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一號,正在飛往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

2021-01-10 嘚兒架在路上

眾所周知,旅行者一號是目前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自1977年9月5日在佛羅裡達發射升空以來,通過行星引力彈弓效應加速,已經飛行了長達220億千米,成為了第一個穿越日球層,進入星際介質的飛行器。目前正以17千米每秒的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雖然旅行者一號是如今人類飛的最遠的人造飛行器,但並非是最快的。

最快的而是,2018年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速度超過每秒95千米,最高的時候可達200千米每秒,儘管他只能保持很短的時間。但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太空飛行器速度的巔峰,那麼如果以如此高的速度,飛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將需要多久呢?

作為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巴納德星是一顆比太陽更小的紅矮星。質量僅為太陽的百分之14,只有木星的180倍,2018年,天文學家在巴納德星的0.35個天文單位處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也就是巴納德星B,質量是地球的3.2倍,公轉周期為233天。

目前這顆紅矮星帶領他的行星,正以110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陽系。那麼,假設在此時人類發射一艘宇宙飛船,按照帕克探測器最快的速度,每秒200千米,飛行到6光年外的超級地球需要多久呢?

我們知道光年是一種衡量宇宙天體之間的長度單位,一光年是光在真空中,傳播一年所經過的距離,而光一秒可傳播30萬千米,換算成千米,一光年大約為9.46萬億千米,6光年也就是56.8萬億千米,通過計算可以得出,人類最快的飛行器將需要9000年的時間,才能抵達超級地球。

可想而知,恆星之間的距離有多長,這對人類短短幾十年的壽命來說,簡直遙不可及。其實以目前的航天速度,光年對人類沒有實際意義,人類連一光年甚至0.5光年都無法觸及,如果真的想在有生之年前往巴納德星,飛船的速度至少要達到光速的百分之十,這樣不僅能到達巴納德星,還能前往太陽系周邊的幾顆恆星。

可以想像的是,人類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在太陽系內活動,如果不製造出一種更強大的新能源,依靠化學動力火箭,將無法真正離開太陽系,那麼人類也只能龜縮於渺小的太陽系之中。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為您分享更多的科學知識,您的評論與支持就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相關焦點

  • 以目前人類最高的航天科技水平,飛往一光年外的星球需要多久?
    在現實中地球1光年之外沒有任何星球,只有冰冷的奧爾特星雲,偶爾會有幾顆彗星穿過。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4光年之外的比鄰星,在那裡人類已經發現了行星。一光年的距離從宇宙的尺度來講這只是一段非常小的距離,但是對於人類來講這是一段非常遙遠的距離。
  • 目前人類最快的飛行器,飛往1光年外需要多久?來看看!
    目前人類最快的飛行器,飛往1光年外需要多久?來看看!光年是距離的單位,這意味著1光年等於光在一年中行進的距離。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約為每秒300,000公裡,一光年就是為9.46萬億公裡。現在最快的人造飛行器是美國太空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遠程探測器旅行者一號於1977年發射,目前的飛行速度約為每秒17公裡,每年飛行大約3.6個天文單位。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宇宙中航行了40多年,離我們這個星球上已有140個天文單位,大約19個光時,或210億公裡。與一光年為9.46萬億公裡相比,這個距離是不值一提的,所以旅行者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飛到1光年之外?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到距離地球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久?
    比如前不久我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其飛行速度為11.2公裡/秒;美國2006年發射的用於探測冥王星的新視野號,飛行速度能達到16公裡/秒;用於探測太陽系氣態行星(重點是木星、土星及其衛星)的旅行者1號,在完成使命之後依靠慣性曳繼續向太陽系外圍行進,目前行進速度可以達到17公裡/秒,成為距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
  • 地球到月球多少光年?
    從地球到月球要多少光年?光年什麼意思?從字面上來看,光年就是指光運動一年的時間,9.460×10千米。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如果還要用光年來計算的話其實顯得有點大材小用了。但是我們可以用太陽系中的天體來直觀感覺一下天體的距離。
  • 距地約580光年的「地球二號」,要飛多久才能到達?
    引言:除地球外,還有哪顆星球適合人類?天文學家注意到了一顆與地球相距超過500光年的行星,人類有能力去到那裡嗎?一直以來,人類都對地外星球充滿期待。生活在地球之內,我們看到了地球強大而無私的一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漸漸感受到了地球的疲憊與無奈。
  • 580光年外發現超級地球,人類怎麼樣才能飛過去?
    2018年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服役的最後一年,據了解它在服役的三十多年間一直為人類探索太陽系之外的行星世界,數據顯示僅是克卜勒這一架太空望遠鏡就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3000顆行星,並且在其中發現了不少類似木星和地球的星球。
  • 以人類現有的航天技術,在宇宙裡航行1光年要多久?
    太陽系的邊緣柯伊伯帶大約在40-50天文單位之間,人類最快的探測器到達冥王星需要9年半,光只需要5.53-6.92小時就能走到太陽系的邊緣,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二號中
  • 以人類目前最先進的航天科技水平,飛往1光年外的星球需要多久?
    這個問題乍一看上去像是一道數學運算題,計算方法很簡單,就是用一光年的距離,除以目前最先進太空飛行器的飛行速度,就可以得出到達一光年外星球所需要的時間。然而,問題沒有想像得那樣簡單,要解釋這個問題,還真不是一兩句就能說明白的,這裡面有幾個關鍵的概念需要再解釋說明一下。
  • 看星星,在地球上與在百萬光年之外有什麼不同?
    不過,這裡想跟大家聊另外一個話題:在地球上看星星與在百萬光年之外看星星有什麼不同?一、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你當然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但古人就是曾經這樣臆想過。這是因為,從地球上看宇宙的時候,視覺上的優越性導致了,星辰散布在各個方向,圍繞著地球運轉,就仿佛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最明顯的是太陽和太陽系內的行星地位超然。二、星星白天去哪了?
  • 人類飛往一光年之外的星球需要多久?或長或短,答案你意想不到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距離地球一光年的天體是有的,因為太陽系按照奧爾特云為邊界,它的直徑在2-3光年左右。在奧爾特雲聚集的是長周期彗星以及太陽系形成之初的一些碎片,被大行星等拋離內太陽系。當然要說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可能會稍微遠一點了,在4.22光年之外的比鄰星,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它未來可能就會飛臨這顆恆星。因為宇宙非常大,經過138億年的減速再加速膨脹,目前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因此需要更大的距離單位,天文單位、光年、秒差距等就應運而生了。光年顧名思義,就是光在真空中飛行一年的距離。
  • 221億公裡外,旅行者一號傳回一張全黑照片,太陽為何不見了
    太陽是太陽系名副其實的「老大」,它佔據了太陽系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質量,太陽的質量達2000億億億噸,是地球的33萬倍,而一個太陽的體積就是地球的130萬倍。太陽的存在對於人類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了太陽,地球將會是一顆冰冷的星球,溫度低至零下100度的地球,根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 距離旅行者號發射已經42年了,為何人類不再發射星際探測器
    從1957年人類有能力發射人造衛星開始到今天,人類的太空發射任務已經累計超過4000次了,我們發射了很多的探測器,但是真正被人們記住的卻沒有幾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旅行者系列,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旅行者1號,他已經發射升空持續飛行超過42周年了。他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
  • 宇宙直徑930億光年,擁有上萬億個星系,是否有外星人存在?
    目前為止,地球是人類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但是在浩瀚的宇宙裡,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可以說是數不勝數,那麼究竟是否有外星生命存在呢?2009年3月6號,美國宇航局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探索系外行星的太空望遠鏡,叫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 旅行者一號最後一次回望家鄉, 留給了故鄉一張震撼的照片, 轉頭奔向茫茫黑暗宇宙
    nasa讓旅行者一號把相機轉向地球,拍下最後一張照片,「最後看一眼人類家園」 ,於是便有了人類歷史上最珍貴的一組照片之一。這是旅行者一號回望地球拍攝的60張照片其中的一張。在宇宙中,地球顯得是那麼的渺小孤獨,只是一個藍色的小點。照片上的光帶是鏡頭反射的太陽光。這一張剛好包括了地球——圖片中哪個小亮點。看到這張照片,無數人都慨嘆:渺滄海之一粟,哀我生之須臾。
  • 人類目前飛行100光年需要多長時間?還在太陽系範圍內嗎?
    以目前人類飛行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光年是距離單位,指得是真空中光飛行一儒略年得到的距離。一儒略年為:365.25天,光速可以看作30萬公裡每秒。所以一光年大約等於9.46萬億公裡,100光年大約是946萬億公裡。
  • 天眼發現超級地球,就在地球隔壁17光年處,正規律性發出信號
    最近,中國「天眼」還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該消息一經提出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實際上,人類發現的超級地球數量已經超過了20顆,但是它們都距離地球十分遙遠,即便各方面與地球都有相似之處
  • 別小看1光年的距離,我們擁有的速度最快的飛行器,飛1光年要多久
    一光年的距離在宇宙天體之間微不足道,天體之間的距離能達到上百億光年。但對於我們來說,一光年的距離能將我們難倒,旅行者一號作為速度最快的飛行器,至今還沒有飛出太陽系。也因為光速傳播的距離足夠遠,光年這一概念應運而生。表面上看它是時間單位,其實是衡量宇宙天體之間的距離長度單位。在科普書籍中,經常能看到某個天體距離地球多少光年,從A天體到B天體要多少光年。看多了我們都覺得這光年不是很長,其實不然,1光年的距離,憑我們現在的科技都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 一光年有多遠?人類最快的飛船需要多久才能走完一光年?
    而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速度也越來越快,正是有了不斷提升的速度,人類才能夠走遍地球,探索地球的奧秘,才能夠脫離地球的束縛,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奧秘。可見,速度對於人類文明前進的重要性,而在人類現在科學理論下,速度不是無限提升的,它有一個極限值,那就是光速。與光速相對應的則光年,可能有人會問了:一光年有多遠?
  • 15億光年外傳來信號,向地球重複發送了6次,劉慈欣:千萬別回應
    這一重複信號中兩次相同的無線電脈衝,都來自大約15億光年距離的一個相同信號源。而這個信號竟重複發送了六次。」而這一發現,引發了輿論的極大反響。實際上,人類每年都會從宇宙中,接收到大量無線電信號。但是這些信號,大多都是自然現象。但是這一次卻不一樣,因為科學家們所接受的信號,是完全重複的。
  • 功率20瓦,飛行40餘年,旅行者1號的信息,是如何傳回地球的?
    40多歲高齡的旅行者一號截止2019年,已經飛到距離地球217萬公裡的位置。如何傳輸信息?旅行者一號身上還擔負著重大的科考任務,比如沿途拍攝行星照片等,而距離地球如此之遠,通訊功率僅僅只有20瓦的旅行者一號,又是怎樣將所拍到的照片、收集的聲音等傳送回地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