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加拿大媒體報導,電影服裝設計師丹妮絲·柯南伯格(Denise Cronenberg)已於5月22日在加拿大渥太華約瑟夫布蘭特醫院去世,享年81歲。
對於絕大多數影迷而言,丹妮絲·柯南伯格的名字聽起來不免十分陌生,但提起他的弟弟、加拿大鬼才導演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那就如雷貫耳了。丹妮絲·柯南伯格的對於銀幕的主要貢獻正是根植於弟弟的作品之中。
丹妮絲·柯南伯格(左)與電影人亞倫·伍德利(中)和弟弟大衛·柯南伯格
1986年,大衛·柯南伯格執導恐怖片《變蠅人》(The Fly)時,時任流行服裝設計師的姐姐丹妮絲跨界而來,施以援手。原本,她並無電影服裝設計的經驗,結果經此一試,一發而不可收,之後幾乎包辦了弟弟的全部作品的服裝工作,包括經典名片《裸體午餐》(Naked Lunch)、《蝴蝶君》(M. Butterfly)、《欲望號快車》(Crash)、《感官遊戲》(eXistenZ)、《蜘蛛夢魘》(Spider)、《暴力史》(A History of Violence)、《東方的承諾》(Eastern Promises)、《危險方法》(A Dangerous Method)、《大都會》(Cosmopolis)和《星圖》(Maps to the Stars)等。
而在圈中積累了名氣的丹妮絲,偶爾也會與其他導演搭檔,比如與法國導演路易斯·萊特裡爾合作了《無敵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還為扎克·施奈德的《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保羅·安德森的《生化危機4》(Resident Evil: Afterlife)等片設計了戲服。
丹妮絲偶爾會為其他電影設計服裝,比如《生化危機4》
在與弟弟大衛的多次合作中,對丹妮絲來說,挑戰最大的或許要數1988年的《孽扣》(Dead Ringers)。該片講述一對性格迥異的孿生兄弟共同經營一家婦科診所時的離奇遭遇,由英國著名演員傑瑞米·艾恩斯一人分飾兩角。丹妮絲為他設計的一身大紅色的外科手術罩袍,在源於實際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不少邪典氣質,早已載入影史。
傑瑞米·艾恩斯在《孽扣》中身穿紅色手術服
「我們原本考慮要用百分百符合實際的醫用手術外套,但發現那樣子拍出來的效果,會非常無聊。」大衛·柯南伯格曾經表示,「拍電視劇的話,可以那樣,但這部電影的情況,卻又不同了。這對孿生兄弟視自己婦科醫生的工作為一種宗教使命,所以服裝上也要帶著一種心靈的、形而上的元素。我把這個思路和丹妮絲說了一下,她馬上就明白了我究竟想要什麼效果。」
丹妮絲·柯南伯格1938年10月1日出生在多倫多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比弟弟大衛年長五歲。從小姐弟倆就關係親密,常在客廳裡一大堆親朋好友的面前演出《小紅帽》這樣的童話劇,姐姐會利用各種現成的衣料來裝扮弟弟,弟弟則負責製作道具。丹妮絲從小就愛做衣服,長大後選擇以服裝設計為職業,或許也是受到了家庭的影響。她的爺爺奶奶和外公,都是多倫多當地頗有人氣的裁縫師傅。
「我們拍電影的時候都喜歡用熟人,因為那樣可以省下許多解釋的工夫,彼此早已熟悉對方的性格脾氣和工作節奏,不需要一邊拍攝一邊從頭了解。」柯南伯格導演曾經解釋說,「但如果是家庭成員的話,那種感覺就更深了。我向來就喜歡在劇組任人唯親,因為做導演就是這樣,能多一個站在你這邊的同盟軍,都是好的。」
除了加拿大本土的電影獎項吉尼獎(Genie Awards)的六項提名外,丹妮絲·柯南伯格生前並未受到過類似奧斯卡這樣的重要獎項的眷顧。在她過世後,大衛·柯南伯格也在接受加拿大媒體採訪時為姐姐鳴不平。「在我看來,她生前並沒能獲得外界應有的認識和肯定,而且我敢說,她自己一定也是這麼想的。我們加拿大人就是這樣,不太善於自我推銷,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私底下,你又很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所以其實還是很希望能獲得外界肯定的,只是不會伸手去乞求這些罷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她是帶著遺憾離開人世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