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本賽季的CBA全明星周末亮點多多,讓人不禁想到了2019年5月,當時在北京有一個關於籃球世界盃的活動,當時姚明是活動嘉賓。在那次的活動上,有人問了姚明這樣一個問題——
說現在的中國足球,有一個名為「老甲A」的聯賽,全稱是「老甲A明星足球邀請賽」,是由原中國足球甲級A組聯賽的退役球員發起的比賽,始於2012年,目的是通過聯賽普及足球知識,提升青少年對足球的熱情,現在已經成了知名聯賽之一,反響不小。
有人就問姚明了,中國籃球有沒有可能舉辦類似的元老明星賽?其實現在有很多的年輕球迷,都沒見過籃球名宿當年的風採,像我們常說「黃金一代」,劉玉棟直臂投籃有多準?胡衛東球風優雅在哪?曾經單場獨取70分的孫軍,得分能力有多恐怖?阿的江運球花哨,能花到什麼地步?
因為那個年代比較缺乏影像資料,對年輕一代球迷來說,這些都是「傳說」中的人物,甚至中國籃球主席姚明,他的最後一場正式比賽也已經是2010年11月的事情了,說起來也快10年了,現在中國籃球的球迷裡有沒有球齡不到10年的?我覺得大有人在,大家就很想再親眼看看他們打球。
當然,姚明因為體重大再登場比賽不太可能了,但跟周琦比個罰籃總還是可以的吧。
有了今年的CBA全明星周末打底,我覺得這些元老明星賽,或者說元老明星們一展身手,甚至姚明親自登場露一手的事情,已經不是遙不可及了,說不定下個賽季就能實現。
為什麼?因為我們看到了變化。過去的CBA全明星賽,我也現場採訪過很多次,說實話,大都是照著NBA的葫蘆,去畫CBA這個瓢,人家東西部明星打,我們就南北明星打,人家技巧三分投籃,我就照搬,事事都按人家的來,可因為你自身水平不夠,自然吸引力比不過人家。
但現在不同了,今年的CBA全明星周末,亮點太多,別的不談,單就部分環節的創意而言,我覺得就已經超過了NBA。和CBA的不斷求新相比,NBA反倒有些守舊了,當然,本賽季的NBA關注度急劇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全明星周末的關注度,估計也高不到哪裡去。
至於CBA全明星周末給大家印象最深的,還是杜鋒和曾繁日這對師徒間上演的1V1表演賽,從賽前一直熱炒到賽後,噱頭十足。
預熱早在賽季開始前的CBA聯賽宣傳片《敢夢敢當》中就開始了,廣東男籃主帥杜鋒對隊中曾繁日「愛之深、責之切」的教導是片中的主線,「阿日,你硬一點行不行?!」的訓責在坊間廣為流傳,那阿日到底硬不硬?就拉杜鋒出來單挑吧。
其實這原本只是球迷在看到全明星推出1V1環節後的討論,有球迷就說了,相比於林書豪對趙睿,易建聯對周琦(後因周琦傷病改為韓德君),我還是更希望看到曾繁日單挑杜鋒,消息傳到CBA公司,後者從善如流,此事遂成。
相比於事件本身,兩人之間的勝負早已不再重要,事情「炒」起來了,全明星周末的熱度起來了,這才是對CBA、對中國籃球最有利的事情。
至於姚明在入主中國籃球之後對聯賽做的種種改革,像增加賽程、品牌2.0計劃、工資帽,等等,大家都說,姚明是在學習NBA,學是肯定要學的,但絕非照搬,因地制宜方是上策。其實在之前,有人也曾這樣問過姚明,以後有沒有可能將CBA打造成NBA這樣的品牌?
姚明的回答是:「如果沒有NBA,我們就不做籃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