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讓我沮喪。
上個禮拜我腸胃炎去醫院,又斷斷續續捱到這個禮拜,炎症終於在假期的末尾結結實實地爆了一次,只能挺屍吃瓜。繼諾貝爾文學獎給了毫無準備的石黑一雄之後,流量小生鹿晗和關曉彤公布了戀情。
幾年前身體還可以作的時候,我能在假期看一篇以北戴河為背景的小說就臨時起意買票去北戴河,到北戴河凌晨四點,在火車站等天亮;國慶節假期去小縣城看當地「未被汙染」的風景,半夜在小旅館嚇得要死開了一夜電視;照著地圖在哈爾濱找小街小巷,手機沒電在街頭迷路找不回酒店……當時覺得特別酷,而現在就覺得,有那些時間精力不如好好吃飯鍛鍊身體。
這時候就特別羨慕能在追星混飯圈的人——接機送機不吃飯,榜單打call不輸面,專輯電影刷票房,微博舉報會刪帖,每一項耗費的人力物力精力都比文藝青年跋山涉水多。鹿晗關曉彤戀情公布後,不僅微博癱了,朋友圈爆了,有當老師的同儕說班上的小姑娘下午的試不想考了。消息傳出三個小時左右後,豆瓣八組還爆出有為此跳樓的學生。
吃瓜群眾如我瞬間覺得這個瓜不好吃。
我也曾盡心盡力地喜歡過很多演員明星,比方林依晨、吳慷仁、孫儷、章子怡等等的,有段時間特別迷倪大紅(《大明王朝1566》)、樊光耀、金士傑之類的所謂「老戲骨」,他們的訪談、劇都會留意(《羋月轉》除外,槽點太多)。我知道林依晨一邊拍戲一邊參加聯考,考入了排名前三的臺灣政治大學;吳慷仁27歲出道,演了很多荒謬的戲,卻也踩著荒謬一點一點進步拿了金鐘獎和臺北電影節影帝(超級推薦《一把清》);章子怡孫儷之類的天賦、拼命大導演們都有認可。單單是對手頭事業的關注度,他們都令我汗顏不已,都讓我反思自己。
其實我也喜歡吳亦凡,是因為電影《老炮兒》。用學生的話說是「帥到犯規」,英語發音「蘇到爆」,面部五官標準到令人窒息。有時候我覺得自己隔著網絡千裡迢迢地關注著他,簡直就是天涯若比鄰的寫照。
然而現實還是——累得特別具體,窮得巨細靡遺。大部分人或事平平無奇。
偶像、明星也是人。如若沒有可以加持成為偶像、明星的特質,也會面對現實,成為大部分人。普通人對偶像、明星的愛,或多或少都有自我想像或欺騙的成分在裡面,很像對待喜歡的某個人——預謀已久,精準出手,碰一下都覺得是搶。所謂入戲太深就是這個意思。而你白天黑夜地喜歡著的那個人,有時候並不能對得起你的情真意切。畢竟世界太殘酷了,千萬少男少女(或許還有阿姨、媽媽、爸爸、叔叔們)同樣喜歡他,他又只喜歡一個人。但那個人不是你。早點想通,早點幸福。
有時候我們所做的就是把到處是空洞的人生一一填滿,就像做填空題。填的內容只能是關乎自己。
最後,脫粉的很多人覺得鹿晗關曉彤沒有CP感,至少身高不搭。那麼問題來了,鹿晗身高到底多少?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獲取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