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春一出場就得罪了後宮中最不能得罪的人,難怪結局那麼悽慘!

2020-12-23 小不點侃侃

夏冬春,最早下線的小主,被華妃以「越俎代庖,不敬皇后」的罪名罰了一丈紅,可憐的她連皇帝的面都沒見到,就在冷宮中了此殘生。

其實,夏冬春的悲劇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即便是沒有華妃,她的結局也好不到哪去。

夏冬春自從進宮就攀附皇后這個靠山,不把華妃看在眼裡,在她得了皇后的賞賜後,竟對華妃的賞賜公然表現出不屑:「華妃娘娘賞的有什麼了不起,我這是皇后娘娘賞的。華妃再大,也大不過皇后娘娘去!」這話恰被華妃身邊的心腹太監周寧海聽到。夏冬春豈不是自己找死嗎?

她的認知裡:後宮裡太后是最大的,其次就是皇后娘娘,只要巴結好了皇后,其他人都不在話下,那麼,既然她一心投靠皇后,為什麼華妃賞夏冬春一丈紅的時候,皇后沒有出來救她呢?原來她早已得罪後宮中最不能得罪的人!

按照規矩,新入宮的妃嬪要統一給正宮皇后行三跪九拜的大禮,行禮時需低眉垂眼以示對當家主母的尊敬之心,可夏冬春倒好,所有人都低頭行禮的時候,她抬著頭眼睛直勾勾地看著宜修皇后,衝她一個勁兒的笑,知道的是她巴結皇后,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挑釁呢?

三跪九叩結束之後,還有一個萬福禮,就是大家常看到的低位份嬪妃遇見高位分嬪妃時行的禮,大家都在那規規整整的行禮,生怕出一點差錯,我們來看夏冬春是如何做的,直挺挺地說了句「皇后娘娘萬福金安」就大咧咧地站起來了,這可明顯是對宜修皇后的不敬了!

夏冬春本就靠著娘家的勢力,不把別人放在眼裡,這也是宜修最忌憚的,現在還沒怎麼樣呢,夏冬春就如此的猖狂,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宜修又怎麼會留用這樣的人,成為自己以後的勁敵呢?

所以與其讓這個威脅慢慢形成,倒不如借華妃的手處了她,所以在當華妃賞夏冬春「一丈紅」的時候,她選擇了見死不救。

其實,夏冬春行錯禮真的是故意的嗎?非也,還記得華妃說過什麼嗎?華妃吩咐道:「既然人家不願意學,那就告訴教引姑姑,不必費心教她了。」

正因為如此,夏冬春才如此的不講禮數,不是因為故意,而是真的不懂!

夏冬春的悲劇在於:她得罪了一個對她而言,至關重要的人,就是皇后,皇后最忌憚的就是仗著家世顯赫囂張跋扈的小主,一開始就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不知道日後得寵當如何呢,倒不如借華妃之手除掉,以絕後患!

相關焦點

  • 甄嬛傳:難怪夏冬春一進宮就被華妃賞一丈紅,看她得罪了誰?
    導語:《甄嬛傳》中的夏冬春,可謂死得最冤了,這剛進宮沒多久,屁股還沒坐熱呢,就被華妃賞了一丈紅,不僅腿被打殘了,她這一生也算是徹底廢了。這個夏冬春個性嬌縱、張揚跋扈,當日前來參選時,就跟安陵容起了齟齬,不依不饒,出言不遜,極盡羞辱。
  • 後宮甄嬛傳,誰的結局比較慘?
    後宮佳麗三千人,獨爭一人恩寵,避免不了的就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在深宮中生存下來的除了自己的高智商,高情商,也少不了有幾個貼心的好友,自己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貼身侍女!下面就來看一看吧,誰的下場比較慘:穎兒 夏冬春夏冬春剛剛入宮沒多久,還未侍寢,因為得罪了華妃,被賞賜了一丈紅,打殘了!一個新人入宮,不懂得遊戲規則,最後吃虧的是自己!
  • 後宮甄嬛傳:夏冬春為什麼一進宮就被華妃賞一丈紅?她犯了致命錯
    《後宮甄嬛傳》中新涪司士參軍的千金夏冬春,是個既有趣又悲劇的人物,她選秀時就與陽縣縣丞安比槐之女安陵容發生爭執,飛揚跋扈,後又嫉妒甄嬛和眉莊得了禮物出言挑釁,被華妃賞了一丈紅「領盒飯」了,那麼讓我們來看看夏冬春究竟犯了哪些致命錯誤呢?
  • 重溫《甄嬛傳》,夏冬春的悲慘下場,揭示了女性生存之道
    在這部劇中出現的每個一位女性,因為性格、家庭背景,身份地位的不同,命運也會走不同的結局。今天要說的是出現的次數加起來不夠一集,草草下線,卻讓人記憶深刻的夏常在。她悲慘的結局,為這部宮鬥大戲打開序幕。夏冬春在出場不多的次數裡,犯了幾條大錯。
  • 《甄嬛傳》夏冬春:彈指一揮間的張揚與高調
    《甄嬛傳》裡夏冬春出場不多,但每一個場景存在感都很強。第一處,秀女們下殿外等候殿選,因為安陵容的無心之失,夏冬春看著陵容家世不高,容貌不佳,並揪著陵容的錯處不放。後經甄嬛解救,安陵容才逃過夏冬春的刁難。
  • 重溫《甄嬛傳》發現,囂張的夏冬春活不過一集,只因這兩個字!
    #甄嬛傳#文/羅小可《甄嬛傳》是一部經典又耐看的宮鬥劇,劇情處處是伏筆,每個人的結局都有宿命感為何夏冬春明明拿到了命運贈與得一手好牌,最後卻親手將它打爛了呢?原因無非是高調這兩個字!雖然夏冬春在劇中出場時間很短暫,但她的性格卻和大氣沉穩的甄嬛、沈眉莊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甄嬛傳:華妃都規矩梳著頭髮,夏冬春卻捲起鬢角,難怪被賞一丈紅
    夏冬春在《甄嬛傳》中是個非常鮮明的人物,她想進宮就把所有的欲望都給表現出來,趾高氣昂的態度和那身新做的蘇繡宮裝還有臉頰捲起的鬢角,無不透露著夏冬春對於進宮做寵妃的渴望。
  • 甄嬛傳:夏冬春被賞一丈紅,富察貴人被嚇瘋,女人要學會收斂鋒芒
    中國古代皇帝後宮佳麗幾十,妻妾爭寵手段殘忍,要想在後宮站穩腳跟,光靠一副漂亮的皮囊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不同凡人的智商、情商。女人鋒芒畢露,是低情商的表現,如《甄嬛傳》裡的夏冬春和富察貴人。夏冬春,仗著娘家的權勢目中無人。
  • 你看她得罪誰了
    你看她得罪誰了要說起麗嬪這個人,愚笨的程度真的是堪比夏冬春了,不過,她懂得見機行事,知道華妃的勢力大,所以一直都幫著華妃說話,而且她不像曹貴人城府那麼深,沒那麼多的心眼,所以儘管皇上並不是特別喜歡她,但是看在華妃的面子上也寵幸了她,而且,她還曾經被皇上一晚上寵幸了三回,這也說明她比夏冬春強多了,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她後來卻突然失寵了,這跟她得罪的人有關係
  • 甄嬛傳:活不過一集的夏冬春,從入宮的旗頭上就能看出端倪!
    穎兒在《甄嬛傳》裡面飾演的夏冬春,雖然總共活了不超過一集,就被華妃給處置了,但因為夏冬春的囂張和華妃娘娘的「一丈紅」,讓觀眾成功記住了這個角色,很多觀眾都吐槽,夏冬春就是一個典型的「不作不死」的代表,本來擁有好的出身和漂亮的容貌,生生把自己作成了「短命鬼」,那麼大家想過沒有,夏冬春是如何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的呢
  • 《甄嬛傳》裡穎兒飾演的夏冬春,出場不久,我就知道她活不過三集
    文/一南國產劇的類型十分豐富,而宮鬥劇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是受到人們關注和討論的類型。但剛看這部劇,見到穎兒飾演的夏冬春出場時,有一絲疑惑,為何網絡上對這位角色分析的文章並不多?出場的夏冬春囂張跋扈,過於自信當時雍正皇上膝下的子嗣太少,太后和皇后開始為皇上準備選秀。
  • 《甄嬛傳》:到底是誰害了夏冬春?
    聽過這句話吧,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智商情商都欠費,言行舉止處處紕漏,極容易被人抓住錯處給予致命一擊,然後徹底淘汰出局。這個梗來自夏冬春。在《甄嬛傳》第三集裡,華妃雲淡風輕賞了一丈紅,夏冬春的後宮生涯,便立刻宣告結束。
  • 如果婆婆得罪了兒媳婦,那麼結局將會怎麼樣呢?
    生活中不論是婆婆把兒媳婦得罪了,還是兒媳婦把婆婆得罪了,只有一種結局,那就是婆婆的兒子、媳婦的丈夫,夾在中間,兩頭受氣,心裡最難受!一個是生自己養自己的親媽,一個是愛自己疼自己的老婆,這兩個女人鬧矛盾,他情何以堪?你說他該怎麼辦?他又能怎麼辦?
  • 甄嬛傳中,夏冬春怎麼也想不到,她的一丈紅是拜一件衣服所賜
    夏冬春和甄嬛不一樣,她參加選秀就是為了進宮。所以服裝上精心打扮的,而安陵容的一杯茶水,就能毀了夏冬春許久的籌備,選秀這事,一輩子大概也就一次了。宮裡連宮女都得是八旗的,漢人選秀可遇而不可求。而夏冬春似乎沒得到這樣的指點,為了巴結皇后去踩踏華妃,她就是那隻給猴子看的雞!要知道,在宮裡華妃事事都要壓皇后一頭,皇后見華妃勢大,也只能躲著。夏冬春還不是皇后的人,就爭著給皇后打頭陣,這不是作死嗎?
  • 她是《甄嬛傳》裡最無知的女人,到死也不知道做了誰的棋子
    以前聽劉心武講《紅樓夢》,雖然他講的很多我都不認同,但唯獨有一點我覺得評價很精準,他說《紅樓夢》中榮寧二府都有一條甬道,這條甬道,大觀園裡的姊妹們都不會接觸到,但賈薔買鸚鵡討齡官歡心,賈芸送香料討好王熙鳳,都是發生在這條甬道上。 從這條甬道進入賈府的,都是一些小角色,但他們勾連起外面的真實世界,是比很多主角更活色生香的人物。
  • 《甄嬛傳》:從育兒角度談談,夏冬春為何被華妃賞一丈紅?
    往常,人們總是從情感角度來談這部劇,今天,我們就從育兒的角度來探討《甄嬛傳》的夏冬春。眾所周知,在《甄嬛傳》中,最早領飯盒的就是夏冬春。她出身高貴,為何才入宮幾天,就被華妃賞了一丈紅,從此成為廢人,在冷宮中孤老終生?首先,夏冬春的父母,行事作風可能也是比較官僚。小孩很多做法都是學習父母的,尤其是在古代,對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子更是如此。
  • 甄嬛傳:祺嬪為何落得這個下場,只因她得罪了最不該得罪的人
    甄嬛回宮產下龍鳳胎後,可是讓皇后一黨氣的不輕,用浣碧的話來說就是「恨不得烏眼雞似的,生吞了咱們」,沒過多久,皇后就聯合祺嬪設計了一出六阿哥非皇帝親子的戲碼,當然,找人證,物證等所有的事情都是祺嬪出面,找來了斐文和淨白指證甄嬛與溫實初穢亂後宮。
  • 甄嬛傳:後宮中最不能惹的人,不是甄嬛和太后,是默默無聞的她
    在後宮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女人,她們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徵,也有自己的厲害之處。囂張跋扈的華妃看起來沒有心機,但她的所作所為卻是宮中最直接的。皇后看起來溫柔好相處,但她卻是整個後宮中最為毒辣的人。然而在後宮中最不能惹的人卻不是她們,而是默默無聞的葉瀾依。
  • 重看《甄嬛傳》:我發現了夏冬春的死和剪秋之間的關係
    現在看,因為時隔多年,彈幕已經積滿了屏幕,單是彈幕就能足夠吸引人,也能從彈幕中發現不一樣的東西。都說劇中的每個人物的名字、每句臺詞都是有深意的。可是我一直不明白夏冬春和剪秋的關係,直到這幾天我細心琢磨,心中才漸漸明朗。(一)甄嬛的生日是四月十七,作者這樣寫的原因是,甄嬛這一生,和她糾纏的兩個男人,一個是皇帝,他是老四,另一個就是老十七。
  • 鹿鼎記:韋小寶的結拜兄弟,「光頭強」楊溢之,得罪小人被害慘
    一《鹿鼎記》中的吳三桂是一個大漢奸,他的名聲簡直臭到茅坑裡,就連韋小寶也深深唾棄之。受吳三桂的影響,他身邊的人自然也深受其害,在江湖上是要被看不起的。然而有一個人例外,這個人就是楊溢之,韋小寶見了他就覺得他是個英雄人物,拉著他的手就結拜兄弟。楊溢之對吳三桂父子絕對是忠心耿耿,但是最終他卻被吳三桂整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