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體育產業生態圈」(ID:ECO-SPORTS),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劉金濤
編輯 / 宋鑫宇
你知道嗎?6250萬美元(4.43億人民幣)的價格,茵寶中國(Umbro China)股權,即將歸於剛剛從商標之爭中脫困的喬丹體育。
從4億賣出商標及經營權,到4.43億元賣出所有股權,茵寶在中國走過的路並不順利。不過對於處在風口浪尖上的喬丹體育而言,外部變化讓這筆生意看起來感性而理想。
疫情讓中國體育的腳步延緩,但並沒有阻礙資本的大步流星。
5月1日,美國品牌管理公司艾康尼斯(Iconix Brand Group Inc)與香港喬丹投資有限公司(HK Qiaodan Investment)達成協議,出售擁有的所有茵寶中國(Umbro China)股權,以及茵寶在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澳門)的品牌智慧財產權。
公告顯示,這筆交易預計將能為艾康尼斯帶來6250萬美元的現金收入(按如今匯率約4.43億),交易預計將於2020年9月15日完成。
據企查查資料顯示,香港喬丹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6月,是喬丹(廈門)實業有限公司的股東,佔股比例為25%,同時也屬於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對於中國體育品牌而言並不順利,尤其是對於依靠「打擦邊球」起家的喬丹體育而言。
4月初,麥可-喬丹狀告喬丹體育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最高人民法院下發了《麥可-傑弗裡-喬丹、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行政管理(商標)再審行政判決書》:被訴裁定、一審、二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均有錯誤,應予撤銷。喬丹體育第25類服裝鞋帽襪等商品上的6020578號「喬丹+圖形」商標被撤。
喬丹體育方面表示,此次判決的商標是註冊時間未超過5年的組合商標,不會影響現有商標的正常合法使用,對經營業務沒有影響。雖然對現有商標與經營沒有造成實質影響,但這一事件發生的時間點再次將喬丹體育的上市之路打斷。
延伸閱讀:8年商標之爭背後,喬丹體育的品牌重塑路
2019年4月,據中國證監會網站公布的信息,喬丹體育登陸上交所主板的上市申請通過了初審。而根據規定,企業拿到批文後6個月內必須申請發行股票。這意味著如果上市進程順利,喬丹體育在去年10月前便已經拿到批文,今年一季度將登陸A股市場。
在2012年因商標官司而擱淺的IPO計劃,如今再次受阻,喬丹體育的品牌重塑已然迫在眉睫。
另一邊,再有4年便迎來百年誕辰的茵寶,卻像是一塊燙手山芋。
作為英國本土品牌,茵寶曾伴隨切爾西、曼聯、巴西國家隊等豪門徵戰賽場。1966年世界盃上與英格蘭隊共享冠軍榮譽,那屆盛會的最終16強中有15支球隊身披茵寶球衣。90年代又將「追風少年」麥可-歐文攬入麾下,伴隨著傳奇球星與世界盃撬開了中國的大門,茵寶又書寫了一代國人的記憶。
但誰也沒有料到,1998年世界盃上歐文的「單騎闖關」竟是茵寶最後的輝煌。
新世紀後,茵寶的英格蘭本土陣地被阿迪達斯與耐克蠶食殆盡,再加上產品質量下降、監管不力等原因,江河日下的茵寶最終在2007年底被耐克以2.85億英鎊的價格收購,而急於佔據足球市場份額的美國人,並沒有給英國品牌太多空間。
最終在2012年年底,國際品牌管理集團艾康尼斯以2.25億美元的價格接手茵寶,並拿出了5640萬美元收購了茵寶在中國合作方手中的50%股權,實現了對茵寶中國的完全控股。
艾康尼斯有一份重返中國的計劃。2016年,恰逢中國體育資本市場風起雲湧,出生於86年的張騰飛以創業者的身份砸下3年近4億元的合同,將茵寶中國部分商標權和經營權攬入懷中,並在同年9月份再次以三年合同籤下歐文,大打情懷牌。
的確,一代球迷對茵寶的眷戀與真情並沒有隨時間散去,而他們在新世紀後也具備了很強的消費能力。倘若茵寶真正回歸,一定會有不少人會欣然前往,慷慨解囊。
藉此,茵寶復刻了原汁原味的Speciali戰靴,並推出了掌控系Medusae、速度系Velocita和力量系UX Accuro等實戰產品,並籤下了西漢姆聯隊、德甲勁旅沙爾克04隊以及中國小將鄧涵文。
想借中國市場實現復興,茵寶邁出了堅實一步。但這並不意味著觸及到了根基。首先,中超的贊助權益已經牢牢被耐克佔據;其次除了情懷,茵寶缺乏打動新一代消費者的故事;最後,茵寶重回中國的時機雖好,但面臨著崛起的國產品牌的挑戰,而國內體育市場也並未如預期般增長。
作為復興計劃的重中之重,在中國地區的受阻讓艾康尼斯對茵寶徹底失去了耐心。而要說到品牌運營,還是得看國內體育企業的魔法。
國內體育企業參與國際品牌中國區運營的案例,已經成為近幾年備受資本與市場認可的佳話。
3月底,安踏公布了2019年報,這是其歷史最佳的一份財報,收益、經營溢利及純利三項指標均創新高。而其中最為亮眼的則是斐樂FILA:品牌收益達人民幣147.7億元,增長73.9%,佔安踏的營收比例超4成,而斐樂FILA品牌經營溢利達人民幣40.2億元,增長87.1%,佔安踏經營溢利的比例也在4成以上。此外FILA品牌零售額同比增長55%-60%。
延伸閱讀:一年賺340億!歷史最佳,安踏製造
另一面的巨頭李寧此前曾短暫接手過Kappa在大陸地區的特許經營權,如今則擁有義大利品牌Lotto的大陸商標權,在2016年還攜手美國專業舞蹈品牌Danskin的基礎上進行海外收購合作探索。
此外,貴人鳥在2016年10月還收購了籃球裝備品牌 AND1未來31年在中國地區的獨家商標運營權。
可以說,無論是李寧、安踏、特步還是貴人鳥,作為國內體育用品大廠們,在品牌經營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而早已步入一線的喬丹體育也同樣有著接手茵寶的資本。
李寧及其集團旗下品牌
不過,身處一線的喬丹體育仍然有品牌升級的空間。儘管打著民族與國潮牌,但隨著國人消費意識不斷加強,「擦邊球」營銷並非長久之計,最終與消費者漸行漸遠。在4月份的商標案中,輿論出現了一邊倒的趨勢,這無疑讓喬丹體育倍感壓力。
因此,品牌重塑的過程中,茵寶成為喬丹體育押注未來的重要砝碼。如今的茵寶不僅有足球裝備,更是一躍成為運動時尚潮流品牌,這一點也備受一線用戶認可,而外來品牌的價值早已在各大國產品牌的財報中表露無遺,茵寶將會成為喬丹體育品牌升級、向上走的重要臺階。
據晉江經濟報報導,對於這項收購,喬丹體育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收購是喬丹體育多品牌發展戰略中的一部分。」目前喬丹體育旗下擁有喬丹、百尚PASONZ等品牌,其中,喬丹品牌主打生活休閒系列,百尚PASONZ主打時尚運動系列。而擬收購的茵寶將會聚焦專業運動系列。
「新浪3X3黃金聯賽完善的賽事體系、它所下沉到的三、四線城市甚至鄉鎮層級,與喬丹品牌想要影響的消費者十分契合。」喬丹體育品牌高級總監林佑勳此前曾這樣表示。
茵寶向上,喬丹下沉。如今,多品牌戰略已經成為中國運動品牌的苦苦尋找的答案,對於喬丹體育來說,茵寶中國會是他們找尋的那個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