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宴技為先、修得方成藝——馬濤!
獨立成長不如一起分享,一個小小的分享您會幫助很多人!部分文章轉載網絡或者別的公眾平臺。內容僅供閱讀和大夥分享,不做商業盈利。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我會及時刪除。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菜品或者關於餐飲酒店管理的原創文章,投稿到本微信公眾號。
請加:XGmatao513443(微信)
投稿郵箱:44415314@qq.com
更多酒店餐飲管理請致電交流以及商務合作:請關注我的快手號掃描下面二維碼,分享酒店餐飲管理話題。
說到吃魚,天下人莫能與順德人相比!
——美食家蔡瀾先生曾不止一次表達了對順德的喜愛,並多次來到順德覓食、拍節目。有一次他吃了一桌鯪魚宴,全桌20道菜全都以鯪魚為主材料。吃過之後,他不由得贊道:「一種食材,能做出那麼多道菜來,令人嘆為觀止!」
順德全魚宴
▼
煎釀鯪魚
煎釀鯪魚是順德人家裡極常見的一道家常菜,這是一道具有法力的菜,看起來跟一條正常的煎鯪魚無異,但實際上煎釀鯪魚是截然不同的繁複菜餚。鯪魚雖肉味鮮美,但骨刺極多,吃起來難免有些不便。聰明的鳳城廚師們便發明出了這道別具特色的煎釀鯪魚,將之其肉去骨,最終達成了大口吃魚而不必吐刺的偉大夢想。
煎釀鯪魚的做法,是要將先將鯪魚肉剝出,去除魚骨,留下一個完整的皮囊。然後將魚肉剁成細蓉,同時剁碎肉中的細小魚骨,調味後沿著單一方向攪打成魚滑,拌入臘肉、冬菇、蝦米等惹味的材料後再釀回皮囊之中,拖上生粉在油中煎或炸至金黃即可。
煎釀鯪魚有三難:
一是出骨,要從魚腩邊位進入,飛快地以巧勁連劃兩刀,深淺度要恰好,務求在完整拆出魚肉魚骨的同時既不破壞纖嫩的魚皮,又要與頭尾相連,這要求對鯪魚生理結構的深度了解和高超細膩的刀工技法,缺一不可;
二是釀,將剁好的魚蓉重新釀回皮囊之中,使之與一條完整的鯪魚別無二致,這需要極其的細心以及耐心;
三就是煎魚了,這又要考較廚師對於火候的把握,稍不注意魚皮就難以保持完好的形態,真可謂是難上加難。
然而當一道煎釀鯪魚最終上桌,你會發現為之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從外形上,你很難看出這條魚曾經被徹底剖開又重新組裝。夾起一片魚肉放入口中,魚肉已經與其他食材一起打成細蓉,徹底融合在一起,不僅肉質鮮美而有彈性,而且更融入了冬菇、蝦米等其他食材的味道,口感層次更加豐富。
鯪魚鼻
鯪魚鼻是指鯪魚頭的前半部位,雖然肉不多,但骨質鬆軟,是鯪魚頭中最爽滑的部分,也是魚頭的精華所在。
取數十個拇指大小、個頭均勻的鯪魚鼻,淋上調好味的鼓汁,上鍋清蒸。魚頭吸收了鼓汁的甘香,最後撒上翠綠的蔥粒,每一個都意象分明、清麗動人。
魚皮
做魚皮,一般用鯪魚或草魚。鯪魚皮薄,容易入味;草魚皮厚,口感更爽脆。聽說有些地方也用羅非魚
處理魚皮,極其考究廚師的手藝,其中「去鱗起肉」最考功夫。廚師的刀工必須過硬,才能做到去鱗起肉不傷皮,這一手功夫據說需要2到3年的磨鍊。其次淡水魚的皮往往都會帶有泥腥味,如何保鮮除腥,也是一大技巧。
魚皮的吃法,大概有涼拌、油炸、冰鎮、煎焗等。但無論有多少種,還是傳統的涼拌吃法最受歡迎。
涼拌就是魚皮飛水後放到冰箱冰凍,吃的時候,拌上醬油、香蔥、花生、芝麻等配料,用筷子充分攪拌,有點像是順德的「撈魚生」,吃起來爽脆鮮美,味道好極了。
魚腸煎蛋
魚腸洗淨,加上胡椒粉、酒、蔥花、陳皮末等調味,與雞蛋一起做成魚腸煎蛋,就是一道美味。如果將魚泡加入煎蛋裡面,味厚滋膩,口感更加豐富。魚泡不是魚吹出來的泡泡,這是我們的俗稱,其實就是魚鰾。
魚餅
將魚青做成圓餅形狀,慢火煎至金黃,熟透後外脆裡嫩,吃起來別有風味,這就成了魚餅。但越是簡單的東西,做好就越考究功夫。好吃的魚餅色澤金黃,肉質必須要厚實均勻,吃上去才會爽口彈牙,味道鮮美。反之肉質軟綿綿的,毫無口感美感,那就是失敗之作。
魚腐
廣東有三大魚腐最為出名,雲浮的羅定縐紗魚腐、佛山的石灣魚腐和順德樂從魚腐,雖然三者選材用料都是鯪魚肉和雞蛋,名字都叫做魚腐,但做法略有分別,從而也導致了口感和味道的不同。
以石灣魚腐和樂從魚腐為例,石灣魚腐將麵粉、清水和魚青混合後,最後才放雞蛋;樂從魚腐恰恰相反,先在魚青裡放進雞蛋,然後倒進麵粉、清水拌勻。其次,兩者的油控也不完全相同,石灣魚腐只需50度左右的油溫,樂從魚腐則需要大概70度左右。
魚頭
魚頭的骨質爽、粘肉香滑,味道鮮甜,清蒸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吃法,魚頭味淡,清蒸的時候,一般會下豆豉、蒜蓉和姜蔥等來調味,有時也會加一些榨菜或者欖角、冬菜等,在闢腥的同時,更能帶出魚頭的鮮甜;
拆魚羹
傳統順德魚羹做法:將魚肉煎過之後剔除魚骨,魚肉做羹
創新做法:先將魚起肉拆骨,魚骨連同豬骨熬湯,再加入泰國香米、東北大米等,以湯煲粥,熬煮2小時左右。煲出來的粥水烹製魚肉做成羹,加入紅白蘿蔔絲、絲瓜絲、瑤柱、雞蛋、洋蔥、木耳絲等配料,這才做成一道招牌魚羹。比起傳統魚羹工序更複雜,但口感和諧,層次分明,氣味芳香濃鬱,味道鮮甜得驚人。
魚片
魚片的吃法,一般就蔥油魚片、或者魚片滾湯、煲粥等。但是要做成菜這有下面這道絲:瓜夾魚片
絲瓜從中切開,夾上魚片,頂層鋪上蒜蓉。絲瓜的清甜與魚片的鮮甜融合在一起,加上蒜蓉的點綴,鮮味更加突出,一口咬下,醇滑鮮甜,啊,真好吃。
鯪魚球
在順德人的宴席上,鯪魚球和釀鯪魚一樣是必不可少的。炸得金黃的鯪魚球比魚丸、貢丸略大,要做成爽口彈牙的鯪魚球,必須經過剔骨、取肉攪打、猛摔、擠、炸、蒸等多道工序,除了調味不可馬虎,還要將鯪魚滑摔打至起膠,保證口感爽脆。
鳳城魚皮角
始制於清代大良「馮不記」老鋪,選用鮮活鯪魚起肉刮青燜爛,與上等麵粉搓均碾薄作皮,瘦豬肉鬆、鮮蝦仁、韭黃、鮮筍、白芝麻(炒香)等拌均作餡,包成小巧玲瓏的餃子狀。魚皮角可幹蒸,可煎,放入上湯煮之味道更鮮美。
欖豉蒸鯪魚
欖豉呈角形,又稱欖角。欖豉是烏欖果實「中斷為二,去核,貯鹽少許,捏合曝幹」而成,可供膳用,「最解魚毒」(清·潘恕《雙桐圃集》)。順德人愛用拌上生抽(俗稱「白曲」)曬制而成的白油欖豉與大鯪魚同蒸,欖豉切為幼條,用白糖拌勻,可減弱欖豉的鹹度,帶出鯪魚的鮮味,與欖豉本身的苦澀味相融合,作用於鯪魚,滋味更是特別。
據順德食家經驗,用於清蒸的鯪魚,以鮮活大鯪魚為佳,順德人親切地稱它為「大鯪公」。欖豉蒸大鯪公雖是家鄉小菜,但小菜意義不小,蘊含著嶺南深沉的山水味。有詩詠曰:「白油欖豉諫官身,閃亮烏油蘊味深。佐得鯪公登上席,家鄉小菜值千金。」
臘肉蒸鯪魚乾
風味鯪魚乾是最具順德特色的風味食品,風乾的魚保持了與秋冬晾曬的乾濕度和獨特風味。魚乾特色是蒜子肉,無論魚腩還是魚背,肉都是一片片小塊的。至於味道,由於配搭臘肉一起蒸,兩者味道互相交融,達致鹹淡適中,十分惹味,佐酒送飯兩相宜。
煎鹹鯪魚
採用一夜情的做法,淡醃足三天,將淡水魚的土腥味完全去除,只剩清爽的鮮味。在吃的時候配上一碗煮得濃釅的白粥來,是為一絕。
鯪魚粉葛湯
廣東人都喜歡用粉葛來煲湯,鯽魚性溫,不大適合配伍粉葛,而性平的鯪魚與粉葛就相得益彰。鯪魚先行醃製,煎至皮焦,入粉葛,加上至靚陳皮煲2個小時,這鍋湯就完成了。粉葛滋潤清涼,鯪魚鮮甜香滑。細細品嘗一口,湯濃味厚,魚的鮮甜味相當出眾。
鯪魚揸
鯪魚揸製法:剖開魚身,起出整條魚肉,用吸水紙吸去魚肉的水分,將魚肉切片,加入適量細鹽,揸(用手抓捏)至稍微起膠,加入所需的調味料,攪拌成魚揸。此處一個「揸」字,既是獨特的菜名,更是一番不可言狀的慢工細活呢。
順德人相信,食材足夠新鮮的時候,清水涮是最滋味的。制好的魚揸用筷子一小塊一小塊的拔進滾燙的水中,煲一下就可吃用,由於沒添加任何調料,魚肉非常的清甜而富有魚的原味。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撒上薄薄一層黑胡椒粉,加入少許油鹽,更加提味。千萬不可以沾醬油,否則會破壞掉魚的鮮味。原汁原味的魚肉鮮嫩爽滑,細骨在揸捏之中已若有若無,可以放心大啖了。燙過魚的清水湯也變得無比鮮甜,可以直接舀上一碗來喝,細細品味其中的精華,潤物無聲,充盈著脾胃。
茶蔗燻鯪魚
茶蔗燻鯪魚是當地望族碧江蘇氏所創。他們用嶺南特產鯪魚、甘蔗、陳皮做原料,把江南的食茶文化融入菜餚中,創製出了一款兼容並蓄的菜式——茶蔗燻鯪魚。
這道菜具體做法並不複雜:把削好的甘蔗條在鐵鑊中「井」字形層層架疊起來,中空處放進滇紅茶葉、陳皮和粗鹽粒,將開膛治淨的新鮮鯪魚平鋪在甘蔗架上,鑊下用文火幹炙,甘蔗受熱餾出的甜汁濺到茶葉、陳皮和熱鹽上,化成含有焦糖、鹽香、茶香、陳皮香氣的混合熱氣,這熱氣慢慢把鯪魚焙熟烘乾,使不沾油水的鯪魚吸收這幾種香氣卻又不甜不鹹,不粘茶葉,保留著鯪魚的鮮甜本味。喜歡味濃的,還可以用鑊裡烤過的茶葉鹽花研末相佐,下酒最妙。有順德美食竹枝詞詠茶蔗燻鯪魚:「望族家餚製作工,茶香蔗潤火微紅。華南食趣江南味,盡在銀鱗數寸中。」
碧綠炒縐紗魚卷
何為「縐紗」?其做法是把鯪魚去皮剔骨後,打成魚膠,再擠成魚丸,然後在乾淨的砧板上用刀將魚丸一壓一刮,成縐紗狀,再加入火腿條、蔥卷好後放入熱鍋或煎炸、或蒸熟。外形彷如一匹綢緞捆著珍寶。口感特色:清而不淡,爽而嫩滑,外層富含魚膠鮮香,彈牙爽口,內層料頭滋味動人,深受順德人喜愛。
首屆南粵魚王(四大家魚)廚藝爭霸賽
作品賞析
一條魚,在廣東廚師手中,可以變幻出無數花樣。頭腦聰明、手藝卓絕的廣東師傅在長年同魚骨作鬥爭的經歷中,不僅積累下來了去骨的經驗,更在此基礎上升華技藝,開創出不少精美絕倫的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