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感受到德雷克海峽凜冽的狂風,也算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稀有體驗。親眼看著南極環流裹挾著巨大水量,讓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在這裡連接、碰撞,親身體驗一下幾個世紀以來視死如歸、技術出眾的水手們迎接巨浪和狂風時的勇氣,設身處地的在呼嘯的西風中感受他們和船一起葬身冰冷海底的絕望。
哎?不對,寫著寫著沒收住!這最後一項可萬萬不能體驗,天堂再美我想世界上也沒一個人想在活著的時候去看看。南極已經夠美的了,天堂還是等死後再去吧。
不過說實在的,對於搭乘郵輪前往南極的旅行者來說,德雷克海峽是投入夢幻之境前的瘋狂序曲,如果把純淨至極的南極比作上帝恩賜給人類的天籟之音,那麼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峽的48小時,絕對是擋在你與人間天堂的魔鬼死亡重金屬樂章。
進入德雷克海峽前的最後一絲寧靜
上午的時候我們的海恩典號進入了「魔鬼西風帶」所管轄的海域,風浪明顯開始漸大,走在樓梯間裡不時地扶一下兩邊的欄杆,看著眼前的遊客一個個跟越喝臉越白的醉鬼似的,搖晃著穿梭於船上各個活動區域之間。
我甚至都跟科學家一樣能感受到海峽的上方寒涼的空氣與美洲大陸相對溼暖的氣流在瘋狂地進行南北交換,而且明顯感到由於交換不公帶來的激烈碰撞。狂風下方海面上,從南極滑落下來的冰山,也湊熱鬧似的漂浮在海峽中,給本來就艱難的航程平添了讓我翻江倒海的難度。
我甚至產生幻覺一般地感受到了表層富含磷酸鹽、硝酸鹽和矽酸鹽的海水自北向南遞增的過程,徹底明白為什麼這裡是世界上已知的營養鹽豐富,最有利於生物生長的海區之一。但我可以極為地肯定這裡是最不利於人類生存的海區之一。
走道裡無處不在的欄杆扶手
凡事都有正反兩個方面,魔鬼西風帶雖然讓德雷克海峽成為遊客去往南極的魔鬼通道,但在另一方面,南極能保持數值為0的PM2.5指數不能不說全是靠著它的魔力才達到的。
南極洲是世界上唯一沒有被汙染的淨土!在南極的科考站送來的補給裡是沒有水的,因為所有的飲用水需求都直接來自於科考站門外厚厚的雪,毫無汙染的白雪,拿回屋化出來就是天然純淨水。所以正是因為在魔鬼西風帶的包裹下,空氣中所有的雜質與粉塵都被阻擋在南極大陸之外,南極洲才會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後一片淨土」。
魔鬼西風帶像一個最忠實的守衛者,不分晝夜地環繞著南極大陸,守衛著地球上唯一的純淨土地。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到彩虹?同理,不經歷魔鬼西風帶,如何能見到地球上唯一一個未被汙染的大陸?
進入德雷克海峽之前的日落
說了這麼多魔鬼西風帶的可怕之處,還忘了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我這次過德雷克海峽趕上了難得一遇的平靜期,別說五層樓高的海浪,就連七八米的海浪都沒遇到。
連船上的探險隊員們都覺著不可思議,哪次來南極也沒遇到這麼溫柔的德雷克海峽啊!這兩天的行程都是四五米的海浪,德雷克海峽就像得了重病一樣昏昏欲睡,往日桀驁不馴的面目一下就變成了手術失敗後僵死的網紅臉,以往的威風蕩然無存。
可惜了同船的王教授給我的已經吃進肚裡的暈船藥,這點風浪頂多也就讓我感到些許不適應,翻江倒海的感覺自始至終沒有出現過。但同來的浩哥就大意失荊州了,過海峽第二天早起,浩哥沒事開始收拾行李,把所有的箱子倒騰出來挨個收拾,一身大汗過後站起來立馬兒覺著不對,緊接著就是十幾個小時的眩暈狀態。
海恩典號上的瑜伽室
愛喝酒的浩哥破天荒地戒了一天的酒,不喝酒的我卻跟發神經似的在午飯時間還弄兩杯紅酒。過德雷克海峽這兩天食慾一般都不怎麼樣,有一天的中午我就吃了點冰激凌,其實即使風浪不大,但兩天的德雷克行程多少還是有點噁心。
喝點酒腦子暈乎乎的正好蒙頭大睡,反正船上的甲板早就被船員挨個鎖好以防不測,想去外面看風景肯定是不現實的事兒,湊合著透過窗戶看海面上的信天翁吧。閱讀室裡24小時配備著薑糖和薑絲,對預防眩暈還是有那麼點作用的,尤其旁邊放著的蜂蜜水,對治療頭疼有一定的功效。
我還有個因禍得福的是艙位很好,越高級的艙位樓層越高,與之相對應的是晃動的幅度遠遠高於我們低樓層的艙室,而且我住的是內艙,沒有窗戶能看到外面搖晃著的大海,高級艙室的眾多落地大窗戶看搖晃著的大海最合適。
大海上最後一縷晚霞
如果真怕暈船而不敢來南極,也有空中的線路帶您飛過900多公裡的德雷克海峽,把您直接送到安靜的南極洲大陸。但跑道夏天是泥,冬天是冰,都不太適宜降落。
飛機穿越德雷克海峽2個半小時,不過得等船到了才能飛過去,如果不適合飛行只能等下一班輪船。從智利南部的彭塔阿瑞納斯出發,乘坐飛機,飛到喬治王島。
這是唯一可以不暈船的線路,不過非常罕見,畢竟95%的遊客都是坐船到南極遊覽,而且我個人認為經歷這樣一次常人難以忍受的旅程,也是自己一生中難得的、難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