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由六小齡童出演的電影《財迷》舉辦開機發布會,熟悉的面孔,難忘的情懷,無關電影本身,就憑這經典畫面就讓人充滿了期待。
電影從開機到現在已經有四年的時間,7月25日,《財迷》以網絡首映的形式終於上映。
在上映前夕,六小齡童更新動態,特意發文為自己的新作賣力的宣傳,憑藉大家對經典的懷念,想必這個宣傳還是會有一定的號召力。
然而電影上映後效果並不理想,上映三天累計票房才14萬,累計觀影人數也不樂觀。
更奇怪的是《財迷》的口碑不佳,很多網友給出了一星的差評,評論區也是一片吐槽。
特意到豆瓣搜索一下該部電影的評分,結果就連分數都沒有,不過從網友們的觀影感受和評論來看,分數應該不會太高。
再看看這部電影的演員,六小齡童、馬德華、劉大剛和汪粵,大家沒看錯,這就是經典86版《西遊記》中的原班人馬,師徒四人重聚,瞬間勾起很多人的回憶。
電影《財迷》從開機到宣傳給人的感覺就在賣情懷,始終用經典《西遊記》給大家的印象來烘託電影,試圖為該部電影披上華麗經典的外衣。
經典終究還是經典,當《財迷》失去經典這個光環的照耀,就出現觀眾現在的觀影感受,古人有這樣一句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本來給人的感覺是現代版的《西遊記》,然而就算師徒四人重聚,終究還是難續經典!
這100分鐘的電影,看得讓人煎熬。依舊穿插很多86版《西遊記》中經典的畫面和因素,然而,看起來卻太過牽強,看起來與《財迷》毫不搭邊。
電影一開頭就來了一個回憶殺,六小齡童站在一群孩子面前,以經典美猴王的形象出現。
這是單純致敬經典,還是在致敬六小齡童,不得而知,反正與電影一點關係沒有。
再來說說六小齡童在劇中人物形象,名副其實的一個財迷,本無可厚非,但是,既然想要靠經典襯託電影,這與孫悟空的性格截然相反,沒什麼代入感。
劇中六小齡童搶錢這一段,身上背著一段甘蔗,一副孫悟空背著金箍棒耍酷的姿態,看著讓人分分鐘出戲,看不懂這到底是財迷還是現實版的孫悟空,穿插經典鏡頭很好,只不過咱能稍微用一點心嗎?
奇葩的劇情讓人難以接受,賣菜為生的郝鯤鵬突然一夜暴富,2萬變成了2000萬,為了襯託財迷這個角色,一天到晚數錢玩,出門都要蒙面。
好友朱首富還想要分錢,在一個財迷面前想分錢,這劇情是真巧妙,難怪電影長度能夠達到100分鐘,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不是一篇影評,本人也寫不出那麼有深度的東西,只是針對該部電影說一下真實的感受。
一部電影的口碑的好壞是多種因素決定的,但是,經典是用來致敬的,情懷更不是拿來消費的。
《財迷》這部電影可能一開始定位就是錯的,觀眾尊重經典,更尊重電影本身的質量,否則就算披上經典的外衣,也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