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關於「粵語長片」的介紹

2021-02-20 畫公仔畫出腸

【CH 說】本期內容來自讀者「阿Sam」的投稿。有一天在「畫公仔講粵語」的微信群裡聊天的時候,大家說到學粵語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看「港片」,阿Sam就提到了自己曾寫過一篇關於粵語長片的介紹,可以給大家普及一些粵語長片中說話的特點。在我徵得阿Sam同學的同意後,我把她寫的這篇文章推薦給大家。



正文開始▼

今期來講一類電影:粵語長片。就是陳奕迅所唱的「粵語殘片」。不是賣安利,也非專業角度,就是說一說自己觀察到的有趣的東西,主要是1950s的黑白片。

用中景多,因為一拍就拍全了,動都不用動。


我懷疑他們只用一部機,長鏡頭特別多,其中不乏累贅多餘的。一個鏡頭由人領客進門、安置坐下、再回到客廳、談話、送客人走,都是同一個鏡頭,連特寫都是遠景拉過去的。


比如這個奸笑一次過停了足足七秒= =

這一點讓人好在意。用老舊而地道的詞,比如說,翻歸、扯喇、係定啦、些少、上高、下低、嗰shu,仲有:


·要→愛

·不如→唔啱

·未→未曾

·未聽過→未聽聞


不少人說話聲音語氣低沉,女生特別明顯,而且多數喉底都很厚實,多數是因為唱大戲唱多了,嗓子發啞。

語氣誇張肉緊,可以參考《難兄難弟》裡面的羅嘉良和張可頤。女生笑聲尤其尖銳,跟厚實的說話聲一對比就真是= =

咬字不清太常見,會粵語的同學可以試一下說「事實上」「翻屋企」「咁又唔係嘅」,聽聽自己發了多少個輔音XD。

演員的個人風格很明顯,這也不是粵語長片才有的了。但畢竟那個年代的演員,總體來說演技未十分成熟,以至於一些很有名的演員看起來也會很搞笑。

以下對話請腦補一下那超然的語氣:


「李siang,你知唔知係邊個殺死你未婚妻架?」

「哦,唔知窩。」

「咁麻煩你跟我地行一趟啦。」

「哦,好啊。」


未婚妻被人殺了你就「哦」一句= =


有位我欣賞的演技很突出戲路又十分廣的演員叫梁醒波,粵劇醜生出身,本來醜生就很考演技。忠的、奸的、老實的、狡詐的、男的、女的,演什麼鬼都可以,但演什麼都十分自然,仿佛就是他自己,又像做大戲一樣,就算做殺手,走起路來,一步一頓,有型有款,功架十足。TVB成立以後他也是歡樂今宵的臺柱之一,嗯。

黑白片未必都是黑和白的。然而那種技術我已經忘了。不叫黑白,就叫單色囉。


這個叫黑白▼


這個算是橙色咩▼


有唱歌的電影叫做歌唱片,其實一部片裡來來去去就那一兩首歌唱來唱去。

太多出名的演員是演粵劇出身,以至於普通的歌都經常都像唱粵劇一樣。大概作曲也就投其所長用粵劇的規矩來寫歌,而且也就是那一群作曲嘛,所以時裝片裡也會有粵曲= =,也有認真的粵劇片,把舞臺上的粵劇搬進廠拍成電影。

除了無端端就唱起歌來,也很多劇中都出現唱歌的情節,比如女主角沒錢了就去賣唱攢路費找遠在他方的男票,或者男主角在女主角樓下唱歌傳情,或者女主角乾脆本身就是歌女。

細心的同學已經發現,粵語長片總跟粵劇有關係。沒錯,戲曲片佔據了粵語長片中很大的一部分。其實戲行中人一開始是排斥粵劇片的,因為分鏡、NG等很影響做戲的氣氛,過於寫實的布景也違背了舞臺戲劇中虛實結合的規律。但電影越來越興盛,只能順應市場,電影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日漸式微的粵劇的生命。

不管之前因為誤會受過多少苦,狠得多麼深,,解釋的話一說出來大家就一定會信,十分鐘之內能解釋完八十分鐘的誤會。這種該結尾就結尾的敘事方式真有莎士比亞的風範= =

懲惡揚善、自由戀愛、真愛至上、忠貞不渝、寧死不屈、高風亮節、人窮志不窮、潦倒志彌堅……

肯定的囉,比如說:


這個是謝賢▼




這個叫何非凡▼


狄龍姜大衛

姜大衛像不像周杰倫……▼



秦沛姜大衛爾冬陞是親兄弟窩。

下面西裝三位:江一帆、任劍輝、胡楓。沒錯胡楓年輕時就是一副我帥我有理的抵死樣▼


中間那位任劍輝為什麼這麼矮,因為人家是一個很高的……女人。粵劇文武生出身,於是拍電影也當男人用。性別並沒有阻止她在帥得一逼的的路上飛奔的腳步。這幅圖拍的是她唯一一次穿男裝出席公開活動,在現場帥暈了幾個粉絲以後,再也不敢做這種危險的事了。嗯帝女花是她演的【當然是駙馬】


美女當然也有很多,等男士們去研究吧~(@^_^@)~

比我媽還老好多的片子,當然不能作太多要求囉,畫質如圖,音質普遍也就還行。正劇土豆上有不少而且挺好找的,而我這樣的水印強迫症偏向於在油管下。

總結:粵語長片對於我來說是「全新」的事物,以現在的眼光看半個世紀以前的出品簡直是奇妙的體驗,第一次看的時候對著一個悲慘的故事笑成了瘋子。對比之下,可以知道,無論是戲內還是戲外,我們現時的生活和思維跟半個世紀的人以前到底不同(進步)在哪裡。很好玩。歡迎和我一起變老餅。

回複數字查看往期內容

032 𦧲飯應

033 三口六面

034 小粽子划龍舟

035 一頭煙

036 大暑小暑,有米懶煮

回復「目錄」可查看總目錄

轉載任何圖文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相關焦點

  • 「粵語長片」彌足珍貴/鄭家豪
    以前,本港兩家免費電視臺深宵播映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粵語長片」,朋友在這些俗稱「粵語殘片」的舊故事中找到昔日的港人生活境況,看到吳楚帆、白燕、張活遊、紅線女、張瑛、新馬仔等從小熟悉的明星,津津有味地回到時光隧道。最近朋友抱怨電視臺深宵已不再播放「粵語長片」,改為播其他節目及足球比賽,他不看足球,失去足以令他放下工作壓力的一種樂趣。
  • 【今日粵語】融入生活之「常見姓氏」
    」    第二課為「融入生活」。我們已經學習了基本用語、屋苑見面、同學介紹、打招呼及介紹和常用稱謂及職稱,接下來還有常見姓氏、主要省市、和例句朗讀,第二課就結束啦!(英語:Hong Kong Government Cantonese Romanisation)是香港政府以英文字音拼寫中文(以粵語為準)的音譯方案,有別於另一套由香港語言學學會所發布的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
  • 關於「號外」
    之前不斷有讀者朋友詢問在哪裡可以看到美術館展出的先生影像資料,這一次「看理想」推出的七集紀錄片「號外」將大量與木心先生和木心美術館相關的影像資料匯集一處
  • 《心太軟》粵語完整版 - 阿細「翻唱」
    於是後來很多人叫我出《心太軟》粵語完整版~為了大家的喜歡怎麼樣都要錄出來!粵語是「陳慧琳」版本《心太軟》粵語完整版 - 阿細「翻唱」高清音頻版關注公眾號或閱讀全文即可下載!有留意我美拍、微博平臺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即將要出一首原創粵語新歌啦!這首歌是寫給我自己城市的一首歌~特別有靈感
  • 一部被罵慘的「神片」,沒看懂的點進來
    今天要說的,就是一部口碑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的電影——聖鹿之死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喜歡的人評價它是神片,不喜歡的人罵它是爛片。而我認為,其實有一部分人是因為沒有看懂「聖鹿之死」。
  • 民國時期,第一部粵語長片就誕生在廣州恩寧路
    節選自原標題《第一部粵語長片誕生在廣州恩寧路,改造可以粵語電影為主題發展現代娛樂業》攝     影:孫 毅  吳學林  ALEX  王婷婷我國第一部粵語長片
  • 第一部粵語長片誕生在廣州恩寧路,改造可以粵語電影為主題發展現代娛樂業
    牢牢扣住恩寧路是粵語電影長片發源地這樣一個定位,發展輻射粵港澳灣區的現代娛樂業。」相關負責人透露,基於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最終形成的文化導則建議將粵語電影主題做大。 史海鉤沉:第一部粵語長片《胭脂》在探花第拍攝,創多個第一 史海鉤沉,名人憶舊,恩寧路作為粵語長片誕生地的這段「光輝歲月」在我們面前回放——粵語電影《胭脂》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長故事片,但它不是在香港本地問世,而是誕生於西關多寶坊的前清探花李文田的府第
  • 「攝影」全景接片教程入門篇
    想拍人像,聽從磚家的意見買了著名的小白/小小白70-200,模特(女王大人)一定要求全身照,你無路可退,面對對方充滿期待和崇拜的眼神,卻只能弱弱地告訴對方你那機身加鏡頭總價超過數萬元的寶貝只能拍半身。不過如今科技這麼發達,Lightroom & Photoshop都能提供接片的功能,甚至連手機也都基本支持了全景(Pano)的功能菜單。
  • 等「讀者投稿」
    曲子裡,儘是悠揚的痴情,關於愛情,或許這般等待會是值得的。然,歲月蹉跎,不僅僅是愛情能夠將生命填充完整的。那麼,豈一個「等」字了得?小時候依偎在媽媽懷裡,看鳥巢裡的小鳥給老鳥餵食,我便會抬起頭用帶著稚氣的聲音對媽媽說:「等你老了,我就那樣照顧你。」那時的我,還不懂得愛,不懂得敬愛父母其實沒有時間和年齡的限制;上學了,做了學生。
  • 韓國女神「IU」曬粵語唱《囍帖街》!作詞人Wyman激贊!
    點擊上方 ↑↑ 即可關注「金句王」曾拍韓劇《製作人們》嘅韓國國民女神
  • 我是這個「濫片王」的腦殘粉
    本文轉載自MOViE木衛(ID:moviesss)最近關於《家和萬事驚》這部香港電影,有一則消息比較吃驚:
  • 香港人說粵語vs廣東人說粵語,竟然有這麼多不同!
    十八萬港漂都在這兒前不久,有媒體對香港30名小學生進行了關於粵語的採訪,調查結果令圈妹大吃一驚!
  • 廣東粵語版「我畫你猜」!我猜沒有人能全答對!
    我們畫了一組原創鬼畜畫風的圖畫,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是哪些暗號以及歇後語!tips:5個字;廣東的孩子小時候常「吃」的一道「菜」,有時候還會經歷「男女混雙組合」的「關愛」。「吃」的「菜」;用來形容長輩對晚輩的教導和訓斥,類似於:「你再不聽話我就要打/教訓你了!」
  • 看似粗陋無文的「粵語長片」,卻是香港電影電視的始祖
    「粵語長片」,又稱「粵語殘片」或「七日鮮」(七天拍完),是指集數多,多以黑白畫質製作,然後大家追著看的片子,並沒有諷刺及貶義的意思。上世紀60、70年代,普羅大眾的娛樂少,就和那個時候內地人民都看露天電影一樣,香港人都在家抱住電視看粵語長劇。
  • 「多啦A夢」粵語配音員林保全離世 一代廣東人的絕版回憶
    叮噹/多啦A夢,今日已經搭乘時光機返返去22世紀了…陪伴眾多廣東人成長的「叮噹」配音員林保全今天離世,終年63歲。無線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證實消息。自動畫片《叮噹》1982年在香港首次播放起,基本上都是由他來「聲演」,可謂廣東人的集體回憶。當全叔一開聲說話,大家立即把「叮噹」認出來。而面圓圓的全叔,真的有幾分叮噹feel,加上態度親切,親和力與叮噹不相伯仲。全叔自1971年加入無線配音組,想當年,他因為迷上配音片集《鼠蹤隊》和《泰山》,於是寄信到電視臺自薦做配音。
  • 北美酒街 | 「投稿&合作意向」
    Contribution & Criteria for New Media Writers投稿&新媒體作品徵集平臺長期徵集,如你想找尋一個與外界溝通交流的嶄新窗口,我們會是你的不二之選請將文案作品發送至郵箱:CaptainJK@overseatimes.com(郵件名稱請註明:「投稿」姓名+聯繫方式+文章類別)如你更偏好英文,或其他語種創作文章,請盡情發揮,我們會有特定的編譯及創作人員後期與你對接,感謝你的堅持創作與分享。
  • 閱讀筆記丨《那片星空那片海》謝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中
    曾經有一個關于美人魚的童話,一位王子去大海遊歷,遭遇暴風雨掉進海裡,被淹死了,海裡的小美人魚用自己的靈珠救活了王子,並送到陸地,可她卻在返回海的途中遇害,必須拿回自己的靈珠才能活下去,而王子失去靈珠,就會死去。《那片星空那片海》也是講述這樣一個人魚與人的生命故事。不同的是,本書中的人魚是美男魚,而他用靈珠救活的人,是一個普通的島民女孩。
  • 跟hello wong學瘋狂粵語
    ↑↑↑什麼「一言驚醒李克勤」...什麼「預防禽流感,勿摸李香琴」、「本是黃德斌,商天娥太急」...無論橫讀豎讀都覺得怪怪的
  • 「粵語合唱歌專題」超合金曲·蔣雅文ft.李逸朗
  • 享譽粵語片影壇,終年89歲
    「八牡丹」成員(左起)︰餘麗珍(紫牡丹)、南紅(綠牡丹)、羅豔卿(銀牡丹)、于素秋(黑牡丹)、鳳凰女(紅牡丹)、林鳳(黃牡丹)、鄧碧雲(藍牡丹)及吳君麗(白牡丹)。于素秋與老拍檔曹達華是粵語片公認的影壇情侶。