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US | 狄派克(Patrick Schuler) : 通過清華MBA實現工作...

2021-01-07 MBA中國網
中國最好的大學是什麼樣子的?狄派克可以告訴你答案。他通過在清華大學攻讀MBA實現了工作行業、職業和地點的轉型。

狄派克 (Patrick Schuler)

狄派克 (Patrick Schuler) 是中國頂尖大學之一——清華大學的2008屆MBA畢業生

在瑞士科技公司Comet集團擔任商務發展負責人的狄派克向中國頂尖大學推薦傑出的MBA申請人。他於2006年到2008年在這所大學攻讀MBA,隨後完成了傳奇的三級跳,順利實現工作職業、行業和地點的轉型。

在同清華全球MBA項目(全日制)的歐洲申請人交流時,狄派克都會初步考察考生是否真的適合在中國讀MBA。該MBA項目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同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合作開設。

「我想看看這些申請人是否有開闊的思路,是否願意接受來自異域的挑戰,是否已經展現出對中國的興趣。」他說。

在獲得清華MBA錄取資格前,國際考生需要先通過五位面試官參與的校內或網絡面試,並通過GMAT/GRE或清華MBA國際考生筆試。面試之後,五位面試官將分別對考生的面試表現和綜合素質進行打分,並由招生委員會審批通過。狄派克作為資深的歐洲校友大使,職責是要推薦最傑出的申請人報考清華MBA項目。

走向中國的第一步

狄派克開始對中國產生興趣是在擔任舊金山灣區西門子公司項目經理和工程師5年後。那時他剛滿30歲,是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全職MBA項目的學生,急切希望能夠利用讀MBA的機會實現從技術人員到管理人員的轉型。

在入讀巴黎高等商學院的第一年,他同一群中國同學成了朋友。這些同學對中國蓬勃發展的市場和未來發展潛力讚不絕口。

「我被深深吸引了。」狄派克解釋道:「我利用聖誕節的一周假期到了中國,去香港、上海、北京的學校實地考察。然後我對清華有了更多了解。」

「我一走進清華校園就愛上了這裡。」他接著說道:「這裡是如此不同,校園太大了,我騎自行車花了30分鐘才穿過整個校園。清華MBA項目的工作人員幫我介紹認識了一些中國同學,最終我留在北京過了新年!」

之後,狄派克決定留下來繼續學業。他第二年選擇了清華MBA-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 MBA雙學位項目,在完成了法國的第一年學習後就搬到北京開始攻讀清華MBA項目。

轉型三步走

在中國生活就像開始了一場奇遇。狄派克還記得十幾年前所有教室還都用的是中文標識,校園宿舍僅在早晨一小時和晚上兩小時內供應熱水。「現在條件改善了很多!」他笑著說。

狄派克是校內籃球比賽的贏家,通過打籃球他也結識了很多朋友。在讀MBA期間,他走訪過NBA北京代表處,去過蒙古,遊覽過長城,還觀看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

狄派克的職業計劃非常清晰。他希望在中國實現職業轉型進而承擔更具戰略性的角色。為此,他採取了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建立關係網絡

在課堂上,狄派克同包括中國同學、國際生以及來自麻省理工的交換生在內的MBA 同學們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清華每年的畢業生遍布全球。中國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是清華校友。這個全明星式的關係網絡對在中國創業立業幫助很大。狄派克說:「從農民到執行長,人人都知道中國有個清華。」

第二步:量身定製經歷

狄派克利用攻讀MBA的經歷幫助實現自己特定的職業目標。他的畢業論文主要研究海爾、聯想等中國的消費電器公司如何在海外進行擴張。他還參加了戰略課程以及中文強化班。

「我可以說法語、德語、英語,現在還能說中文,這為我競爭中層管理職位帶來獨特的優勢。」他說。

第三步:求職戰略

在求職時,狄派克重點關注駐北京歐洲公司的戰略職位,因為這可以發揮他獨特的背景和優勢。

他加入了一家法國大型能源公司,成為該公司北京辦事處唯一在本地僱傭的國際職員。在公司裡,他成為溝通法國同事和中國同事的橋梁,工作重點是如何在中國拓展業務。他的老闆也是清華校友。

「這個對我幫助很大!她(老闆)了解清華人具備的素質。」

職業轉型:狄派克的建議

對於想完成職業轉型並利用MBA實現三級跳的申請人,狄派克有一些建議:

「不要等到最後一分鐘才開始準備。」他說:「甚至在開始讀MBA之前,你就要思考畢業之後打算去做什麼。」

「精心選擇不同的課程,確認所有適合的課程都報名參加。讀MBA期間,可以多去實習,即使沒有報酬也要去嘗試。要尋找知名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在實習結束後可能會直接僱傭你,即使沒有你也得到了免費的工作經驗。」

「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做好不著急的準備。我畢業時,還額外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學習中文,為在中國求職做準備。」

「大多數MBA學生都希望在收入上能比之前有大幅增長。我讀MBA前在矽谷工作,畢業後我的初始收入跟在矽谷工作時期相比是削減的,但從長期看中國的經歷讓我獲益匪淺。」

如今,狄派克回到了祖國瑞士,同他在中國相識、來自臺灣地區的妻子生活在一起。在Comet集團,他主要負責在現有市場拓展公司規模並開拓新市場,有關工作直接向總裁匯報。每個季度他都會去亞洲出差。

狄派克仍舊參與同清華有關的事務,比如支持清華的創業創新教育平臺x-lab,以及幫助一些想像他一樣實現職業轉型的MBA申請人。

「任何一家國際企業都看重中國經歷,包括在中國生活、學習、做生意的經歷以及理解中國人思維的能力。」他說:「在瑞士,我是第一個有中國工作經歷、能說中文、非中國籍的清華畢業生,這讓我顯得與眾不同,是我一生的財富。」

「MBA是實現這一突破,開啟職業新局面並轉換職業軌道的快捷途徑。」他繼續說道:「清華MBA項目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讓你在中國快速贏得尊重,把你帶到你想去的地方。」

相關焦點

  • THIS IS US | 戴熙路:清華MBA助我打開通往中國金融之門
    【MBA中國網】自從決定從法律行業轉戰金融,戴熙路(美國籍,清華-MIT全球MBA項目2017級)就再也沒有回頭。通過完成MBA學位,他順利轉行到中國一家頂級資產管理公司就職。
  • 清華經管 | 李安娜:我理想的MBA工作——中國風險投資
    李安娜(右二)是清華全球MBA2017屆畢業生,在風險投資行業工作從事風險投資是MBA畢業生最夢寐以求的工作之一。而李安娜(Anna Lee)在就讀商學院之前就在風險投資行業工作過。清華全球MBA項目是為期21個月的全日制MBA項目,是清華經管學院唯一的全日制MBA項目,包括一些由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的教授來到清華大學講授的課程。學生還可以選擇第二學年赴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巴黎高等商學院或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雙學位。李安娜選擇攻讀清華工商管理碩士—麻省理工學院管理研究理學碩士(MSMS)雙學位課程。
  • THIS IS US | 清華-MIT全球MBA:擁抱真正的多元性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開設的清華-MIT全球工商管理碩士(Tsinghua-MIT Global MBA)項目是清華目前在辦的28個全英文授課研究生學位項目之一。在決定回到中國之前,曾天在美國一家好萊塢經紀公司工作。現在美國電影業正處於轉型期,所以他決定給自己一個職業休整期,並利用這段時間來清華攻讀碩士學位。對於在清華的學習體驗,曾天指出項目同學的不同專業背景會讓教授面臨眾口難調的挑戰。德國學生Moritz Bartsch在2018年秋季入讀該項目,之前他畢業於牛津大學,在英國倫敦從事軟體開發工作。
  • THIS IS US | 榮澤 (Michael Rosenthal):美國人在中國讀MBA
    美國人榮澤(Michael Rosenthal)辭去了在房地產行業的工作開始在中國攻讀MBA。為了實現職業轉型,他選擇了有「中國哈佛」之稱的清華大學。榮澤(左二)選擇攻讀清華MBA來實現職業轉型「我認為MBA將為我打開更多的大門。」榮澤說。他辭掉了在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工作,於2015年開始攻讀清華MBA。
  • 清華經管MBA提前面試難嗎?清華MBA面試考什麼?MBA專家解讀
    清華MBA的面試一直以「非常難」而著稱,如何克服「非常難」是備考清華MBA考生較為關心的一個話題,以下,嘉禾博研MBA研究中心清北人MBA面試研究院魏建榮考官為備考清華MBA的考生分析一下清華MBA面試考核什麼?
  • 校友故事 | 清華MBA趙丹尼 (Danny Parrott): 在中國讀MBA重塑了我...
    他想創立一家教育旅遊企業,為其他國家的學生提供免費或有償來華工作旅行、實習的機會。趙丹尼的創業之旅讓他走進了清華全球MBA項目,該項目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同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合作舉辦。回想起來,趙丹尼說攻讀MBA對他取得創業成功至關重要。
  • 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MBA和清華經管學院MBA什麼關係?終於講清楚了
    報考2022年MBA考生都在提及清華MBA,也有很多MBA考生慕名而來報考清華MBA,但是從嘉禾博研獲悉,報考清華MBA考生存在很大的疑問就是:到底是清華五道口金融MBA還是清華經管MBA呢?確實如此,每年100多位優秀的職場人從嘉禾博研MBA研究中心成功進入清華MBA,很多考生也會納悶到底進的是清華五道口金融MBA還是清華經管MBA呢?
  • 備戰2022MBA:考清華MBA有什麼好的建議丨博雅匯MBA
    清華MBA項目作為現在最受歡迎的一個項目,吸引了各行業優秀人才進行報考,且申請的考生30%左右的人擁有碩士學歷或者海外留學背景,所以在競爭壓力這方面來講,清華對於學歷的看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點,通過學歷背景來去篩選出學習能力強的考生。
  • 校友故事 | 清華全球MBA畢業生從新聞記者到微軟和百度的職業變身
    在獲得清華MBA學位前,劉拉雅並沒有太多科技行業背景。她向我們娓娓道來她是如何實現從新聞到科技行業的職業轉型,並最終獲得在微軟和百度的工作機會。劉拉雅說,這只是她通過攻讀清華大學MBA學位實現職業轉型的一個努力學習新知並迎接挑戰的例子。
  • 校友故事 | 從清華到巴黎高等商學院:MBA如何改變我在醫藥領域的...
    在南方醫科大學獲得醫學學士學位後,他繼續在北京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從事中藥藥理學研究工作。他進入商界始於在消費品巨頭寶潔公司的研發部門任職。「這份工作很不錯,但我還想發揮更大的作用。」耿代濤解釋道:「在寶潔,你的職業道路是清晰的,你會清楚地知道再繼續工作五到十年自己會達到怎樣的位置。」
  • 清華MBA提前面試報考全流程,三個階段錄取率有多少?嘉禾博研MBA
    報考2022年MBA的考生都在積極備考中,尤其是清華經管MBA的考生都正在努力進行中。接下來,從嘉禾博研MBA研究中心得悉,清華經管MBA一共需要經歷兩個大階段:第一:MBA提前面試第二:MBA筆試聯考上述對於很多清華經管MBA的考生而言,MBA提前面試是非常關鍵的,嘉禾博研MBA研究中心對此也是深入多年的研究和分析
  • 【三觀盡毀】曾出演《囚犯》的澳洲女演員Maggie Kirkpatrick竟然性侵13歲少女!!
    Maggie Kirkpatrick被裁定於1980年代在墨爾本性侵一名16歲以下的少女罪名成立。罪名包括兩起強姦猥褻和一起嚴重猥褻。 小編先來為大家科普一下Maggie KirkpatrickMaggieKirkpatrick曾因在熱門劇集The Prisoner裡扮演壞人The Freak一角而出名。另外,還在其它多部澳洲熱門劇集裡出演過。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
    清華新聞網8月18日電 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呼機、手機、商務通一個都不能少——我的MBA備
    作者的話2002年8月的一個晚上,當我打開sina的搜尋引擎並輸入mba的時候,我在我的mba之路上踏出了第一步.三天之後我成了mba聯考信息的專家.這得益於網際網路,得益於熱心的考友,得益於網下那些無私奉獻的人們.今天當我坐在電腦前,策劃這篇文章的時候,心中還是充滿了對他們的感激之情
  • 2021年山東師範大學MBA招生簡章
    二、學歷與學位MBA研究生學習期滿,修滿規定的學分並成績合格,完成實踐、學位論文等規定的培養環節,並通過論文答辯者,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後,準予畢業並授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三、學制與學習方式學制:非全日制,學制三年;彈性學制為3-5年。
  • 校友故事 | 清華MBA學子潘林:求學水木,踏外交新徵程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我已年近不惑,在職場十五載,現從事對日本民間的外交工作,這是一個覆蓋面廣、充滿挑戰卻又很小眾的職業。在多年的工作中,我真切體會到祖國在諸多產業領域的勃勃生機,日方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與期待。
  • 精英MBA:申請長江 更好的選擇 ——關於長江英文MBA的十個問題
    學生平均年齡29歲,平均的工作經驗是5-6年,此外,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擁有碩士學位。除了中國學生外,還有大約30%傑出的外籍學生。畢業生會獲得「雙證」,即碩士學位和研究生學歷。長江英文MBA項目的授課地點在北京,位於市中心的東方廣場,學生公寓也在那裡,到天安門廣場和故宮都是步行距離。
  • 東華大學2021年工商管理碩士(MBA)招生簡章
    2017年通過AMBA認證,對標國際,實現裡程碑式的飛越。在2017年12月教育部發布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工商管理學科位列全國前20%-30%。2018年7月教育部首次發布的《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結果》中,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位列全國前25%-35%。
  • 美國大學MBA學費有多貴?每年高達8萬美金
    早期的美國mba教育以「哈佛模式」為代表,側重於實際經驗的傳授,即「案例教學法」,但本世紀50年代末期,以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為代表的「芝加哥模式」認為mba不是職業培訓,而應該側重於學術和理論基礎的傳授。兩種模式長期探討的結果是互相滲透和補充。
  • 同濟-曼大MBA體驗課 | 創造價值:新時代企業的運營管理戰略
    日益加劇的盈利壓力下,如何運用運營戰略實現企業的持續增長?此外,Paulraj博士還將通過卓著於世的曼徹斯特案例教學法「ManchesterMethod」,從戰略的高度來探討運營管理問題,為你演繹如何有效的運用戰略不斷地將市場需求與企業運營的資源和能力實現對接,為企業打造一個具有充分競爭力的武器,致勝全球商業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