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就是應該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
「黨員就是應該在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每次在電視上看到張定宇蹣跚的步履,洪山區卓刀泉街黨政辦專幹汪金元都不禁淚光閃爍、內心觸動。
2月初,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候,看到負責轉運社區病患的120急救車運力吃緊,汪金元站了出來,「我來吧,我能開!」那些日子,汪金元住到了單位,隨時待命。那時,防疫物資緊缺,他克服困難,每天奔波在社區、醫院和隔離點,累計轉運80餘人。
作為基層工作者,汪金元感悟:「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作為一名黨員更要任勞任怨,不講條件、不計得失,心無旁騖做好黨交付的各項工作。」
一天三萬多步,腳底磨出水泡;手勢一天要打上千遍,嗓子喊得嘶啞疼痛;雨雪浸透警服溼了又幹,熱騰騰的盒飯熱了又涼……這是戰疫之中「90後」民警燕佔飛的常態。
疫情發生後,27歲的蔡甸公安分局民警燕佔飛猶如一顆螺絲釘,值守火神山警務室,和戰友引導建築工人、施工機械有序進場,確保火神山醫院如期建成,平穩運行。他還和戰友日以繼夜在火神山醫院以及周邊巡控,化解糾紛。9月8日,他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燕佔飛表示,正是有無數個張定宇般的黨員奮勇爭先、捨生忘死,武漢保衛戰才能取得決定性成果。
燕佔飛說,目前武漢警方正在開展夏季治安集中整治行動,在新的徵程上,他將全力以赴,維護平安穩定,不負群眾厚望。
捨生忘死挽救群眾生命,是對黨和人民深厚感情的詮釋
「面對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張定宇同志捨生忘死、以身作則、勇挑重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武漢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張瑤稱,作為曾跟張定宇同志一起戰鬥過的同行和戰友,時常被他強大的內心世界、堅定的精神信念深深感動,要以他為標杆和榜樣,踐行共產黨員的擔當。
1月28日傍晚,張瑤接到武漢市衛生健康委緊急通知,要求半小時內趕往武漢雷神山醫院籌建指揮部。疫情就是命令,為了順利接收病人,她平均每天睡眠不到3小時,連續奮戰十餘天,終於趕在規定時間內成功接收第一批病人。
「成千上萬個我和你為何能夠晝夜奮戰、不眠不休創造中國奇蹟?正是挽救生命,不放棄每一位病患者的為民情懷激勵著我們。」張瑤表示,將帶領醫院加強整合中醫、中西醫結合的技術力量,提升中西醫結合應對突發應急事件的綜合水平和能力,同時加強醫院急危重症相關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為抗擊疫情夯實基礎、提升戰鬥力。
「每次聽到張定宇的事跡,我心中就暖流湧動,感受到一股堅毅力量,這就是『旗幟』的力量。」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工會黨支部黨員陳靜美說。
張定宇曾說過:我必須跑得更快,搶回更多的病人。這句話一直激勵著陳靜美。疫情防控期間,陳靜美在百步雅庭小區下沉服務,負責日常防控工作。不管是入戶排查,還是組織分發團購物資,她都和男同事一樣手提肩扛。一次,為了買齊一位老年居民的藥,她花了近兩小時,跑了10多家藥店。陳靜美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市直機關工會等群團組織聯繫廣大幹部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組織『黨建促發展 建功新徵程』讀書演講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展現黨員優良作風,更好地服務群眾。」
對黨忠誠對人民赤誠,激勵下沉幹部全力服務群眾
大年初三,江岸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李小溪響應號召,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從此日夜奮戰。她成為了臨時「網格員」,每天要打約100個電話,全面摸排居民情況,還為居民跑腿買藥、送菜,全力保供。她坦言,剛下沉社區時心中難免害怕,但她總是鼓勵自己:「作為一名黨員幹部,不能退縮,必須衝在前面,因為群眾需要你。」
隨著疫情好轉返回工作崗位後,李小溪和同事們一起為企業推出延時服務,想方設法精簡審批環節。「張定宇同志對黨忠誠、對人民赤誠,深深感染著我,激勵我繼續在審批提速上下功夫,為企業復工復產搭把手。」李小溪說。
「張定宇同志的事跡和精神振奮人心,在幹事創業中,我將更加充滿鬥志和激情!」江漢區住房保障和管理局幹部劉芳表示,將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全力服務群眾。
1月26日,轉業不滿30天的劉芳「挺」到戰疫一線。此後的兩個多月裡,她參與了3個隔離點的建設和運轉,負責了2個街道與指揮部之間的數據反饋、3家酒店的事務對接。在隔離點內,劉芳為情緒焦躁的隔離者做心理輔導,成為獨自隔離小女孩的「臨時媽媽」,細心照顧食管裂孔術後的患者。
「轉業後,身份變了,但黨員的初心未變。」劉芳說,她要立足崗位,以當好「店小二」為目標,為轄區住房保障房管事業發展開創新局面。
文/記者宋磊 尹勤兵 黃徵 劉璇 陳俞 陶可禕 喬馳 通訊員張蕾 譙玲玲 李顥 朱素芳 白佳威 統籌/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