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惠民縣委書記:引導農民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濱州日報訊 惠民縣委書記範連生說,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群眾生產條件和生活品質、促進城鄉統籌作出的戰略決策,也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系統性、綜合性的民生工程。惠民縣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創新實幹,自我加壓,全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努力打造「孫子故裡、生態惠民」、「惠風和暢、民生至上」品牌,加快建設生態美麗幸福和諧新惠民。
統一思想,理清思路。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按照「集中整治、長效機制、產業支撐」的工作思路,以村莊硬化、淨化、美化為重點,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圍繞引導農民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村莊衛生保潔各項制度,鞏固整治效果;引導支持農民發展生態、循環、高效農業,鼓勵企業家領辦、創辦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科學規劃,明確目標。牢固樹立越是條件差,越要高點定位、科學規劃的理念。對全縣所有村莊硬化、淨化、美化現狀進行調查摸底,建立工作檯帳。按照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和向國省道、縣道兩側村莊集中、連片建設,分期分批向縱深推進的原則,制定出臺《全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規劃》,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先易後難、分批推進」的原則,到2015年底實現全縣所有村莊硬化、淨化、美化全覆蓋。
多措並舉,強力推進。在組織保障上,從縣委農工辦、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城管執法局等單位抽調12名同志進行集中辦公。建立副縣級領導幫包、領導小組成員聯席會議、縣直單位結對幫扶、機關幹部包村共建等制度,層層細化分解工作任務,逐級夯實工作責任。在資金保障上,連續三年安排不少於2000萬元的財政專項資金,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獎補。將農村路、水、電等項目資金「捆綁使用」,集中投向環境整治。持續深入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提高整治標準和成效。用活「一事一議」政策,廣泛籌集社會資金。在長效機制上,創新城鄉垃圾清運設備購買融資模式,新開工建設8個農村生活垃圾轉運站,實現村收集、鎮運輸、縣處理。繼續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列入全縣科學發展現場觀摩的重要內容,提高在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中的分值權重,形成鮮明的工作導向。同時,整合各項資源,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與網化工程相結合、與生態文明村建設相結合、與林水會戰相結合,力爭做到單項工作出亮點,帶動整體工作上水平,圓滿完成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目標任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43-2210313,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