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真的是加藤清正傳到朝鮮的嗎?

2020-12-28 小松觀娛樂

辣椒原產美洲,大航海時代被殖民者帶到歐洲。十六世紀由葡萄牙船隻帶進日本。但是當時日本肉食文化不發達,只當作觀賞植物把玩,這也難怪,辣椒盆栽確實很漂亮。那麼加藤清正與辣椒有什麼關係呢?

辣椒盆栽

答案是:朝鮮的辣椒文化正是加藤清正他們傳過去的。

豐臣秀吉於1592、1597年兩次侵攻朝鮮,與明朝軍隊展開激戰,史稱萬曆朝鮮戰爭(日方稱為文祿·長慶之役)。期間,加藤清正表現十分搶眼,在明朝的史書中更是有:「倭人清正,強悍、嚴厲,實乃酋中名將也」的記載。

加藤清正

而關於這位大將最有名的逸聞是「朝鮮打虎」。根據湯淺常山的《常山紀談》記載,某天清晨,清正帶領部下搜山,有一頭大老虎從草叢中出來,清正剛好在一塊巖石上守備,二者相距幾十步。其他人見狀,舉槍打算射擊,清正制止眾人。老虎張開大口朝清正撲來,清正開槍,正好及中國老虎喉嚨,老虎倒斃。

回到清正與辣椒的傳說。話說朝鮮半島非常寒冷,以加藤清正為首的眾多武將都受不了嚴寒天氣,便把辣椒塞進布襪或內衣取暖。等豐臣軍退出朝鮮半島後,據說當地的辣椒使用量直線上升。

公元4世紀,佛教傳進朝鮮半島,在這之前,朝鮮人也吃肉食,不過新羅於529年發出肉食禁令後,百濟、高句麗也接著跟進,最後變成整個朝鮮半島都禁止肉食。日本是8世紀才發出肉食禁令。

1321年,蒙古騎兵攻入朝鮮半島,統治高麗約一個世紀。蒙古是遊牧民族,以肉食為主,當蒙古人14世紀中葉退出朝鮮半島時,肉食習俗已經在朝鮮半島紮根。14世紀末,朝鮮李朝又採用「崇儒排佛」政策,肉食文化就更興盛了。當時朝鮮人料理肉食,主要調味料是胡椒,然而朝鮮半島不生產胡椒,只能從琉球國或日本九州進口,算是高級調味料之一。直到豐臣秀吉入侵朝鮮,辣椒也隨著加藤清正等戰國武將傳進朝鮮半島。

如今辣椒已經成為餐桌

朝鮮國學者李睟光於1614年編撰的《芝峰類說》便記載「南蠻椒有大毒,因傳自日本而稱倭芥子」。但辣椒實際用於朝鮮泡菜,則還要等一個世紀,直到1715年朝鮮農學者洪萬選著的《增補山林經濟》中出現「朝鮮泡菜是用辣椒、大蒜製成的醃菜」一文,這大概是關於朝鮮泡菜的最初文獻史料。

可口的泡菜

可惜辣椒在日本一直不受青睞,頂多加工成「一味唐辛子」和「七味唐辛子」(「唐」、「南蠻」等漢字在日本均指舶來品)。明治維新後,肉食解禁,日本人才逐漸習慣吃辣椒。

相關焦點

  • 女真兵血戰日本武士,1592年加藤清正入侵東北之戰
    ,由於朝鮮王朝當時軍備廢弛,所以很快八道幾乎全陷,而豬突猛進的日本先鋒部隊——加藤清正的第二軍團在鹹鏡道城津海汀倉打敗朝鮮鹹鏡北道兵使韓克誠及其帶領的朝鮮王朝最精銳的北境騎兵,意猶未盡的他竟然打進了中國境內。
  • 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對豐臣家忠心耿耿,關原合戰卻加入東軍!為啥
    德川家康的東軍對抗石田三成的西軍,有人因此認為,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背叛了豐臣秀吉和豐臣家,事實真是如此嗎?不說加藤清正和福島正則所處的是以下克上盛行的日本戰國時代,就看關原合戰,我們就會發現,這2人談不上什麼豐臣家的叛徒,甚至可以說他們對豐臣秀吉和豐臣家忠心耿耿。這怎麼說呢?
  • 萬曆朝鮮戰爭片段——日軍與女真人的一次交鋒
    萬曆二十年(朝鮮宣祖二十五年,1592)4月,豐臣秀吉以小西行長為先鋒,輔以加藤清正、島津義弘等率領陸軍約16萬,又派九鬼嘉隆、藤堂高虎等領戰船七百艘約四萬水師,於朝鮮南部的釜山登陸。朝鮮歷史上有名的「壬辰倭亂」開始。日本軍隊自釜山登陸之後,接連攻克王京(漢城)、開城、平壤。朝鮮國王宣祖李昖一路逃亡,五月末,抵達義州暫駐。與此同時,日軍的佔領逐漸深入。
  • 你真的了解朝鮮嗎?(再續)
    此前,坐觀君(ID:china_2049)給同學們分享了朝鮮半島歷史的前兩集:《你真的了解朝鮮嗎?》
  • 我國辣椒起源與早期傳播考:起源山東,來自朝鮮半島
    我國辣椒的最早記載不是明代浙江人高濂《遵生八箋》,而是山東人王象晉《群芳譜》,我國地方志最早的辣椒記載也見於山東。我國辣椒不始於浙江,而始於山東,來自與山東隔海相望的朝鮮半島,傳入時間在明萬曆後期。山東人最初稱辣椒為「秦椒」,後來浙江人稱辣椒為「辣茄」,辣椒屬茄科植物,浙人命名更為科學。
  • 豐臣秀吉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豐臣秀吉的其他「鐵桿」們也是跟著興奮:比如加藤清正,張口就給豐臣秀吉要二十座中國縣城,龜井茲矩則是看上了浙江台州……仗還沒打,這幫人就已經商量著分中國的土地了。那麼問題來了,豐臣秀吉一伙人,這群剛剛統一日本的「戰國精英」,會想到如此不靠譜的計劃,而且還信到如此虔誠?
  • 17世紀朝鮮的武器裝備:冷兵器學大明,火繩槍學日本,騎兵學蒙古
    明軍與日本作戰日軍大將加藤清正急於戰功而率先跨過鴨綠江與女真部落交戰,雖然加藤清正自稱這一戰自己斬首萬級大勝而歸,但實際上從他迅速撤回朝鮮,並一路往南撤退到自己轄區最南端,甚至在李如松攻破平壤以及之後的行動中毫無作為
  • 愛的迫降取景地-真的是在朝鮮嗎
    該劇講述的是朝鮮男軍官跟韓國女財閥的愛情故事,劇中的朝鮮,極具北韓風情的取景地真的是在朝鮮嗎?不是的,乘火車去平壤的路上,大片的草原就證明不是在朝鮮,其實它的取景地是在蒙古。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遊牧國家,蒙古完整地保留了最原始的草原和遊牧民族文化。出了首都烏蘭巴託,便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千百年來,牧民們在此生活,無明顯變化。蒙古國,簡稱蒙古,也就是外蒙古,一個內陸國家。
  • 加藤陽子:日本為什麼把自己看作戰爭的「受害者」?
    日本學者加藤陽子即從這一點出發,揭示了日本人內心深處的想法。下文節選自加藤陽子的《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供讀者參考。 【文/加藤陽子】 說不出死者陣亡地的國家 與德國人相比,日本人常常被指責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省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