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會看電視劇,但是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電視劇出口國是哪個嗎?
有人肯定想到美劇、英劇、日劇,或者新起之秀韓劇,畢竟中國人看這些的多。
但其實並不是,截至2018年末,目前世界上電視劇出口量前四的國家分別是 1.土耳其 2.美國 3.墨西哥 4.巴西。
換言之,世界上最大的電視劇出口國是大家想不到的一個國家:
土耳其。
為避免不必要的質疑,開頭這裡有必要細說一下「電視劇出口量大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
1.電視劇出口量大不意味著出口的價值高,只是部數多。
2.電視劇出口量大不意味著電視節目出口量大,因為電視節目還包括綜藝、紀錄片等。
3.電視劇出口量大不意味著製作量大,不意味著質量一定高,也不意味著觀看人數多,電視劇也不只有國際市場,還有本國市場。印度、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一個國家的人口就能頂的上拉美二十個國家的兩倍。
4.電視劇出口量大和文化軟實力的強大也沒有必然的聯繫,但無法否認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談起和中國的比較,也是從這一層意義上出發的。中國現在經常強調文化軟實力,要「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而在文化產業這件事上,中國在很多方面相對不如一些發展中國家,這是事實,也是我國需要進一步提高的地方。
接下來簡單講一下土耳其、墨西哥、巴西三國電視劇出口的情況。美國作為發達國家,也是眾所周知的文化強國,在此不談。而土、墨、巴三國的情況,其實包含了世界電視劇發展史的很多重要事實,也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可以挖掘。
2018年,土耳其在電視劇出口量上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視劇出口國。全世界25%的進口電視劇都來自土耳其。事實上,土耳其在電視劇出口方面是個晚輩,在1999年才推出了第一部面向國際出口的電視劇《瘋狂的心》(Deli Yürek),2004年的電視劇出口收入僅有1萬美元。但是到2010年左右,土耳其就在出口量上超越了墨西哥,躍居世界第二,又在2018年超越了美國。到2016年時,土耳其電視劇出口收入已經達到2.5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10億美元。這一速度是不得不令人驚嘆的。
土耳其電視劇和韓劇很像,土耳其和韓國同為中等國家,文化影響力卻十分巨大,甚至可以說,整個亞洲大陸,西部幾乎都看土耳其電視劇,東部都看韓劇。
要得知土耳其電視劇何以出口熱銷,我們首先得了解它的市場何在。作為中國觀眾,想必本文的讀者們在得知土耳其是世界最大電視劇出口國的時候可能會很吃驚,畢竟大家可能連一部土劇都沒有看過。這並不奇怪,因為土劇的主要市場並不在東亞或者說中國。土劇國際市場的基本盤在阿拉伯國家,熱門土劇幾乎都會有阿語字幕+配音版。而且土劇還會特意使用阿拉伯語馬什裡克方言配音,而非標準阿拉伯語。而一些其它的電視劇出口國,例如墨西哥和印度,一般還是會採用標準阿拉伯語配音。在中東的幾個主要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敘利亞、伊拉克、埃及,馬什裡克方言都更為貼近觀眾的使用習慣,標準阿拉伯語聽起來就比較生疏。土耳其劇在阿語國家進口電視劇市場當中的地位幾乎是不可撼動的,控制著超過70%的份額。在個別國家例如埃及,甚至能達到95%。
土耳其電影《徵服1453》
在阿語國家之外,土劇的影響也很快拓展開來。首先是在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南亞、東南亞國家。要知道全世界45%以上的穆斯林都居住在這些國家。熱門土劇常常會有烏爾都語和印尼語的官方配音(但不一定有英語)。東南歐也是土劇的重要市場,土耳其也有意在這些地區增加文化影響力。在阿爾巴尼亞、波赫等國家,土劇都十分流行。馬其頓甚至出於警惕,出臺政策限制熱門土劇的播放時間。電視劇在土耳其同鄰國希臘的公共外交當中也有特殊地位。此外,土劇在阿富汗,以及伊朗的突厥語社區當中也有市場。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拉丁美洲:有不少土劇添加了西語/葡語配音,銷售到了拉美。
古裝劇和都市劇是土劇的兩大支柱題材。土劇靠古裝劇發家立命,都市劇開闢市場。古裝劇中最有名的就是2011年播出的《宏偉世紀》(Muhteşem Yüzyı),該劇在世界範圍內曾引起過一次土劇熱潮,當時中國的央視也引入了該劇。土耳其古裝劇以製作精美著稱,常常選用很多高顏值的演員,結合起奧斯曼帝國的歷史背景,在中東以及其它地區都能引發不少興趣。
土耳其電視劇宏偉世紀
《宏偉世紀2》中由希臘演員Anastasia Tsilimpious出演青年時期的柯塞姆蘇丹古裝劇是土耳其對外傳播文化傳統和政治價值的主要工具,而土耳其都市劇則用來傳遞對社會問題的理解,以及土耳其人的生活方式還有觀念。土耳其和許多其它發展中國家一樣擁有大量現代化帶來的問題,例如傳統和現代觀念在婚姻和家庭中的衝突,移民和勞工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城市和鄉村的割裂等等,這些問題很容易在發展中國家當中引發共鳴。2016年時,BBC探訪過土耳其劇為何在拉丁美洲流行的問題,家庭價值觀的共通之處還有社會問題的相似之處都是重要的因素。
而在中東,相似文化背景下的題材無疑會更有感染力。此外,土劇的價值觀相對歐美劇比較「保守」,特別是在性和暴力的呈現上,但土劇普遍推崇進步的生活方式,例如女性獨立等。這些都是土劇在發展中國家傳播的優勢所在。土耳其憑藉文化影響力,也應該成為中國交好的國家,如果中國憑藉土耳其的影響力,與其合拍一部電視劇,應該能更好打開中東市場。
2.墨西哥:老牌電視劇強國如果說土耳其在電視劇領域中是後起之秀,墨西哥則完全與之相反,是一個老牌的廣播電視強國。墨西哥是最早利用廣播電視促進國家整合、民族建構和政策實施的國家之一。在卡德納斯(1934-1940年任墨西哥總統)執政期間,政府大量配發收音機,要求每個社區至少擁有一臺廣播接收設備。墨西哥廣播電視強調宣傳功用,例如在20世紀70年代的計劃生育工作當中媒體就有很重要的角色。在墨西哥,電影電視事業都起步較早,在當下的西班牙語世界,墨西哥是同西班牙並駕齊驅的文化強國,並且擁有西語區最大的廣播電視機構特雷維薩集團(Televisa),該機構也是電視劇出口的大廠。
在1970年代,拉丁美洲開始形成一種被稱為「電視小說」(Telenovela)的電視劇傳統。「電視小說」的特點是擁有每集30-45分鐘的時長,很少超過一小時,也很少短於半小時;用幾十到數百的集數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而非像往常的英美肥皂劇一樣無限拍攝下去;另外還有一個核心特徵是,官方機構常常利用「電視小說」來傳播社會文化信息,為主流價值觀和政策服務。而墨西哥正是「電視小說」製作的領頭羊。
如果「電視小說」的這些特點讓你感到非常熟悉的話,這就對了,因為亞洲電視劇的製作傳統就和拉美電視劇有著緊密的聯繫。拉美是電視劇先驅之一,而亞洲在形成自身的電視劇傳統時也受到了拉美的影響。其中部分亞洲國家例如菲律賓、東帝汶等,基於歷史文化聯繫,受拉美影響更深。前文提到過的土耳其電視劇,同「電視小說」傳統其實也具有較強的聯繫。
墨西哥電視劇出口市場的基本盤在拉丁美洲和美國的西班牙語人群。墨劇在拉丁美洲(包括西語國家和巴西)都有非常顯著的地位。此外墨劇還遠銷東歐、亞洲等地區。1980-90年代是墨劇的黃金時代,墨劇的暢銷還打造出了一批超級明星,例如有「拉丁流行天后」「西語肥皂劇女王」之稱的坦莉雅.索迪。
Ariadna Thalía Sodi Miranda 「電視女王」2009年時,湖南衛視推出了一部叫做《醜女無敵》的熱播劇,共計四季186集。當時有人以為這部劇是山寨了美劇《醜女貝蒂》。然而事實是,國產劇《醜女無敵》和美劇《醜女貝蒂》都是購買的哥倫比亞電視劇《最美麗的醜女孩》的版權,而且特雷維薩電視臺還參與了《醜女無敵》的本地化製作。「醜女」系列電視劇當時在全球大熱,有許多國家都推出了翻拍版本。而論其根源,此劇其實來自哥倫比亞,發揚光大則離不開墨西哥。
3. 巴西:拉美電視劇的另一臺引擎巴西同墨西哥一樣,都具有深厚的電視劇製作傳統。巴西早在1950年代就開始製作電視劇,也是拉美「電視小說」傳統的另一個主要推動者。相對於拉美的西語國家,巴西電視劇的普遍優勢是投入較大,製作較精良,但天然劣勢在於,巴西是個葡萄牙語國家,而葡語在世界上的流行度明顯不如西語。
墨西哥前總統德拉馬德裡(1982-1988年執政)曾說過一句玩笑話,「葡萄牙語越不過馬託格羅索(巴西西部的一個邊境州)」,這話反映的是葡萄牙語在西語國家受到的冷遇。與之相對的是,巴西對於把自己的文化推銷到西語國家很有興趣,出口電視劇都會帶有精心製作的西班牙語配音,這保證了巴劇在拉美市場具有的地位。此外,巴劇也以其它語種為載體,輸送到東歐、東南亞等地區。葡萄牙、莫三比克、安哥拉等葡語國家也是巴劇的重要出口地。
中央電視臺曾引進播出過的巴西電視劇《女奴伊佐拉》(Escrava Isaura)曾是80年代的熱播劇之一。反映生活細節、家庭與愛情、社會公義等是巴劇常見的主題。
在2004年新版《女奴伊佐拉》中扮演女主角的Bianca Rinaldi寫在最後:之所以回答這個問題,主要是想講一些刻板印象之外的東西。
當下的很多人聊起這個世界,開口就是經濟,閉口就是軍事,凡事離不開內政外交,看一個國家只看發不發達、穩不穩定,從不關心其它的東西。在我看來,這就跟只用工資、學歷和長相這幾項指標審視身邊的人差不多。有些事情固然重要,但是天天只盯著這些東西看,恐怕還是欠了點趣味。畢竟,經濟增長不是世界存在的目的,更不是人生的目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