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是一個人的符號。在認識一個人之前,我們首先了解到的就是他的名字。
姓名,承載著不一般的意義。父母及長輩在給新生兒取名的時候,往往需要費很大的功夫。有的人絞盡腦汁,有的人翻破了字典,甚至有的人會去廟裡請高人幫忙,都是為了給晚輩取一個既朗朗上口又寓意深遠的名字。為了方便子女書寫,名字最好筆畫不要太多,還要注意諧音問題。
一般來說,取名,顧名思義指的是取名字,姓氏往往不需要糾結,子隨父姓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然而,由於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加上現在獨生子女太多,因此,夫妻倆有時候也會為孩子的姓氏發生爭執。
讀者吳女士為了孩子的姓氏問題,跟自己的丈夫大吵了一架,在盛怒之中,夫妻倆做出了離婚的決定,現在正在為孩子的撫養權問題繼續爭執。
為了方便敘述和閱讀,我將用第一人稱來講述一下吳女士的遭遇。
01.有一個跟自己姓的男性後代,是爺爺畢生的心願;
我爺爺膝下有3兒一女,均已成婚。除了大姑生下了一個兒子外,大伯、二伯以及我爸都只有一個女兒。雖然爺爺對我們這三個孫女都十分疼愛,並沒有太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但是沒有一個跟自己姓的男性後代,成為了爺爺最大的遺憾。
隨著年齡的增長,爺爺對這件事情就越來越念念不忘。他經常跟我爸說,夢到吳家的長輩指責他,覺得無顏去見自己的祖先。
3年前,爺爺患上了重病,即使用了很好的醫療技術,也依然無法徹底治癒,只能拖一時算一時。
到了這一步,爺爺最後的心願依然是有一個跟自己姓的男性後代。為了滿足爺爺的心願,唯一尚未出嫁的我想到了辦法。
02.不要彩禮,陪嫁婚房,男友終於答應了孩子跟我姓的要求;
婚後第一個孩子跟我姓,聽了我的要求後,男友第一反應就是拒絕:「自古以來都是子隨父姓,哪有子隨母姓的?你知道的,我老家在農村,鄉下人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八卦別人家的事情,我父母又極其愛面子,他們肯定不會答應。」
「可這是爺爺唯一的心願,爺爺對我十分疼愛,陪我讀完了高中三年,作為孫女,我不能讓他遺憾終身啊!」
我跟男友討論了很久,最終達成了一致:我家不要彩禮,陪嫁一套婚房,換取我的第一個孩子跟我姓。
雖然男友的母親依然不樂意,但是她也清楚買房的成本太高,只好答應了我的要求。
03.老大跟我姓,婆婆從未給過好臉色;
結婚一年後,我懷孕了。由於第一個孩子跟我姓,因此,我沒有指望婆婆照顧我,而是請來了我媽。
據我媽說,得知我懷孕了之後,爺爺的精神都好了許多,吃飯都比之前多了點。
最終,我不負娘家的期望,生下了大兒子。兒子出生後,我爺爺在幾個堂姐的攙扶下趕到了醫院,親自給兒子取了名,叫做吳炯,我父母很快給孩子上了戶口。
相比於我父母,婆婆的做法就讓我感到很難受了。
兒子出生後,婆婆不但沒有絲毫喜悅之色,而且連抱孩子都懶得抱,我尚未出月子,她就催促我生二胎,要求我必須再生一個兒子,讓我感到很無語。
在老二出生之前,老大都是由我爸媽幫忙照顧的,婆婆在一旁除了催我生二胎外,沒有幫任何忙。
04.老二出生後,婆婆的做法讓我對婚姻失去了信心;
身體恢復後,我再度進入了備孕狀態,懷上了二寶。
在二寶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婆婆陪我去產檢,就試圖給醫生塞紅包問孩子的性別,被醫生嚴詞拒絕。
好在,婆婆如願以償,我生下了第二個兒子,跟老公姓何。孩子出生後,婆婆抱著孩子不肯撒手,一口一個大孫子的叫著,我只好抱著委屈的大寶哄。
二寶出生後,婆婆的一個做法徹底激怒了我。
婆婆召開了家庭會議,宣布了一個決定,那就是一年前老房子的70萬拆遷款以及他們老兩口全部的存款都留給二寶。更過分的是,她要求我答應,把我這套陪嫁房也留給老二。
我十分生氣,質問婆婆:「都是你孫子,憑什麼財產都留給老二?」
「什麼都是我的孫子?跟我兒子姓的才算是我孫子,跟你姓的我不認識,也不用叫我奶奶,我消受不起。」
婆婆平時對大寶的冷落和話語裡的嘲諷已經深深地傷害了大寶幼小的心靈,作為母親,我實在忍無可忍,更何況陪嫁房是我的私人財產,如何處置我說了算,因此,我毫不客氣地拒絕了婆婆把這套房子留給二寶的要求。
由於我的拒絕,我跟婆婆大吵了一架。老公和公公無一例外,都站在我婆婆那邊。在爭吵中,婆婆說出了這樣一句話,直接毀了一樁婚:「你以為我兒子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跟老婆姓啊?要不是看在你不要彩禮、陪嫁婚房的份上,誰願意娶你?」
想到老公對老二同樣愛答不理的態度,我的心更加寒了。最終,我們倆越吵越兇,發展到了離婚這一步。
決定離婚後,我跟老公為了孩子撫養權的問題又吵了起來。他要求一家一個,我一個都不想給他,於是我們到現在也沒能就離婚達成一致。
05.如果你真的接受不了對方的要求,婚前請及時說出來。
子隨父姓、子隨母姓,都符合要求,孩子跟誰姓,並不是一件十分嚴重的大事,關鍵要看夫妻雙方的態度。
如果夫妻可以好好溝通,真心實意地接受最後達成的協議,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視同仁,就算是父母反對,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然而,如果其中一方是為了利益被迫接受了另一方的要求,心存不滿,哪怕父母支持,你們的婚姻也很難過得幸福。
高爾基曾說:
「婚姻是兩個人精神的結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艱難,困苦。」
因此,在愛情和婚姻裡,三觀一致、精神結合是基本要求。
我想奉勸男人一句,你堅持子隨父姓沒有錯,妻子要求子隨母姓也沒有錯。如果你們達不成一致,只能說你們二人三觀不合,在結婚前,如果你無法接受女方的要求,就請及時說出來,不要為了利益強迫自己接受。
當二人無法就一些重要問題達成一致的時候,好聚好散總比婚後鬧得反目成仇要好得多。
END.
今日話題:你對孩子跟母親姓一事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