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張曉玉
7月28日,巨力索具因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發布停牌公告。停牌8天之後,8月7日,公司再次發布公告,由於交易各方未能就本次交易的核心條款達成一致,經審慎考慮,決定終止籌劃本次事項。
據公告顯示,此次重組方案為巨力索具擬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巨力集團持有的巨力能源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
巨力索具與巨力能源均為巨力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而巨力索具僅8天便閃電終止此次重組。對於重組背後有何隱情,《證券日報》記者致電巨力索具,公司董秘張雲沒有就重組終止相關問題進行進一步解釋,僅表示:「以公告為準。」
投資者質疑重組目的
依張雲所言,《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了巨力索具近一段時間以來的公告。
7月28日的公告中巨力索具表示,此次收購出於巨力集團擬對集團業務進行整合的目的。
8月4日,巨力索具發布重組進程公告稱,公司於7月29日召開首次中介機構協調會,會議就公司此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明確工作總體計劃及各方分工、職責,並正式啟動資產重組程序。
緊接著3天後的8月7日,巨力索具表示,由於交易各方未能就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核心條款達成一致,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交易事項。
目前,市場上投資者紛紛質疑,在深交所互動e上留言表示,「巨力索具本次收購的巨力能源在巨力集團中並非重要組成部分,談不上優質資產。而且能源和索具業務也沒什麼交集,那是為什麼選擇併入巨力能源?」「巨力索具收購巨力集團旗下的巨力能源是否意味著巨力集團有整體上市的預期?如果不是為了整體上市,收購巨力能源的目的是什麼?」。
不知道上述提出問題的投資者,對於巨力索具在公告中的回答是否還滿意,但其實,可以說此次收購,略顯牽強。
建行大學主任孫兆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談道:「資產重組併購的目的,是把被併購方的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實現被併購資產的間接上市,這有可能是為了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經營,也可能是還有其他考慮。並且,裝入上市公司資產的質量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資產的價值和潛在價值會影響到公司未來的估值。通常上市公司為了藉助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採用多種資本運作手段,力圖讓公司做大做強,這是企業家應有的併購重組的初心和本源。但是也會有些併購是為單純的資本運作和套利,要區別看待。」
終止原因可能有多種
從巨力索具近幾年的業績表現來看,2017年-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億元、16.9億元、19.7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716萬元、1782萬元、1823萬元。
高禾投資管理合伙人劉盛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談道:「從巨力索具年報來看,近三年公司的經營情況表現一般,雖然營收很高,但是盈利能力還是很不穩定,比如說,2017年公司已經出現了大幅的虧損,2018年和2019年盈利也就1000多萬元,這樣的盈利能力其實是很弱的。」
「結合業績情況來看,巨力索具可能希望通過注入集團資產保住公司盈利,尤其是現在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尤其是殼資源的監管也越來越嚴,所以巨力索具注入一些集團資產還是有它的原因和動力的。」劉盛宇分析道。
此外,劉盛宇還提到:「因為巨力能源資產情況不是很透明,沒有充分的信息披露,很難判斷它是否為一個優質的資產。」
對於此次終止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巨力索具表示,不會構成交易各方違約,亦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公司在做好主營業務的同時,將繼續尋求新的發展機會,拓展業務領域,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以提升公司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劉盛宇表示,方案終止的原因可能不一定是公告內容所呈現的核心條款沒有談妥,可能也有別的原因。比如,整個巨力集團體系下有其他的能源資產,為什麼這次要注入巨力能源?如果出現同業競爭怎麼辦?有可能在做方案的時候,沒有把上述問題全部都解決,或者方案沒有想好。作為外部投資者,我們只能大概判斷有哪些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