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臺灣的作家中,我最服的就是李敖與柏楊,兩位大俠對青少年時期的我有著很大影響,無論是思想還是文風。所以時不時地會看看@哈囉李敖 在新浪開的微博,很有意思。網友們的評論也很有趣,我還與他的女兒一起做過節目,快人快語。
今天翻了翻,看到3月份李敖先生發的一條微博:
我在大學時一窮二白,被勢利眼的世俗看不起。去過一次情人的家,情人的媽媽羅老太太是湖北人,面目猙獰、言語犀利。她指著我說:「你將來闊到了做總統,我們也不上你門;你將來窮得討了飯,討到我們家門口,請你多走一歩!」 60 多年過去了,我一直難忘羅老太太的修辭學。她的中文頂呱呱。
儘管李敖先生以輕鬆的口吻聊起往事,但往事並不如煙,當年,因為與羅同學的這份感情,少年李敖曾服藥自殺,所幸被舍友發現救回。現在想想後怕啊,差一點我們就看不到後世的大文豪了。
最打動我的,是李敖與現在的妻子小屯的故事,記得是二十年前就看過,今天再看一次,感覺又有所不同,但依然是很有畫面感:(以下來自網絡上的公開資料,想想還是我當年看到的版本好,就是找不到了)
1983年7月的一天下午,在臺北讀護校的王小屯(19歲)放學走出校門,在公共汽車站臺上正喝著水,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在她背後輕輕地拍了一下。她回頭一看,見是個陌生男子,並沒怎麼在意。誰知,這陌生男子說:「我叫李敖,很想與你交個朋友。」
她大吃一驚:站在自己面前的這位男子,竟是大學者、大作家李敖先生(當時52歲)!她看過很多李敖的書(另外一個版本是此時小屯就拿著李敖的書看),非常欽佩李敖的學識,一直就有拜訪李敖的想法,只是不知他住在哪裡。感覺就是上天把李敖送上門來的節奏……
李敖見她一臉驚色,問道:「怎麼,你沒聽說過我?」她這才醒悟過來,說:「早就知道您的大名。今天在路上認識您,很高興。」公共汽車開來了,李敖怕耽誤她的時間,只是要了一個電話號碼就告辭了。
幾天後,李敖就給她家裡打電話了。他在電話中說:「志慧(這是小屯的原名)啊,我那天從朋友鄭南榕家出來,快走到公汽站時,遠遠就看到一位披著長發、穿著短褲的女孩子站在那裡等車;我越走近,越發覺得這個女孩子好漂亮。我走近你時,心裡想:這麼漂亮的女孩子,不要錯過啊!我就鼓起勇氣,拍了一下你。」她聽了,哈哈大笑:「我哪有你說的那麼好啊!」李敖卻感嘆說:「確實太美了,而且美麗得像一道風景。」
不久,王小屯收到李敖的情詩: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看了心裡都是你
忘了我是誰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看的時候心裡跳
看過以後眼淚垂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不看你也愛上你
忘了我是誰
此後,李敖就天天給她打電話,有時一天兩三個。電話中,兩人天南地北、古今中外,什麼都談。她戲稱李敖的這種交談為「電話攻勢」。相識後,他倆有一天一同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看到一頭很可愛的小豬時,李敖心血來潮地說:「志慧,你何不把名字改為小屯呢?」為尊重李敖,她同意改名。自此,她的名字就成了王小屯。
真正讓小屯下定決心的,是下面這首情詩:
花開可要欣賞
然後就去遠行
惟有不等花謝
才能記得花紅
有酒可要滿飲
然後就去遠行
惟有不等大醉
才能覺得微醒
有情可要戀愛
然後就去遠行
惟有戀得短暫
才能愛得永恆
(據說)在那一刻,她下定了決心:今生今世,非李敖不嫁!
真正令人感慨的,是小屯嫁給李敖之後……
王小屯沒有在外面上班,除了在家裡帶孩子,就是在李敖的出版社幫他校對每一本即將上市的新書。惟獨《李敖快意恩仇錄》和最後出版的《上山·上山·愛》,專門寫他交往過的女人這一類書,她從頭至尾就不屑看。久而久之,李敖也很知趣地會在她拒看之前,把所有的書和相關雜誌統統收藏起來。
在李敖眼中,小屯是個「一百分的媽媽」,她把所有的時間、心思,完全放在兩個小孩的身上。以前,孩子還小的時候,所有副食品她都親手做,令李敖欣賞得不得了。後來,她每天接送李戡上、下學,陪他讀書、彈鋼琴、找資料、做功課和辦壁報。
而在王小屯的心目中,李敖一點都不像他書中或螢屏上給人的印象:特立獨行、荒誕怪異或是風流花心。她反倒認為,李敖生活單調、枯燥無味,甚至有點兒不懂情調。她說:「李敖生活很規律,除了吃飯、讀書、寫書、做學問,就是偶爾跟朋友吃吃飯,電視不看,應酬也不喜歡。但他是一個相當強悍的人,遇到任何困難、打擊,或是爭執、官司的事,他的情緒都不會受影響。」
儘管倆人相差33歲,但其實呢,小屯愛護李敖更多一些,這也應了那句話,無論多牛掰的男人,在最心愛的女人面前,永遠都是一個大男孩……
對外面相傳李敖好交女朋友這類花邊新聞,王小屯懶得理睬。有一次,她對李敖說:「如果你有了別人,我會二話不說,馬上走人。」
她知道李敖在單身時,雖然曾經交往過一二十個女朋友,但都是一個個地來,從不腳踏兩隻船,而且每一個都很專情,這也正是他為什麼對每一段感情至今都還念念不忘、還見諸筆端的原因。她理解、看重李敖這「用情專一」的優點,覺得李敖的確具有別人身上沒有的吸引力,兩個人的感情因此愈久彌堅。
看完這一段,就會明白,風流才子李敖大俠,為什麼人生歸宿落在了小屯身上?這真的是一個懂他到骨子裡的女人。而且她的寬容,其實是透著一股子霸氣的。
就像我今天作報告時提到的中國人應有的「文化自信」——中國文化的海納百川,其實也處處透著一股霸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國範兒】……
李敖與小屯的狀態,是男女關係中的完美契合……也希望我們的生活中,多一些這樣的契合與美好,因為,一個國家的和諧,從來都是由億萬個家庭的和諧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