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牆 | 首部反電信詐騙電影熱映,「為何被騙」揭社會痛點!

2021-02-20 昌寧警方


國內首部反電信詐騙電影《巨額來電》8日正式上映。在知乎等網絡平臺上,因這部電影而引發的「為何被騙」的討論也日漸激烈。網友的回答,指向了滋生電信詐騙的土壤和解決這一問題的許多關鍵挑戰。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正文共:3149 字
閱讀時間: 8 分鐘

題圖:《巨額來電》宣傳圖

電信詐騙預警頻頻

近10年來,我國電信詐騙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長。在電信詐騙開始引起社會強烈關注的2015年,全國公安機關共對電信詐騙立案59萬起,環比上升32.5%,共造成經濟損失222億元。

為有效防範、精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近年來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如中央綜治辦、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等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若干意見》,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同時,全國各地建立反詐騙中心,建立緊急止付和快速凍結機制,頒布多項法規政策。

公安部刑偵局曾歸納出48種常見的電信詐騙犯罪案件,如:冒充房東簡訊詐騙、虛構綁架詐騙、電話欠費詐騙、購物退稅詐騙等等。其中,使用電話類的佔63.3%,使用簡訊佔14.8%,使用網絡的佔19.6%。

儘管預警頻頻,根據第三方報告(《2017年第三季度反電信網絡詐騙大數據報告》),2017年第三季度仍監測到全國詐騙電話撥打1.97億次,收到詐騙簡訊556萬人,造成損失44.1億元,發生詐騙案件12.7萬件,單案件平均損失為3.5萬元。

在電話詐騙、網絡詐騙和簡訊詐騙三種基本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中,電話詐騙比例達 72.9%。而在電話詐騙中,平均敲詐金額達到 13.8 萬元。損失金額TOP3也均為電話仿冒公檢法詐騙案,事主分別遭受800萬元、490萬元、435萬元的財產損失。

電影《巨額來電》取材自公安部備案的詐騙案件,全面展現了電信詐騙團夥的作案流程,包括購買信息、籌劃腳本、實施不同類型詐騙等環節。電影以一名遭遇電信詐騙的老人跳樓身亡開場,講述了多個基於真實事件的案例。其中既包括與「徐玉玉事件」類似的大學生助學金詐騙案,也有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名義,以涉洗錢、偷稅漏稅為藉口對商人實施電信詐騙的案例。詐騙團夥負責人甚至與人約定,30天內詐騙1億元。(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接到過「中獎」、「退稅」、「到領導辦公室來一趟」等等詐騙電話,而近年來多個高達上千萬元的電信詐騙案例也引起了公眾對這類犯罪團夥「工作流程」的好奇。《巨額來電》在院線的高排片,正是來自這種觀影需求。

詐騙不僅是「套路」,更是精準投放

觀眾觀影后的討論焦點集中:詐騙已成「套路」,為何還能奏效?電信詐騙的實施過程並非無懈可擊,而且銀行也有警示信息,為何還屢屢有人中招?

有觀眾直指個人信息洩露:「我2009年高考,但直到今年還是每到7月份都會有陌生電話給我爸手機打電話,問我高考成績怎麼樣,要不要去某某大學上學。被騙,首先是因為信息被洩露了。」

據新華社記者在多地反詐騙中心了解到,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90%以上是違法分子靠掌握公民詳細信息進行的精準詐騙。

幾年前,只要記住一些簡單的行為準則,就可能識破網絡詐騙,例如不貪小便宜、嚴守帳號密碼、不去陌生網站購物等等,但如今,騙術也在升級換代、量身定製,結合大量被洩露的個人信息,騙子們可以編造出一些針對性極強的詐騙話術,讓人防不勝防。

正如電影《巨額來電》中所展現的,每天開工之前,犯罪分子都會拿到一份資料,有受害者的電話、基本信息以及「腳本」資料。每一次詐騙都是從犯罪集團購買信息開始的。

電影中負責訓練電話詐騙新手的女主角很直白:「核心就是圍繞著他們的利益,不管是他們想要得到的利,還是他們害怕失去的益。」

「騙子有詳細的個人信息做基礎,一些精心設計的騙術,就正好能夠戳中被騙者的『痛點』。」有觀眾分析說,「貪心、恐懼或者是急迫的需要,就不再是泛泛而論,而是直接針對電話那端茫然無知的受害者。」

「現在的詐騙早已不是那麼簡單,而是像一個公司一樣,有很多部門和很多人分工、合作。」曾到公安部門了解情況的《巨額來電》導演彭順說,詐騙者之所以屢屢得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像我們導演特別給一個演員量身定做劇本」一樣設定詐騙計劃,通過詳細的個人資料設計情節,給人「下套」。

有報導稱,詐騙已是一個涉及上百萬從業者的黑色「產業鏈」,分工細緻明確,日益專業化。即便是手法最簡單的網絡詐騙,也至少需要10個人的犯罪團夥。網絡詐騙可劃分出包括釣魚編輯、木馬開發、盜庫黑客、電話詐騙經理、簡訊群發商、在線推廣技師、財務會計師等多達15個不同工種。而他們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點,相互之間並不認識,因此很容易躲避追查。

同時,藉助日益普及的網絡工具,騙術「迭代」迅速,一些金融、消費等領域的新業態、新政策剛剛出臺,就會有針對這些的新騙術問世。

詐騙背後的社會痛點

「目前我國網絡安全形勢嚴峻,最明顯的就是電信網絡詐騙頻發,其主要原因是個人信息的洩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長胡傳平此前曾這樣表示。

新華社近日的一篇報導說,精準詐騙來自信息洩漏,而從已破獲案件看,「內鬼」監守自盜和黑客攻擊仍是公民個人信息洩露的主要渠道。

這篇報導說,非法獲取、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已形成黑色產業鏈。一方面,大數據營銷使得各類廣告公司、大數據運營商、保險公司、中介公司等機構對於公民個人信息存在龐大需求;另一方面,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為電信網絡詐騙、金融詐騙、敲詐勒索等提供了作案便利,這是此類違法犯罪活動屢禁不絕的重要原因。(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根據買方的需求,在網際網路上能精準買到相應的個人信息。在影片中,詐騙犯罪分子從專門負責倒賣信息的「菜頭」手中得到需要的精確信息。在現實中,根據信息質量和倒賣的層級,從幾分錢一條到幾百元一條,價格不等。「含金量高」的個人信息價格較高,新開樓盤業主、新購車輛車主、新生兒、入學新生、新近下單的網絡購物訂單等「鮮活」信息,單條能賣到十幾元乃至數十元。

《巨額來電》網上討論區有網友說,去婦產科做一次檢查,立刻就會收到一大堆海外生子服務機構的電話。

從公安機關破獲和法院判決的案例看,車輛、徵信報告、銀行帳戶、房產、教育、醫療等信息成為「搶手貨」,相關部門內部人員監守自盜案件時有發生。

觀眾也把問題指向了運營商和銀行,比如剛購買新的電話號就開始接到詐騙電話,還有騙子可以清楚地說出自己的銀行卡號

黑客攻擊竊取個人信息也呈增長趨勢。正如《巨額來電》中所說,「只要上網,就會留下痕跡。」

個人信息洩露不只發生在網上。「此前從來沒接過詐騙電話,感覺在一個賓館留過身份證複印件後信息就被出賣了,經常接到詐騙電話。」有觀眾說。

還有觀眾以自己的受騙經歷說明,銀行辦理銀行卡有很多漏洞,正如影片中所說的,專門有出售銀行卡的「卡頭」以及通過銀行卡網絡將資金分解、轉帳和快速提取的「水房」。

2017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利用非法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獲利5萬元以上等情形的;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50條以上等情形的,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面臨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律後果。

對於「為何被騙」,許多觀眾也提到了自身問題:「阿海冒充檢察院以查逃稅漏稅敲詐商人,商人立馬上當受騙。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一是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防不勝防,二是中老年人在這方面的意識還不夠,要麼貪小便宜,要麼過於寵溺兒女,一條簡訊過去就轉帳打錢了。」

還有如貸款詐騙等,受害人往往被更方便的低息貸款所誘惑,而不考慮為何會出現這種違反規定、程序的「好事」。公安部門也曾警示:「凡事多一分冷靜,少一分急躁;多一點務實,少一點貪心。」

「這麼多人上當,是因為騙子很高明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一位網友的結論概括了「為何被騙」的原因。

來源/防騙大數據(FPData)綜合中國網

編輯/熊雪婷   袁亞明  審核/李雲東

©雲南昌寧警方

相關焦點

  • 中行上海市分行全力構築防範電信詐騙「防火牆」
    一直以來,中行上海市分行把防範電信詐騙作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之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密落實防範措施,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擔當,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據悉,2019年至今,中行上海市分行與市公安局密切合作,打防結合,成功堵截電信詐騙逾30起,涉及金額近700萬元。
  • 首部反電信詐騙電影《巨額來電》12月上映,取材自真實案件
    首部反電信詐騙電影《巨額來電》12月上映,取材自真實案件 《巨額來電》預告海報國內首部反電信詐騙題材電影《巨額來電》日前宣布將於12月8日上映,該片取材自真實的公安部備案案件,花費巨資還原反詐中心
  • 全國首部關注大學生遭遇電信詐騙的電影在吉水開機(多圖)
    全國首部關注大學生遭遇電信詐騙的電影在吉水開機全國首部關注大學生遭遇電信詐騙的電影在吉水開機  中國江西網吉安訊 記者彭南報導:11月12上午,中國首部關注大學生遭遇電信詐騙的電影故事片《騙騙喜歡你》,在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開機
  • 《巨額來電》:這部防電信詐騙的電影,意外解鎖了一枚新手硬漢
    這是國內首部與公安部合作的反電信詐騙電影。電影裡涉及到的案例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一定也都接觸過。比如用「醫保卡違規消費」設置的騙局。電影已經曝光的2分鐘片段裡,揭露了5分鐘騙到4萬元的歪門邪技。這也是電影要帶觀眾了解的關於電信詐騙的重要信息之一。民警丁小田,起初只是一個普通的片兒警。但當他得知自己的恩師被電信詐騙之後跳樓自殺,便決心要親手抓到詐騙犯。
  • 「金鐘罩」當好守護神 築牢反詐防火牆
    據悉,「金鐘罩」作用於詐騙行為正在實施時,以「群眾端」+「民警端」同時推送預警的方式,提醒註冊者及其家人可能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針對電信詐騙案件專業性較強的特點,分局邀請龍崗警方採取遠程專題業務培訓、經典案例評析等多種方式,對民警、輔警全員培訓,提升專職反詐力量的專業素養和實戰本領。
  • 全國首部關注大學生遭遇電信詐騙電影《騙騙喜歡你》在吉水開機(圖)
    圖為開機現場  中國江西網吉水訊 陳壽金報導: 11月12日,中國首部關注大學生遭遇電信詐騙的電影故事片《騙騙喜歡你》,在吉水縣開機。  《騙騙喜歡你》是真正意義上的首部「吉水製造」的電影故事片。編劇、導演、出品、製片、主演、攝影等整個創作團隊成員都有吉水人。
  • 廣州番禺大石:建防詐「金鐘罩」 築反詐「防火牆」
    為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生,切實提高群眾的防範意識,最大限度減少群眾的經濟損失,近日,廣州番禺大石派出所聯合大石街平安促進會,積極到轄區內的企業、村(居)開展防詐騙宣傳活動,強化源頭管控,建起防詐「金鐘罩」。
  • 看這部電影賺錢、救命、還等於安了防火牆!
    大型電信詐騙集團的規模化與精準化簡直令人髮指,影片中一張詐騙流程圖指出,目前電信詐騙集團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分別是卡頭
  • 《巨額來電》看這部電影賺錢、救命、還等於安了防火牆!
    大型電信詐騙集團的規模化與精準化簡直令人髮指,影片中一張詐騙流程圖指出,目前電信詐騙集團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分別是卡頭、菜商、機房
  • 《巨額來電》熱度飆升 強勢撕裂電信詐騙團夥面紗
    共5張 1905電影網訊 國內首部反電信詐騙題材電影《巨額來電》自定檔之後全網熱度持續飆升,反電信詐騙話題也因該片再次被關注。
  • 南方電影視點129|《巨額來電》:一部有良好社會現實意義的電影
    作為國內首部反電信詐騙題材影片,《巨額來電》根據公安備案真實案件改編,強烈的現實針對性使其對所有人都是一個警醒。       ——周文萍(廣州大學副教授  碩士導師) 由陳學冬、張孝全和桂綸鎂等領銜主演的電影《巨額來電》於12月8日在國內上映。
  • 騰格里公安分局刑事偵查大隊的一堂特殊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培訓課
    騰格里公安分局刑事偵查大隊的一堂特殊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培訓課 2020-06-07 0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第一部反電信詐騙系列電視+網絡大電影在大連集中開拍
    我國第一部反電信詐騙系列電視+網絡大電影之《貓鼠遊戲》、《不可饒恕》、《陌生號碼》、《情愛迷局》和《邪惡來電》23日集中在大連開拍。據了解,這是中國第一部反電信詐騙系列電視+網絡大電影,而且聚焦同一熱點話題凝鑄五部電影作品,並同時同地拍攝,在全國尚屬首次。
  • 錢是如何被騙走的?電信詐騙受害者現身說法……
    其實,對於此類網絡交友類的電信網絡詐騙並不少見,犯罪分子通過網絡平臺,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者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導受害者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帳。積極開展反詐宣傳工作今年,厚街公安分局三屯派出所制定各項防詐機制,電信網絡詐騙警情逐步好轉並有明顯下降趨勢。厚街公安分局三屯派出所電信網絡詐騙發案率同比去年下降15%,共計勸阻電詐案件潛在受害人30名,止付凍結群眾被騙資金近16萬元。
  • 學習反電信詐騙知識,讓不法分子無從下手
    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為加強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習近平主席在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資訊時代發展不斷更新換代的電信網絡技術為市民提供「網際網路+」新生活的同時,也難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衍生出新型犯罪活動。
  • 聊城東昌府:聘請「大衣哥」朱之文擔任反電信詐騙宣傳形象大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國曉寧 通訊員 季剛 付朝旺為嚴厲防範、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多發勢頭,1月7日,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舉行儀式,聘請「大衣哥」朱之文擔任「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反電信詐騙宣傳形象大使」,希望藉助公眾人物影響力,積極呼籲轄區廣大人民群眾提高自我防騙意識
  • 投資期貨、電影被騙!網絡電信詐騙那麼多,我們應該如何提防?
    根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因為網絡電信詐騙受害群眾超百萬人,實際破案率為 為什麼網絡電信詐騙頻發不止,越演越烈,小編憑藉多年的反電詐心得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來錢快 電詐一次,他們可以獲取最低數萬元,最高上百萬的資金,電詐一個月,房、車都有了; 2、破案慢 並不是我貶低相關部門,而且因為很多電詐人員極度狡猾
  • 【網絡電信詐騙預警】網絡投資電影被騙40萬 這樣的詐騙套路必須注意
    【網絡電信詐騙預警】網絡投資電影被騙40萬 這樣的詐騙套路必須注意 2020-09-09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淨網2019 詐騙為何會成功?如何不被騙?詐騙攻防核心機密收好!
    詐騙犯罪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侵財犯罪,與其它犯罪相比有兩個主要特徵:一個是「信以為真」,一個是「主動交付」。以當前多發的戀愛殺豬盤為例,使被騙人信以為真地墜入愛河的過程,俗稱「養豬」,而使被騙人主動交付財物則稱「殺豬」。從宏觀層面講,任何一種詐騙犯罪都有「養豬」和「殺豬」的過程。
  • 【防範電信詐騙】春節前夕騙局多,警方揭詐助平安
    【防範電信詐騙】春節前夕騙局多,警方揭詐助平安 2021-01-16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