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與王小屯的山水相依

2021-02-23 張國慶

話說,臺灣的作家中,我最服的就是李敖與柏楊,兩位大俠對青少年時期的我有著很大影響,無論是思想還是文風。所以時不時地會看看@哈囉李敖 在新浪開的微博,很有意思。網友們的評論也很有趣,我還與他的女兒一起做過節目,快人快語。

今天翻了翻,看到3月份李敖先生發的一條微博:

我在大學時一窮二白,被勢利眼的世俗看不起。去過一次情人的家,情人的媽媽羅老太太是湖北人,面目猙獰、言語犀利。她指著我說:「你將來闊到了做總統,我們也不上你門;你將來窮得討了飯,討到我們家門口,請你多走一歩!」 60 多年過去了,我一直難忘羅老太太的修辭學。她的中文頂呱呱。

儘管李敖先生以輕鬆的口吻聊起往事,但往事並不如煙,當年,因為與羅同學的這份感情,少年李敖曾服藥自殺,所幸被舍友發現救回。現在想想後怕啊,差一點我們就看不到後世的大文豪了。

最打動我的,是李敖與現在的妻子小屯的故事,記得是二十年前就看過,今天再看一次,感覺又有所不同,但依然是很有畫面感:(以下來自網絡上的公開資料,想想還是我當年看到的版本好,就是找不到了)

1983年7月的一天下午,在臺北讀護校的王小屯(19歲)放學走出校門,在公共汽車站臺上正喝著水,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在她背後輕輕地拍了一下。她回頭一看,見是個陌生男子,並沒怎麼在意。誰知,這陌生男子說:「我叫李敖,很想與你交個朋友。」

她大吃一驚:站在自己面前的這位男子,竟是大學者、大作家李敖先生(當時52歲)!她看過很多李敖的書(另外一個版本是此時小屯就拿著李敖的書看),非常欽佩李敖的學識,一直就有拜訪李敖的想法,只是不知他住在哪裡。感覺就是上天把李敖送上門來的節奏……

李敖見她一臉驚色,問道:「怎麼,你沒聽說過我?」她這才醒悟過來,說:「早就知道您的大名。今天在路上認識您,很高興。」公共汽車開來了,李敖怕耽誤她的時間,只是要了一個電話號碼就告辭了。

幾天後,李敖就給她家裡打電話了。他在電話中說:「志慧(這是小屯的原名)啊,我那天從朋友鄭南榕家出來,快走到公汽站時,遠遠就看到一位披著長發、穿著短褲的女孩子站在那裡等車;我越走近,越發覺得這個女孩子好漂亮。我走近你時,心裡想:這麼漂亮的女孩子,不要錯過啊!我就鼓起勇氣,拍了一下你。」她聽了,哈哈大笑:「我哪有你說的那麼好啊!」李敖卻感嘆說:「確實太美了,而且美麗得像一道風景。」

                          

不久,王小屯收到李敖的情詩: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看了心裡都是你

            忘了我是誰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看的時候心裡跳

            看過以後眼淚垂

 

            不看你的眼

            不看你的眉

            不看你也愛上你

            忘了我是誰

此後,李敖就天天給她打電話,有時一天兩三個。電話中,兩人天南地北、古今中外,什麼都談。她戲稱李敖的這種交談為「電話攻勢」。相識後,他倆有一天一同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看到一頭很可愛的小豬時,李敖心血來潮地說:「志慧,你何不把名字改為小屯呢?」為尊重李敖,她同意改名。自此,她的名字就成了王小屯。

真正讓小屯下定決心的,是下面這首情詩:

花開可要欣賞

然後就去遠行

惟有不等花謝

才能記得花紅

有酒可要滿飲

然後就去遠行

惟有不等大醉

才能覺得微醒

有情可要戀愛

然後就去遠行

惟有戀得短暫

才能愛得永恆

(據說)在那一刻,她下定了決心:今生今世,非李敖不嫁!

真正令人感慨的,是小屯嫁給李敖之後……

王小屯沒有在外面上班,除了在家裡帶孩子,就是在李敖的出版社幫他校對每一本即將上市的新書。惟獨《李敖快意恩仇錄》和最後出版的《上山·上山·愛》,專門寫他交往過的女人這一類書,她從頭至尾就不屑看。久而久之,李敖也很知趣地會在她拒看之前,把所有的書和相關雜誌統統收藏起來。

在李敖眼中,小屯是個「一百分的媽媽」,她把所有的時間、心思,完全放在兩個小孩的身上。以前,孩子還小的時候,所有副食品她都親手做,令李敖欣賞得不得了。後來,她每天接送李戡上、下學,陪他讀書、彈鋼琴、找資料、做功課和辦壁報。

而在王小屯的心目中,李敖一點都不像他書中或螢屏上給人的印象:特立獨行、荒誕怪異或是風流花心。她反倒認為,李敖生活單調、枯燥無味,甚至有點兒不懂情調。她說:「李敖生活很規律,除了吃飯、讀書、寫書、做學問,就是偶爾跟朋友吃吃飯,電視不看,應酬也不喜歡。但他是一個相當強悍的人,遇到任何困難、打擊,或是爭執、官司的事,他的情緒都不會受影響。」

儘管倆人相差33歲,但其實呢,小屯愛護李敖更多一些,這也應了那句話,無論多牛掰的男人,在最心愛的女人面前,永遠都是一個大男孩……

對外面相傳李敖好交女朋友這類花邊新聞,王小屯懶得理睬。有一次,她對李敖說:「如果你有了別人,我會二話不說,馬上走人。」

她知道李敖在單身時,雖然曾經交往過一二十個女朋友,但都是一個個地來,從不腳踏兩隻船,而且每一個都很專情,這也正是他為什麼對每一段感情至今都還念念不忘、還見諸筆端的原因。她理解、看重李敖這「用情專一」的優點,覺得李敖的確具有別人身上沒有的吸引力,兩個人的感情因此愈久彌堅。

看完這一段,就會明白,風流才子李敖大俠,為什麼人生歸宿落在了小屯身上?這真的是一個懂他到骨子裡的女人。而且她的寬容,其實是透著一股子霸氣的。

就像我今天作報告時提到的中國人應有的「文化自信」——中國文化的海納百川,其實也處處透著一股霸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國範兒】……

李敖與小屯的狀態,是男女關係中的完美契合……也希望我們的生活中,多一些這樣的契合與美好,因為,一個國家的和諧,從來都是由億萬個家庭的和諧構成的……

相關焦點

  • 王小屯年輕時,曾被李敖搭訕:我叫李敖,很想與你交個朋友
    1983年,他們倆初見之時,李敖48歲,王小屯18歲。才從護校放學走出校門的王小屯,在公交車站臺被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搭訕:「我叫李敖,很想與你交個朋友。」李敖是當時才子,大作家,王小屯很是欽佩他。後來因為公交車來了,李敖怕耽誤她的時間,只是要了一個電話號碼便匆匆離去。很多年後,李敖談及此事,他說,只一個背影,我就想,一定要把這個女孩追到手。
  • 王小屯:李敖最後一任女人,為他改變自我,陪伴才子經歷人生謝幕
    風流才子李敖將自己的餘生都歸宿在了小他33歲的王小屯身上,他們的愛情是真正的完美契合,而能夠與李敖旗鼓相當的就是王小屯身上散發出的那股子霸氣。這樣的開場有些像綠箭口香糖的廣告,事實就是這樣,眼前這位成熟的老男人王小屯自然是認識的,並且是她早已十分欽佩的大人物。在王小屯遇到李敖之前,她就看過很多李敖的書,對於李敖的學識也是十分的欽佩的,一直都有想法要去拜訪這位大學者。
  • 1985年夏天,王小屯被人搭訕:「我叫李敖,想和你交個朋友」
    若不是「李敖妻子」的這一身份,低調內斂的王小屯也不會在歷史長河裡留下姓名。但是,王小屯這三個字卻並非她的原名。王小屯為了李敖而改變的,並非只有名字這一件事情。為了和李敖在一起,不論是從學業到工作,還是從愛情到婚姻,王小屯整個人從上到下煥然一新。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感情,能夠讓一個未經世事的少女,從內而外地改變自我,只為了能夠和這個人在一起?
  • 李敖的女人之九 王小屯中年守寡 胡茵夢卻有男友相伴 誰更幸福?
    胡茵夢比王小屯大11歲在李敖的女人中,被他罵得最多的無疑是胡茵夢。 蕭陶總算找到一張王小屯不戴墨鏡的照片(左上圖) 李敖跟胡茵夢的婚姻只有115天,跟王小屯的婚姻持續了9499天。從時間的長度看,第二段婚姻是第一段的82.6倍,但李敖談論自己的婚姻,只說第一段,幾乎不說第二段。不是因為第二段是圓滿的婚姻,第一段是不圓滿的,而是因為說第一段不會對自己的家庭帶來任何負面的影響。這也是李敖保護家人的一種方法。 跟王小屯結婚後,李敖本姓難改,繼續搞婚外情,弄得臺灣人婦孺皆知。
  • 相差33歲的愛情,王小屯成為李敖最後一任女人,為其生育一兒一女
    李敖就這樣他們自然而然地談起了戀愛,王志慧十分依戀李敖,李敖也一直陪伴在她的身邊。在李敖的建議下王志慧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小屯,也是在他的提議下,王小屯決定開始考文化大學。最終,經過李敖的指導,王小屯順利的考上了文化大學中文系。
  • 李敖親筆遺囑公開,百萬保險金全歸兒子,對女兒爭財產早有防範!
    李敖與前女友王尚勤所生女兒李文不僅要做親子鑑定,還揚言要與李敖的妻子王小屯和同父義母的弟弟妹妹李戡和李諶爭奪遺產。李敖是王尚勤的大哥王尚義的同窗好友,王尚勤是當年臺灣大學的校花,兩人的戀情始於一次公交車上的偶然相逢,兩人感情迅速升溫並陷入熱戀,王尚勤從臺大畢業後,她為了自己的追求毅然決定留學,後來王尚勤發現自己懷孕了,在1964年聖誕前夕,王尚勤在西雅圖產下一個女嬰,李敖給自己的這個女兒取名叫李文。王尚勤在2005年1月出版的《李敖為誰哭泣》中披露了當年李敖與她同居並生女的戀情始末。
  • 李敖遺囑公布後 她私生女李文的要價大漲 你硬她更硬 好戲在後頭(附李敖遺囑全文)
    李敖話題的熱度本已降溫,昨天李敖兒子李戡公布李敖的遺囑,讓李敖又上了熱搜,李敖的私生女李文也再一次成為話題人物。
  • 李敖:享年83歲!子女今何在?
    李敖:享年83歲!子女今何在?李敖堪稱浮躁的社會背景下,最後一個頗有影響力的「大師級」人物。李敖師從胡適,大有民國先賢遺風,敢於言事也不怕得罪人。李敖一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也罵了不少人,言辭極為犀利,國學大師範曾就沒少挨李敖的罵。
  • 李敖:一生豔遇不斷,但最愛哪名女子?回憶錄裡說得很直白
    《文星》雜誌被查封後,李敖也被軟禁,19歲的小蕾走進了李敖的生活,在李敖最苦的這段日子裡,是小蕾在陪著他,因此,李敖後來稱,小蕾是最讓他刻骨銘心的女人。但李敖的入獄波及到了小蕾的生活,公司老闆也警告她,若繼續與一個政治犯聯繫,就等著被解僱吧。
  • 李敖最愛的5個女人,個個堪稱才貌雙絕,卻只有她陪他度過餘生
    眾人皆驚,母親以死相挾,王小屯卻說:「我可以與李敖分手,但這輩子不會再結婚!」父母無奈繳械,27歲的王小屯嫁給57歲的李敖。這場「父女戀」婚姻轟動臺灣。李敖的才華有目共睹,他專注於著書立說但也風流成性,有人說年輕天真的王小屯一定被他騙了。而王小屯說:「李敖是一個相當強悍的人,遇到任何困難、打擊或是爭執、官司,他的情緒都不會受任何影響。
  • 從李敖生命中走過的六個女子
    王小屯 李敖的歸宿                                                    王小屯李敖第二任妻子王小屯19歲和他在車站邂逅,八年後結婚,也是陪伴李敖到老的妻子。
  • 李敖去世時,與胡因夢38年情仇終結,卻成了最後一任妻子的至寶
    一個最深刻的例子是,李敖在和胡茵夢在一起的時候,打算有自己的女朋友,但因為胡茵夢太漂亮了,他決定放棄以前的女朋友。但流連在花叢中的李敖沒有說什麼,只是告訴她,他還愛她,只是看到比她更重要的人,他還是選擇了放棄。之後,李敖給了女友一筆豐厚的分手費作為補償,戀情從此放下,開始了李敖與胡茵夢的新戀情。
  • 「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風流才子」李敖
    李敖曾經評價胡因夢:「如果有一個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遊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別人,是胡茵夢。」與王小屯的愛之歸宿李敖看著看著,就情不自禁地走近了女孩子。就這樣他和王小屯相識了。1985年的4月,就在19歲的臺灣文化大學學生王小屯偶遇李敖之後不久,她意外地收到一個大信封,裡面是李敖親筆寫的詩。1992年3月8日,李敖與王小屯認識八年後,終於結婚。
  • 從李敖生命中走過的六個女子:大明星、小明星與素人
    王小屯 李敖的歸宿 王小屯 李敖第二任妻子王小屯19歲和他在車站邂逅,八年後結婚,也是陪伴李敖到老的妻子。 當李敖年紀大了之後,兩人相處的方式是這樣的:李敖獨自住在他陽明山的別墅上,一個禮拜下山一天和家人團聚——一來因為他脾氣古怪,喜歡獨處,二來和子女有年歲上的代溝,小女兒李諶和他相差六十歲。 結婚後李敖將自己的財產、房產全都轉給了王小屯,這算是他表達婚姻真情的一種方式。
  • 李敖與胡茵夢:相愛相殺,最終相忘於江湖
    提到李敖,就不得不提胡茵夢。李敖,何許人也?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男,字敖之,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臺灣作家,歷史學家,詩人;臺灣省無黨派人士,曾任臺灣「立法委員」,2008年任滿,宣布退出臺灣省政壇。
  • 李敖一生有多少女人?他最愛哪一個?晚年回憶錄講述得一清二楚!
    李敖成功逆轉,反敗為勝。王小屯:李敖愛的歸宿李敖的最後一個女人是一個不起眼的姑娘,王小屯。1983年夏,正在臺北讀護校的王小屯,迎來了她人生的轉折。她正在公交車站喝著水,就被「色眯眯」的李敖盯上了。李敖盯上王小屯,就是因為她擁有一雙修長的美腿,這雙穿著熱褲的大長腿在熱辣辣的夏天極為扎眼。
  • 李敖,為初戀自殺,與情人生女,罵前妻30年,最終與小30歲妻子相守終生
    李敖又建議王小屯別再去護校讀書,而去考文化大學,因為護校畢業只能做一個很普通的護士,不能做變革社會、改革社會的工作。王小屯又聽了李敖的意見。她從複習到考試,李敖自始至終陪著她,給她以具體的指導,幫助她順利地考取了文化大學中文系。兩個人就這樣談起了戀愛。王小屯一面學習,一面幫助、照顧李敖,但他倆的戀愛甚至交往,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不為人知。
  • 看了李敖的遺囑,有些失望了……
    看了這份遺囑,不得不讓人佩服李敖的高明遠見,以及老謀深算。到底是李敖呵,厲害! 自從上月18號李敖患腦瘤病逝後,他的家庭財產糾紛就浮出了水面。他與前女友王尚勤未婚所生的大女兒李文,第一時間便通過臉書發出聲明,宣布要打「親子訴訟」,爭取自己在李家的定位,還放話說,要跟小媽王小屯與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爭產。
  • 狂人李敖(五) : 李敖留給這世界什麼?
    (李敖語妙天下)李敖的「宿敵」陳文茜說:「從「五四運動」之後,再也沒有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中國知識分子,擁有和李敖一樣的影響力。(圖為李敖和陳文茜)說實話我覺得臺灣的「名嘴」們,包括李敖和陳文茜在內,講話都容易誇張,怎麼叫「從五四運動以後就沒有頂天立地的中國知識分子」了呢?這話有點離譜。不過李敖是個頂天立地的人,這句話我是很贊同的。
  • 《臺灣新聞臉》李敖:鬥士暮年 壯心不已
    因為父母均接受過高等教育,豐厚的家學淵源讓李敖從小就比別人多看了好多書。1959年,李敖從臺灣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入伍從軍。1961年退伍後考入臺大歷史系研究所,開始在臺灣的自由主義刊物發表文章,嶄露頭角。李敖因此獲得胡適等人的賞識,這時候的李敖,狂傲性格已經盡顯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