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超級IP《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首部外傳作品,《大黃蜂》將於本月21日登陸北美院線,明年1月4日將在中國上映。2007年、2009年、2011年、2014年、2017年,共有五部《變形金剛》電影與觀眾見面,導演都是麥可·貝,《大黃蜂》是「變形金剛」宇宙首次啟用新導演。上周,該片導演特拉維斯·奈特(見小圖)攜主演海莉·斯坦菲爾德、約翰·塞納來到中國,為《大黃蜂》造勢。《大黃蜂》延續了《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世界觀,同時又深挖了大黃蜂這個角色的特色。「在很多方面,大黃蜂與我們完全不同。同時在很多方面,他又和我們一樣有人性。」為什麼人人都愛大黃蜂?特拉維斯·奈特如是說。
大黃蜂故事情節飽滿生動
變形金剛是很多孩子的「最愛」,不管是故事還是玩具。
《大黃蜂》的導演特拉維斯·奈特也不例外,從9歲開始,變形金剛就成了他的心頭愛。「我很喜歡變形金剛的概念,這些屬於外太空的機器人就隱藏在我們身邊,並且他們都是有生命的。」在《大黃蜂》之前,特拉維斯·奈特曾執導了定格動畫電影《魔弦傳說》,該片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
很多人認為,和女孩們相比,男孩們對這群說變就變的汽車人更感興趣,而特拉維斯·奈特則認為,相比之下男孩們確實有可能會更鍾愛變形金剛的實體玩具,但喜歡這個故事本身的人卻不分男孩女孩,也不分成年人還是小孩,《大黃蜂》的故事飽滿生動,精彩之處在於它講述了人類和變形金剛的聯結,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有所收穫。「想想我小時候喜歡的影片,大多數的故事情節也都是飽滿生動,非常吸引人的。這樣的影片會讓我永生難忘。讓我第一次為之動容的影片就是我在八歲時和媽媽一起看的《外星人E.T.》。雖然我知道電影情節全部都是虛構的,但是我卻能真切地體會到電影中的情感。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感覺好像有人能夠窺探我的內心並且能調動我的感受。」
大黃蜂是最像人類的變形金剛
在《變形金剛》的一系列角色中,大黃蜂既不是最能打的,也不是最聰明的,但他的忠誠、勇敢卻毋庸置疑,再加上他極有辨識度的黃色,總是能在一群花花綠綠的汽車人中脫穎而出,所以他能成為「變形金剛」宇宙的首部衍生電影的主角並不讓人意外。「大黃蜂是眾多變形金剛角色中,對人類最有親和力,與人類有最深刻聯繫的一個。當然,我也覺得大黃蜂是變形金剛裡和我本人最像的一個。雖然在變形金剛裡他體型有點小,也不是最厲害的那一個,但他確實是最像人類的一個。」特拉維斯·奈特分析稱,大黃蜂備受人們喜愛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會映射出人的內心。
「人們愛大黃蜂,因為他就像我們一樣。他是一載體。當我想像自己是一個孩子以及孩子的玩物代表什麼時,這些東西就是我們想像力和感受的載體,也是我們的快樂。當我們將這些心愛的玩具和玩偶帶入生活時,它們就成了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將自己的一部分個性和思想融入到我們所愛的事物中。在電影角色中也是一樣。你看到的這個生物在表面上與我們完全不同:他是一個外星人,一個機器人。他不是肉體和骨頭所組成的。但如果能通過電影,將大黃蜂和我們的共同點展示出來,這就是講故事的最高境界。講故事是通過別人的眼睛看世界,找到我們的共同點,這是藝術的最高境界。它允許我們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而大黃蜂就是這樣一個形象。在很多方面,大黃蜂與我們完全不同。同時在很多方面,他又和我們一樣有人性。這就是全世界數百萬人愛他的原因。」
大黃蜂不僅是一個特效形象
2007年,大黃蜂在首部《變形金剛》中亮相,在角色設定上他聲帶受損只能靠收音機拼湊語句。而即將面世的這部電影中就將講述這一問題的緣起。《大黃蜂》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80年代末,受傷墜崖的大黃蜂失去了記憶,變身為一輛破舊的甲殼蟲汽車,躲在加州海邊小鎮的一個廢舊車場裡避難。此時遇上了他生命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18歲的女孩查莉·沃森,故事就此展開。「從根本上說,這是一個關於大黃蜂和海莉·斯坦菲爾德所飾演的查莉·沃森之間關係的故事。兩個迷茫的、孤獨的、破碎的靈魂,他們找到對方,相互治癒、互相補足。」特拉維斯·奈特稱兩人之間的這種情感是一種相互理解支持的大愛關係,是人性層面最宏大的情感關係。「這是關於他們如何定義彼此,以及大黃蜂如何在身體上和心理上成長及發展的故事。在電影的最後,他變成了人們所熟知和喜愛的大黃蜂。」
對於查莉·沃森的角色人選,特拉維斯·奈特在第一次討論選角的時候就提出了海莉·斯坦菲爾德,而且這是他的唯一選項。「作為這樣一部耳熟能詳的IP電影主演真的需要承受很多壓力。所以我們需要選一個非常出色的演員來完成這項挑戰。我認為查莉和大黃蜂這兩個角色是相互支持又相互關聯的。不管人類角色做了什麼,大黃蜂都要做出相應的反應。這些反應也應該是有感情的,細微的,豐富的且可以打動人的。大黃蜂也應該是一個演員,而不僅僅是一個特效形象。而海莉是一個非常勇敢又具有同情心的演員,這些品質正是她的魅力所在。」
大黃蜂帶出眾多年代標誌性事物
在時間線上,這部電影中處處可見上世紀80年代美國加州的特色,包括當時家用汽車的外形特點、遊樂場的環境氛圍、當時受歡迎的美國鄉村音樂以及電視節目。「當我們講述一個原始故事時,我們應該進入這些角色出生的時代。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變形金剛的年代,這樣的設定更加合理。作為那個年代長大的人,我想到了很多那個年代標誌性的事物。很顯然,除了音樂,還有安培林公司出品的充滿史匹柏風格的電影。在《大黃蜂》中,我嘗試將這兩件我喜愛的東西。我從《外星人E.T.》中獲得了很多靈感。」在尋找讓觀眾和大黃蜂情感相連的方式時,特拉維斯·奈特給大黃蜂的定調為他必須成為銀幕上最具表現力的變形金剛。
特拉維斯·奈特的另外一個身份是耐克創始人的兒子,一路走來一直「違背父命」拒絕接受父親衣缽,他目前的官方身份是好萊塢專門製作定格動畫的萊卡工作室的CEO。目前,《大黃蜂》在國外專業媒體評分網站上獲得了100%新鮮度,「對於大家的喜愛我真的受寵若驚。我想大家喜愛我的原因應該是我指導電影時講述故事的方法。這樣的處理手法也是我的萊卡工作室所秉承的。在萊卡工作室,我始終嘗試著可以從很多不同的層面去講述一個故事:從它的黑暗面和光明面,激烈的或者溫暖的,幽默的又或是走心的,場面宏大的或是平淡敘事的各個角度。」
北京晨報記者 王琳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