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80、90年代,是美人頻出的年代。
光是一個瓊瑤,就捧紅了不少「瓊女郎」~環肥燕瘦,各有千秋。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只不過,有些人長青不敗,而有些人只是曇花一現。比如說,曾經和林青霞齊名的「周丹薇」,還有人記得她嗎?
△左二
周丹薇22歲出道,是70年代最當紅的名模,多次拿過國際大獎。
後來她又轉戰大銀幕,演戲、主持.事業玩的風生水起,算是諸多「林志玲們」的大前輩了。
可惜再有錢有貌的女人,遇到感情之後,都會頭腦不清。
36歲時,周丹薇愛上了三福關係企業副董事蕭俊郎,然後迅速退圈回家相夫教子了。
她放棄了事業,並沒有換來白頭偕老。因為婚後一直沒有孩子,原本體貼的丈夫,也開始頻頻出軌。
為了挽回婚姻,她曾花800萬做了19次人工受孕,但都以失敗告終。
後來,周丹薇甚至開始迷信民間偏方。喝活鴿子血、生吞癩蛤蟆.即使再噁心 ,都阻擋不了她的求子之路。
偏偏事與願違,嘗試了20多年,她依舊沒能懷上一男半女,甚至還得了乳腺癌。所幸,周丹薇治療及時,最後恢復了健康。
多年的疲憊,讓她放棄了執念,並與前夫離婚了。
雖然耗費了半生來破除迷障,但至少周丹薇接下來的人生重獲了自由。她一邊學習,一邊拍戲,以62歲的高齡考上了碩士。
△60多歲這個狀態,很厲害了
而且周丹薇還找到了新的精神寄託,那就是——琉璃藝術!
有一次,她偶然看到了琉璃藝術大師安井顯太的作品後,就對這種晶瑩又脆弱的美念念不忘~自己也開始學習琉璃製作:
△周丹薇的琉璃作品
一定有不少人會感到疑惑:琉璃不就是玻璃嗎?這也能算藝術?
其實吧,玻璃和琉璃可不是一件東西,價值也是一個天,一個地!
玻璃琉璃
傻傻分不清
琉璃和玻璃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矽,不過,比起廉價的玻璃製品,琉璃採用中國傳統脫蠟法,工藝冗長繁複。
其密度明顯高於玻璃,且手感滑潤,輕輕敲擊還會有金屬之音: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而且,相對於顏色單一的玻璃,琉璃也更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緻、細膩的極致體現。
不過,琉璃也分三六九等,並不是所有的都有價值。
水琉璃
水琉璃的價值極低,嚴格來說,它不過是一種仿製玻璃。
不僅有明顯的化工色素感,而且質地輕、不通透,有明顯的廉價感,保存一兩年基本就會褪色。
現在不少的吉祥擺件都採用的水琉璃,如果店家忽悠你這是一件「琉璃藝術品」,可千萬別上當。
臺灣琉璃
臺灣琉璃,由西方玻璃藝術演化而來,又被稱為「西洋琉璃」。
其工藝起源為古埃及「費昂斯」,顏色比較單一,優秀的作品同樣有很好的收藏價值。
古法琉璃
古法琉璃,顏色多彩,又有人稱它為「五色石」。
古法琉璃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火裡來、水裡去,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流光溢彩
△古法鎏金
它的成品率就只有70%,且不可回收,因此其價值高於一般水晶。
不過,真正的古法琉璃配方,早已在歷史跌宕中失傳。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金馬影后楊惠姍所復刻的古法:
△左一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她嫁人後選擇息影,和丈夫一起從事古法琉璃的研究,並復刻了早已失傳的「脫蠟鑄造法」。
這座「千手千眼觀世音」,是兩人20多年的心血,也是世界琉璃藝術史上現存最大、最細緻的佛像藝術品:
中國琉璃
輝煌燦爛的文明史
現在在大家心中,琉璃有些廉價,但在古代,它可是個寶貝!不僅是我國五大名器之一,也是佛教七寶之一:
△其他四器:金銀、玉翠、陶瓷、青銅
而且光名字,琉璃就獨佔數十種。繆琳、琅軒、陸琳、琉琳、玻黎、硝子、罐子玉、罐玉、藥玉這些都是它的別名。
琉璃,用天然的材料經過火的煅燒,才能擁有誘人的色彩。
對於現代來說,這不是一件難事,但在古代想要得到一件製作精良的琉璃器,可相當不容易!
△現代琉璃器
最初,它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因為難得,很長一段時間,古人把琉璃看得非常珍貴。
迄今發現最早的琉璃,出現在春秋時期。
湖北江陵一號墓中,越王劍上裝飾的,赫然就是珍貴的琉璃:
但最出名的,莫過於戰國時期的蜻蜓眼。
蜻蜓眼最早由西方傳入,被認為是「通神靈的眼睛」。圓珠之上,一圈套一圈的花紋,顏色繁複鮮豔:
△如今一顆蜻蜓眼,價格一般在幾千到幾萬左右
其中曾侯乙的「蜻蜓眼」,有學者考證這就是傳說中的「隨珠」。
古人有云: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雖然咱們到現在都不知道和氏璧是什麼,但隨珠的神秘面紗至少是揭開了——
在1978年,隨侯墓出土了173顆蜻蜓眼琉璃珠,價值連城:
早期古琉璃,和玉器多少有幾分相似之處。
比如,這對西漢時期的南越王墓的琉璃壁,是不是有幾分溫潤如玉的感覺:
這就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的智慧了~
因為古人崇尚美玉,在製作琉璃時,他們巧妙加入了鋇元素,才使琉璃呈現半透明的類似玉的質地。
△實拍圖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後期,透明質感的琉璃器,橫空出世,不少皇家貴族醉心於它那份玲瓏剔透。
比如,這件李靜訓墓「綠琉璃蓋罐」(公元608年),它採用魏晉時期引入的西方技術製作而成,是國家禁止出國展覽文物之一:
到了北宋時期,琉璃製品的工藝已相當成熟。
這件北宋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琉璃葡萄」,剛出土的時候,被人認作是微微腐敗的「貢品」。
它的做工之精妙,內部中空,外表有螺旋紋理,放在現代也讓人嘆為觀止:
△這也太逼真了!
千年時代變換,古法琉璃磕磕絆絆,曾在明朝失傳,後來又經現人復刻。
2008年,琉璃燒制技藝,被納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中。
雖然是人工製造,古法琉璃的真正價值,在其工藝,其文化,而非其本原料價格的高低。
琉璃藝術
西方大師的古典美
如今的琉璃,早已告別了往日的輝煌。但其實,在精湛的珠寶設計中,它也曾驚豔過不少人。
這都得益於法國大師赫奈·萊儷,他讓琉璃在新時期藝術時期,風靡一時:
他設計的珠寶,並不依賴昂貴的寶石,琉璃、珍珠、琺瑯反而成了他最喜歡運用的元素。
各種材質出人意料的組合,卻又相得益彰,透露出一股天人合一的氣息。
他努力挖掘自然界的各種細微之處,古典、溫馨、逸趣橫生,視覺衝擊極強。
在當時,擁有一件萊儷製作的珠寶,成為每個有錢人的夢想。
1907年,萊儷大膽啟用琉璃材質,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香水瓶。
他甚至發明了複雜的琉璃上色、切割和雕刻的技術,被譽為「香水瓶之父」:
本文由每天一堂珠寶課原創出品
萊儷去世後,其子孫開始轉向水晶的製作,LALIQUE品牌也由此從琉璃時代,進入水晶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