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波疫情來襲,「19歲的非洲」卻是個例外

2020-11-19 第一財經

當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襲來之時,人們發現,往日公共衛生讓人十分憂心的非洲國家,在此輪疫情中似乎表現不錯。

根據非洲疾控中心在10月1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總人口超過12億的非洲大陸累計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接近160萬人,僅從數值上判斷,尚不及印度在1個月內的增加量。

同時,確診人數大多數集中在個別國家中,如南非、摩洛哥和埃及等。僅南非一國的確診人數就達70萬人,佔比超過40%。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不少非洲國家的新冠檢測率低,僅從確診人數的數據,往往無法判斷疫情的實際情形。

非洲疾控中心主任肯格松(DrJohn Nkengasong)坦言,低檢測率確實影響到了人們對於非洲抗疫成果的認知,但是他也表示,並沒有跡象顯示非洲國家在新冠統計中遺漏了大量死亡病例。相比新冠肺炎的確診,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的病例相對容易被察覺和統計。

同樣根據非洲疾控中心的最新數據,非洲國家累計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為3.89萬,這大約是美洲死亡人數的6%、歐洲的16%、亞洲的18%。而聯合國在疫情暴發的初期,曾預估在不採取任何幹預措施的情況下,非洲會有33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

非洲國家並沒有發生之前人們所擔心的疫情大暴發現象,究其原因,大多數公共衛生專家認為,非洲國家採取行動較早,人口整體年輕、免疫能力較強,是當前疫情控制相對得力的重要因素。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黃葭燕表示,全球防控的溢出效應以及中國對非洲的援助,也是非洲國家取得當前抗疫成果的重要因素。

對疫情與流行病有充分認識

2月14日,埃及確診了非洲大陸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這一消息傳出,很多人擔心非洲國家本已脆弱的衛生系統將不堪重負,防疫前景不容樂觀。

不過,非洲國家從一開始就迅速採取嚴厲的防疫措施,努力緩解病毒的傳播,如要求民眾戴口罩、實施社交距離,以及呼籲避免握手等。

在一些非洲國家,甚至在本土尚未發現病例時,就開始了衛生強制措施。

如被南非國土圍繞的「國中國」賴索托,在3月18日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關閉學校等設施,進入封城狀態。在賴索托宣布封鎖後的十來天,不少南部非洲國家也宣布封城。

直到5月初,在宣布解封後的數天,賴索托才首次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現。截至10月14日,賴索托的確診人數為1822人,死亡42人。

防疫措施的推廣是否得到民眾的配合亦很重要。根據新冠肺炎實證應對合作組織(PERC)在8月對18個非洲國家的調查,85%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周內佩戴了口罩。報告在最後總結道,絕大多數非洲國家民眾視新冠肺炎為嚴重的威脅。

多年以來,瘧疾、痢疾、傷寒、愛滋病和伊波拉等流行病,都對非洲國家造成過嚴重傷害。非洲民眾對於流行病的認識、接受和期望要高於域外地區。黃葭燕此前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地區人群一直在和各種傳染病抗爭,整體免疫系統要好於世界其他地區。

南非維茨大學新冠疫苗試驗首席研究員馬迪(Shabir Madhi)也表示,非洲疫情趨緩,可能是因為大部分人口有了「交叉免疫力」——當一個人感染了其他冠狀病毒後,可能會讓他對新冠病毒產生某種免疫力,即使感染了新冠病毒,症狀可能也不會那麼嚴重。

同時,非洲國家年輕的人口構成可能也在抵抗新冠肺炎的過程中發揮了功效。在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的死亡患者大多都在80歲以上,而非洲擁有世界上最為年輕的人口,平均年齡為19歲。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91%的感染者年齡都在60歲以下,並且超過80%以上的都是無症狀感染者。

並且,在非洲的老年人也相對更加安全。在發達國家,養老院內的聚集性傳播是造成老年人感染率偏高的重要原因。而在非洲國家,通常老年人退休後會返回農村居住,農村人口密度低,保持社交距離更加容易。同時,非洲國家不發達的交通基礎設施,在疫情傳播面前成為了一種優勢,減緩了人際流動的頻率。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黃葭燕表示,非洲國家一直沒有提高檢測率,所以無法判斷其真實的發病率。

就目前其發病率相對比較低的情況來看,除了上述原因,也需要考慮到全球防控的溢出效應。

她說,全球大部分國家因為旅行限制等原因,加之個人自願出差出國的意願下降,大大降低了全球流動性。這對於非洲國家而言,減少了外來流動和輸入,自然也降低了該地區可能的傳播。「對於非洲國家,內部流動比較少,可能的傳播主要是外來輸入。」她補充道。

同時,她還表示中國對於非洲國家的援助,也是一個重要的積極因素。對非洲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中國政府和企業基本都給予了物資援助、派遣專家組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當地加強新冠肺炎的治療和傳防控。

經濟表現好於預期

提前布局實施封城,在取得抗疫成果的同時,在經濟上也讓非洲各國付出了巨大代價。

南非在疫情暴發後實施了嚴格的封鎖措施,造成2020年上半年減少了220萬個工作崗位,2020年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折合年率收縮了51%。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病例數高於封城前,但是有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被迫走上了解封之路。

PERC在報告中表示,非洲民眾對重新開放經濟的看法褒貶不一,60%的受訪者認為經濟需要重新開放,並認為如果遵守社交距離和衛生規則,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很小。報告指出,對許多人來說,經濟和社會的負擔已經超越了他們對疫情的恐懼。

世界銀行最新一期《非洲脈動》報告預測,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2020年將下滑3.3%,扭轉了長達十年的經濟增長態勢。

不過世界銀行也表示,隨著地區各國封鎖措施逐步放寬,各方面需求不斷增加,該地區經濟可能在第三季度出現反彈,2021年經濟增速有望恢復至2.1%。

而近期一系列的經濟數據顯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多國經濟指標已經明顯好於預期。目前肯亞對東非共同體其他國家的出口已迅速恢復,對烏幹達和盧安達的出口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最高水平。

得益於農業部門較為強勁的增長,象牙海岸、加納、塞內加爾等非資源密集型非洲國家預計將逐步實現正增長。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近日還將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奈及利亞的信用評級展望從「負面」上調至「穩定」,認為「最壞的情況可能已經過去」。

世界銀行非洲地區首席經濟學家澤法克(Albert Zeufack)表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復甦之路仍漫長而艱巨,各國需進一步採取措施,促進可持續發展並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在日前結束的聯合國大會上,不少非洲國家領導人也呼籲,為了應對危機,希望發達國家能夠進一步減免債務以釋放更多資源。

相關焦點

  • 非洲的第二波疫情也來了?
    從2月14日北非國家埃及報告第一例確診病例,到8月7日整個非洲大陸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0萬,首個「百萬曆程」耗時近半年,但非洲確診病例從100萬發展到200萬用時卻不到3個半月。
  • 非洲疫情全球第五波?
    這幾天上的最厲害的是俄羅斯和巴西,差不多每天以上萬的新增引領著疫情第三波。而同時印度以每天好幾千的新增引領著即將爆發的第四波,同時呢非洲大陸也在默默地蓄勢待發有可能成為第五波,根據公開的數據非洲昨天新增的感染人數是3552例,總確診人數接近6萬人,作為一個人口超過12.8億然後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公裡的大洲來說這個數據不算什麼。
  • 歐洲暴發第二波疫情,義大利為何成「例外」?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導外媒稱,在歐洲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暴發幾乎成為普遍現象之際,曾遭受第一波疫情沉重打擊的義大利現在卻成了歐洲的「例外」。由於針對這種疾病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義大利的新增病例數量較少。世界衛生組織9月25日稱讚了義大利的防控措施。
  • 【專題】圖示全球疫情
    病亡率2.8%,高於全球整體病亡率;治癒率43.6%,為全球六大洲中的第二低。北美洲的疫情整體上出現了三個階段三個峰值,當前處於第三階段的高峰區間。 非洲累計確診病例數200萬例,確診率15.6 ,為六大洲中的第二低。病亡率2.4%,與全球整體病亡率持平;治癒率84.1%,略低於南美洲和亞洲的治癒率。非洲的疫情整體上可以認為是不太明顯的兩個階段,現在處於第二個階段的上升期。
  • 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 埃及準備好了嗎?
    部分醫療衛生專家表示,埃及或將很快進入第二波疫情的暴發期。△埃及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統計圖。埃及的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於今年2月14日出現,隨後疫情逐步發展,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於6月19日達到峰值1774例,但從7月開始出現明顯下降,甚至一度降至兩位數。
  • 全球抗疫24小時丨美國至少33州出臺口罩令 歐洲多國第二波疫情形勢...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世衛組織: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793萬例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1月5日16時19分(北京時間11月5日23時19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7930397例,累計死亡病例1221781例。
  • 阿聯第二波疫情來襲,在阿華人需擔心種族歧視嗎?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僅紐約和洛杉磯,仇視亞裔的事件從疫情以來就一直在增長,據了解,從2020年中國國內疫情最嚴重的三月到五月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已收到了超過1700次、來自至少45個州針對亞裔種族歧視的報導,哦,對了,那會兒正是美國疫情開始暴發的時候,他們似乎把自己不戴口罩的鍋恨恨地甩在了亞裔和華人頭上。
  • 一文讀懂全球疫情:全球累計確診逾1437萬例 法國多地疫情呈復燃態勢
    美洲:美國仍處於第一波疫情中 巴西疫情正進入平臺期美國根據Worldometer網站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7月19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3823652例,累計死亡142766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61453例,新增死亡病例861例。
  • 歐洲已經出現第二波,對今冬的第二波疫情,張文宏給出了明確判斷
    來源:記者論壇「今天英國首相也說了,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在中國,老百姓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對此張文宏解釋:第二波是必然的。「抗疫曙光乍現之下,疫情防控有何挑戰與前景?」
  • 全球70萬人死於新冠,多國面臨第二波疫情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8月5日最新統計數據,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超1854萬例,累計死亡超70萬例。疫情蔓延,美官員憂到年底美國或有30萬人死於新冠;與此同時,多國面臨疫情二次暴發難題,如何應考壓力重重。世衛官員稱,目前沒有「靈丹妙藥」;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法國衛生部長:第二波疫情正猛烈來襲】當地時間11月5日,法國衛生...
    2020-11-06 03:20:01來源:FX168 【法國衛生部長:第二波疫情正猛烈來襲】當地時間11月5日,法國衛生部長韋蘭在當天傍晚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法國正處於第二波疫情當中,第二波疫情相較於今天春季的第一波疫情,更加猛烈且嚴峻。
  • 全球累計病例已突破900萬,海外疫情再次爆發,中國會出現第二波疫情...
    截止到目前,全球累計病例已經突破了900多萬,每日新增將近十七八萬;全球累計死亡已經突破46萬,每日新增死亡三四千人。現在回頭來看這些數字,確實讓人有點不寒而慄。
  • ...第二波疫情到來:多地醫療系統再臨崩潰 這些國家再度全國「封城」
    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彈明顯,多國宣布進入「第二波」疫情並收緊防疫措施,一些國家再度全國「封城」,防控疫情傳播。多地醫療系統再臨崩潰美國21州住院人數創紀錄或接近紀錄全球進入第二波疫情,但還有些國家「走在了前面」,進入了第三波疫情,比如美國。
  • 全球疫情通報:世衛呼籲疫情面前全球團結
    預測稱10月初死亡病例或達21萬;疫情之下,巴西裡約或取消傳統的新年焰火表演。  美新冠死亡病例年底超40萬?全球近1億人或因疫情陷赤貧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9月7日8時28分許,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累計超2698萬例,累計死亡超88萬例。
  • 橫浜流星、hanawa接連確診 第二波新冠疫情引發日本娛樂圈大恐慌
    據電視劇相關人員透露:「橫浜流星和女演員浜邊美波,二人聯袂主演的日本臺電視劇《我們有點不對勁》即將播出。目前,該劇拍到了第7集,便被迫暫停。因此,電視劇的進度受到波及,也是在所難免的。據悉,一同參演該劇的浜邊美波和觀月亞裡莎,也都接受了PCR檢測。」 另一方面,搞笑藝人hanawa(44歲)也於17日,公開了「PCR檢測呈陽性」的消息。
  • 關於第二波疫情,鍾南山這樣說...
    關於第二波疫情,鍾南山這樣說......>中國會暴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嗎?目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歐洲、美國疫情出現反彈。10月30日,鍾南山院士表示,從全球視角來看,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實際上已經開始,一些國家已再度強制「封城」。隨著天氣變冷,大部分北半球國家的疫情情況都會加重。但是我國有一套完整的群防群控機制,按照目前的防疫制度和措施強度,中國暴發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不過,社會還是需要對此保持警惕,因為最近已約有八次零星的疫情反彈,而且每次的時間間隔都更小。
  • 全球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日增確診超62萬例,中國會受影響嗎?
    今年,新冠疫情的發展動態一直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目前,全球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日增確診超62萬例,據統計,目前歐洲已至少有十二國紛紛作出決策宣布「封鎖令」。 那麼中國會受影響嗎?中國老百姓還需持續警惕的原因有哪些?接下來,筆者就來談一談中國會受到全球第二波疫情的影響。
  • 全球疫情簡報 | 非洲確診病例破200萬 德國修改《傳染病防治法》
    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9日17時13分(北京時間20日零時13分),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94542例,達到55928327例;死亡病例增加9989例,達到1344003例。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確診病例達11674074例,死亡病例為251970例。  新聞事件  據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9日發布的數據,非洲新冠確診病例已突破20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4.8萬例。非洲聯盟和非洲國家衛生部門呼籲民眾提高警惕,嚴防疫情反彈。
  • 一文讀懂全球疫情:全球累計確診逾4896萬例 法國或面臨第三波疫情
    全球累計確診逾4896萬例 。(圖源:美聯社)海外網11月6日電Worldometer網站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1月6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8968768例,累計死亡病例1238323例,112個國家和地區確診病例超過萬例。
  • 第二波疫情及其對全球供應鏈影響 南非經濟復甦前路漫長
    由於第二波疫情及其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南非企業受到一系列原材料短缺的阻礙,投入不足也影響了12月的購買決定,並且購買活動自8月以來首次下降。經濟學家歐文表示,由於需求疲軟和原材料採購問題,南非企業在12月艱難求生。此外,許多企業擔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急劇增加可能導致第二波限制,從而打擊了商業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