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草原上,小股民就是羊群,而莊家是狼。但中國股市70%的人都在賠錢,這基本上是事實的。
就像打麻將一樣,四個人打,三個人賠。這三個人的錢自然流入到那一個人口袋裡去了
也就是說,股民所賠的數萬億既沒消失,也沒有揮發,而是轉移了,轉移到了少數人的口袋裡去了。
這就是狼吃羊的故事。在草原上,羊看到狼就會跑。為什麼?害怕它會吃掉自己。
但卻不同於股票市場,說有莊股拉起來就兇了,會漲得快,最好是強莊。
草原上的羊吃什麼?吃草。他會選擇去有狼的地方嗎?絕對不會。
這是投資者的自我定位錯誤,你是羊,吃草就行,草就是找一個表現好的股票,在合適的價格上跟他,然後每年等著派息送股升值。
但大多數股民不喜歡這樣,總想跟著狼吃一些殘湯殘渣,這還有不虧損的道理?
中國股市再次踏上一條「不歸路」
中國股市的真實槓桿率已經超過20%,很多人對這個數字可能會吃驚,怎麼可能?但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確實已經超過了20%。
1、股市槓桿率是槓桿資金和流動市值之比。中國的股市流動市值50多萬億,但實際上很多國有企業的股份並不流通。
2、中國股市券商融資超過2萬億,場外配資至少兩萬億,這就是四萬億。光這兩項,中國股市的槓桿率就超過10%。
3、券商融資2萬億+場外配資2萬億+銀行貸款4萬億+理財資金1萬億=9萬億,而中國股市除掉國有企業不能流通部分,真實的流通市值不會超過40萬億,也就是中國股市的槓桿率已經超過20%。
股民虧的錢都去哪兒了?到底是誰賺走了股民的血汗?
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眾多股民心中,但深究起來,連很多專家都無法講清楚。
在眾多說法中,一個比較被認同的觀點是:蒸發了!
在解釋「誰賺走了股民的血汗」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股價不等於現金!
投資者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把當前的股票價格當作真實的現金。
錢是這樣一種東西,只有當它真正落到一個人的口袋裡時,它才能被稱為自己的錢
錢進了上市公司兜裡
為什麼公司要上市?因為每次成功的首次公開募股都能從股票市場賺到很多錢。
這是投資者投入股市的錢。這些錢被提供給上市公司後,也會從股票市場上消失。
有些公司把錢花在研發、業務發展、高管福利等方面,但肯定不會用來投資股票,所以也不會投資在股票市場上。
錢進了少數低成本持股者兜裡
股民卻高進低出,誰是最後的贏家?為什麼大多數散戶是虧損的,一目了然吧!
股票市場中的資金也遵循能量守恆定律。有人掙錢就意味著有人虧錢,這是一個零和遊戲。
所以你在市場上賺的錢就是別人在填補上市公司融資缺口後損失的錢。
市場好時,提前進場的投資者賺的錢最多;當市場不好的時候,你越晚進入市場,你損失的錢就越少。
但無論如何,受益最大的還是持股成本最低的。這也符合經營的基本原則,成本越低,毛利越高。
莊家低進高出,而股民卻高進低出,誰是最終的贏家?為什麼大多數散戶是虧損的,一目了然吧!
中國股市成立至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30年並不是短時間
但對於一種新事物來說,在一無所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個不長的時間。
在這30年裡,中國股市以中小個人投資者為主,由於市場機制的不完善,規章制度的不健全,投資者投資理念的不成熟
參與者交易行為的不規範等等各種原因,絕大多數投資者,傷痕累累,虧損連連,怨聲載道,罵街不斷
更是常常羨煞歐美他鄉股市之發達,收益之豐厚,對中國股市恨鐵不成鋼。
我想這是操之過急了,撇開國情不同,投資者結構不同等等各種因素不談
僅僅就發展的時間長短上來說,歐美發達股市已有數百年曆程,已處於各方面都成熟穩重的中年期
而中國股市,相比之下,才處於少年期,性格叛逆,情緒波動大
可以理解,這基本也算是正常的,有時候,特定的歷史階段無法逾越。
所以,讓我們給中國股市多一些時間,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耐心,中國股市定會熠熠生輝,這也是未來中國國運使然。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的這裡,大家可以點擊頂部藍色關注兩個字,關注我,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本人百家號!每天會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下你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