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痕是光照進的地方

2021-02-09 鄧志剛語文工作室

裂痕是光照進的地方  

  近讀人民網著名評論員蔣萌的新作《生命是劫後重生的奇蹟》,字字厚重,句句深邃。扉頁十分醒目而突出地引用了加拿大演員、作曲、編劇、小說家萊昂納德·科恩的一句風靡世界的名言:「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這句話富於哲理而悲憫多情,頑強不屈又立意不俗,不禁讓我心裡油然升起一股暖意。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沒有十全十美,物皆有裂痕,人皆有缺陷。裂痕有大有小,有寬有窄;人的缺陷也是有顯有隱,有大有小。科恩把人生缺陷這個裂痕看成是「光照進來的地方」,這個思路太奇特太可愛了,儘管這多少有點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可是,人生不如意者十之七八,這個世界上誰沒有溝溝坎坎,禍禍福福,誰沒有缺陷憾事,不盡意處,誰不需要找點理由自我安慰,自我開脫,自我激勵呢?而且,這個理由又是這樣的善解人意,幽默可愛。

  就說本書作者蔣萌吧,人生的「裂痕」就有點大,遠超常人。14歲時他生了一場大病,經過三次充滿風險的大手術,好不容易從鬼門關裡逃了回來,從此就成了「輪椅族」。但他不屈服於命運的打擊,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竭力讓「裂痕」裡進來的光照亮自己的前行之路。他病逾後頑強自學英語、計算機十載,不斷積累,充實自己,厚積薄發,後來走上了評論、雜文、散文創作道路,成就斐然,影響日隆,成為人民網《觀點1十1》欄目主持人,被譽為「輪椅上的評論家」。

  由蔣萌的「裂痕」,我又聯想到另外兩個輪椅上的英傑。一個是全國殘聯主席張海迪,身強志堅,克服種種常人無法體會的困難,不僅拿到博士學位,自學了醫療技術,還翻譯了上百萬文字,出版了多本著作。一個是著名作家史鐵生,在坐輪椅的歲月裡,不屈不饒,苦心鑽研,著述不輟,佳作迭出,名揚中外。他們也把裂痕透進來的光用好用盡,用到了極致,創造了瑰麗多彩的輝煌人生,今人景仰不己。

  還有世界文化史上著名的三大怪傑:文學家米爾頓是瞎子,大音樂家貝多芬是聾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啞巴。如果用「萬物皆有裂痕」的理論來推理,他們也都是裂痕特大,進光特多,事業也特輝煌,特受人們尊崇。

  就說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吧,4歲時出麻疹,險些喪命;7歲時患肺炎,又幾近夭折;46歲時牙齒全部掉光;47歲時視力急劇下降,幾乎失明;50歲時又成了啞巴。這一裂痕也太大了,可是也造就了一個天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3歲學琴,即顯天分;8歲時已小有名氣;12歲時舉辦首次音樂會,即大獲成功。之後,他的琴聲幾乎遍及世界,擁有無數的崇拜者。他在與病痛的搏鬥中,用獨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滿魔力的旋律徵服了整個世界。著名音樂評論家勃拉茲稱他是「操琴弓的魔術師」,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有人說,造物主像精明的生意人,給你一份天才,就搭配幾倍於天才的苦難。這話真不假。

  造物主很刻薄,幾乎是有虐待狂的癖好,所以凡物皆有裂痕,凡人都有缺陷,有隱形的也有顯性的,有與生俱來的,也有後天形成的。既然無法抗拒,又難以彌補,就只有「既『裂』之,則安之」,從容應對。你「裂」你的,我活我的,不屈服於命運的擺布,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的咽喉,或者乾脆學學尼採,公開宣布:上帝死了。

  造物主又吝嗇得很,決不肯把所有的好處都給一個人,給了你美貌,就不肯給你智慧;給了你金錢,就不肯給你健康;給了你天才,就一定要搭配點苦難……當你遇到這些不如意事,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棄,頂好的辦法,就是像科恩那樣去自勵自慰:我們都是有裂痕的人,只不過造物主特別喜歡我,所以給我的裂痕就更大,進光也更多罷了。

  裂痕是光照進來的地方,信哉斯言!

 

450052鄭州隴海中路66號院  陳魯民(筆名:齊夫)電話13733820685

相關焦點

  •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四則故事震撼心靈感動到落淚
    萊昂納德.科恩說:「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畢淑敏說:「生命有裂縫,陽光才照得進來。」生命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善良的光一個人販子拐了一個小男孩,小男孩沒有像其他的孩子那樣哭鬧,而是從口袋裡掏出一顆糖,說:「叔叔,我最愛吃這種糖了,你的孩子也喜歡吃糖嗎?給您吃,特別甜。」
  • 裂痕,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這是「三影行」的第五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關於「親情」和「成長」的故事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不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夜的時間都各佔一半每個人物都是有裂痕的,當強烈的陽光普照大地,照在每個人物的身上,有的被陽光吞噬,永遠的離開;有的挺過烈日,在光影斑駁中奮力前行。父親阿文是駕訓班的教練,一輩子開著不屬於自己的車,卻時時不忘訓斥他人要時刻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 作弊被抓後墜亡:萬物皆有裂痕 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來源:江南都市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人生多美好》:裂縫,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裂縫,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溫情治癒電影《人生多美好》人,生而殘缺,無人倖免,有人顯於體表,有人暗藏內心。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人生多美好》,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波蘭影片。講述了一個波蘭男孩,馬特烏斯,生下來就被診斷為腦癱,重度殘疾,不能說話,身體無法正常行動。
  • 林間小築 ||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但個別的地方,如圓周率的時速,是什麼時速?有些過於求新奇反而有所不逮。穿過冥河——「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進入,然後敞開。直至光芒褪去陳克閱評:凝聚光與色,切入點巧妙,詩意的延宕也達深致。黃土層點評:這首《荼蘼》有氣勢,有自己的發見。每兩句都在詩的狀態。個別用語概念化。總體還是好的。
  • 《陽光普照》: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阿和從小就被父親阿文漠視,他感受不到家的溫暖,更感受不到父母對他的愛意,後來因為惡性傷人事件,阿和被判進少管所3年,成了有前科的人。在法庭上,父親沒有任何求情,甚至還對法官說:「希望法官多判他幾年。」弟弟阿和成了家庭的「恥辱」和「汙點」,所以在父親眼裡,小兒子阿和早就不存在了,別人問起,他也總是回答只有一個兒子。
  •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我的村子也禿了、矮了、幹了,村頭道邊的大樹都沒了,幾個滋潤了我整個童年的大水坑也消失了……這讓我失去了方位感,不知該從哪兒進村?甚至懷疑這還是我夢牽魂繞的老家嗎?最恐怖的是緊靠著村子西邊修了個飛機場,把村裡最好的一片土地變成白惶惶的跑道,像一刀砍掉了半個村子。自那次回家後,我的思鄉夢裡就有了一條抹不掉的傷痕。
  • 「新可樂」在畢業季的校園感悟,萬物有裂痕,那是光照亮的地方
    社會和學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地方,學校老師可以包容學生的一切,可是以後出了社會就不會再有了。現在慢慢地覺得自己以前無法接受的一些事情,真的沒什麼大不了。人越成長,不得不去逼迫自己接受一些以往無法接受的事情。就比如,以前不喜歡的人,可以偷偷的說他的壞話,甚至還可以不去理別人。現在不一樣,討厭一個人都要去先想想為什麼討厭別人,別人是不是有什麼苦衷?
  • 大地裂痕
    昨日夜裡讀書,看村上春樹·美食,說到,「成長是一件孤獨而痛苦的事,會產生無數裂痕,我們一直在努力修補。每個人的傷口不同,世上並不存在感同身受這回事,但我相信,受過類似傷害的人更容易產生共鳴,也能從對方身上獲得些許安慰。為了填補受傷後的空虛,我們總會找一些事情來做,喝酒、購物、戀愛,或者烹飪……這個發現並嘗試修補裂痕的過程,本身就是成長。這也是我鍾愛《且聽風吟》的原因。」
  • 《少林問道》:萬物皆有縫隙,那是光照進的地方
    這個掃地的片頭,師太就是出家後的李蓁蓁,看完全片,他想起Leonard Cohen那句話:「萬事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外面的光也是光,在ego的殼子上砸出一個縫隙,這樣才會有光照進來。
  • 重溫《當幸福來敲門》: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堅韌,是他追求幸福的特質 妻子離家出走、自己和兒子居無定所、被關進警察局是幸福,當生活一次次出現裂痕時,克裡斯都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讓光照進自己的生活。影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人在瀕臨絕境時仍然可以找到前進動力,最終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正是這種艱苦的過程,才顯得每一個平凡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所做出的的堅持是多麼偉大!
  • 《陳情令》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正如那句話所說: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藍忘機順著這束光,或者說化作一束光,走進了魏無羨的內心。彼此都是對方的光,溫暖的光,將原來俗世裡造就的裂痕一一淡化,裝滿現在的情義。願我們,執著追求心不悔,保持初心心不移,堅定信念不動搖,來時再看丹心人。
  • 丁可:生活皆有裂痕 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 如何讓光照進電影?
    同時由於該片大多採用實景拍攝,光源只照顧到最主要的角色,於是在影片中經常能看到夜色的濃厚與光照的耀眼互相割據撕扯,在情境表現方面反而讓觀眾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對峙以及將情緒處於緊張的氛圍之中。這種光影效果,最經典鏡頭便是哈裡現身這一幕,這一鏡頭已經成為電影課本裡的必讀場景。它將懸念一氣呵成地貫徹到底,將中心人物的缺失所營造出的神秘感,在這一刻完全曝光在觀眾面前。
  • 《陳情令》火了:不要畏懼破碎的黑暗,有裂痕的地方就有光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只要不輕易放棄,就一定會有轉機。就像《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年幼時父母相繼被逼自殺,他自己身中玄冥神掌,後來還被朱長嶺逼迫跳下崑崙山懸崖,如此絕境,他不僅沒死,還因禍得福地得到了當年尹克西和瀟湘子藏在白猿腹中的九陽真經,練成後,化解了身體中的玄冥神掌留下的寒毒,然後重出江湖。而《陳情令》中也隱含著這樣的人生啟示。
  •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作文的「抑揚之法」
  • 蘭花種植對光照的要求你知道多少
    相應而生的,大棚種植蘭花的也越來越多,但是蘭花對生長的環境要求嚴格,尤其是對光照的需求。光照是蘭花生長好壞的重要環境因子,只有光照適宜,蘭 花才能正常生長,且葉翠花多。蘭花本生長於山間野林中陽光散射的地方,具有「半陰環境」的生長習性。
  • 合理光照管理,提高肉鴨養殖效率。
    在肉鴨養殖過程中,光照的管理很容易被忽略。育雛期,如光照不足,會導致鴨子找水找食困難,而影響早期體重與發育。中後期光照強度過強易引起鴨子興奮驚群、啄羽啄肛等問題。長時間高強度的光照,肉鴨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恢復,對鴨子的抗應激能力、抗病力、飼料轉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今天我們就要說說肉鴨光照的管理,供大家參考。
  • 金馬獎影片《陽光普照》: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這是家庭教育的盲點,這也是親子關係的缺失,當然也是人際關係難以捉摸的地方。阿豪自己也非常清楚,自己不可能是一個完美之人,總會有犯錯的時候,也並不想被過度關心,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私人空間,想要走自己想走的路,對這世界的一切,也都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認知。
  •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如果這次疫情之前,你沒有給每一個進店的人一盤花生米的話,今天你還找得到他們嗎?你找不到了。作為一個最普通小龍蝦店老闆,他可能不知道什麼叫做私域流量,圈層會員制,但他知道需要用一盤花生米加上顧客的微信,如果花生米不夠吸引人的話,就給50塊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