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還是簡單的講解一下汝瓷開片的原理。汝瓷開片簡單來講就是汝瓷在燒制過程中胎體和釉面的熱脹冷縮係數不同,導致在出窯時胎體和釉面之間產生一種應力,使得釉面出現類似於裂紋的痕跡。
最近總是有朋友問我,汝瓷茶杯到底是大開片好還是小開片好。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首先上網搜索了一下網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網絡上大部分的汝窯愛好者所養的汝窯杯子都是大開片,而就我所知的汝州本地的汝瓷生產窯口,很少有大開片的瓷器,大多為汝窯特有的蟬翼紋、冰裂紋,蟹爪紋。那麼市面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所謂的大開片的汝窯呢?
不可否認汝州本地的汝窯有時候也會燒制出大開片器具,而這些大開片中又有一部分是由於胎體存在裂痕導致的,也就是說是殘品。根據汝窯開片的原理,其實控制胎體和釉面的熱脹冷縮係數,是可以大量生產大開片產品的,但是這就要調整燒制礦料的配比,而這麼做汝窯的開片特點也就不復存在了,所以汝州本地的窯口還是以傳承為主。那麼為什麼市面上那麼多人使用和推崇大開片汝窯呢?
這就得益於臺灣等非原產地仿汝窯企業對市場的教育能力了,汝窯被廣大人們熟知應該是從那幾次天價的北宋汝瓷拍賣開始,也正是這幾次拍賣讓臺灣一些商人嗅到了商機,於是乎汝窯茶具洛陽紙貴,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臺灣仿汝窯以一種高端的姿態出現在茶具市場,而啞光釉汝窯也是出自其手。單單以瓷器的角度來講,確實臺灣仿汝窯基於先進的生產工藝,設計水平產品可圈可點。但是如果真的要以汝窯的標準來看的話,掛羊頭賣狗肉不為過。
臺灣仿汝窯掛羊頭賣狗肉,那麼汝州本地的汝窯是否能夠和北宋汝窯相媲美嗎?答案依舊是不能。但是汝州本地生產的汝瓷更接近於北宋汝瓷,特別是朱文立、孟玉松、等大師,確實為北宋汝瓷的復燒做出了巨大成績。汝州汝瓷龍頭杯能夠作為2015上合組織總理會議指定用杯,是得到國家認可的。誠然汝州由於地處內陸,經濟發展速度、人才儲備比不上沿海制瓷重鎮,導致之前汝州汝瓷產品良莠不齊,很多汝瓷生產還是傳統小作坊。但是不可否認,汝州汝瓷近年正在以不可阻擋之勢迅猛發展。
說了這麼多我們回到主題,汝窯到底是大開片好還是小開片好呢?如果是單純的喜歡大開片那種紋路的話,很多窯口可供選擇,但是如果確實是喜歡汝窯大開片的,一定先找到生產汝窯的再去找大開片的。喜歡汝窯小開片的選對汝州汝窯一定可以找到能夠養出漂亮開片的茶具。大小開片每個人審美不同,無關好壞,但是汝窯,就算是仿也要拿出尊重歷史的態度。
歡迎喜歡汝窯的朋友留言評論,文章只代表本人觀點,如有偏頗歡迎指正。希望汝州汝瓷能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