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懿傳》裡,我最喜歡的人是嘉貴妃,心思精巧,敢想敢幹,加上演員的演技在線,嘉貴妃真的非常出彩!辛芷蕾把嘉貴妃演繹得很真實,每一個細節都很到位。而且嘉貴妃是後宮最有勇有謀的人,尤其是早期的時候她比誰都會算計,只是到了後期就開始犯蠢了,有人說是一孕傻三年,可細看會發現,嘉貴妃不是蠢了,而是太得意了!
在劇中,整個後宮最會算計的人非嘉貴妃莫屬,雖然皇后剛一進潛邸的時候也算計了如懿和高晞月,但也只是不希望她們生下孩子而已,並沒有想過要她們性命。嘉貴妃就不同了,她的目的是剷除一切阻礙,心狠手辣!
嘉貴妃一進潛邸就開始算計了,她是玉氏女子,遠嫁到大清後沒有任何依靠,所以她選中了皇后!當時皇后還是嫡福晉,家世雄厚,又有嫡子,她不敢生一個與嫡子年紀相仿的兒子,所以一直在服避孕的湯藥。或許,她是第一個懷疑皇后耍心機手段的人吧!
後來她設計陷害了白蕊姬、儀貴人、如懿、純貴妃、阿箬、愉嬪等等,手段何其隱蔽和殘忍,讓別人根本找不出什麼把柄,那時候的嘉貴妃著實厲害。可是當她生下孩子以後就變得異常蠢了,行事不僅不嚴謹了,而且還屢次把自己牽涉其中,嘉貴妃這是怎麼了?
其實,不是嘉貴妃蠢了,而是她覺得自己有底氣了,所以她在做某些事的時候想到就付諸實施,甚至不怕惹禍上身!或許從她臨終之前對如懿說的幾句話就能知道原因了!
嘉貴妃順利生下了眾人眼中的貴子永珹,那時候永珹的地位僅次於嫡子永璉,永璉去世之後,永璋不成器,永珹的地位最尊貴。後來嘉貴妃又生下了八皇子永璇和十一皇子永瑆,她是後宮之中生育皇子最多的妃嬪,說白了她已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了,也有了足夠的依仗。換句話說,她前期不斷算計人,就是怕別人超越她之上,等到後期她們母子地位穩固了,甚至誰也無法撼動時,那她也就什麼都不怕了!
孝賢皇后連失嫡子,富察家族的勢力也大不如前,後期嘉貴妃已經完全不用依仗皇后,可以獨自撐起一片天了。富察皇后去世後,誰會成為下一任皇后?那嘉貴妃動了心思!但是當時她只是妃位,前面有嫻貴妃和純貴妃。嫻貴妃無子,純貴妃愚鈍,嘉貴妃覺得,只要剷除了她們倆,她自己就是皇后的不二人選。所以她先是設計陷害了純貴妃母子,然後利用七寶手釧陷害了已是皇貴妃的如懿,在這件事上我覺得嘉貴妃確實有些心急,因為她直接自己去舉報了皇貴妃,太容易翻船了,可她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形勢所迫!
如懿是皇上的心上人,兩人是青梅竹馬的愛情,所以想要打到如懿就必須擊中皇帝心中的要害,也就是他們二人之間的感情。否則的話,無論如何如懿還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比如曾經人們都以為如懿進了冷宮以後就再也不會出來了,可沒想到皇帝始終對她戀戀不忘,最後如懿不僅出了冷宮,還成了皇貴妃。說嘉貴妃對如懿的這致命一擊雖然冒險,但卻是最有效的,而且當時嘉貴妃已經生育了兩個皇子,實力不比如懿差,這個險還是值得冒的
再到最後,已經成為皇后的如懿雖然生下了嫡子,但嘉貴妃依然有三個皇子在,那時的她當不當皇后已經無所謂,最重要的是讓兒子成為太子。所以她費盡心力來幫助永珹,可惜她太過於急躁,也忘了物極必反這個道理,最後母子幾人結局悽慘。
其實,嘉貴妃不是不懂得算計了,而是她太大意了。她覺得自己有三位皇子在手地位穩固,玉氏在大清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誰也奈何不了她!嘉貴妃不管犯了多少錯都能被原諒,即便被廢為答應也能再度成為貴妃,這讓嘉貴妃的心裡又多了一層野心。
後面有強大的母族撐腰,前面有三個皇子做依仗,嘉貴妃可以說是有恃無恐,在皇位這個巨大的利益面前她越發貪心。所以她想盡辦法讓永珹走到諸位皇子的前頭,先是讓玉氏主動提出過繼永珹給孝賢皇后做嗣子,這樣永珹就有了嫡出的身份,比十二阿哥的地位還要尊貴。接著給永珹找一門高貴的親事,有了嶽家的支持,永珹便更加強大了,任何一位皇子都不會是他的對手。
嘉貴妃把所有的心思都撲在了永珹的身上,甚至有些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了,可他們自己卻絲毫沒有意識到!皇帝已對她們母子有了疑心,就是從那次狩獵開始的。皇帝去狩獵遇刺,永珹英勇救駕,之後永珹便得到了皇帝的器重,但同時也成了皇帝最懷疑的皇子。可永珹母子卻開始驕傲自滿,甚至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太后和太子,這在皇帝眼裡可是大忌,最終母子二人結局悲慘也怪不得旁人,只能怪他們自己太貪心了!
跟其他的妃子相比,嘉貴妃可能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她忘了自己是外族女子。皇帝雖然看重玉氏一族,卻不會立她為繼後,不管是從情感還是從家世來看,嫻貴妃才是最佳的繼後人選,所以從一開始嘉貴妃就已經奢求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後來,永珹雖然優秀,但品行不佳,心思也不正,這是他們母子最後失敗的根本原因。皇帝不是傻子,他更看重的是繼承人的人品和能力,永珹固然好,但在嘉貴妃的教導下卻失去了一個皇子該有的仁厚和眼界,這是大忌!
嘉貴妃從一開始的機關算盡到最後的洋洋得意,內心的貪婪暴露了她的醜惡嘴臉。記住,貪心和暴躁的人是永遠都堅持不到最後的,只有把心思放正專注於提升自己,才能靜待花開,才能在最後一刻綻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