不禁讓人好奇,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崑崙山為什麼有重兵把守吧! 崑崙山為什麼有重兵把守
  • 張作霖去世後,7個結拜兄弟結局如何?有一人背叛了民族大義!
    好多人看這部電視劇大都是衝著文章演的少帥去的,而小編關注的焦點卻是老帥張作霖。說到張作霖大家都應該不陌生,在中學課本上我們就學過皇姑屯事變。張作霖去世後,他的7個結拜兄弟結局如何?有一人背叛了民族大義!是誰?
  • 老照片再現皇姑屯事件,死傷嚴重,爆炸發生後張作霖被部下抬走
    1938年,日軍入侵東北三省,當時日軍還沒有進行大肆屠殺,只是單純的佔領縣城,後來國民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三省很快就落入了日軍的手中,而當時的「東北王」也只得眼睜睜看著日軍佔領自己的地盤。當時著名的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經過多方打聽得知了張作霖回東北的具體時間,關東軍得到消息後立即在三洞橋地區埋制炸彈,打算直接幹掉張作霖。1928年,張作霖按照計劃離開北京乘坐火車前往東北。
  • 在崑崙山,為何常年有重兵把守?只因1983年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但是崑崙山上,為何常年有重兵把守?因為36年前這裡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之後就派出了大量的軍隊來保衛它,當時是發現了什麼嗎?
  • 張作霖乘火車離京前曾2次改行程,但仍被炸死了,「內鬼」是誰?
    張作霖綠林出身,打了一輩子仗,哪可能聽日本人使喚,所以這場日本人精心策劃了這場刺殺。02內憂外患之下,張作霖決定還是暫時回到東北,自己熟悉的地盤要安全一些。但是從北京到奉天,中間還有幾百公裡路,沿途有不少日本人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