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杜若 來源:紅樓夢賞析(ID:hlm364)神仙似的林妹妹命運多舛,幼年喪母,繼而喪父。她自己也曾感慨過自己「薄命」,一曲《葬花吟》哭倒了寶玉,也哭倒了無數讀者。庚辰本第三本的回目是《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批者云:「二字觸目,悽涼之至」。也難怪,我們後世的讀者都被一個「誤會」迷惑了:
我們似乎都覺得黛玉一無所有,孤苦伶仃。可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本篇僅從經濟角度來談一談黛玉的財富佔有情況,供諸君商榷。黛玉初進賈府,因年幼失了母親的庇佑,父親無意續弦,賈母就極力要接來,親自教養。後來其父林如海又染病去世,黛玉從此就常住在了賈府了。「寄人籬下」的感傷縈繞著她,也讓許多讀者誤以為父母俱亡的她「一無所有」。就是她自己也親口對寶釵說過:「你如何比得我……我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是和他們家的姑娘一樣。」可是我們的林妹妹,真的是一無所有嗎?之所以這樣說,也並非我信口開河。曹公用筆甚是狡猾,他筆下的黛玉是不染纖塵的絳珠仙子,俗務銀錢之事幾乎不曾涉及。甚至連她的美貌都沒有濃墨重彩地去加以描摹,而是借寶玉之眼來做了一番寫意式的描繪。既然曹公都沒有明寫黛玉到底有錢沒錢,黛玉自己也說了自己「一無所有」,我為何還要「抬槓」呢?有以下幾個依據:黛玉的母親賈敏是賈母最疼的小女兒,出嫁前,是賈府「千尊萬貴」的千金大小姐,因為當時的賈府還處於鼎盛時期,賈敏的尊貴讓王夫人多年後提及時依然懷著一種豔羨之情:「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像個千金小姐的體統。」賈敏出嫁時氣派有多大氣派,她的妝奩有多豐厚,曹公沒說,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可以先看看王夫人、鳳姐的妝奩,來做一個參照。旺兒家的與鳳姐閒聊時曾經提過,「那一位太太、奶奶的頭面衣服折變了,不夠過一輩子的?」注意,僅僅是頭面、衣服,還不是全部嫁妝,便是夠過一輩子的了,可見貴族大家嫁女花費不菲。怪不得鳳姐每每與賈璉的對話中動不動就說,要將她與王夫人的妝奩拿出來與別人比一比,來誇耀娘家的富貴。
![]()
晚清有《嫁女詞》:「玉滿奩,珠一斛,寶鈿金釵雜羅穀。席捲母家財,女心猶未足。昔人嫁女僅賣犬,今者幾至田宅典。錦繡以上侈裁剪,猶道父母力弗免。女勿懨懨願爾思,異日亦有嫁女時,破費不貲當自知。」這首詞雖表達了對嫁女破費現象的不滿,但也客觀上證實了清代女兒出嫁,娘家要陪送一筆不菲嫁妝的事實。試想,賈府全盛時期,賈母嬌寵的小女兒讓同樣出自四大家族的王夫人多年後依然唏噓豔羨,那賈敏出嫁之時,怎麼少得了一筆豐厚的妝奩?「良田十畝,十裡紅妝」的場面,想來是不稀奇的。那麼,賈敏的嫁妝的所有權是誰的呢?賈敏去世後,嫁妝又該何去何從?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了解一些清代關於嫁妝的法律規定。按清律規定,嫁妝是屬於新娘子的私人財物,婆家是無權動用和幹涉的。在古代,侵佔媳婦的嫁妝是有損名聲的惡劣的行為。女子的嫁妝只能由親生子女繼承,賈敏一生只得黛玉一女,因此她的嫁妝只能由黛玉來繼承。黛玉是唯一的繼承者。中國女子的財產繼承權雖然在明清完全喪失,但女子對娘家財產的繼承卻是通過嫁妝來體現的,夫家任何人是不得佔用的。因此,林如海死後他的財產即使全被林姓的侄子瓜分殆盡,他們也不能動賈敏的陪嫁分毫。這一筆財富從賈敏去世那天起就歸屬了黛玉了。有了這麼一筆財富,黛玉怎麼會「一無所有」呢?再看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林如海,祖上世襲侯爵,至本人以科第出身,歷任「蘭臺寺大夫」、「巡鹽御史」等職。許多讀者因林家並非「四大家族」之一,很容易以為林家「貧寒」,這可就大錯特錯了。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又是世家子弟,可謂是清貴無比。列候出身的林如海生前曾任巡鹽御史,這可是明清時代的肥差,多由皇帝親自任命自己信任的近臣擔任。林如海為人練達,遊刃有餘,在仕途上一路向前。若說林如海生前沒有積累下一定的財富,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黛玉的啟蒙老師是賈雨村,賈雨村雖是奸雄類的人物,可是才學是好的,當年也是靠科舉考試考中的進士。幼年黛玉就是跟著賈雨村讀書的,說起來偌大的一個賈府,雖有私塾,可是就連寶貝鳳凰蛋賈寶玉也不曾有一個坐館的專職塾師來單獨教授他。可見,林家雖不是「四大家族」之一,可是財力並不差。林如海死後,沒有兒子,「一門盡絕」。這種情況稱之為「戶絕」。「戶絕」的財產由誰繼承呢?按明清律規定,「同宗一族,血脈相連,即遠至親盡無服之人,亦皆祖宗一脈之所分注,相與嗣續,自無間然。」學者所說的「強制侄子繼嗣」,即四世以內的任何一個侄子都享有優先於親生女兒的繼承權。林家尚有幾門堂族,這樣一來,黛玉就被排除在了財產繼承權之外,幾乎可以肯定地說,黛玉並沒有權力繼承林家的財產。那黛玉是否就真的拿不到林家的一分錢了呢?難道林如海就甘心將萬貫家財讓他的堂族侄子全部繼承,而棄年幼體弱的女兒於不顧嗎?似乎也不太可能。畢竟,林如海夫婦無子,對女兒視若珍寶。早在黛玉進賈府之時,林如海是否就為黛玉的吃穿用度做了準備呢?我覺得是有的。畢竟當時的林如海仕途順遂,女兒雖送到外祖母家撫養,「撫養費」總要出的吧?再就是林如海染重病之時,賈璉攜黛玉趕往揚州,如海在生前是否會將一部分財產悄悄轉移到賈府麼?女兒大了將來是要出嫁的,自己染病後又怎麼會不替女兒慮後呢?一副妝奩總是要準備的吧?甄家在被抄家之前尚且向賈府秘密轉移財產,難道林如海還不能背著幾個「堂族」給女兒留下點財富嗎?雖然法律有法律的規定,可是中國向來是講人情的國家。林如海在將黛玉送往賈府時,就應該為此做了籌劃的。他既然肯將唯一的女兒送至外祖家,就說明將來他不會將女兒託付給他的堂族,這樣一來,女兒的終身是一定要考慮進去的。林如海不是賈赦,能為了賴人家五千兩銀子而將女兒送入火坑,就算如海沒有巨額家資,也斷不會將女兒光身一人送回妻子的娘家。
引發讀者誤會林家清貧的,怕是「紫鵑情詞試忙玉」那一次說的話了:「林家雖貧到沒飯吃……」這句話不必十分當真。《紅樓夢》經常會出現一些類似的語言,有「自謙」之嫌,鳳姐、平兒明明都是出挑的美人,在賈母面前,鳳姐偏偏開玩笑說自己與平兒是「一對燒糊了的卷子」,這怎麼能作數呢?紫鵑說話的語境,也是為了強調林家雖凋敝,但是也不是無人可投奔的意思。也有人從賈璉某次抱怨「這會子再發個二三百萬的財就好了!」來判斷,這「二三百萬」源於林如海的財產。因為林如海重病,是賈璉帶著黛玉回揚州,林如海亡故,又是賈璉幫著打理了事務的。事實是否如此呢?我們並不能確定,但是也不失為一種可能。至於黛玉與寶釵訴衷腸時說的自己「一無所有」,也不可全信。因為就算林如海將部分財產轉移到了賈府,也不可能讓黛玉本人支配,一定是交付賈府幫著打理的。早在第二十六回,作者借小丫頭佳蕙之口說出,「可巧老太太那裡給林姑娘送錢來」——賈府月錢明明是王熙鳳負責發放的,賈母又為何親自派人來給黛玉送錢呢?邢岫煙不過是暫住大觀園,王熙鳳就按賈府少爺小姐的待遇,也發放二兩月錢給她。以此作為參照,鳳姐必然不會短下黛玉的月錢。賈母送來的,應該是月錢之外的零花。這個零花錢,可能是賈母的體己,因為疼愛自己的外孫女,恐怕受了委屈,因此月錢之外還要給點零用錢。也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林如海存放在賈母那裡給女兒的「吃穿用度」。怪不得黛玉出手大方,給佳蕙賞錢連數都不數,隨手就抓了兩把。還有一個雨夜,寶釵派來一個婆子給黛玉送燕窩,黛玉也是賞了命人拿了幾百錢賞她「喝酒」。綜上,無論如何,黛玉總不至於真的「一無所有」。曹公避開不寫林家的富貴,是怕給絳珠仙子沾上銅臭氣,這恰恰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作者:杜若,中學語文教師,自由撰稿人,業餘馬拉松愛好者,一個熱愛紅樓夢的跑者,立志要寫出有溫度的文字,做一個溫暖的人。本文首發於紅樓夢賞析(ID:hlm364),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夕瑤:1382439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