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植物園揭示植物複葉模式建成的分子機制

2020-12-24 中國生物技術網

在自然界的植物王國中,人們可以發現多種多樣的葉形態。根據複雜程度,可以將葉劃分出兩種類型的葉:單葉和複葉,而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千姿百態的複葉形態。單葉包含一個葉片單元,而複葉是由多個葉片單元、即小葉構成。從生物學功能上來說,每一個小葉等同於一個單葉。在植物演化的歷程中,複葉的出現被認為帶來了很多優勢,如提高光合效率、減少植食性動物的損傷等。根據複葉中小葉的數目和排列方式,複葉可以分為單身複葉、三出複葉、羽狀複葉、掌狀複葉及各種多級複葉等。這些不同複葉的形態是如何決定的,目前所知甚少。

從發育的視角來看,複葉與單葉的不同之處在於,複葉的發育包括一個由複葉原基幹細胞介導的特殊形態建成過程——小葉的起始和排列。因此,複葉發育的核心問題是,複葉原基幹細胞是如何在時空上響應遺傳因子、激素及環境信號的協同作用、最終可塑性的調控複葉的形態建成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陳江華團隊以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的複葉為模型,對這一核心問題進行了深入解析。

前期的研究表明:蒺藜苜蓿中LFY的同源基因SGL1控制側部小葉的起始與發育;另外一個C2H2鋅指蛋白PALM1是關鍵的決定因子,它負責調控SGL1在側部葉原基的時空表達來影響複葉的模式建成;該研究通過正向遺傳學篩選到一類新的五葉突變體pinna1pinnate-like pentafoliata1):不同於palm1突變體中小葉以掌狀聚集,pinna1突變體中五個小葉以羽狀方式排列,額外增生的兩片小葉對生於頂端小葉的基部,形成奇數類羽狀複葉模式。通過高通量基因組重測序與遺傳連鎖分析,最終克隆到PINNA1基因。它編碼一個BELL亞家族homeodomain蛋白的新成員。PINNA1基因特異地在不同時期葉原基中表達。遺傳分析表明,PINNA1SGL1基因間具有遺傳上位性;時空表達分析揭示,pinna1突變體中SGL1的表達量和表達空間顯著的上調和擴大;生化實驗證明:PINNA1蛋白通過其homeodomain結構域與SGL1啟動子特異結合從而來抑制SGL1基因的表達。

該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是,pinna1 palm1雙突變產生出多級複葉,這種多級複葉使人聯想起自然界中的二回三出複葉、多回羽狀複葉等。進一步的分析顯示,pinna1 palm1雙突變背景下,多級小葉的產生也是需要LFY同源基因SGL1的表達。而更深入的研究揭示,PINNA1基因編碼的蛋白,一方面能在頂小葉原基獨立發揮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與PALM1蛋白在側部小葉原基中協同合作,來實現對複葉發育過程中SGL1時序表達的精確控制,從而決定複葉中的小葉數目和排列方式。相關研究結果以A molecular framework underlying the compound leaf pattern of Medicago truncatula 為題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 Plants上。博士研究生賀亮亮和團隊成員劉宇為論文的並列第一作者。

相關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雲南省聯合基金、中科院先導項目、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雲南省「高端人才計劃」和中科院核心植物園項目等的資助。

豆科植物葉片多樣性

葉原基電鏡照片

蒺藜苜蓿複葉模式建成的分子模型

相關焦點

  • 活植物13000多種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現生物多樣性之美
    12月5日,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裡,版納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科普專家劉光裕正在向「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集中採訪」媒體團介紹一種神奇的生物「昆蟲皇后」——蘭花螳螂。,是中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也是世界上戶外保存植物種數和向公眾展示的植物類群數最多的植物園。
  • 不看變色月亮看變色植物,西雙版納植物園之茄科植物小集
    朋友圈裡都在曬大月亮呀,上海陰天啊,好氣哦,看不到月亮變來變去也是沒辦法了,一種會變色的植物突然浮現腦前,這不老鼠拉木掀似的拖出了一些版納植物園看到的茄科植物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千種高等植物年輪紋理清晰,見識自然界神奇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我會被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所吸引住,植物園裡比較稀有的植物歷歷在目的展現在我的眼前,總是讓我感嘆生命力的頑強,也對人生產生思考。我所旅遊的地方也不是少數,我觀賞到大自然美景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是從未這樣真切的被植物園裡的植物所吸引住。
  • 科學家揭示植物藍光受體CRY光激活機制
    5月11日,Nat Struct & MolBio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張鵬研究組和研究員劉宏濤研究組的合作研究成果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現世界最大松鼠——巨松鼠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現世界最大松鼠——巨松鼠 2020-07-09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貝葉棕萬花齊開
    貝葉棕一生只開一次花一開就是千萬朵開花結果後就死亡今年4月以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的
  • 中外團隊揭示被子植物受精過程關鍵機制—新聞—科學網
    段巧紅供圖 被子植物的受精過程是種子形成的關鍵環節。防止多個精細胞與卵細胞結合,即多精受精,對於維持後代基因組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3月19日,《自然》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與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共同完成的最新成果。經過多年努力,他們發現了被子植物阻止多個花粉管進入胚珠的分子機制。
  • 馬雲現身西雙版納:體驗植物園王蓮葉「水上漂」
    據@西雙版納旅遊文化官微報導, 7月6日,馬雲現身西雙版納,孫宏斌陪同,逛傣族村寨、吊腳樓下喝茶。馬雲一行參觀了景區曼春滿千年古佛寺,現場了解了傣民族佛教文化,隨後遊覽了傣族園千年古村寨,感受傣家幹欄式建築的獨特風格,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街區遊覽時和傣家哨多哩互動「丟包傳情」。
  • 西雙版納|這裡有全國最大的熱帶植物園,來看奇花異草+熱帶雨林
    如果西雙版納的景點只能選一個,你會怎麼選?如果是我,選的一定是西雙版納中科院熱帶植物園,不僅僅因為它是西雙版納唯一一個5A級景區,在我眼裡,這裡和曼聽公園真的是版納最值得去的兩個地方了。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由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建於50年代,是中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最多的植物園,收集有活植物12000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好多你聽過的、沒聽過的奇花異草、熱帶樹木在這裡都可以看到。
  • 西雙版納|「讓我聽懂你的語言」
    課題優勢*課題型教學模式採用國外頂尖大學的課題式教學模式,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解決問題」的科研思路。西雙版納植物園五十餘年的科學研究積澱,已完成科研項目900餘項,取得國家級、省部級成果獎勵10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3000餘篇,申請專利90餘項,授權專利50餘項,主編出版專著近40部。
  • 西雙版納植物園太神奇啦!
    以前看《動物世界》的時候總是驚詫於他們的靈性,然而當我去了西雙版納的這個植物園後,發現,原來智慧與靈性潛藏在世間每一個生命體中...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省最南端,古代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為「理想而神奇的樂土」,作為北回歸線上的唯一綠洲,蔥鬱的熱帶雨林是這裡最大的特色,中科熱帶植物園作為版納唯一一個5A級旅遊景區,有著豐富的植被物種,眾多奇花異草,讓我捨不得離開。
  • 雲南西雙版納有一本植物百科全書,是動植物王國裡的愛麗絲仙境
    木木去當地遊玩的時候見過很多連名字都叫不上來可愛小動物和美豔的植物,可不是因為木木見識少啊,實在是種類太多了,著實讓木木大開眼界,因此雲南有一個名號叫「動植物王國」。而在這個奇珍異寶雲集的動植物王國裡,有一顆璀璨耀眼的綠寶石,不斷給這個世界製造人類不可或缺的氧氣,這個人類當作寶貝來看待的「天然氧吧」便是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了。
  • 能隨音樂起舞的西雙版納跳舞草來鄭州植物園了
    傣族小姐姐正一展歌喉,激發跳舞草的「舞興」河南商報記者鄧萬裡/攝  河南商報記者鄭超  你見過會跳舞的植物嗎?音樂響起,它的葉子能跟著音樂的起伏而開合「舞蹈」,這便是來自西雙版納的跳舞草。  2020年1月1日,鄭州植物園的迎春花展即將開幕,跳舞草等許多稀罕植物將首次亮相鄭州,花展一直持續到2020年2月9日。  「探班」  跳舞草剛「飛」到鄭州正在適應「水土」  河南商報記者提前來到鄭州植物園的展覽溫室「探班」。只見一位身著民族服飾的傣族小姐姐,正在跳舞草面前放歌,但跳舞草卻不為所動,這是怎麼回事兒?
  • 1萬餘株熱帶蘭花在西雙版納植物園綻放 花展將持續至5月7日
    楊振 攝  雲南網訊(記者 張蕊)在傣歷新年到來之際,自然之蘭花展將於4月10至5月7日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舉辦,100餘種1萬餘株熱帶蘭花在版納植物園綻放。  在蔭生植物展區,熱帶蘭附生形成的空中花園最能吸引人的注意,鼓槌石斛競相綻放似有戰鼓聲奔人而來;球花石斛繁花盛開似錦緞鋪陳;火焰蘭如一抹雲霞掛在天際;美花脆蘭溫潤如玉惹人憐愛。相比附生蘭,低調的兜蘭們默默地在角落裡綻放,而彩雲兜蘭、長瓣兜蘭、同色兜蘭在不經意間體現了自己的高貴氣質。
  • 才被命名就已極危 西雙版納發現斑果藤屬新種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斑果藤屬是亞洲特有屬植物,分布於印度至我國南部和中南半島,含有9種和1亞種,我國原分布有3種,在雲南都有分布。日前,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工作人員的新發現,為斑果藤家族添了新成員。
  • 色誘獵物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再次出現蘭花螳螂
    12月5日,記者跟隨「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的採訪團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這裡看見了被譽為「昆蟲皇后」的蘭花螳螂。(攝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攝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攝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據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科普專家劉光裕介紹, 蘭花螳螂主要生長在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熱帶雨林中,因外貌酷似蘭花,因而得名蘭花螳螂。
  • 西雙版納純玩5日遊(親子優選+五星溫泉泳池酒店+嗨遊植物園+探秘植物王國+野象谷大象表演+網紅告莊+潑水活動+古茶山採茶制茶)
    ,西雙版納思瑞秋藝術酒店 早餐: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自理 自由活動全國各地乘機前往西雙版納(可代訂機票,詳詢客服),提供商務專車接機,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省西南端,傣語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以熱帶雨林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
  •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有如此多奇異的花花草草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由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建於50年代,是中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最多的植物園,收集有活植物12000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好多你聽過的、沒聽過的奇花異草、熱帶樹木在這裡都可以看到。
  • 今日關注:西安植物園建成國家秦嶺宿根花卉種質資源庫
    2020-11-11 11:09:54 來源: 蓮星娛 舉報   今日關注:西安植物園建成國家秦嶺宿根花卉種質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