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天台】天台遍地桃花源

2021-02-23 神秀天台

天台遍地桃花源

◇丁琦婭

我的家鄉天台山,自古就是令人嚮往、留戀的桃花源——天台桃花源。

天台桃花源,同樣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男女老少,怡然自樂。天台桃花源,同樣可以耕田,可以捕魚,還可經營春日賞花、夏來品果的桃園。紅桃、碧桃、油桃、水蜜桃……多種多樣的桃樹,形形色色的桃子。

  據晉幹寶《搜神記•天台二女》記載,很久很久以前,也

是桃子成熟的端午時節,年輕男子劉晨、阮肇,相約來到我的家鄉天台山採藥。

崇山峻岭,地形複雜,兩人走得太遠,一時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在桃源山上轉悠了十三天,又飢又渴,漸感體力不支。遙望對面山頂,有一棵大桃樹,掛滿成熟的桃子。於是,攀援葛藤,登上高峰,來到桃樹底下,一連吞食了好幾個桃子,既止渴,又充飢,體力也得到恢復。聽得山谷有淙淙流水聲,就想下去洗漱一番。當他們蹲下身子掬水洗漱時,發現有蕪菁葉子順流而下。看那菜葉,還是新鮮的呢。好奇怪,這大山裡難道還有人家?隨後,又看見水面上漂來一個杯子。

他們撈起杯子看看,竟然盛有胡麻飯。兩人相視而語,這附近真有人家,去找找!於是,翻過大山。眼前,呈現一條大溪。

溪邊,有兩位年輕女子,容貌極美。看見劉阮手拎杯子,便笑著說:「劉阮二郎揀回我們剛才漂流的杯子了。」劉阮十分震驚,從沒見過這兩位美貌女子,她們怎麼知道我們的名字呢?而兩位美貌女子則像見到久別重逢的夫婿一樣開心,還嗔怪道:你們何故姍姍來遲呀。說著話,盛邀劉阮回家。家在桃源洞,南面、東面靠牆處,各設一張大床,掛著絳羅帳。羅帳四角,懸掛鈴鐺,金銀交錯,叮噹作響。每張床頭,各立數位侍婢,供召喚使用。

兩位女子盛情款待劉阮,請他們吃胡麻飯,還有山羊脯、牛肉等,極其甘美。用罷晚餐,又請劉阮喝酒行令。

不一會,來了一群姑娘,個個手捧桃子,笑言道:「祝賀佳婿歸來!」大家一起喝酒嬉鬧,欣賞音樂。夜深人靜,劉阮與兩位女子各就一床安寢,感覺兩位桃花仙子溫婉柔順,稱心如意。幸福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十天。劉阮想家了,請求辭歸。

桃花仙子苦苦挽留,又住了半年。轉眼已是第二年的春天,草木葳蕤,百鳥啼鳴,劉阮更加懷鄉,思歸之情甚是痛苦。桃花仙子見他們去意已決,歸心似箭,便送出山去,指明歸路。及至回到家中,物是人非,鄉邑零落。原來,已經相隔十代之久。平添「山上數日,世間千年」的落寞與惆悵。

南朝劉義慶的《幽明錄》亦有記載,故事情節,人物地點,大體相同。但是,描述更為詳細,還續寫了劉阮再入天台的故事。又指明劉阮的家鄉是與天台相鄰的剡縣(今浙江嵊州市)。並載明劉阮初入天台、復歸天台的年代,分別是漢明帝永平五年(62)、晉太元八年(383),相隔數百年。

又據元人王子一雜劇《劉晨阮肇誤入桃源》情節,剡縣(今浙江嵊州市)劉晨、阮肇兩位青年男子,與天台桃花源兩位仙子有五百年宿世姻緣。於是,玉帝派遣太白金星,引導他們來到天台桃花源,與桃花仙子成了眷侶。無奈,劉阮兩人塵緣未斷,才住滿一年,即耐不得山中寂寞,起了思歸之意。善解人意的桃花仙子見劉阮去意已決,不再強留,送出大山,在十裡長亭相別。無奈,仙界一日,人間百年。劉阮回到家中,時過境遷,物換星移,再沒一個熟悉的親人,不免傷心落淚。兩人商量,不如重返天台桃花源,畢竟那裡還有懂得真愛的桃花仙子。於是,又在太白金星的指引下,再上天台山,重返桃花源,再次與桃花仙子相會。三年後,行滿功成,又與桃花仙子同赴蓬萊,同還仙位。

以上三個版本的天台桃花源故事,雖有一些出入,但以下三點是相同的:一、入天台的是劉晨、阮肇;二、其目的是上山採藥;三、天台桃花源在桃源山。

而在託名陶淵明的《搜神後記》中,還有一則類似的故事,人物、事件、地點都發生了變化:一、入天台的是袁相、根碩(一說袁根、柏碩);二、其目的是上山狩獵;三、天台桃花源在赤城山。這則故事的結尾,暗示袁根已經羽化,追尋愛情信使小青鳥,重返天台山,復歸桃花源。又據《天台山全志》記載,袁根、柏碩兩人,初時,同入天台山,後來,袁根羽化,重返天台桃花源,柏碩則終老家中,享年九十餘歲。在古代,像柏碩這樣活到九十餘歲,也是令人欣羨的長壽仙翁了。這與他曾飲天台清泉、曾食天台仙桃不無關係。

桃源山,赤城山,天台遍地桃花源。

作者簡介:


丁琦婭,女,1958年2月出生,漢族,浙江天台人,198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天台縣教育局幹部,天台縣委宣傳部副科長、科長;天台縣文化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台州市文化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溫嶺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台州市文聯主席。

相關焦點

  • 【人文天台】玩味天台話
    天台人說「人」字,音近似於「寧」不像紹興人,發三個音,從,囊,銀。有一次在電視裡看到韓國的播音員說「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個詞,發音竟然與天台人一模一樣。「人」,發音也是「寧」,我感到奇怪了,難道韓國話,是從天台傳過去的?據說,韓國的盧姓和崔姓是天台人過去的,我一時找不到相關的記載,除非要翻宗譜。
  • 詩路天台┃《奉和大德思天台次韻》唐·李達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台山文化,ID:ttwhg201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金地爐峰秀氣濃,近離雙澗憶青松。劚泉拄錫淨心相,遠傳佛教觀真容。國清寺,文物古蹟薈萃,保存著大量的文物古蹟,有歷代御賜的金銀器、銅鑄品和絲織品,有碑刻、寫經、書畫,有木雕、玉飾、佛像,有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貴禮品。。
  • 天台人愛吃粥: 天台人天台薄, 三廚嘸粥勿霍落!
    天台民間有俗語說「天台人天台薄,三廚嘸粥勿霍落」(也有講「天台人三廚薄,一廚嘸粥勿霍落」),形容天台老百姓日常飲食總是離不開粥。天台人吃粥花色繁多,除了用大米煮粥之外,還包括五穀雜糧,凡是能夠做菜的物品都用來入粥,如麥碎粥、玉米粥、芋頭粥、青菜蘿蔔粥等。建國前,天台有民謠唱道:「嫁囡難嫁水南洋,粟米豇粥洗肚腸,金瓜茄菜當奓娘……」反映了鄉間百姓在糧食匱乏、缺衣少食年代的真實生活。但喝粥並不是貧苦百姓的專利,鐘鳴鼎食之家其實也愛吃粥,只不過粥的內容有所不同。
  • 【文化天台】天台要出歌神啦,他被巫啟賢評價為第二個張學友
    近期,天台有一位小鮮肉火爆了,他就是在《一唱成名》音樂真人秀賽事中一鳴驚人的浙江天台泳溪音樂少年一一胡棟棟。棟棟從小酷愛唱歌,2011年進入天台職業中專動漫專業,父母希望他學一門技術,曾激烈反對他唱歌,並一度中斷了他的生活費。但棟棟對音樂的痴迷終於改變了父母,並給予堅定的支持。
  • 香港電影:天台人生
    「天台」作為電影裡的空間,時常被賦予種種文化寓意。香港電影裡常出現天台場景,這和香港擁擠、逼仄的城市空間有關,也總是與青少年亞文化相關。 地面甚至地下的擁擠人群和緊張節奏將人們對自由的渴望逼向廣闊的天空,而摩天大廈的天台在城市裡就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就像周杰倫《天台愛情》裡的一句話: 「上有天堂,下有天台。」
  • 天台上榜!
    至此 天台已連續三年登上此系列榜單!近年來,天台縣上榜長三角「十大名山」榜單、省首批「浙江文化印記」,獲評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中國最美縣域、省美麗鄉村示範縣、省首批大花園典型示範建設單位,連續三年獲評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省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十佳縣。
  • 【天台】離開天台前,請帶走我吧!
    明天,小夥伴們就要啟程回家了,是時候帶上一份濃縮天台氣質的伴手禮回家了! 眼看「加長版國慶節」就要接近尾聲了伴手禮,你準備好了嗎?小編今天特意為您呈上《送禮送到心坎上獨家秘笈》  歷代本草典籍中記載:"烏藥,以產天台者為勝,故稱天台烏藥"。
  • 天台戀歌
    高中時期學校明令禁止學生上圖書館的天台,我第一個以身試法,後來上天台的窗子被悍死了,當時的教學樓有個天井,我在天井旁邊的垃圾堆裡翻出來了一本《活著》,便就著陽光去讀,但是總覺得照天台差點意思。我是個不大能湊活的人,但是特殊時期特殊對待,於是天井旁邊的那個能曬到陽光的垃圾堆陪我度過了一段很難忘的時光。
  • 【文化天台】最是雲錦杜鵑美
  • 詩路天台┃《送僧遊天台》宋·王安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台山文化,ID:ttwhg201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天台一萬八千丈,歲宴老僧攜錫歸。前程好景解吟否?密雪亂雲緘翠微。釋義:天台:山名。明·楊珽《龍膏記·邂逅》:「聽言詞有意相憐,怕重來天台路遠。」錫:即錫杖,僧人攜帶,乞食時,只能用此杖擊地出聲,請人出來,故又名聲杖。此杖頭部用錫,中部用木,下部用牙或角製成。僧人持杖往外雲遊時叫做『飛錫』,住下某處叫做『留錫』或『掛錫』,外出布教時叫做『巡錫』。
  • 仙人 劉晨阮肇入天台山圖
    此《劉晨阮肇入天台山圖》卷由元代畫家趙蒼雲繪製。
  • 天台萃取濟公文化向心力 臺胞28年堅持「尋根之旅」
    徐平 攝中新網台州6月8日電 (見習記者 楊韻儀 通訊員 楊德華)6月8日,曾明鑫像往年一樣,從臺灣南投來到千裡之外的浙江天台,與數百位臺灣同胞一起,參加濟公文化「走親」活動,而這件事,他已堅持了28年。當日是濟公成道808周年紀念日,2017中華濟公文化節在天台舉行,來自海峽兩岸及東南亞的近百家濟公信仰場所、社會團體等組團或派代表參與,其中臺灣同胞300人。
  • 天台宗史 | 《天台九祖傳》講義(18/40)
    天台證果的方式就是如此,五品位看起來似乎比較低,實際上相當高,諸家所不談。能夠將全部佛法的修因證果判位講得如此清楚的,從古到今,從中到外,獨有智者大師,連釋迦佛都沒有講。智者大師依據釋迦之教,適應時節、因緣才能講清楚,故被稱為「東土迦文」。在天台判教中,把所有佛典教理完全剖析到一滴不漏,因此天台能夠攝密教,能夠納入到此系統中來,而密教不能攝天台。
  • 【天台味道】記憶中的天台味道,看看有沒有你中意的特色早餐?
    天台人每天先睜開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巴每天早八點天台的早餐總是擊中無數人的味蕾甚至是鄉愁今天《早餐天台》小編給你們安排了!吃炊飯的時候再叫一碗豆面碎,就是一頓完美早餐。 一碗豆面碎裡,藏著天台人的魂,撒上肉絲榨菜和蔥花,一碗熱氣騰騰的豆面碎,滿足天台人一個早上的美好願望。
  • 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天台新開一家影城
    天台廣大影迷樂開了花今天,小編要告訴大家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天台新開了一家影城天台中影嘉博影城強勢入駐天台萬亞天台中影嘉博影城,位於天台縣最繁華的工人路與勞動路交叉口萬亞廣場 6 樓,是由浙江嘉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一家大型正規的城市院線影城,擁有著不可攀比的時尚格調和高雅風情以及無比真實、震撼的觀影效果
  • 靳東和周一圍影視工作室落戶天台
    台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葉海燕致辭並與縣委書記管文新為兩家工作室揭牌,著名影視製片人、浙江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紀錄片協會副會長劉志江介紹浙江天台和合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及3D動畫電影《濟公之降龍降世》拍攝情況,縣委副書記、縣長楊玲玲主持,縣領導曹蕉紅、倪海燕、張成名出席。
  • 天台驕子 越劇表演藝術家毛蝴蝶:百年越劇天台路,德藝雙馨,春滿人間
    德使於行   毛蝴蝶是同仁們的良師益友,也是天台觀眾讚不絕口的親人。她待人沒有貧賤之分,對同志和藹可親,輕講輕話,笑口常開。她入科班早,因此文化程度不高,對音樂簡譜不精通,但她不恥下問,請教於人,常說能者為師,這就是一個難得獻藝人。當新劇本分角色定當後,她所承主角的唱腔要一句句地學,這就要同樂隊結緣。
  • 天台:高水平建設「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
    據悉,天台縣「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三年工作計劃共謀劃重點項目19個,總投資約148.6億元,其中天台山和合小鎮建設項目、天台山景區改造提升工程、石樑唐詩云端小鎮、天台始豐溪和合文化唐詩廊、天台寒山古道、張思村提升項目等6個重點項目入選浙江省詩路文化帶重大標誌性項目庫。
  • 王寒:天台風物五題
    香魚生活在海水與淡水相通的溪流中,以巖石上的底棲藻類為食,初夏,鄉間的木槿花開了一朵又一朵,幼魚從下遊上溯到山溪棲息生長,到了農曆八月,江南桂花遍地開,天台蒼山東麓的泳溪,香魚成群,秋風吹動,香遠溢清,清雅宜人,香魚的香氣吹到岸邊,淡淡如青瓜味,古人稱之為「香魚風」,讓人分不清到底是桂花香還是香之香,只覺得江南真好,植物含香,稻麥含香,甚至連魚都自帶香氣。
  • Ta是天台文化旅遊的一張「金名片」,讓我們走進它的前世今生……
    傳承儒學經典,弘揚儒學文化。作為儒釋道「三教合一」文化的典型代表,天台山文化既是孔學為代表、儒家文化最早的傳播者,又是以天台宗為代表的佛教文化和以南宗為代表的道教文化的發祥地。讓儒學在天台山蔚然成風,使之真正成為天台文化旅遊的一張「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