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奶!粉!
澳媒現在已經不滿足於在超市裡偷拍買奶粉的亞洲臉了,人家現在學會偷襲快遞店了!
位於布裡斯班北區Chermside一家華人代購店不但被偷拍,還被尬黑!
視頻裡大量裝著奶粉的紙箱又一次捅了馬蜂窩。
澳媒新聞表示,緊缺的A2奶粉成堆成堆堆的在這家快遞店內,等待著打包運往海外(中國)。
這種現象引發了澳洲父母們的憤怒,因為他們很難在超市內購買到這些奶粉。
在一段顯然是偷拍角度的視頻中,一個聲音問道:
「你們這兒賣奶粉麼?我想買奶粉。」
店主答:「不賣奶粉。」
此人又問:「那你們有網店麼?」
緊接著鏡頭一轉,畫面上兩個人正在向記者展示自己偷拍的內容。
視頻的主人Katherine Graham表示,自己經常為了給孫子買奶粉跑好幾家店,她表示拍下這些鏡頭是因為真的很生氣。
「你看看各大超市的貨架上都沒有這種奶粉(A2),這讓我非常生氣,
奶粉不是奢飾品,是生活必需品!」
澳媒記者在接到Katherine的爆料後,來到了這家店,
採訪視頻中,記者也問店員賣不賣奶粉,
店員表示:我們是做快遞的,不賣奶粉,只郵寄而已。
記者又問:都郵寄到中國麼?
店員答:是的。
然後記者又向店員拋出一個問題:
你知道很多人覺得「我買不到奶粉而你們可以把奶粉運往中國」這件事感到很沮喪嗎?
店員表示:她也是一名母親,在這裡買奶粉很容易,但是她不會倒賣這些奶粉,這家店只負責郵寄。
不過這個回答雖然在新聞文字描述中提到了,但在視頻中卻被掐了呢。
緊接著視頻畫面切換到記者採訪超市售貨人員,
售貨員稱附近有兩家店有奶粉,「可能」賣到$40一罐,都賣到國外的。
於是得出了奶粉緊缺都銷售到了海外的結論。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混淆視聽的尬黑?!
貨架上明明還有那麼多奶粉,只有某一個牌子的1段奶粉斷貨而已……
而這個斷貨的A2在今年1月曾明確表示:買不到來找我,管夠!
而其實不止A2, Aptimal和Karicare等知名嬰兒配方奶粉聯合發布公告,承諾保證奶粉的供給,稱將確保所有的澳洲父母都有機會買到他們的產品。
前不久,連澳洲郵政AUSPost都開始奶粉還直郵中國!
在雪梨Chatswood的一家郵局被網友拍到,店內擺放著多種母嬰奶粉,
正門上方還大大寫著清晰的中文「直郵中國」。
更不要說澳洲最大的連鎖藥房Chemist Wharehouse更是提供奶粉直郵中國的服務!
還用中文直接標註需要奶粉和嬰兒輔食的顧客可以到二樓直接選購。
但各路媒體仍舊把這種長期的嬰兒配方奶粉短缺現象歸咎於中國代購,不斷地將此話題推上輿論熱點,引發爭議。
新聞稱,自2008年中國的毒奶粉事件爆發後,大約有30萬嬰兒因此患病,很多中國家庭認為澳洲的奶粉是安全的,所以選擇在澳洲購買奶粉。
有些澳洲家庭開始責備澳洲超市對此現狀的不作為,
有些指責中國代購太瘋狂、太自私。
包括Katherine Graham在內的許多澳大利亞家庭甚至認為,應該停止向海外出售奶粉。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必須得到精心照料,我們必須養活他們,如果現有的奶粉連養活自己的孩子都不夠,就不應該出口海外。」
為了防中國代購,部分澳洲超市和藥房也是蠻拼的,
限購,上鎖,把奶粉罐蓋子拿掉必須去櫃檯結帳的時候才給。
最近Coles 和 Woolworths甚至還把嬰幼兒奶粉放在服務臺,必須當面購買,
Coles稱,為了公平和防止竊賊,受歡迎的嬰幼兒奶粉將被轉移到櫃檯售賣。
超市稱這樣做是為了讓真正有需要的人購買到奶粉。
防止竊賊勉強能理解,公平就不知道是幾個意思了,大家同樣都是買四罐,因為我是亞洲臉所以我就一定不是給自己孩子買的麼?
如今在澳生活的華裔父母們也苦不堪言吶,只要長著張東亞臉,往奶粉貨架前一站,哪怕是給自己寶寶買奶粉,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被人偷拍,一不留神就被上了頭條。
前段時間一個珀斯的亞裔媽媽抱著自家7個月大的孩子,在BIG W買奶粉時,
店員竟然衝上來,一把奪下她們剛拿到手裡的奶粉,
氣勢洶洶地質問她們:「是不是又要把奶粉賣到中國?!」
(賣東西的這年頭竟然能對顧客用這種態度了?)
就因為人家長了一張亞洲人臉,就一定是中國代購?!
咱們先不扯代購是不是討人厭的問題,
以貌取人,態度還這麼差,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
個別代購瘋狂掃貨行為,確實吃相難看,別說澳洲人看了不爽,中國人看了也覺得丟人。
但不能因為某些人的醜陋行為,就歪曲事實尬黑吧……
首先,澳洲自己的專家說了,集中購買這些市場營銷主張的「優質品牌」完全是在浪費錢。
「有些父母選擇購買某些品牌是因為他們的孩子有過敏或個人偏好的狀況,而其他沒有問題的孩子的父母,不應該擔心購買普通的品牌。」
也就是說,A2斷貨還有其它沒斷貨的呢,澳洲的奶粉都一樣安全!
其次,澳洲公平競爭和消費者協會也對於代購嬰兒奶粉的現象作出回應:
「這些購買行為並不違法。」
而且有些所謂「奶粉堆積」的倉庫,本身就是奶粉品牌的一級代理商,是有執照的,是合法的,只是碰巧人家是華人臉就被盯上了。
另外,自由黨議員Peter Phelps更認為:
「中國對於澳大利亞農產品的需求,有助於促進澳洲經濟的增長,也有助於吸引相關的投資,所以應該鼓勵。」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因素,
儘管給澳洲本地市場帶來了巨大衝擊,澳洲的父母們也怨聲載道,
但是大多數供應商們卻表示喜聞樂見,A2、Aptamil和Bellamy也紛紛揚言要進軍中國,淘寶店早都不知道開了多久了。
如果澳洲本地奶粉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生產商還在大量出口,難道不該指責他們才是造成澳洲本地奶粉供應不足的罪魁禍首麼?!
所以拜託澳媒別總激化種族社會矛盾了,盯著奶粉生產商們努力提高奶粉生產量才是真正的有效解決辦法吧。
總不能既想賺錢佔領市場,又一直diss華人購買力吧。
更不能打著奶粉短缺的旗號搞種族歧視!
最後想對澳媒說:
別隔三差五的就把奶粉代購送上新聞了,還有完沒完,都看膩了!
編輯:YOYO編輯組 取材於: 9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