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又一巨作《花木蘭》9月4號北美、歐洲市場線上播出,亞洲的一些國家院線已經播出,內地市場9月11號上映搶佔國慶檔前夕市場。
電影版《花木蘭》改編自迪士尼1998年動畫版《花木蘭》,西方人自帶童年濾鏡,講述的是中國民間故事花木蘭的傳說,同時迎合東西方觀眾,因為遇上特殊情況一推再推。雖然內地市場還未上線,但是豆瓣已經出分,開分5.9,沒有到達及格線,第二天評分再下滑。
《花木蘭》投資2.9Y刀,製作成本1.5Y,宣發成本高達1.4Y。
《花木蘭》的投資成本是迪士尼公主中的大戶人家,和製作費比肩的宣發成本令觀眾咋舌,迪士尼不遺餘力的宣傳這個東方公主,最後的收益如何還是未知數,龐大的內地市場還未上線,口碑卻已經走向崩壞,西方人的傲慢與偏見在《花木蘭》中顯露無疑。
9月6號豆瓣評分跌至4.9,僅僅才過去1天,評分下降1分,口碑崩壞直接影響內地票房。
《花木蘭》已經在對岸上映了,對岸網友的神評論,太有趣了,哈哈哈。
鄭佩佩出演媒婆,她的妝容誇張到極致卻又有些眼熟,和《加勒比海盜3》鄭一嫂很相似。《加3》鄭一嫂的原型是晚清時期的第一女盜鄭石氏,清朝可是宮鬥熱門朝代,清朝女性的形象觀眾耳熟能詳,絕不是這種大白臉。
西方人對神秘東方的固有印象,即使過去了這麼多年依舊沒有改變。
鄭佩佩背後的對聯: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望天下眷屬全是有情人
既不工整也不押韻,大白話對聯讓國人忍俊不禁,甚至有網友建議橫批:原地結婚。書法水平又讓國人心碎,毫無欣賞價值,寫得太爛了。
《花木蘭》導演,編劇,製片人,造型統統都是西方人,請給中國人擔當藝術顧問很難嗎?
海外博主變身彈幕君,上線點評《花木蘭》,上百萬粉絲的博主從劇情,技術,人物線,演技點評,吐槽一片。
在這裡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博主認識鞏俐和李連杰但是他們叫不出男女主角的名字,用木蘭和將軍代指他們,劉亦菲、甄子丹要加油哦。
劉亦菲被點名批評,最大的問題是面無表情。
劉亦菲成名作《金粉世家》,金庸名著《天龍八部》《神鵰俠侶》,仙俠劇《仙劍奇俠傳》。劉亦菲直到目前為止一共主演了5部電視劇,《南煙齋筆錄》還未播出,也就是說劉亦菲主演的電視劇全部成為了爆款,100%的命中率啊。
白秀珠,王語嫣,小龍女,靈兒,她們有個共同點膚白貌美的神仙姐姐,不需要過多的表情,漂亮的外形已經成功了一半。
海外博主們雖然不認識甄子丹,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甄子丹出演的將軍武打戲被誇贊,唯一會打的。
拋開主角演技,中西方文化差異,槽點主要集中在這4個方面。
一:動畫中搞笑擔當木須龍被刪減。
木須龍和動畫《花木蘭》的靈魂人物,刪減掉這個角色改走現實主義題材。但是鞏俐出演的女巫竟然會變幻之術,花木蘭的身後突然出現鳳凰,走的是魔幻現實主義吧,讓觀眾一頭霧水。
二:氣。
花木蘭之所以那麼牛是因為她有氣,將軍武藝高超也是因為他有氣。氣把西方觀眾搞糊塗了,很顯然國人也搞不懂氣到底是什麼東東,難道花木蘭會氣功?
三:瑪麗蘇大女主。
大女主花木蘭沒有成長線,而是瑪麗蘇本尊。花木蘭從小武藝高超,能力驚人,家人讓她隱藏實力,去了兵營繼續隱藏實力。最後不再隱藏女兒身,才展現真正實力,KO大boss,想不到花木蘭走的是爽文路線啊。
四:鞏俐出演的女巫成工具人。
女巫身體力行擔當女反派,卻被女主三言兩語打動了,改邪歸正最後掛了,我的天哪,鞏皇成了工具人,嚶嚶嚶。
boring成了很多西方觀眾對電影版《花木蘭》的評價,童年濾鏡被打破太殘忍了。
空洞,乏味的劇情,女主角劉亦菲演技有待提升,悲憫花木蘭人設不討喜,堆砌中國元素雜亂無章討好失敗。
妃子們打著傘在議政殿前遛彎,妃子和大臣還能聊天搞不好還有香豔軼事,哈哈哈,西方人可能不知道前朝和後宮是分開來的,這畫面太可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