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慶檔院線電影大爆發時期,有一部電影吸引了我眼球,它不是剛上映的院線新片,而是經典電影重映。
比起那些大片,這部電影給我感觸最深是溫情,是關於孩子童年的快樂,也是關於一個中年人的內心波瀾,她就是《菊次郎的夏天》。
這部電影是1999年的夏天在日本上映,也是日本的一部經典的溫情電影,現在豆瓣評分高達8.8分,並且獲得了金棕櫚獎的提名,入選豆瓣榜單top250,再次重映更是一種回憶和感受。
《菊次郎的夏天》是一部關於童年,關於成長,關於夏天的故事,當一個不快樂的中年人菊次郎遇上了一個不快樂的孩子正男,在這個無聊的暑期中,他們上演了一次人性童年的討論,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離不開童年生活的那一抹快樂的記憶。
這部電影的主題很深刻,卻又很溫情和純真,用尋找親情為主題,來展現人與人之間真情,用孩子的視角,觀察無聊的定義,探討菊次郎內心深處的情感,所以在尋找正男母親的同時,菊次郎也在尋找自己的內心。
《菊次郎的夏天》導演北野武,是一個國際性的導演,更是一個有想法和很優秀的編劇和演員,對於電影來說,更像是北野武在訴說自己。
在影片中,北野武飾演的菊次郎是一個碌碌無為的人,在他的口中動不動就是髒話「他媽的」,但是他卻在影片中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笑點,被妻子安排護送小男孩正男去尋找母親的菊次郎,在路上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基佬、服務員、情侶、詩人、飛車族等等,正是因為這樣各種各樣的人存在,才讓這部影片增添了溫和感,菊次郎也感受到了快樂。
就是這樣無所事事的菊次郎,卻在為孩子尋找母親的事情上用了心,當兩個人被拋棄到公交站時,才發現菊次郎和小男孩正男的孤獨感和距離感,這也是為什麼是尋找親情,其實也在尋找內心自己。
在影片高潮處,菊次郎見到正男的母親早已經改嫁,有了新的家庭,小男孩成了一個被拋棄者,這讓菊次郎觸動內心柔軟的部分。
所以為了安慰小男孩,編造了一個天使之靈的故事,而小男孩也相信了,這正是希望的存在。
尋母之旅結束之後,影片並沒有結束,菊次郎在歸途中去找了自己的母親,這也是影片中讓人感動的的方,一個眼神,一次悄無聲音的探望,簡單、純粹,人永遠都無法逃脫親情,立足於之外。
一群整個夏天無聊的人聚在了一起,成了一個溫情的故事,讓這個夏天成為一個記憶,成為了小男孩童年的一份快樂,無聊的大人以小朋友當作藉口來找回最初的童心,與朋友玩就是一種快樂。走不完的公路,看不到頭的旅程,終點會回到起點,卻在這個夏天的旅程裡,兩個「男孩」,開始成長,開始,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