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非洲的「三峽」在哪裡嗎?說起水利大工程你們肯定知道我國的三峽水電站,實際上在較為落後的非洲,也有一座養育著幾百萬人的大壩,被稱為「非洲版三峽」,它就是麥洛維大壩,位於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蘇丹境內。
建於尼羅河的兩條支流交匯處,麥洛維大壩全長9285米,蓄水量達124.5億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大壩,大壩全長相當於3個三峽大壩、25個美國胡佛水壩,不僅工程量巨大,而且施工難度大,涉及的技術非常全面、複雜,電站裝機125萬千瓦。
在發電的同時還能解決當地大範圍的用水問題,其下遊400公裡範圍內,可自由灌溉,惠及兩岸400多萬人口的生產生活所需用水,也帶動了蘇丹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麥洛維大壩不管是建設工藝,還是作用意義上都能與我國的三峽大壩媲美。
麥洛維大壩雖然不建在中國,但卻是不折不扣的「中國製造」,是我國援非工程之一,非洲絕大部分國家相對來說比較貧窮,自然生存條件差,沒有能力獨立建設一座如此巨大的水壩,而中國伸出了援手,不過該大壩的建設過程很艱辛坎坷。
我國施工隊冒著當地40多度的高溫,歷時6年建設完成,總投資超過16億美元,要知道在發達國家看來,這是至少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工程。
全長6700公裡的尼羅河,有2000多公裡流經蘇丹境內,青尼羅河與白尼羅河在喀土穆匯集之後水量大增,其中蘊藏了巨大的能量可以供人利用。
但蘇丹工業基礎薄弱,技術落後,沒有能力獨立修建一個橫跨尼羅河的巨型水利樞紐,在中國企業和5400多名職工的努力下,麥洛維大壩最終建成,電站全部十臺機組於2010年4月8日併網發電,蘇丹半個世紀的夢想最終得以實現。
它的建成使得蘇丹全國的總電力供應翻了兩倍,蘇丹民用電和工業用電費用直接降低了25%,農業用電降低30%,一直以來,中國都是蘇丹的最大援建國,未來源源不斷的基建、交通和經貿項目,會越來越多地造福兩國人民。
長按下方點讚按鈕,有驚喜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