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氣、炁的自然原理

2022-01-31 功夫自然禪意生態康養品牌運營商

        氣、氣、炁的自然原理,是人體本原意義上的基本元素。氣是自然之氣,氣加上米是氣,是五穀之氣的氣,屬於後天之氣,中醫稱之為衛氣,用於人體生命中的基本能量。無字底下有四點水為炁,是先天一炁,用於人體生命中的先天機能,屬於先天之炁。內家功內家拳所強調的炁,不是空氣,是人體元炁。炁屬於高級能量,人的壽命長短全在於炁,所以道家稱之為先天一炁,中醫也稱之為真炁、元炁和混元炁等等。

        明白了氣、氣和炁都屬於人體維持生命能量,內家功內家拳的本質,是獲得能量加持;有更強大的能量,完勝看似強大的對手。所以內家功內家拳絕不是以弱勝強,而是以強勝弱。太極拳不單純是憑藉巧勁,最終還靠剛勁,極柔成剛是太極拳的一種鍛鍊方法,蘊含剛柔並濟,陰陽變化,物極必反的自然原理。太極拳是炁道的運用之術。

        五穀之氣,是五穀雜糧運化的五穀精微之氣,是後天最好的物質能源。天然綠色食品,對人們很重要的原因,能夠維持人體的物質能量。所以,五穀精微之氣,屬於後天機能的物質能量,多吃蔬菜和五穀雜糧對身體有益處。

        先天之炁來源於母體,嬰兒出生時臍帶一剪就弱化了,無論養生還是修道,內家功內家拳,都需要煉體固精,煉精化炁,炁藏和腎炁屬於先天機能,腎水上濟能夠瀉掉心火,便是八卦說的水火既濟,反之,便是水火未濟。

       氣通過五穀雜糧中獲取,外氣運化五穀之氣獲取,外家功外家拳修煉外氣,所以就會容易些,但炁並不容易,需要修煉獲取,內家功內家拳難就難在的炁,甚至修煉界的炁,獲取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炁,獲得天人合一的混元一炁。炁是內家功內家拳最基本的元素,道家講究築基煉丹,從炁開始,修煉界說法不同,都離不開炁。從養生鍊氣和內家功內家拳簡單煉炁煉內功,到修道煉真的功夫,都是炁的運行軌跡。內勁是內功的根本,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老子說恍兮惚兮,其中有信,寂兮廖兮,其中有象,炁是修真煉道的基本能源。

        氣和骨結合產生力,力屬於後天的有限之力,而炁和筋結合產生勁,勁屬於無限的先天之勁。所以力量不足的人,往往選擇煉勁,勁煉出來,力量不值一提。而沒有內勁,絕對的力量面前,不堪一擊。勁可以是力,力絕對不是勁。

        傳統武術在擂臺上不敵現代搏擊是根本沒有勁,靠的是本力。力量面前必輸無疑。煉內勁之力,必須返回先天,道家講返本歸真,天人合一的原理。有虛無才有真正的靜,靜是虛無狀態中獲得炁的根本方法,有靜才能身心放鬆,最後激發先天能量,所謂虛無乃靜之本。

        人心浮躁,雜亂無章,是人體場能紊亂,內心不穩,所以很多內家功內家拳的人,根本上是心性穩定下來,欲望太多,返回先天不容易。返回先天是把自己融入無極狀態,先天一炁便會開始靠攏其身充盈。道家的由心而發,在內家功內家拳是念力二字,西方文化稱之為吸引力法則和場能量共振效應。將身心融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地自然賦予能量,內家功內家拳有天地人三才之謂,通過念力吸收先天一炁。念力越好自然炁能越強,全身心意用功夫,真實不虛。

        冥冥之中,氣、氣和炁的元氣渾源,運化能量信息的波動,本原的追求,在於不違背自然法則,不刻意強求,自然採炁練功,不練自煉,人不煉炁,炁自煉人。猶如飲食,適當就好。吃飯太飽,便會撐著,亂吃損害身體,擠壓了五穀之氣。同理,一味呼吸,氣沉丹田,適得其反。一切後天後天之法,都不是先天之功,違背了炁的運化原理。越自然隨順,越先天無為,越獲得先天一炁之機,所謂的一覺而動。思想純淨,身心放鬆,呼吸自然深長、細微、均勻與柔和,便有氣沉丹田,虛領頂勁,神清氣爽之感,便是炁的運化作用。

        內家功內家拳的炁道無極,拳腳體術的低級運動,炁有炁道運化原理,拳有武術的自然原理,不僅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內家功夫,還要有煉勁煉筋淬骨,甚至煉體淬神的自然原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就是煉炁淬神,煉體還虛的功夫。外家功外家拳是力和骨的鍛鍊,內家功內家拳是炁和筋骨的調理,內外兼修,力和勁的鍛鍊調理,產生協調作用,才會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內勁外發,內勁外放的勁力應用,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拳術的魅力。有了內勁,才能步入內家功內家拳的門檻,也會是外家功外家拳的提升元氣,窺其堂奧之妙,氣、氣和炁搞懂了,練到身上。武道修煉的人體科學原理。

相關焦點

  • 玄科《依存論》「無、炁、氣」三者什麼關係:心神意念的內在聯繫
    無、炁、氣的關係「無、炁、氣」三者有什麼關係?再比如人的心神意念,也如水與波浪的「本體之性、相、用」關係,心也就是自性,是「無」,是念的本體,相當於水,念是心的運動形式,相當於水泛起的波浪漣漪,神是心的功能作用,有神時的靈動活力與魂不守舍六神無主時的無神走神、不靈不知不覺,具有性空兩態隱顯的疊加態,也就是「炁」,能靈動凌空生變化,生起「念」的運動,也就是「氣」,神對於心性,就有「醒覺激活運動與基態休眠不動
  • 氣的陰陽轉化:「道根本元」決定的宇宙觀,「人與自然」的心物關係
    文/樸道玄燈「氣、炁」是中國大道玄學最基本也最核心的概念。本文重點先講「氣」,現象舉例範圍從張衡《靈憲》「渾體道根、氣」,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質能時空、引力場」。有道在其中,成然之性,自然天工之力使然,無需人工之力作用其上。
  • 關於炁和氣我今天徹底講一下,要練好內功這個你須得搞明白
    對於修煉內家拳的人都知道內家拳就是練內功,內功是內家拳的核心價值所在;但如果你不明白「炁」與「氣」的真實含義及修煉方法,是很難窺其堂奧的,有甚者是走入誤區。關於「氣」字,繁體字中還有個「米」字,這就是「氣」。
  • 現在才知道,原來氣和炁並不是「氣」!
    就比如「氣」、「氣」和「炁」這三個字,都發qi(第四聲)這個音。在字典中,對「氣」和「炁」的描述都是說其意同「氣」,「氣」和「炁」是「氣」的繁體字。然而在古時候,「氣」、「氣」和「炁」是完全不同的三個字,用法不同,含義不同,甚至都沒什麼交集。氣,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空氣,是流動的空氣,充斥在自然宇宙之間。《說文解字》中有言,氣,雲氣也,凡氣之屬皆從氣。
  • 氣天合一 共化危機:2021生物動力農業大會邀請函
    第一,從瑞士多納赫的歌德大殿移師網絡空間;第二,大會主辦方由歌德大殿青年部與農業部共同舉辦,強調年輕人在改善現狀與塑造未來中的核心定位,大會名稱由此變成了「農業與青年大會」;第三,每年都有一個大會主題,蜜蜂、土壤、啟動劑、經濟與靈性等都是過去幾年的主題,2021年大會的主題是「氣天合一,應對危機」(Breathing with the Climate
  • 道教信仰中的正能量——炁
    除了義理層面外,道教正能量的代表之一便是炁。何為炁?黃元吉真人這樣解釋:夫人自父母媾精之始,一點靈光藏於胞胎之內,先天元性化為離之陰汞,先天元命化為坎之陽鉛,是謂元炁。即炁為先天元氣,與後天之氣分開而論,先天元炁,為生命之源,可謂十月懷胎,母腹中帶出。通常情況下,我們並不能感知察覺和運用它,但卻能通過一些現象體會出炁的存在,例如有的小朋友始終身體康健,有的小朋友自幼體弱多病,這便是元炁的強弱多少決定的。
  • 氣通周天后的深入練功法——點線面體行炁法
    點線面體行炁法練行氣功者,在練通大周天之後,往往因為缺乏進一步功法的指導,再向深度發展極其緩慢,點線面體行炁法就是供練通大周天之後再向深度練功者參考。一、點行炁法練通大周天之後。 一般能做到氣隨意行,四肢百骸意到氣到。
  • 正月初七∣氣 · 氣 · 気
    今天是正月初七很想閒話一下氣·氣·気之所以有此想法與日前
  • 初探「炁」字出現之時間
    從成千上萬卷古代文獻裡尋找「炁」字,好似大海撈針。古書重印,都用簡化字排版,更難找到「炁」字。我生活在海邊又是山區,影印本也很難買到。全套《道藏揖要》我也買不起。故爾,僅從下列資料中尋找「炁」字的蹤跡,並且摘錄於後。
  • 人活一口氣 終身只為炁
    古代的養生家認為,「炁」和「氣「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炁」是人體最初的先天能源,「氣」則是指通過後天的呼吸以及飲食所產生的能量。而氣功鍛鍊主要是通過後天的呼吸等方法來接通先天的「炁」,從而達到養生健身、延年益壽的效果。「炁」與「氣」都是古字氣,是雲氣的意思,象形字。它也有呼吸、氣息的意思。在唐朝之前,兩者沒有區別。後來道教以「炁」來代表先天,是一切生命與事物的來源,以「氣」來代表後天,兩者的意義就被分開了。
  • 道教小知識:氣住丹田的說法及如何虛心養氣
    所以歷史上練氣行功,講究氣住丹田的人們,依舊多如過江之鯽,趨之若鶩。那麼如何氣住丹田,什麼是氣,古代道書上的「氣」寫作「炁」。「炁」這個字的上半部「旡」就是後世的「無」字,下面四點則代表了火。那麼,無火之謂氣,並非指空氣的氣,也不是呼吸的氣。現在用的這個「氣」字,下面有一個米字,是指人們吃了米谷等食物後所化生的氣。還有一個好像簡體字的「氣」,是指空氣的氣。
  • 【決氣】全面徹底講【氣】,所以精氣神的說法,不如家鄉的俗語,【神】【氣】活現,只要一口氣在,誰又不是個神氣活現呢?
    27)【決氣】全面徹底地講個【氣】,所以精氣神的說法,不如家鄉的俗語,【神】【氣】活現,只要一口氣在,誰又不是個神氣活現呢?
  • 對炁功進行科學定義的必要性
    科學定義的要求目前,由於對炁功的物質基礎(即練炁功所產生的「內炁」是什麼?炁功師發放的「外炁」又是什麼等)以及炁功的作用機制等,尚未得到圓滿的科學解釋,學者的意見也很不一致,所以,要給炁功下一個嚴謹的科學定義是比較困難的。然而,只要滿足下列要求,就可以算作科學的定義。(1)定義要能指出炁功與人們的其它鍛鍊功夫有著根本的區別。
  • (三)《天仙正理》無念元神與先後天炁、氣
    【意譯】今天分別論述兩種炁——先天之炁與後天之氣,主要說明生人、生仙佛都離不開先、後天之炁與氣的大道理。【原文】藥物為論,所以明脫死超生之功也。【意譯】論述「藥物」,以說明「靈丹妙藥」可以超脫生死而返老還童之功用。
  • 中醫理論中的「氣」
    本文馬驍老師,學養深厚,涉獵廣博,從中國考古文獻及古代西方醫理,綜合闡述中醫理論的「氣」概念及其由來演變,正源清流,有助於醫者對「氣」理解體悟。點擊可閱讀作者其他好文:《馬驍:扶陽理論不可盲從》《馬驍:認識中藥原理的新角度》《中醫理論「去傳統化」是大勢所趨(中醫的摩登之路)》
  • 「氣」是什麼,有質量嗎?如果有,存在狀態是哪個量級?
    物質演化進程,在中華文化裡有個基本概念「氣」,中國人用「氣」這個字描述各種自然現象發生變化,既可宏觀也可微觀。氣的象形字象「三」字,表示的物質演化進程階段是《道德經》說的「二生三」太素階段, 氣形質具,隨機性再次減弱,依存關係約束結構有序加強,質量能量出現,萬有引力先產生,物質元素凝聚形成,隨後另三種基本力相繼出現,各種基本粒子大量形成出現,四種基本力都形成,這就是太素階段,之後就是三(氣)生萬物,在中華文明的語境裡,萬物就是概括「天地人三才」的代名詞。
  • 【淨心的文字·一日一字】氣
    氣【氣氣】(qì)   「氣」,繁體為「氣」,「氣」為象形字。   「氣」的甲骨文、小篆字形均像雲氣蒸騰、上升的樣子,本義為雲氣。《說文•氣部》云:「氣,雲氣也。」今體「氣」的三條橫線,上為天之氣,下為地之氣,中為人與萬物之氣。
  • 氣炸鍋真的健康嗎? 油煙是油鍋13倍
    近年主打健康、無油的氣炸鍋真的健康嗎?
  • 丹法: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的全過程
    練內丹的過程與此非常相似,當你意守重心在下丹田時,四面八方的氣就向下丹田處匯聚並壓縮,由於下丹田內氣體的不斷壓縮,就會放熱量,這就是我們體驗到的那個溫熱感。當你繼續意守,下丹田的氣繼續受到壓縮時,氣體就將汽化為精液,這就是養生修煉過程中的「精生」,有人稱其為「陽生」。
  • 精採後天之氣,益補先天之炁
    >免疫愈療 LIFE & LOVE 精/採/後/天/之/氣 益/補/先/天/之/炁 前言 這個世界是一個顛倒的世界,人們捨本逐末追求物質,對生命靈性無知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