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去英國留學有諸多好,比如腐國城市顏值高,自帶濾鏡;各個城市安全;頂級學校眾多,學術榮譽度高,回國各種被認可;碩士只要一年,時間成本優勢,快進快出;還有其他比如文化底蘊,國際化都市機會多,以及純正英語環境帶來的軟背景提升。
這些也都是廣大留學生遠赴英國的初衷,想趁著年輕,去看英國看看,看看霍格沃茨,看看紅魔,看看福爾摩斯,看看大倫敦的有禮和分寸,看看他們把土豆做成108種樣式,看看那邊是不是真的沒有蚊子?看看那邊空氣有多好,是不是真能治癒鼻炎。
但雖然有各種好,但也有幾個弊端。我們具體看下。
1.學費真的是每年都漲3%-5%,有的學校一年漲1000多英鎊。
根據英國《完全大學指南》CUG的年度費用調查顯示,在2020這個學年,在英國就讀授課式研究生課程的海外學生,平均學費達到16,081英鎊,比上一年增加近1000英鎊。此外研究型課程也增加了6.4%的學費。
英國獨立報公布過最貴的top10英國大學榜單,其中排名前十的是倫敦大學學院UCL,帝國理工IC,皇家音樂學院RCA,倫敦藝術學院UAL,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牛津大學Oxford,華威大學Warwick,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CL,倫敦城市學院City,劍橋大學Cambridge
表示意思學校平均學費就達到24000英鎊至26000英鎊區間。以華威大學為例,他們家的WMG學院,三年之間學費漲了4000多英鎊,現在的學費是27160英鎊左右。
他們家商學院的課程就不說了,像金融等課程學費已經飆升到36500英鎊每年了,會計金融Accounting and Finance課程也是增長到35750每年。商學院的這幾個課程每年增長算緩慢的,畢竟已經到高位了。唯一良心的可能是他們家的申請費,還是55英鎊,好幾年沒變過了。不像KCL,不但學費每年各種飛漲,申請費也從0漲到100英鎊。UCL也是,最高的比如management,project enterprise management等課程申請費都要150英鎊了。
2.留英工作難
雖然,今年英國放出籤證利好信息。就2020至2021屆入學的國際學生,無論在境外或境內開始的線上授課,只要在2021年4月6日前入境英國並符合條件,均都有資格申請PSW籤證,即畢業後可獲得長達2年的籤證。博士生則有長達三年的籤證時長。
但這個籤證只是提供了你在英國滯留找工作的時間,並不等於你真的有機會拿到Tier2工籤。
表示要從學術籤轉T2籤證,你需要找到年薪不低於2.2w英鎊的工作,並且這個公司還需要給你提供sponsor。而英國提供你擔保的公司是有限的。詳情可以去看UKVI列出的名單。以前基本四大都提供擔保,但現在有的四大都不給國際學生了。
再有,每年這些公司招收的職位是差不多的,但由於缺口一下打開,使得競爭更加激勵了,畢竟大家都想去申一申,都覺得自己行。於是最終找工作能留下來的機會可能是不亞於你後面又去衝了一遍Dream School的。可謂是道阻且長,英國人壞滴很啊。有的學生可能因為長期滯留英國找工作而錯過國內春秋招的好時機。
就有PSW煩,沒PSW也煩,沒PSW學生要找工作需要在短暫的時間海投到拿AC。幾乎是分秒必爭,但這反而能激發學生的潛力和留下來的信念。但適者生存,即使這樣,能留下來的也不到1%的比例。而且這1%,其中還是A-level就過去,在英國讀了本科,又讀了master的居多。
所以留英不管有沒有PSW,最終都是難的,而且今年英國不景氣,能找到工作的機會就更少,特別我們國內學生讀商科多,就更難了。基本還是需要做好回國的雙重準備的。
3.教育產業化
英國把研究生的市場做成了產業化,許多學校即使是UCL,Manchester以及Glasgow這類的本科都過度依賴國際學生的費用。
這裡面會有很多個弊端:
一,中國學生會比較多,影響學生的最終學習體驗度,而且只會越來越多,英本本土學生反而越來越少。
二,學校會控制畢業率,設置門檻,寬進嚴出,有些學生容易拿不到學位畢業,只能拿個結業證,回國認證不了,等於白讀。
三,整個產業養活了學校,依靠學校而活的機構,以及諸多agent,工作室,房產,住宿,雅思,語言等等群體。一旦發生大事件,比如這次疫情,學校就要崩盤破產。
四,去出國的學生越來越多,英國大學中部位置或更靠後的學校回國認可度的紅利越來越小。
總了個結,所以也不能過度推崇去英國留學有多好,還是需要用發展和對比的眼光去看待留學這件事。比如新加坡,比如香港,比如國內讀研,甚至愛爾蘭留學和西班牙都有曲線救國的優勢,都有自己的可取之處。不要覺得身邊的學生都去英國,你們就也得去。這種單純的攀比意義不大。
再有,一定要想明白自己去留學想最終得到什麼,是單純學位,還是想留在那邊,都要想明白。怎麼讓自己利益最大化,才是碩士留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