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倍券」如果不是為了提振經濟,它的設計簡直是精妙。細品發現,無論是現金還是免費消費券,當然更便利更刺激消費更提振經濟,但也都意味著民進黨當局要一口氣拿出五百個億。現在步驟繁瑣冗餘,為難折騰的是民眾商家,民進黨當局卻能坐享清福,兩面收割,既能讓民眾和商家感恩承情,更能用「購買-兌領-消費-兌換」拖延兌現時間,還能以「一千變三千」這道障眼法,先從買券消費的民眾那裡套現百億。
蔡英文從3月份就打嘴炮說,要發錢給臺灣民眾去消費振興經濟,還想了個很潮的名字叫「酷碰券」。老百姓都是實在人,等這畫了許久的大餅等到春去夏來,終於等到臺當局派出蘇貞昌公布「振興三倍券」,結果竟是預付費的!這要也叫天上掉餡餅,難不成是老天爺新開了自動售賣機業務...
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6月2日公布振興券樣張,定名為「振興三倍券」。
「酷碰券」變「三倍券」果然一點兒都不酷了,歷經三個月出臺,洋溢著拖拉、麻煩、摳搜的氣質,一千變三千(新臺幣,下同),是非得榨出老百姓的一千元才捨得掏出兩千補貼來。宣傳口號大言不慚「好領、好用、好刺激、最溫暖」,然而說「好領」明明要先付費才能領券;說「好用」卻有「十一類不得使用」,最愛的外送平臺、電商網購都用不得;說「好刺激」又只一點點錢,且遲遲不發,重重設限,有效期長達五個半月直到年底,足以讓消費者冷靜,讓商家涼涼!目前看來只有「最溫暖」顯得真誠懇切,6月7號臺灣地區解封,發券卻延至7月15日才能開始,彼時正值盛夏,豈止溫暖,簡直是炎熱。
「振興三倍券」500元4張、200元5張,共計9張,使用期限至今年12月31日。
問為什麼不直接發錢?答曰怕有人存起來不花;那為什麼不直接發券?答曰用自己的錢買券才更有消費動力;問用券是不是不能現金找零?答曰並未嚴格禁止;那過期未消費還能退錢嗎?答曰倒也沒有不退的道理。夜市攤販發愁券面值太大如何找零,飯店旅遊業主發愁券面值太小如何引流,商超發愁退貨怎麼操作退款退券……發錢變買券,一時間民眾和商家都有點兒懵,連媒體都迷失在了彎彎繞繞裡,臺灣「各界霧煞煞」。
針對有網友利用退貨機制套現,臺灣各大賣場將會出招進行反制。
臺 「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整體方案預算規模五百億元,今年12月31日前人人可憑臺灣的健保卡買券,花一千錢變三千券,還自以為幽默地提示「可以剖腹生產」增人頭搶券。拜託,你清醒一點,臺灣一碗牛肉麵都要一百六啦,誰會為了多兩千元消費券剖腹產?!
臺「經濟部長」沈榮津更用一套公式算出民眾實際上是用一千元,得到4687元。「平臺業者加碼打八折,等於3000元到了平臺後效果就變成3750元,店家又再打八折折促銷優惠,效果又變成4687多元」。呵,他真是保守主義者,說不定平臺業者和店家都打一折促銷呢?不過看到這種神奇的算法,也就不奇怪臺灣經濟部門何以預估這波發券可創造千億元經濟效益了。
觀光或餐飲業在疫情中受創嚴重,亟待消費加持
「三倍券」真的能提振臺灣經濟嗎?民進黨政客們睜眼說瞎話,但大家也不是真的瞎了,「金管會」前主委曾銘宗直言,沈榮津的經濟評估是在冷氣房按計算器,在真空狀態下算出來的。三倍券本質上是打折的消費券,仍會有替代消費的問題,政策效果值得懷疑,甚至可能都沒有五百億的消費效果。(所謂替代消費,就是一個人從七月到十二月,基本的生活開支也能花掉三千元,用了消費券,可以把原本要花的錢省下來,並不會因為領券而產生多餘的消費。)
國民黨團書記長蔣萬安更是悲觀,擔心這麼重要的振興券方案要一個半月後才要上路,民眾將因此有預期緊縮心理,也就是這一個半月不急著消費,等到7月15日拿到三倍券才去消費,對苦撐的小商家而言,若要再撐一個半月,很多不該倒或可能要倒的小商家將會倒一片。
但凡有點兒常識,都能看出這個消費券方案對提振經濟毫無助益,不幫倒忙已經是最好預期。可是「三倍券」方案真的那麼蠢嗎?
現在步驟繁瑣冗餘,為難折騰的是民眾商家,於誰有利?
疫情之下,島內百業凋敝,都眼巴巴盼著局撥款救濟,其實地主家也可能沒有餘糧了。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資料顯示,臺當局現在已是債臺高築,2020年公共債務佔比攀升至30.5%,而如軍公教、勞保潛藏負債已超過17.6兆新臺幣。當局手頭緊,振興券的份額大概被民進黨讓位給了美制魚叉反艦飛彈,這五百億才拿得不幹不脆不爽利。
從提振經濟來講,設計「三倍券」的人當然是秀逗了,但如果不是為了提振經濟呢?它的設計簡直是精妙。細品發現,無論是現金還是免費消費券,當然更便利更刺激消費更提振經濟,但也都意味著民進黨當局要一口氣拿出五百個億。現在步驟繁瑣冗餘,為難折騰的是民眾商家,民進黨當局卻能坐享清福,兩面收割,既能讓民眾和商家感恩承情,更能用「購買-兌領-消費-兌換」拖延兌現時間,把五百億分散到五個半月的時間裡慢慢流動付清,還能以「一千變三千」這道障眼法,先從買券消費的民眾那裡套現百億。
所以商家再怎麼著急,當局卻不慌不忙,既不急著給民眾發券,也不急著讓民眾花券,但一定要讓民眾買券。五百億預算又大又虛,卻能堵住悠悠眾口,說不定先期消費用民眾買券的錢即可平衡,畢竟有的人買了不會即刻花掉。這周轉設計,絕妙絕妙。最後能不能提振經濟重要嗎?民進黨當局已經實現了名利雙收。從這個角度來想,「三倍券」裡那些彎繞繞、霧煞煞,讓人隱約覺得不對卻又想不通的地方,突然豁然開朗——誰還能吐槽「三倍券」蠢?臺灣這麼窮它都能套現。(唐堂)
圖源: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