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王觀篇)

2020-12-25 彤嫿古典詩詞曲

王觀(1035-1100年),字通叟,如皋(現屬江蘇如皋)人,與秦觀並稱「二觀」。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相傳曾奉詔作《清平樂》一首,描寫宮廷生活。高太后對王安石變法不滿,王觀屬於王安石門生,就以《清平樂》褻瀆了神宗為名,將王觀罷職。王觀於是自號「逐客」,做回一介平民,65歲卒。作品中感覺,王觀是蠻灑脫的一位雅士。

1、依新韻和王觀詞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

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王觀]

*

春水送春波,

似把春情訴。

鳥語花香柳岸邊,

旖旎春歸路。

春意在花枝,

春意眉間蹙。

你我當年遇見時,

正是春歸處。[彤嫿]

彤嫿隨筆:別致的擬人,雅致。喜歡「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妙句。

2、依新韻和王觀詞

《菩薩蠻.歸思》

單于吹落山頭月,

漫漫江上沙如雪。

誰唱縷金衣,

水寒船舫稀。

蘆花楓葉浦,

憶抱琵琶語。

身未髮長沙,

夢魂先到家。[王觀]

*

歸思念念窗前月,

吹落一簾花如雪。

一曲意悽迷,

潸然紅淚滴。

流光弦上蹙,

夢裡幽情訴。

佇倚在天涯,

何時能到家?[彤嫿]

彤嫿隨筆:歸思幾許堪惆悵。

相關焦點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魏玩篇)
    宰相曾布之妻,封魯國夫人。襄陽人。生卒年不詳。1、依新韻和魏夫人詞《減字木蘭花.西樓明月》西樓明月,掩映梨花千樹雪。相思無數,念你朝朝和暮暮。情意深深,佇立西樓月滿襟。[彤嫿]彤嫿隨筆:清麗之處,不讓易安。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王詵篇)
    娶英宗之女蜀國大長公主,拜左衛將軍、駙馬都尉。因受蘇軾牽連貶官。後復登州刺史、駙馬都尉。卒諡榮安。能詩善畫亦工詞。存世作品有《漁村小雪圖》、《煙江疊嶂圖》、《溪山秋霽圖》等。1、依新韻和王詵詞《蝶戀花.小雨初晴回晚照》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樓臺,倒影芙蓉沼。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趙令畤篇)
    枝上新花蕾。回憶總痴痴,念念君去時。[彤嫿]彤嫿隨筆:喜歡「雙雙飛破春煙綠」,工筆畫一般的詞意,美不勝收。2、依新韻和趙令畤詞《虞美人.光化道中寄家》畫船穩泛春波渺。夕雨寒聲小。[彤嫿]彤嫿隨筆:一船春意,一船歸心,好清雅。和一個滄桑的。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林逋篇)
    林逋(967-1028年),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杭州人,著名隱逸詩人。是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中皇帝宋仁宗趙禎的偶像。通曉經史百家。性孤高,喜恬淡。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終生不仕不娶,無子,惟喜植梅養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李冠篇)
    著有《東皋集》二十卷,不傳。存詞5首。《宋史本傳》傳於世。 沈謙《填詞雜說》贊其《蝶戀花》「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句,以為宋祈和張先的「『紅杏枝頭春意鬧』,『雲破月來花弄影』俱不及」。1、依新韻和李冠詞《蝶戀花.春暮》遙夜亭皋閒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晁衝之篇)
    晁衝之的堂兄晁補之、晁說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因黨爭劇烈,兄弟輩多人遭謫貶放逐,他便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具茨山隱居,自號具茨。十多年後回到汴京,朝廷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終生不戀功名,授承務郎。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賀鑄篇)
    [彤嫿]彤嫿隨筆:春風一翦傷回憶,絕色幽懷,盡在賀梅子「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彤嫿]彤嫿隨筆:「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情融景中,景在畫中,無限愁腸,在心中。3、依新韻和賀鑄詞《西江月.攜手看花深徑》攜手看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
  • 彤嫿新韻和唐、五代、宋詞之心有靈犀(李璟篇)
    1、依新韻和李璟詞《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彤嫿]彤嫿隨筆:馮延巳教出來的好學生,花間詞的功力,著實了得。2、依新韻和李璟詞《浣溪沙.風壓輕雲貼水飛》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 「彤嫿新韻和納蘭詞100曲」與納蘭公子談情
    (二)今生詩詞裡的相遇一直喜歡納蘭公子和納蘭詞,初識納蘭詞,還是在大學時候。一個學理工科的學生,就那樣被深深打動。許多許多年了,每當重讀納蘭詞,心裡仍會有當初的感動和怦然心動。許多許多闋詞已鐫刻於心,成為今生情懷的一部分。喜歡他詞中的至真和至情至性。
  • 「今詩古意」彤嫿用古典詩詞曲表達現代詩情境(汪國真篇)
    和汪國真《我微笑著走向生活》悠然淡看喧囂,從容面對驚濤,蠻觸無須計較。時常笑笑,生活自是妖嬈。[彤嫿]彤嫿隨筆:汪國真,是我80年代上大學時喜歡的詩人。他的詩,充滿著面對生活的熱情、面對坎坷的豪情和面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滿滿的正能量。我曾買過他的三本詩集《年輕的潮》、《年輕的思緒》和《熱愛生命》,至今仍在家裡的書架上。《我微笑著走向生活》,是他的代表作,很喜歡。用古典詩詞和一個,如上。
  • 「今詩古意」彤嫿用古典詩詞曲表達現代詩情境(徐志摩篇)
    一、如夢令.和徐志摩《再別康橋》(彤嫿)凝望康橋金柳,河畔輕輕揮手二、採桑子.和徐志摩《再別康橋》(彤嫿)無邊思緒情難捨,風也溫柔,月也溫柔,往事悠悠心底流。[彤嫿]彤嫿隨筆:徐志摩的詩,開創了新月詩派,為上世紀20、30年代新詩的領軍人物;徐志摩的情,也同時爛漫和浪漫了當年的天空。我並不喜歡他人,厭屋及鳥,也不甚喜歡他的詩,覺得酸味太濃和稍嫌做作。不過,雖不敢恭維他做的那些愛情抉擇,卻欣賞他作抉擇時敢於突破傳統的勇氣。故而,以古典詩詞形式和一首他的代表作《再別康橋》。
  • 「今詩古意」彤嫿用古典詩詞曲表達現代詩情境(席慕容篇)
    彤嫿隨筆:昨天,閨蜜貼了一首席慕容的詩《錯誤》。如下:假如愛可以解釋誓言可以修改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那麼,生活就會比較容易假如,有一天我終於能將你忘記用《桃源憶故人》詞牌和一闋,不那麼糾結的,如上;也用《如夢令》和兩闋糾結一些的,如下:如夢令.帥哥懷舊(彤嫿)小院夜深人靜,似有纖纖身影。
  • 從《唐宋詞格律》學倚聲填詞(九)丨《金縷曲》
    《唐宋詞格律》《金縷曲》所見例作多為豪放之作,因此大多數人就將《金縷曲》強行歸作「豪放」一類,但實際上呢,《金縷曲》是仄韻長調中最為多變的一例。《金縷曲》的韻位安排除去上片第四韻與下片第四韻位連韻外,其餘韻位皆是三句一葉,數屬於起伏波蕩較為和諧的。但其中韻腳、句腳之間,又並非平仄交替而是全為仄收,句式又變化繁複,故在韻位的和諧之外,更多了一股勁峭來。
  • 「心有靈犀」中「靈犀」是啥意思?很多人當口頭禪,卻不知何解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多麼文雅優美的詩句,即使沒有彩鳳的雙翼,不能與對方比翼雙飛,但內心卻是像「靈犀」一樣,情感是息息相通,彼此共鳴的。這句詩出自李商隱的《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在那個詩歌鼎盛的唐朝,有「小李杜」之稱的李商隱(杜指的是杜牧),必然是個多情的人,不然如何能寫出這樣浪漫的詩句?詩中的「心有靈犀」,後來被引申為成語,意思與上面的解釋大致相同。現如今,很多情侶都喜歡把這句話當成口頭禪,主要是為了表達心中美好的願望,希望能覓得與自己情感共鳴的良人。有句網絡語說得好,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 易經起名:適合用彤字起名的女孩名字,女寶寶帶彤字起名
    父母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都在反覆思考給孩子取什麼名字好,哪個名字對寶寶未來的學業和工作有幫助,名字已帶有時代的信息,銘刻著文化觀念,凝聚著父母對孩子深情的厚意和殷切的期望,有些家長希望自己的女寶寶名字中有個彤字,那麼如何用彤字起名呢?
  • 心有靈犀一點通
    回味這種溫暖,漸漸從中找到了開悟和路。是的,是開悟和路,開悟是打開思想窗戶的一種方法,讓思想看到更新更遠的天空,而路就是做事的藝術和方法,讓自己走出來,走出一條新路來。這其實是什麼呢?是理解,對,是理解。是講者與聽者之間真正的理解,對政治、理論、人性、規律、觀念、文化的理解,理解到一致時,就會共鳴甚至震顫,深切極了。
  • 「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靈犀」怎麼理解?千萬人使用,少數人才懂
    我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與《望廬山瀑布》有異曲同工之妙,「心有靈犀一點通」同樣是一句廣為傳頌的千古名句,而且千萬人用來表達愛慕之情。其實這句詩用來形容親情、友情也是可以的。大家想過沒有,這句詩的上一句是什麼呢?這句詩當中的「靈犀」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心裏面有了「靈犀」就可以做到心心相印了?
  • 「心有靈犀一點通」中「靈犀」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經常讀,卻不懂
    其實香爐指的是廬山的香爐峰,紫煙是因為紅色和藍色的合成色是紫色,紅日照在藍天白雲中白色的水氣和霧氣會呈紫色狀。了解了這些,你才能知道詩仙為何能叫詩仙!在詩仙眼中,眼前的這座山就是立於天地間的一鼎大香爐,這樣的筆力令人叫絕。與「日照香爐生紫煙」一樣,筆者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個經常被很多人念著的千古名句,它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 不要指望男人和你「心有靈犀」,但也別把愛情想得那麼脆弱
    看著閨蜜幾乎要哭出來的模樣,我把「戲精」這倆字咽了下去,面帶微笑地向她解釋:「這世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心有靈犀』一說。」何為「心有靈犀」?「心有靈犀」的出處這個詞出自唐代李商隱的《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據說,靈犀是那時作為靈獸的一種犀牛,它的角中有白紋如線,貫通兩端,感應靈異。
  • 唐詩閒讀:「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開篇詩人就交待清楚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這是對昨夜情景的回憶,天上有星星,這該是一個美好晴朗的夜晚,微風吹拂,畫樓當然指施以彩繪、華麗的高樓。而桂堂形容廳堂的華美。其實這麼簡單的句子裡也有用典故,只是用得隱晦,《尚書·洪範》裡有「星有好風。」的句子,這裡用的就是這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