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女兒情》,聽懂已是中年人

2021-01-08 淘漉音樂

我們這一代人,記憶裡抹不去的羈絆,一定有86版《西遊記》。

年少時,很多人喜歡嫉惡如仇的大聖,喜歡貪玩可親的八戒,卻沒人喜歡唯唯諾諾的唐僧。

看到悟空打妖怪,小兒們爭相模仿,上躥下跳,唯獨對纏纏綿綿的女兒國橋段興趣缺缺。

就連主題曲,也更愛《敢問路在何方》的豪邁,《通天大道寬又闊》的瀟灑。

至於《女兒情》的纏綿悱惻,實在不太對少年人胃口。

直到多年以後,偶然間聽到熟悉的旋律,才突然品出了另一番滋味。

那些年少時不懂的深意,一下子透過時光撲面而來,原來,情之一字,我們都是局中人。

當年,我們只慶幸唐僧躲過了一劫;如今,才知道唐僧錯過的是一生。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

《女兒情》一開篇,就透著欲說還休的克制。

明明鴛鴦蝴蝶雙宿雙飛,明明春色惹得遊人醉,卻只敢悄悄問聖僧。

哪怕貴為國王,在此刻,女兒國國主也不過是一個矜持羞澀的小女子罷了。

對於女王的容貌,原著中第五十四回這樣寫道:

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鬟堆金鳳絲。秋波湛湛妖嬈態,春筍纖纖嬌媚姿。斜軃紅綃飄彩豔,高簪珠翠顯光輝。說甚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

這樣一位女子,既有一國之主的地位,又有堪比昭君西施的美貌,在旁人看來,理所應當佔據這段感情的上風。

然而,任女王如何明示暗示,唐僧依然無動於衷。

情愛的世界裡,從來不以身份名位論英雄,誰先動心,誰就輸了。

年少時,我們總以為愛情有靚麗的外表和不俗的財力就夠了,人到中年才明白,感情中的地位,不是用俗世財富的多少來衡量的,有些東西,終究強求不來。

當年,韓寒在《後會無期》裡請來萬曉利演唱《女兒情》。

一時間,無數人唱衰這個選擇,一部黑色幽默的電影和一首幾十年前的曲子,怎麼會合適?

等音樂聲一起,男人沙啞低沉的嗓音配柔美的歌詞,竟然有種奇特的和諧。

電影裡有這樣一句臺詞:喜歡就會放肆,而愛是克制。

唐僧和女兒國國王的結局,與這句話再合適不過。

因為克制,所以哪怕心如刀割,依然願意放你西行,哪怕從此後會無期,也不願你為難。

青春爛漫時,只記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期待,人到中年,才會明白「求不得」的苦痛。

人人都愛大團圓式的美滿結局,但經過歲月衝刷,真正銘記於心的,卻是那些陰差陽錯。

唐僧和女王之間,正是一場陰差陽錯的騙局。

女王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想明白。

原著中,師徒四人初到女兒國,入住迎陽驛,驛丞報於女王,恰逢女王夢見祥瑞。

知悉大唐高僧途徑女兒國,女王便拖國師說媒。

唐僧自然不能應允,眼看師徒四人沒辦法通行,悟空為師傅獻上一計:先假裝答應,待拿到通關文牒後毀約就走。

悟空計謀得逞,在女王與唐僧送三個徒弟出西門時候,唐僧變卦了。

「行者、八戒、沙僧、同心合意,結束整齊,逕迎著鑾輿,厲聲高叫道:『那女王不必遠送,我等就此拜別。』長老慢下龍車,對女王拱手道:『陛下請回,讓貧僧取經去也。』」

唐僧取經路上,向來是以佛門禮數待人,唯有這一次是用俗世的「拱手禮」作別,這個細節,依稀讓人看到唐僧情動的影子,但他還是選擇了策馬遠去,頭也不回。

在電視劇中,女王和唐僧之間,曾有一段對話。

女王問:「你緊閉雙眼,還說什麼四大皆空,你若真的四大皆空,為什麼不睜眼看我?你若真的睜眼看我,我不相信你會兩眼空空。」唐僧:「若來世有緣……」女王:「我只想今生,不想來世。」

當年的我們,讀不出唐僧的掙扎和無奈,時過境遷,卻能看出唐僧分明也有一絲心動。

在錯誤的時間遇上正確的人,終究是一場錯過。

李宗盛曾在《山丘》裡唱著: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

少年人的愛情,是「漂洋過海來看你」的一腔孤勇,是「我要我們在一起」的堅定。

越過山丘,人到中年,就只能悄悄問,慢慢想,輕蹙眉,細思量。

中年人的無奈,不是我不愛你,而是明明愛你,卻還要裝作不在意。

人到中年,才懂「認命」兩字的分量,才懂「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才懂「襄王有夢神女無心」。

2008年,藝術人生節目邀請《西遊記》劇組成員再聚首。

當扮演女兒國國王的朱琳一上臺時,全場自發鼓掌,朱琳一如多年前的溫柔婉約。

她主動說起:「其實,自從我一來我的眼裡就只有一個人,我的御弟哥哥。」

她所說的御弟哥哥,就是當年和她演對手戲的唐僧扮演者徐少華。

當被問及有什麼話想對老朋友說時,朱琳目光直接投向徐少華說道:「自女兒國一別,二十年不見,御弟哥哥,別來無恙?」

一句話讓徐少華熱淚盈眶。

當被問及為什麼感情這麼深的時候,朱琳回答:「雖然在劇中是一段有頭無尾的愛情,但卻成卻了一段人間佳話。」

朱軍又問:「拍《西遊記》留下了什麼遺憾嗎?」

朱琳回答:「我沒有遺憾,因為我完全沉浸在和唐僧的一段兒女情長中。」

她緩緩說道:

「人有很多七情六慾,人生有很多誘惑,像女兒國國王那樣,識大體明大意,把愛情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憧憬,這應該是進入了一種境界,女兒國國王做到了,我希望我也做的到。」

一句「御弟哥哥,別來無恙」,讓多少人無限感慨。

朱琳和徐少華,一個在臺上,一個在臺下,一個無怨無悔,一個無語凝噎,一時竟讓人分辨不出,到底是現實還是劇情。

都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對86版西遊記的觀眾而言,說到女兒國國王,人選只有一個,那就是朱琳。

其實,關於朱琳網上還有一個傳言,據說她「一見唐僧誤終身」,因戲生情,而徐少華偏偏在進劇組前三天剛剛結婚,於是朱琳終身未嫁。

但凡稍作了解,都會知道,傳言不過是傳言。

兩人年齡不相仿,經歷也不同,朱琳早就有了自己的家庭。

會有這樣的傳聞,終究還是因為,觀眾對唐僧和國王的一段情始終意難平罷了。

中年人才懂,有些事,哪怕殘缺,卻雋永依舊。

有時不完滿,未必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圓滿。

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為情所傷的人,不足以談真情。

年輕人會不甘,會嫉妒,會糾結,只有那些在油鹽醬醋的蒸騰下磨滅了激情的中年人,才會為唐僧和女兒國國王之間那點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情誼,傷懷感嘆。

宋代詞人蔣捷寫過這樣一首詞: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少年時陶醉歡場,壯年時漂泊異鄉,老年時寂寞惆悵。一生悲歡離合,點滴到天明,一簾雨聲,看盡了人的一生。

如今,一首《女兒情》同樣讓人感慨良多。

幼時聽來,只覺滿目錦繡,鴛鴦比翼;少年聽來,多了幾分不懼戒律清規的果敢;只有人到中年,才能聽出字裡行間那愛而不得的哀怨,不可兩全的斟酌。

女王與唐僧,一個是享盡榮華,只求郎情妾意,一個是四大皆空,一心西天取經。

奈何取了西經,便只能辜負深情;妖魔鬼怪美女畫皮,百般考驗闖過,最終還是過不了心底的劫。

都說,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原來,九九八十一關,最難過的是情關。

這份頓悟,既是歲月的饋贈,也是時光的考驗。

願每個聽懂《女兒情》的人,不是因為傷痛別離而懂,而是因為時過境遷、柳暗花明而懂。

也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相關焦點

  • 年少不懂詩中意,聽懂已是詩中人
    年少不懂詩中意,聽懂已是詩中人作者:北緯說情感文章原創,抄襲必究從小到大,我們看過很多詩詞、讀過很多詩詞、背過很多詩詞,可是當時只知道字面的意思,並不能深刻體會作者寫這首詩詞時的心境。等到長大以後,因為工作忙碌,已經很少有時間讀詩詞了。
  • 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這句歌詞有沒有扎到你?
    點個關注,為您帶來更多的娛樂資訊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這句歌詞有沒有扎到你?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李宗盛,也會聽他的歌曲,誠然他還真的有很多的歌曲耳熟能詳,不過關於李宗盛的歌曲,一直都有一個說法,叫做「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具體其中的滋味是什麼,想來不過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罷了。那麼這些歌詞中有沒有那句歌詞,忽然間扎到了你的心?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下來看一下李宗盛的這些歌詞,這些扎到你心裡的歌詞。
  • 年少不懂曲中意,聽懂已是曲中人
    年少的時候,我們看一部電視劇、看一本小說、聽一首歌,拿到現在重新再看、再聽,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感覺了。隨著閱歷的增長,人生經驗的增加,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已經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小時候我看《小王子》,只覺得小王子可愛活潑,喜歡冒險。
  • 年少不懂《女兒情》,讀懂已不再少年
    也讓一首《女兒情》成為經典名曲一句只想今生,肝腸寸斷,一曲《女兒情》,深情柔美這首《女兒情》的歌詞,如今看來也仍讓人叫絕,充滿著勇氣和叛逆在《西遊記》中的所有歌曲中大多數歌詞都是由閻肅老師作詞>唯有這首《女兒情》是由導演楊潔填詞 原版《女兒情》 西遊記插曲 經典名曲林俊傑改編版《女兒情》,引人回憶據說當年曲作者許鏡清把曲子做出來之後閆肅老師先填了詞《別亦難》:「怎訴這胸中語萬千我柔情萬種,他去志更堅,只怨今生無緣道不盡聲聲珍重,默默地祝福平安」楊潔導演卻以為這個詞雖然深情
  • 女兒國國王對唐僧的《女兒情》,為什麼能打動中年人?
    看到悟空打妖怪,小孩爭相模仿,上躥下跳,唯獨對纏纏綿綿的女兒國橋段興趣缺缺。就連主題曲,也更愛《敢問路在何方》的豪邁,《通天大道寬又闊》的瀟灑。直到多年以後,偶然間聽到熟悉的旋律,才突然品出了另一番滋味。那些年少時不懂的深意,一下子透過時光撲面而來,原來,情之一字,我們都是局中人。當年,我們只慶幸唐僧躲過了一劫;如今,才知道唐僧錯過的是一生。
  • 年少不懂「女兒情」,懂得已是「女兒國」
    吳靜 - 女兒情 猶記兒時,我們看到唐僧和女兒國國王之間的愛情,心中只存有淡淡的初戀感,泛不起任何波瀾,甚至於會厭煩一直糾纏唐僧的女兒國國王。《女兒情》的一曲憂傷別離,唱的人肝腸寸斷,刻骨銘心。訴說的兒女情長浸人心脾,念念不忘。 這段悽美的愛情,陪伴著我們幾代人的記憶,成了一個時代愛情的印記,勾起了無數人對純粹愛情的美好追求與嚮往。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年少不懂父親心,讀懂已是中年人
    小時候總不懂,為什麼我的爸爸不能有錢一點,沒有抓住機會在廣州買房子,不能高大一點,或者為什麼我的爸爸沒有成功?直到我長大了,才理解爸爸曾經也是一個有夢想的男孩,他也想仗劍走天涯,可是生活的重擔和孩子的出生,讓他省吃儉用。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一首《山丘》,我讀懂了人生
    李宗盛一名優秀的唱作人,年少的我真的不聽李宗盛,只是知道有個這麼個業內業外都對他讚不絕口的人。聽懂已是不惑人,像極了那些神神秘秘,而最後卻真真切切應驗了的預言。起初出於好奇,決定聽一下李宗盛大哥的歌,之前實在找不到好聽的歌。然而好傢夥,這一聽一發不可收拾。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曲中人?
    很多人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曲中人。其實我是不贊同這個說法的,在不同的情感狀態下,我們對音樂的解讀也會不一樣,而沒有人能對一個作品有完全一樣的理解,我們說的聽懂也只是我們自己以為的聽懂了罷了。不可否認,李宗盛的歌很容易產生共鳴,尤其是早期寫感情狀態的歌曲,無非是我們不可自拔的相愛著,可是我們也不得不分離,愛你又能不愛你了。
  • 年少不懂許巍曲,聽懂已是曲中人,2019許巍廣州演唱會你懂了嗎?
    一把吉他,一份執著,一首歌曲,一段人生,年少不懂許巍曲,聽懂已是曲中人……對於愛聽歌的人來說,許巍是一個怎麼都繞不開的名字,無關那個年代,在這個神秘而又真實的名字背後,還有著吟遊詩人、人文歌手等多重定義,然而,最貼近許巍靈魂深處的敘述,只有兩個字:音樂!
  • 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
    1992年主持中廣電臺節目《音樂人》,並應邀為電影《霸王別姬》創作並演唱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2011年憑藉歌曲《給自己的歌》獲得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最佳作曲、最佳作詞三項大獎。2019年憑藉歌曲《新寫的舊歌》獲得第30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李宗盛的歌詞句句如白話,卻句句戳人心。
  • 年少不懂她,看懂已是中年人
    年少不懂劉姥姥,讀懂已是中年人。年輕時,覺得劉姥姥實在是太low了,竟然為了得到那點錢,就把老臉豁了出去,裝瘋賣傻,磕頭跌跤。經歷了些世事,突然有一天,就讀懂了劉姥姥,懂得了人人都會有在屋簷底下低頭的時刻,這個時候真的就會感同身受。
  • 年少不聽費玉清,聽懂已是非少年
    點擊 ♫上方藍字 關注夏萌「費玉清已癌症晚期圖片來源:網絡如今,65歲的費玉清已退圈一年多,像他之前說的那樣,要退得乾乾淨淨,不再過問任何是非。曾幾何時,他用歌聲陪伴幾代人,曲曲經典,傳唱至今。年少不聽費玉清,聽懂已是非少年。費玉清唱了47年,如果你沒有聽過他的歌,你真的不懂他。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他這幾首歌你知道其中故事嗎?
    年少氣盛的時候,我們經歷的太少。聽的歌也是隨大流,而李宗盛的歌比較經得起時光的沉澱,裡面藏著很多的故事,那個時候我們聽不懂所以不聽。當我們到了不惑之年,經歷的事情多了,越能體會他的歌詞的深意。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聽他的歌還會讓你陷入回憶,想起往事。
  • 年少不懂父母恩,懂時已是中年人
    前為漸已年邁的父母擔憂,後為未成年的孩子操心。 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待到自己生兒育女,方知父母的不易,此時,卻已是中年人。 是父母老了我們才真正懂得什麼是孝順,還是人到中年後是人生教會我們去體悟父母一生的艱辛。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在...
    有人說,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他的《山丘》《真心英雄》《我是一隻小小鳥》《凡人歌》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陪伴一代人走過青春年少。串聯起近30首李宗盛作品的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在淄博大劇院上演,11月27日、28日、29日,連演三場,必定震撼人心。
  • 年少不懂羅大佑,聽懂已不再少年
    不知為何,這段故事在羅大佑心裡久久不能散去,它就像那個時代無數湧進臺北的年輕人的縮影:他們背井離鄉,想尋求更好的生活,然而現實的大山總是太沉重,夢想總是被打斷,他們只能漂在大城市,不敢回家,努力地紮根,而遠方的故鄉也在悄悄遭遇變遷。
  • 薛之謙最戳心的25句歌詞,年少不懂薛之謙,聽懂已是傷心人
    14.醜八怪 能否別把燈打開 我要的愛 出沒在漆黑一片的舞臺 ——薛之謙 《醜八怪》年輕時聽不懂《醜八怪》的心酸,分手後才明白我要的愛,只能在漆黑的舞臺。15.反正現在的感情都曖昧 你大可不必為難找般配 ——薛之謙 《曖昧》很多人打著曖昧的旗號說是真愛,但大可不必這般,現在又有幾個人有真心呢?
  • 時間和生活淬鍊出來的歌詞——年少不知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
    年少不知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對於大哥來說,歌詞就是情到深處的詩句,是在經歷很多事後,對時間和生活的感悟,他的細膩能把內心想說卻道不明的情感用最簡單的字句宣洩出來。今天我們細細品品李宗盛那些堪稱神來之筆,寫到靈魂深處的歌詞。
  • 人物| 曾經不懂陳奕迅,聽懂已是傷心人……
    你的背包背到現在還沒爛  卻成為我身體另一半  為何舊知己,在最後變不到老友  不知你又有沒有掛念這舊友  或者自己早就想通透  一次次失去又重來,我沒離開  陪伴是 最長情的告白而是就是《明年今日》這首歌,讓我明白了要聽懂這樣一首他的歌,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