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內蒙古自治區建立70周年|蒙古音樂的美好遠超想像

2021-01-07 澎湃新聞
今年是內蒙古自治區建立70周年,你知道的蒙古族歌謠除了膾炙人口數十年的《敖包相會》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還有哪些?

本文從傳統蒙古長調、融合現代音樂元素開創的通俗流行類及世界音樂類蒙古音樂,以及具有蒙古血統的搖滾、金屬、說唱五個方面,粗略梳理1949年後內蒙古音樂的發展。若你有興趣繼續挖掘,會發現蒙古音樂的美好遠超過想像。

傳統蒙古長調

內蒙古音樂隱於草原,本是蒙古族人天人對話的內心之聲。傳統蒙古音樂是無法用學院派的方法教授和習得的。

馬頭琴的節奏學的是馬蹄聲,人唱歌時的氣息仰止和節奏也不是靠固定發聲位置和數拍子練出來的。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音樂人類學學者蕭梅1999年發表於第一期《中國音樂》上的《長調歌手自述》中,長調大師們莫不提到這一點。

蒙古音樂是孤曠自然中人與內心的對話,是個體對自然的模仿和深深的理解,也是對生之歡愉毫無保留的慶賀,發乎於情,超越生死。

席慕容在《歌王——哈扎布》一文中寫道:「只要遠遠地聽到他的歌聲,就會讓氈房裡火爐旁的老人家忽然間想起了過去的時光,讓草地上正在擠牛奶的少女忽然間都忘記了自己置身何處;所有的心,所有的靈魂都跟隨著他的歌聲在曠野裡上下迴旋飛翔,久久不肯回來……」

穿越時光,忘掉自己,正是蒙古族人對音樂的初衷和期許。

在蒙古族的歷史演變中,長調和短歌各有興衰。但因為王府、寺院以及民間儀式、宴會上忌唱短調,長調幾乎貫穿蒙古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蒙古族音樂最重要的部分。

透過新中國第一代蒙古長調歌王哈扎布的一生,可以窺見蒙古傳統音樂在新時代的命運縮影。

蒙古長調歌王哈扎布。

1922年5月11日,哈扎布出生於錫林郭勒盟阿布罕納爾旗一個牧民音樂世家。他12歲在那達慕大會上獲賽馬和唱歌雙料第一,18歲拜著名歌手特木登學唱蒙古長調,19歲時即追隨師傅成為旗王爺的歌手。

蒙古族傳統,王爺府內蓄養歌手和樂手,流傳於阿巴嘎旗、阿巴哈納爾旗王府中的潮爾道和在察哈爾各旗貴族階層中流傳的阿斯爾均為貴族音樂,禮儀歌、宴歌等正式場合的歌曲也以長調為主。

解放後隨著蒙古貴族階層的消亡,蘇尼特王府歌手洛卜桑太伊、策旺,阿巴嘎旗王府歌手斯日古楞,阿巴哈納爾旗王府歌手特木丁、哈扎布等都離開王府回到民間。他們掌握的音樂失去語境,只能封存於頭腦中。

1952年加入錫林郭勒盟文工團後,哈扎布成為公認的新一代蒙古長調歌王。他收集長調歌曲,為中國唱片社出版了十餘張作品,不僅讓長調進入劇場,也帶至海外各地。

「文革」期間哈扎布入獄十年,編寫整理的380多首長調和堆起來有半人高的唱片全部損毀。1976年他重獲自由,開班授徒傳承長調成為他後半生最重要的事業。

他的弟子哈蘇榮既得真傳成為新一代長調大師,也做田野收集和研究工作。他為長調大師們作過傳記三部曲:《人民歌唱家——哈扎布》、《寶音德力格爾傳》、《我的老師——昭那斯圖》。除了哈扎布、寶音德力格爾和昭那斯圖,建國後的長調大師還有莫德格、巴達瑪、扎木蘇、馬希馬圖等。

他們的命運軌跡相似,都循1949年後走出草原進入文工團體,繼而登上舞臺走出國門,最終選擇回到草原薪火相傳的路徑。

晚年哈扎布唱的最多的是一曲《老雁》。

白茫茫外海之海濱

啼鳴飛來時多麼美好

我那可愛的七隻雛雁

祝願它們飛到溫暖的地方安康歡樂

秋末寒冷己來臨

芳草枝葉調謝失顏

我那可憐可愛的七隻雛雁

想必已飛到溫暖的地方安居歡樂

年邁的老雁,我呵

只能留在山河上空盤旋

老雁我並非想老而老的

是因人世間自然規律而老的

字短腔長的蒙古長調需要自己去聽,去感受,這樣厚重的作品無法用語言形容。

通俗流行類

1958年3月,毛澤東要求發起和搜集民歌。一時間,民歌搜集和「大煉鋼鐵」一樣全民動員,這段時期誕生/重新編排的蒙古民歌《敖包相會》、《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雕花的馬鞍》、《嘎達梅林》......生命力長久,直至今日仍在流傳。

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民歌在大眾範圍內式微,蒙古民歌亦如此。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傳統民歌基礎上加入新音樂元素的改編,和以傳統民歌曲式為基礎的重新填詞創作兩種方式,讓新民歌重新進入大眾視野。

蒙古族歌手中,騰格爾、德德瑪、哈琳等既出現在各類晚會等官方活動中,亦出版專輯,有作品流行。這批歌手無論音樂編排還是唱法都貼近現代流行歌曲,蒙古傳統音樂的根底又讓他們的歌聲衝破流行的框架脫穎而出。

蒙古族歌手騰格爾。

此前,學院派培養出的「民族唱法」和真正的各民族傳統唱法相隔千裡。各音樂院校教授的「民族唱法「是一種結合西洋美聲唱法演繹當代原創歌曲的體系,極易千人一面。騰格爾等蒙古族歌手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講打破了「民族唱法」的壁壘,讓大眾聽到更接近原生的蒙古音樂。

1984年創辦的央視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起初並沒有原生態唱法的分類。2006年,民族唱法和原生態唱法分組,各少數民族獨特的聲音、腔體和民族文化大放光彩。

黑駿馬組合、鳳凰傳奇、額爾古納樂隊等新民歌組合湧現於這個時期。他們唱的傳統民歌已經過現代音樂洗禮,原創作品卻始終帶有蒙古傳統民歌的印記。

黑駿馬組合。

鳳凰傳奇。

世界音樂類

「世界音樂」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名字本身自帶對第三世界居高臨下的視角。但因為一直未找到更合適的說法,所以沿用至今。或許叫「土地音樂」更為合適?

以在地傳統音樂為養分來源,吸取現代音樂的各種元素,也與其它地方音樂融合,總之是保持國際視野和開放心態,就可以歸入此範疇。

生於鄂爾多斯的烏仁娜是我們能聽到的最美蒙古女聲,也是國際上最知名的蒙古族女歌手。她的聲音自然如草原萬物之靈,未經學院訓練矯正(雖然烏仁娜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但學的是揚琴專業)。

烏仁娜的歌聲就是她姥姥的歌聲,是草原上代代相傳,開口便成歌的聲音。

旅居國外後烏仁娜與不同的音樂家合作。從唱傳統歌謠到自己創作,她歌聲裡的氣息和力度,吐字與節律,早已渡過精心打磨的階段,呈現的是她個體生命的豐饒和靈動。

烏仁娜

HAYA樂隊、阿基耐、圖利古爾、奈熱樂隊和安達組合等可歸入「世界音樂」範疇的蒙古樂隊各有特色。共同的地方是,他們的音樂底色是蒙古族傳統歌曲,使用原聲唱法(包括呼麥)和傳統蒙古族樂器。然而作品又不拘於傳統,原創新作和西洋樂器/音樂架構組成另一部分,亦有先鋒和探索之處。

HAYA樂隊。

奈熱樂隊。

搖滾類

成立於1989年的「零點樂隊」除主唱周曉鷗,其餘成員均為來自內蒙古專業文藝團體的樂手。作為早期中國搖滾浪潮中的一支重要樂隊,「零點」玩的是流行搖滾,很難聽出蒙古音樂的血統。

1990年組建「蒼鷹樂隊」任貝斯手的斯琴格日樂也是經歷早期搖滾浪潮的一員,並從搖滾樂手後來成為有獨立唱作能力的音樂人。

藍野樂隊成立於1998年,是第一支蒙古族搖滾樂隊。「蒙古族」的前綴不僅指成員的民族,也指音樂屬性——雖用漢語唱搖滾,歌裡卻充滿對草原的熱愛與讚美,搖滾三大件之外還包括馬頭琴等民族樂器。

藍野樂隊。

穿傳統袍子執馬鞭上臺的杭蓋把草原的聲音帶到國際舞臺,成為是西方世界最知名的中國樂隊(也許是之一)。把「杭蓋」歸於搖滾類也許不準確,從早期較為純粹的民歌到後來的folk-rock,如今的杭蓋也可劃入世界音樂的範疇。


他們的音樂很平衡,吉他、貝司、鼓和馬頭琴、陶布豎爾、三弦勢均力敵,正常的嗓音和呼麥也互為補充,並沒有誰搶了誰的風頭。他們的音樂從早先比較純粹的民歌蛻變為最為人熟知的《酒歌》和《杭蓋》風格,即偏搖滾的世界音樂,剛好站在民族和搖滾的中間地帶,成為一眾蒙古系樂隊中最討喜的一支。

杭蓋的原創作品較弱,但現場氣勢磅礴,一不小心就成為蒙古樂器博覽會,眼花繚亂卻不失整體性。

杭蓋樂隊。

更年輕的有Rid熱地樂隊,出道於《夢想的聲音》。和前輩們相比,熱地的音樂更自由奔放,節奏感更強亦更性感,像草原裡的熱帶島嶼。

金屬類

蒙古音樂長調短歌,向山川河流草原謙卑低頭,也崇尚武功鐵騎如風。

因此蒙古傳統音樂的調性與金屬的結合順理成章,節奏、血性、極端嗓、優美而悠揚的旋律共存。想像草原上的一面旗,長風和烈風經過它發出的聲響。

九寶樂隊專輯封面。

顛覆M樂隊的專輯封面。

比較出名的蒙古金屬樂隊有九寶、顛覆M、鐵騎等。

九寶是借用了金屬元素的蒙古族音樂,顛覆M是新派金屬樂含有一定的蒙古族音樂元素,鐵騎則是異教民謠金屬融合程度很高的蒙古族音樂,首張專輯的名字就叫《血祭薩滿》。

說唱類

內蒙古的說唱不及蒙古國興盛,但也正在成長中。

在全國人口60%都在30歲以下的蒙古國,說唱已盛行多年。蒙古國第一個techno組合Har Sarnai(1991)的創立者Amraa有一個觀點,hip-hop的來源除了非洲音樂,也受薩滿文化影響。薩滿儀式裡的念誦,法師的鼓和節奏,都與現代的hip-hop非常相似。

蒙古長調和hip-hop節奏重疊易生輝,蒙語輔音多,發音圓潤輕盈,也天然適合用來饒舌。

2010年「內蒙說唱軍團」集體亮相北京麻雀瓦舍,三支年輕的內蒙古說唱組合「遊擊隊」(PTS)、MNT、TST發合輯,從草原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這幾支樂隊之間互相熟悉和扶持,共同合唱的一首《說》灑脫純真,沒有中國內地很多說唱的戾氣。

2010年「內蒙說唱軍團」進京首演海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奏響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典序曲!
    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為慶祝這一偉大時刻,由中央電視臺、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出品的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獻禮電視劇《北方大地》,於4月12日(昨晚)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時段首播。由此,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慶典劇目正式拉開帷幕。
  • 烏蘭託嘎、克明為內蒙古成立70周年再創新作
    摘要:為慶祝2017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由著名蒙古族詞作家克明、著名蒙古族作曲家烏蘭託嘎共同合作創作,圖雅娜莎、孟和烏力吉兩位青年歌唱演員共同演唱的《愛在內蒙古》MV重磅發布,該作品入選「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歌曲創作徵集活動」。
  • 外蒙古獨立70多年以來,如今與內蒙古相比,兩地經濟差距有多大
    說起蒙古,一直是中國人的傷痕,中國由一片桑葉變成了一隻傲慢的公雞,而且蒙古的地理位置非常不方便,所以從國際到亞洲的存在感一直很低。另外,外蒙古自1961年正式成立國家以來,在70多年的時間裡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蒙古位於蒙古高原之上,東、南、西三面與中國接壤,北方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相鄰。一個受蒙古影響的國家,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7.8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7.5億美元?
  • 自治區文旅廳召開「內蒙古人遊內蒙古」新聞發布會
    包頭市目前大中小學已陸續進入假期,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開展的「內蒙古人遊內蒙古」活動,能夠極大地推動自治區和我市旅遊業發展,帶動區域合作,助力我市旅遊業復甦。二、節慶活動: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主線,以迎慶建黨99周年、自治區成立73周年為契機,以推動「內蒙古人遊內蒙古」為動力,我市決定於2020年7月—9月舉辦包頭市第三十五屆鹿城文化藝術節。利用文化藝術節主會場、各旗縣區分會場和各大景區活動地點多、活動時間長、覆蓋範圍廣、參與人數多、特色活動豐富、凝聚力強等特點和優勢,大力宣傳和推介包頭的文化旅遊資源。
  • 「歡樂草原·健康內蒙古」第十二屆內蒙古自治區全民健身運動會將...
    「歡樂草原·健康內蒙古」第十二屆內蒙古自治區全民健身運動會將點燃盛夏 發布時間:2020-08-04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
  • 內蒙古自治區概況
    全區自治區級愛國宗教團體有6個,即自治區佛教協會,伊斯蘭教協會,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基督教協會。盟市旗縣有宗教團體50多個。自治區還有宗教院校(班)3所,即自治區佛教學校、自治區天主教神哲學院、自治區基督教義工培訓班。目前自治區宗教界愛國人士中,有全國政協委員2人。自治區政協委員10人,其中政協副主席1人,常委3人,自治區人大常委1人、代表3人。
  • 把廁所建成精品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廁所滿意度顯著提升
    把廁所建成精品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廁所滿意度顯著提升  從2015年開始,內蒙古自治區旅遊局將廁所革命作為一項重大工程,認真落實旅遊廁所三年行動計劃,全區旅遊廁所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自治區旅遊局局長魏國楠指出,旅遊廁所建設工作要創新思路和方法,從供給側改革發力,建立健全旅遊與發改、財政等各職能部門的溝通聯絡機制,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力度,統籌利用各類資金,並廣開渠道、出臺有關政策措施,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廁所建設管理。
  • 以文藝之光鑄牢團結奮鬥精神之基——近年來內蒙古文藝創新發展巡禮
    、守望相助理念、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化轉化等5大選題方向進行創作;為迎慶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更好地展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自治區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紅色百年內蒙古」系列項目啟動,確定20個創作項目。
  • 賞內蒙古音樂 品內蒙古味道 帶內蒙古好貨 包頭草原音樂美食季即將...
    在這個草長鶯飛的美好季節,包頭「草原音樂美食季」即將拉開大幕。「草原音樂美食季」活動從七月份啟動將持續到十月上旬結束,主要包括「賞內蒙古音樂、品內蒙古味道、帶內蒙古好貨」三大主題活動。同時,發揮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優勢,以「內蒙古健康」為主題,把衛生健康行業服務送到尋常百姓身邊。賞內蒙古音樂。
  • 富德生命人壽內蒙古分公司十周年慶祝大會在呼和浩特隆重舉行
    12月18日,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分公司」)十周年慶祝大會在呼和浩特市巨華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總公司董事會秘書鄒勇、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裴德貴、與內蒙古分公司有深度業務合作公司的嘉賓代表以及分公司總經理室成員出席慶典活動,全區近400名業務精英和受表彰先進人物榮耀參會。
  • 內蒙古自治區已建立地質災害預防預警體系
    內蒙古自治區已建立地質災害預防預警體系,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成立檢查組,積極推進各盟市自然資源局和有關礦山企業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二是各盟市基本建立了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體系,實現與氣象、水利等部門的防汛防災預警信息共享,採取雨情通報、微信等多種形式,發布汛期地質災害預報信息。各盟(市)、旗(縣、區)「兩卡」基本已發放到位,「工作明白卡」做到了一點一卡,「避險明白卡」做到每戶一卡。
  • 都是蒙古,一個是外蒙古,一個是內蒙古,兩者的差距為何如此大?
    大家都知道內蒙古是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有很多人知道外蒙古也是曾屬於我國的,但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就宣布要脫離我們國家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烏蘭巴託的夜,很多人以為說的是內蒙古,其實烏蘭巴託是蒙古的首都。有很多網友就會說了,一會說內蒙古,一會說蒙古,一會說外蒙古,都要搞混淆了。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通知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七批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名單和前六批重點龍頭企業監測結果的通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為加強對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服務與扶持
  • 內蒙古和外蒙古是如何區分的?依據是什麼?
    縱覽世界地圖,我們能夠看到在中國的西北部有一塊名為內蒙古的自治區被劃分出來,並與其北邊的蒙古國接壤。蒙古國是處於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一個國家,在國內又被人們稱為「外蒙古」,以便於與內蒙古區分開來。從這兩個地區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們之間必然有著一段不同尋常的歷史淵源。
  • 非遺| 蒙古族皮藝(皮雕畫)技藝
    蒙古族皮藝(皮雕畫)技藝是遊牧文化的縮影,是內蒙古本土資源的應用,展示了高超的皮雕鑲嵌技藝,表現出具有民族特色高雅的藝術形式。蒙古族皮藝(皮雕畫)技藝第六代傳承人,內蒙古自治區非遺項目蒙古族皮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民族工藝美術大師賈宏偉根據自己的構思,採用草原上等黃牛皮,發明公開了一種皮雕畫的製作工藝,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1)選皮;2)潤溼;3)描繪踏圖;4)敲壓輪廓淺浮雕;5)染色;6)鑲嵌填充立體效果;7)裝裱。
  • 音樂傳奇謝裡·巴西夫人為慶祝「演藝圈70周年」的新專輯做準備
    謝裡·巴西夫人(Dame Shirley Bassey)穿著閃閃發光的金色禮服和同色的口罩,為自己慶祝 「演藝圈70周年」的新專輯而發布照片這位現年83歲的歌手穿著長裙的樣子真的讓人難以想像。這張專輯被冠以她的最後的作品,是慶祝她進入娛樂圈70年周年,感謝粉絲們70年以來的支持,以及70年在娛樂圈的點點滴滴。
  • 【文藝998】炸裂演技詮釋百態人生,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最高獎「薩日納」獎電影單元最佳男演員——楊根和
    楊根和,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電影編劇、製片主任、製片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內蒙古電影家協會理事、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電視家協會會理事、內蒙古戲劇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最高獎「薩日納」獎電影單元最佳男演員。1961年7月生於內蒙古巴彥淖爾杭錦後旗。
  • 你對內蒙古的誤解,大得像蒙古包
    內蒙古與八個省接壤,方言文化互相滲透,加上走西口的歷史背景,不同城市、地區都各有特點,不能一概而論。就像內蒙古的明星們,騰格爾、李誕、還有最近挺火的阿雲嘎,看著未必知道是一個地方的人。呼倫貝爾的東北血統在眾多地區中,呼倫貝爾特別符合外省人對內蒙古的想像。這裡的草原、森林、湖泊等都沒有經歷工業文明的洗禮,保持著原生態的自然風貌。
  • 這一輪的民族自治區"十年大慶",中央代表團團長都是這一職務的正國...
    今天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紀念日。據新華社報導,9日上午,由63人組成的中央代表團飛抵南寧出席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 中國5個民族自治區每逢十周年大慶,中央代表團都會到場祝賀,這已是一個慣例。而且,代表團的規格頗高。
  • 自治區檔案館對內蒙古社會科學院音像檔案進行修復寄存
    10月12日,自治區檔案館、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在檔案館舉行音像檔案修復寄存座談會。2019-2020年,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將多年搜集保存的民間文藝資料131盤(其中125盤開盤帶、6盤卡座帶)不同制式的錄音磁帶委託自治區檔案館進行搶救性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