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田中力子度過了她117歲的生日,同時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長壽老人。
田中力子於1903年1月2日出生在日本福岡縣的一戶農家中,家中有9名兄弟姐妹。在19歲時,她與一名經營年糕店的男子結婚,先後育有多名子女。
2019年9月,田中就以116歲零66天高齡被認定為世界最長壽老人,同時也是世界最長壽女性。田中目前居住在日本福岡市,平日喜愛下棋,通常每天早晨6點起床,學習數學、練習書法。
隨著生活及醫療水平的提高,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百歲老人已司空見慣。數據顯示,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中,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0.31歲,女性為75.33,其中摩納哥女性平均壽命高達93.5,男性為85.6,是全球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
但是100年前,預期壽命比現在短25年,因為1/4的兒童在5歲前受感染夭折;婦女常死於分娩及併發症;甚至只是劃傷就可能讓一個年輕男人喪命。
如今,衛生設備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大幅降低了幼年和中年人的死亡率,大部分人都能在晚年辭世,可以預見,人類平均壽命還會不斷延長。人有沒有可能長生不老呢?
衰老並非必然,也沒有預期
50年前,美國加州大學的黑弗利克教授發現,跟很多生物一樣,人類細胞在分裂一定次數後會停止,人們稱之為「黑弗利克極限」。
後來的研究顯示,染色體每次複製都會比之前縮短一點,丟失一部分遺傳密碼,從而影響細胞功能;當縮短到一定程度,細胞就會停止分裂,隨著損傷不斷累積,舊細胞最終失修而亡。而心肌、神經等細胞更是基本無分裂、再生能力,其功能也隨年齡增長而不斷下降。這就是衰老、凋亡的原理。
現實中,有些生物卻不會老化,例如人工飼養的淡水水螅就沒有老化現象、死亡率增加或生殖力降低;即便被切成碎片,也能從一塊小碎片重新長出完整的身體。它不老的秘訣很簡單——生殖細胞遍布全身,只要沒被捕食或受整體的損害,水螅個體就可以一直活下去。
生殖細胞的確具備幾乎永生的能力——它們分裂能力極強,即使只有兩個細胞(精子和卵子),也能發育出完整的個體。待後代出生、成長、成熟,又可以繼續繁殖,延綿不斷。如果身體所有細胞都享有這種功能,就能不斷再生,從而長生不老。
然而,人類作為地球上進化程度最高的生物,生殖細胞只能在睪丸和卵巢中找到,專供繁殖後代之用。而非生殖細胞則在漫長的演化中發展為神經、肌肉和內臟等特化細胞,構成複雜的人體。這種分工合作的結果,一方面讓人類更具競爭優勢,稱霸地球;另一方面也讓很多特化細胞無法再生,或存在「黑弗利克極限」,人類便無法長生不老。
從遺傳的角度看,一個人只要將遺傳物質成功遞交給下一代,就已經死而無憾;作為生物,也只要撫養後代至獨立生存,就可以功成身退。也就是說,人類的基因,壓根就沒有預期我們能活到現在的年齡,超預期存活帶來的老化問題也就無法避免了。
生存壓力山大,唯有棄車保帥
可能你會問,再生能力那麼好,經歷了千萬年的進化和優勝劣汰洗禮的人類,乃至多數生物,為何要捨棄這種「開掛」的能力呢?
自然界中,生物經常遭到各種傷害:內有疾病、意外、爭鬥等;外有獵食與被獵食,極端環境的考驗,能生存下去相當不易,大多年紀輕輕就死於非命。同時,生物可取得的資源很有限,攝取的能量中有些要用於生長、有些要用於活動、有些要用於撫育後代、還有些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可以活多長,常常取決於他們所面對的威脅以及自身所能獲取的能量。
如果環境的威脅讓生物個體很難活過某個時間段,就沒有必要讓所有細胞都有很強的再生功能。而且,生存時間越長,越容易因發生重大疾病而死,因此也就沒必要將資源投資在個體無限期的生存上,只需要在一定期限內維持個體的強壯健康,完成繁殖、撫育即可。
生物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即使在最末期,都努力求生,這說明老化和死亡並不是基因內定的程式,只是在巨大天擇壓力和有限資源下的折中策略,維持一個長生不老的軀體在自然界中對絕大多數生物並不實際。
人類也是這樣。
要想活得長,餓著比撐著強
科學家在20世紀30年代就發現,齧齒動物吃不飽時,壽命會延長。這是因為食物不充裕時,撫養更困難,脆弱的幼子生存機會更小。所以饑荒時動物傾向停止生育,代謝變慢,而將大部分能量轉用於維持機能、保存自我上,相當於延緩了青春。
對於現代人來說,現在物質相當豐富,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反而營養過剩導致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無論飢餓是否真的可以長壽,但適當少吃點,是真的有益健康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孫燕認為,餓著要比撐著強、瘦的要比胖的好,越瘦的人得上癌症的機會越小。因為肥胖可能為多種癌症埋下隱患,特別是平時攝入較多動物脂肪、紅肉以及喜歡吃煎炸食物的人更要適當控制自己的胃口來減少患癌風險,比如腸癌、胰腺癌、腎癌、乳腺癌等都與肥胖有關。
所以,孫院士每天只吃七分飽,但又怕受不了美食的誘惑,於是感覺吃得差不多了,就馬上離開飯桌,絕不久待,更不會與家人在飯桌旁聊天,生怕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多吃兩口飯菜。
但我們也不提倡挨餓抗衰老,因為那可能只適合壽命短、代謝快的動物,那是它們在惡劣環境下啟動的抗壓機制。而人類的代謝原本就較慢,在代謝控制上沒有太多的彈性,所以就沒什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