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魚的外部特徵,嘗試運用彩墨,用線勾或用色畫的方法表現魚的色彩與形態。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賞析魚的攝影圖片和作品,利用中國畫設色方法表現出形象生動、色彩豔麗的魚的形象。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中國彩墨畫的獨特之美,激發熱愛我國傳統民族藝術、保護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魚的結構特徵、動態變化和色彩,學習彩墨畫魚的方法,從中感受彩墨學習的樂趣。
難點:墨與色的變化、畫面的構圖以及大膽用色。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激趣導入
教師設置海洋館的情境,舉辦以「海底世界的魚」為主題的畫展。提出問題:同學們幫老師想一想,我可以畫什麼樣的魚?學生回答後,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回答問題:金魚、小丑魚等,從而導入課題《用彩墨畫魚》。
環節二:描述分析
1.播放視頻《海底總動員》片段,提出問題:同學們都看到了什麼樣的魚?都有什麼特點?魚的外形有什麼特徵?遊水姿態是怎樣的?它們都是由幾部分構成的?
學生對比觀察並分析:大海裡生活著五顏六色的魚,它們身上有很多不同的花紋如:網狀的、點點的、彩條的;魚的外形也不同有三角形的、橢圓的、還有外形像葉子一樣的。教師總結:魚的遊水姿態,有的是平遊,有的是捲曲遊。魚的外形、色彩、花紋不同。結構有魚頭、魚身、魚鰭(尾鰭、胸鰭、腹鰭、背鰭)。
2.出示《五彩魚藻紋盤》作品,並提問:為什麼人們愛畫魚?總結:「魚」與「餘」諧音,人們喜歡用魚的圖案來表達「年年有餘」等美好願望。
3.教師請學生分組討論:如何用筆及墨、色表現魚的花紋,把魚畫得好看?師生共同總結:用線勾(勾勒法)、用色畫(沒骨法)來進行繪畫。
環節三:示範講解
教師示範用線勾(勾勒法)和用色畫(沒骨法)的方法及步驟。用墨勾畫魚的外輪廓和身上花紋,待墨半乾後上色。用彩墨直接畫魚頭、魚身。然後用白色勾畫魚身上的花紋。最後落款,完成作品。在繪畫過程中,注意事項:染色後對水分多的時候用廢宣紙吸乾,墨色半乾的情況用清水、淡色或重色點染、裝飾花紋這兩種情況的處理。
學生觀察、記憶、學習彩墨魚的表現方法。
環節四:實踐展評
1.布置活動練習:選用喜歡的彩墨技法,表現一幅奇妙的海底世界。教師巡視輔導,輔導要點:重點指導筆墨的使用和畫面的位置經營。
2.組織學生展示作品,小結評價。將學生作品展示在講臺上,形成一整幅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並附自己創作說明,相互評價作業,教師針對學生作業,本著鼓勵、引導的原則給予相應的總結評價,指明作品亮點,並指出不足。
環節五:小結作業
1.總結重點知識,並升華情感,引導學生思考並培養保護環境的意識。
2.課後請學生繼續為作品添加一些細節,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分享。
四、板書設計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